0144 世家

“兒臣拜見父王、母后!”李恪行禮道。

“平身!”李世民微笑道。

“恪兒聽說你最近都在實驗冬天的防寒衣服?”李世民親切的問道。

“是的,兒臣通過實驗,發明了兩種保暖衣服,羽絨服和棉衣。羽絨服的主要材料是鴨毛和鵝毛,主要特點就是輕便舒適保暖,父王身上穿的這件就是羽絨服。而棉衣主要成分便是棉花,棉衣主要特點也是保暖!”李恪淡然道。

“可否量產?”李世民急忙問道。

“暫時還不行!”李恪搖了搖頭道。

“爲什麼?”李世民面帶失望道。

“原材料供應不上,已目前大唐的現狀,百姓的溫飽都成問題,更別提養鴨養鵝了,所以鴨毛鵝毛稀缺。

其實相比羽絨服,棉衣更容易達到量產,因爲棉衣主要原料是棉花,某好像聽說棉花在高昌國可以大面積種植,既然在高昌國都能大面積種植,相信在我們大唐也可以。”李恪侃侃而談道。

“恪兒,如果讓你負責棉花種植…”

還不待李世民說完,李恪立馬打斷道:“父王這事千萬別找某,某最怕麻煩了,這事找司農寺的人最爲合適!”

唐朝沿用了隋朝的制度,在六部之下還有九寺,分別是: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

太常寺:掌宗廟禮儀。

光祿寺:卿掌祭祀、朝會、宴鄉酒澧膳饈之事,修其儲謹其出納之政,少卿備而爲之貳,丞參領之。

衛尉寺:掌管儀仗帳幕。

宗正寺: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譜牒、守護皇族陵廟。

太僕寺:顧名思義,就是太僕所在的部門,也就是全國掌握馬政的最高機關。

大理寺:專門負責刑獄案件的審理,它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是全國最高的法律機構。

鴻臚寺:主掌外賓、朝會儀節之事,是九寺之一 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務與外事接待活動及兇喪之儀的機關,

司農寺:掌供藉田九種,大中小祀供豕及蔬果、明房油,與平糶、利農之事。

太府寺:掌國家財貨的庫藏出納及商稅、貿易、平準等。

“朕看你個猴崽子就是太懶,不過把棉花的種植交給司農寺也確實最爲合適!這才就繞過你!”李世民笑罵道。

“謝父王!”李恪如釋重負道。

長孫無垢當聽見李世民要把種植棉花的事情交給李恪時不由得滿面愁容,以長孫無垢的聰明才智,自然知道這棉花的種植推廣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如果真讓李恪幹成了,那李恪的威望必然直線上升,必將對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構成威脅。

當聽見李恪主動放棄時,既爲他感到惋惜,心中又暗中鬆了一口氣。

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長孫無垢不得不承認李恪是所以皇子中作爲優秀的那一位,幸好這李恪不是嫡出,又淡泊名利,不然必將掀起一場龍爭虎鬥、血雨腥風。

“父王,兒臣建議這棉花的種植與應用一定得保密,兒臣還認爲一切有利於增長敵國國力的東西都應該嚴格保密。”

“父皇,您想過沒有,如果沒有我們現在的織布、治鐵技術,大唐會是什麼樣子?而如果我們把這些技術全都封鎖起來,不讓那些番邦學習,那麼他們會過什麼樣的生活呢?”李恪一臉慎重道。

李世民也皺緊眉頭,沉聲問道:“那麼你連我大唐的百姓都要封鎖麼?”

“父皇,棉花現在多貴啊,我大唐百姓根本就買不起。所以我們現在要防備的是那些世家,我擔心他們把這項技術泄漏給番邦。”李恪在後世可是經常在網上一些資料,對於大唐貞觀年間李世民對世家的態度也是知道一些。

可沒想到,李世民坐在卻笑了,笑的很得意,良久才說道:“恪兒,你看錯那些世家了,我敢保證,如果你把制棉技術告訴他們以後,他們會把這個技術看的比你想的還要重,決不會傳出去一星半點。”

“爲什麼?”李恪詫異道。

“爲什麼?”李世民的臉色便在冷肅,想了一下後說道:“因爲貪婪,那些世家大族巴不得那些資料和技術是他們獨有,這樣他們就可以永遠的盤剝朕治下的百姓,這些人的慾望……,是你現在無法想像的。”

“父王,兒臣不敢苟同!正是因爲世家的貪戀,我們才更要進行封鎖,因爲這些世家從未把國家的利益放在眼裡,一心只顧自家的利益。這種人是最沒有底線的,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任何事情都敢幹,更莫說出賣一點技術了!”李恪斬釘截鐵道。

“嗯!我兒說得不無道理!”李世民沉吟半晌點頭道。

李世民又蹙眉的看了李恪一眼,然後扭頭對長孫皇后笑着說道:“觀音婢,朕的女兒果然果然心靈手巧,她親生製作的羽絨服果真很曖和,比以前的錦衣強多了。”

“啊!這不是本王親生製作的嗎?怎麼又變成你女兒了!”李恪一臉懵逼模樣。

長孫皇后斜斜瞥了李恪一眼,淡笑着說道:“是啊,麗質昨天一直在說塞了白疊子的衣服暖和,臣妾還不信,現在二哥親自試驗,看來是真的了。”

