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出手

李恪看着孫思邈激動的樣子,知道他被自己的話所吸引到了,於是對孫思邈道:“真人若要這個藥方倒也並非不可,不過這書還是小子在北伐突厥時所看,實在是記不真切了,若是小子貿然開口,恐怕會說錯了方子。”

孫思邈聞言,當即道:“這個無妨,老道可隨殿下同返長安,待殿下回弘文館尋了此書,看了之後再告知老道便是。”

李恪問道:“那真人既去長安,杜相的病?”

孫思邈道:“杜相之疾老道自當盡力一試,不過究竟醫好與否,老道也不敢作保。”

帝都,長安,城東,萊國公府。

杜如晦雖然病了,但卻也未有一刻閒着,每日仍舊操勞政務,他的病惡化地比太醫令王瓊想象的還要快得多。

李恪離開長安的第四日,這一日萊國公府上混亂異常,萊國公杜如晦自昨夜子時入睡後,便再未起身,如今已是晌午仍舊昏迷在牀,沒有甦醒的意思。

當杜如晦昏迷不醒的消息傳到宮中,李世民大驚,連忙傳召了王瓊等一衆太醫院臣屬,備上一應珍貴藥材,前往蔡國公府探視。

可杜如晦病重,縱然是天子親自又能如何?

“傳朕旨意,能醫克明者,賞銀萬兩,良田千畝,官升三級!”李世民看着面色晦暗,但卻仍不見轉醒的杜如晦,對他身後的一衆太醫道。

李世民的條件可謂優渥非常,衆人哪有不動心的,可這治病救人又不同於上陣殺敵,光是有勇又能如何,若無救治之方,說的再多也一樣束手無策。

太醫令王瓊道:“啓稟陛下,杜相之疾乃長年累月積攢而成,已透脾臟內腑,病入膏肓,縱是華佗在世,恐也難救啊。”

李世民指着身後一堆世間罕有的藥材,對王瓊道:“天下名貴藥材盡在此處,難道還補不回克明的元氣嗎?”

王瓊束手道:“杜相體弱,早已虛不受補,若是貿然以用大補之藥,恐怕只會要了杜相的性命。”

現在的杜如晦就彷彿一株渴地將死,脆弱萬分的樹苗,若是貿然已大水灌溉,非但救不活他,反倒會將他生生淹死。

杜如晦躺在這裡,面前的雖是一衆名醫,但卻沒有一個敢對杜如晦用藥的。

李世民聞言,怒道:“那你等以爲該當如何,難不成便無藥可醫了嗎?只要你們開口,不管要什麼藥材,朕都給你們弄來。”

王瓊聽了李世民的話,臉上露出了滿滿的苦色,現在的杜如晦不是用什麼藥的問題,而是杜如晦根本就用不得藥,一旦用了藥,稍有不慎便會要了他的性命。

若是杜如晦在他們的手中被醫死,誰能擔得起這樣的責任,所以衆位太醫面面相覷了許久,誰都不敢當先答話。

過了半晌,太醫令王瓊見太醫署上下均無人敢上前答話,只得硬着頭皮道:“杜相之病例臣等此前從未見過,臣等無能,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看着面前的一衆太醫的模樣,怒火中燒,也虧得李世民不是嗜殺之人,否則他們絕沒有什麼好下場。

李世民聞言,怒道:“難道你們未曾見過,旁人也都未曾見過嗎?你們還待在此處作甚,還不快回去遍尋醫書,哪怕你們是翻遍天下醫書,也要給朕找出能救克明的方子來。”

“諾。”李世民發話,衆位太醫應了一聲,低着頭出了房門。

李世民是給太醫們下了嚴令,但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若是他們沒有法子,縱然是殺了他們也是無用,李世民看着已經奄奄一息的杜如晦,心中已經不再抱有多大的期望了。

這一刻,李世民甚至已經在想着杜如晦故後,他該如何遺封杜如晦之子,方能對得起杜如晦在天英靈了。

李世民事務繁多,也不便一直留在臣子府上,

在杜如晦府上待了片刻,李世民便欲起身回宮,可他剛到府門外,卻看到了騎着馬,迎面而來的李恪。

李世民見李恪出現在此,頓時心情輕鬆了許多。

李恪若是未能請來孫思邈,他當前往宮中覆命,可李恪既徑直趕來的杜府,想必是不辱使命,將孫思邈請來了。

此前太醫令王瓊也曾同李世民說過,這世上若當真還有人能救杜如晦,那這個人便只能是孫思邈,如今孫思邈來了,杜如晦的一線生機也就來了。

果然,當李恪在府門前翻身下馬後,李恪的身後跟了一個鬚髮半白的老者,李世民定睛望去,這來着正是他曾經請來長安的孫思邈。

“孫真人來了。”