“啊?!麗質?長樂?”李恪一臉的不解,難道這長孫賢后也睜眼說瞎話,把本王的功績轉嫁到他親生女兒身上去。

“怎麼?朕說這棉衣是嫡長公主首創,你有意見?”李世民怒目而視道。

“沒,沒意見,這衣服本來就是大妹設計的,某就是幫忙提供個地方而以。”李恪被李世民盯得發毛,只得順着他的話往下說。

“好,來人宣旨。吾女麗質,聰明靈慧……,爲君分憂,獎黃金一百兩,意如玉一對。”大唐帝國皇帝陛下金口玉言,不等李恪有所反應,一道他聽不大明白的聖旨就傳下去了。

李恪也並非常人,稍微一思量便明白了李世民的用心良苦,李世民這是在保護他。

因爲一旦棉衣被運用起來,就意味着巨大的利益,財帛動人心,如果讓人知道這棉衣是李恪發明的,難保不會有人鋌而走險,那李恪就將陷入危險之中,而長樂就沒有這方面的顧及,因爲長樂住在皇宮,而皇宮是大唐最安全的地方。

351 刀兵再起230 突厥異動0149 以萬物爲芻狗637 君子六藝0190 李世民的震驚0001 帝都長安300 賽後影響272 李唐皇室0206 組建新軍555 觀音誕0053 登基大典0185 楚王府謀劃0104 年號貞觀385 回京(二)506 結仇424 世子秦懷玉548 報復(二)440 早朝494 生擒0135 高士廉0062 將近酒607 挖井311 比賽開始374 決戰(六)238 李靖出馬276 蓄勢待發0197 鹽礦0193 驚現馬周0121 漢王練兵513 晉王大婚0130 父子爭鋒434 重耳故事536 太子心灰意冷310 運動會開幕462 門下省300 賽後影響472 六相0151 謀而後動376 兵不厭詐596 褚遂良上門612 古人迷信251 世家門閥0034 《俠客行》0103 漢王府0137 火爐0085 突厥入侵392 秦瓊病重0098 塵埃落定420 席君買0089 滿江紅255 風聞奏事462 門下省0174 情竇初開0078 袁天罡637 君子六藝0162 紛紛入轂0078 袁天罡223 殺豬菜512 逆反心理0105 鬥志昂揚317 天字第一號640 據理力爭358 蘇烈領兵385 回京(二)607 挖井0111 文臣武將0155 羣魔亂舞542 李泰的表演591 兵圍長孫府267 長孫衝低頭0059 舊時玩伴319 追蹤432 梟雄亡(二)487 高昌王0169 五糧液514 李治的心機223 殺豬菜0114 得償所願636 算學的重要性234 突厥犯闕604 西域事了364 契苾何力578 龜茲0131 與民爭利275 夕陽斜照535 迷局(三)478 投其所好0002 決定奪嫡0130 父子爭鋒433 灞橋折柳0049 各有算計0089 滿江紅0152 朔望朝參0163 各方反應0207 百姓苦314 決賽開始248 謀定而後動545 李元昌457 危機520 三國志
351 刀兵再起230 突厥異動0149 以萬物爲芻狗637 君子六藝0190 李世民的震驚0001 帝都長安300 賽後影響272 李唐皇室0206 組建新軍555 觀音誕0053 登基大典0185 楚王府謀劃0104 年號貞觀385 回京(二)506 結仇424 世子秦懷玉548 報復(二)440 早朝494 生擒0135 高士廉0062 將近酒607 挖井311 比賽開始374 決戰(六)238 李靖出馬276 蓄勢待發0197 鹽礦0193 驚現馬周0121 漢王練兵513 晉王大婚0130 父子爭鋒434 重耳故事536 太子心灰意冷310 運動會開幕462 門下省300 賽後影響472 六相0151 謀而後動376 兵不厭詐596 褚遂良上門612 古人迷信251 世家門閥0034 《俠客行》0103 漢王府0137 火爐0085 突厥入侵392 秦瓊病重0098 塵埃落定420 席君買0089 滿江紅255 風聞奏事462 門下省0174 情竇初開0078 袁天罡637 君子六藝0162 紛紛入轂0078 袁天罡223 殺豬菜512 逆反心理0105 鬥志昂揚317 天字第一號640 據理力爭358 蘇烈領兵385 回京(二)607 挖井0111 文臣武將0155 羣魔亂舞542 李泰的表演591 兵圍長孫府267 長孫衝低頭0059 舊時玩伴319 追蹤432 梟雄亡(二)487 高昌王0169 五糧液514 李治的心機223 殺豬菜0114 得償所願636 算學的重要性234 突厥犯闕604 西域事了364 契苾何力578 龜茲0131 與民爭利275 夕陽斜照535 迷局(三)478 投其所好0002 決定奪嫡0130 父子爭鋒433 灞橋折柳0049 各有算計0089 滿江紅0152 朔望朝參0163 各方反應0207 百姓苦314 決賽開始248 謀定而後動545 李元昌457 危機520 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