孫思邈九十高齡,身體尚且如此康健,縱是李世民貴爲天子,也是生平僅見。沒有人會對活得更久沒有慾望,尤其是富有四海的皇帝,所在孫思邈面前,李世民縱是帝王之尊,竟也親自上前迎了兩步。

“兒臣李恪拜見父皇。”

“臣孫思邈參見陛下。”李恪與孫思邈一同俯身拜道。

孫思邈走到李世民的跟前,以草民自稱,顯然就是告訴李世民,他此來杜府只爲救人,非是爲了官職。

這個關頭,李世民倒也沒有精神去同孫思邈多去計較這些。

“辛苦我兒了。”李世民拍了拍李恪的肩膀,對李恪道。

李恪回道:“爲父皇分憂,和談辛苦二字。眼下首要之事是爲杜相診病,兒臣還是先帶着孫真人入府吧。”

李世民點了點頭,對李恪和孫思邈道:“克明已昏迷整夜,真人快隨朕入府爲克明診病。”

“諾。”李恪和孫思邈俯首應下。

杜如晦之病孫思邈在南夢溪時便已經知曉,孫思邈坐在塌邊,爲杜如晦號了號脈,對杜如晦的情況便已瞭然於胸。

“藥箱。”孫思邈放下杜如晦的手,對身後爲他拿着藥箱的王府護衛道。

王府護衛將藥箱打開,遞到了孫思邈的手邊。

孫思邈又接着道:“再準備一個盆熱水,和一個銅盆。”

孫思邈吩咐下來,杜府的侍婢當即從後廚端來了一個空着的銅盆和一盆熱水。

415 未雨綢繆431 梟雄亡612 古人迷信610 軍民一家0063 羣毆事件0197 鹽礦0118 其樂融融264 借題發揮0078 袁天罡421 席君買(二)378 楊政道0160 殺雞儆猴0021 釣魚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080 戲耍二道士425 薛仁貴318 放長線,釣大魚383 班師回朝(二)592 交鋒590 幕後黑手0027 初露鋒芒348 收服諸將404 見好就收605 貞觀十五年0115 各方反應566 武媚孃的心思462 門下省372 決戰(四)324 三省吾身0170 上元節364 契苾何力450 因爲你無恥359 對話軍神320 來去如風579 薛仁貴的謀略232 突利二汗277 廢郡爲州0133 再揍長孫無忌562 孫神醫開講啦260 回驪山0089 滿江紅0093 齊聚政事堂424 世子秦懷玉313 比賽繼續596 褚遂良上門0072 諫臣魏徵605 貞觀十五年446 插秧392 秦瓊病重0074 簡在帝心459 蕭美娘370 決戰(二)322 出宮500 兵臨城下0032 十二時辰0171 猜燈謎377 傳國玉璽0073 初唐四名相475 白熱化241 放手一搏249 突厥王帳0104 年號貞觀274 定計481 蠢蠢欲動0172 孔明燈0218 大唐軍神424 世子秦懷玉344 算計284 大獲全勝541 撥亂反正460 拜訪425 薛仁貴351 刀兵再起0010 茶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126 君子遠庖廚544 造反團伙222 豬肉387 京中局勢426 梟雄老矣302 賽後影響(三)0156 楚王李佑543 太子的危機442 李恪發飆530 祿東贊427 阿史那雲590 幕後黑手223 殺豬菜469 喜事550 呼之欲出259 塵埃落定357 軍議480 太子墜馬541 撥亂反正541 撥亂反正0063 羣毆事件428 破局361 兵分三路249 突厥王帳0164 驪山
415 未雨綢繆431 梟雄亡612 古人迷信610 軍民一家0063 羣毆事件0197 鹽礦0118 其樂融融264 借題發揮0078 袁天罡421 席君買(二)378 楊政道0160 殺雞儆猴0021 釣魚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080 戲耍二道士425 薛仁貴318 放長線,釣大魚383 班師回朝(二)592 交鋒590 幕後黑手0027 初露鋒芒348 收服諸將404 見好就收605 貞觀十五年0115 各方反應566 武媚孃的心思462 門下省372 決戰(四)324 三省吾身0170 上元節364 契苾何力450 因爲你無恥359 對話軍神320 來去如風579 薛仁貴的謀略232 突利二汗277 廢郡爲州0133 再揍長孫無忌562 孫神醫開講啦260 回驪山0089 滿江紅0093 齊聚政事堂424 世子秦懷玉313 比賽繼續596 褚遂良上門0072 諫臣魏徵605 貞觀十五年446 插秧392 秦瓊病重0074 簡在帝心459 蕭美娘370 決戰(二)322 出宮500 兵臨城下0032 十二時辰0171 猜燈謎377 傳國玉璽0073 初唐四名相475 白熱化241 放手一搏249 突厥王帳0104 年號貞觀274 定計481 蠢蠢欲動0172 孔明燈0218 大唐軍神424 世子秦懷玉344 算計284 大獲全勝541 撥亂反正460 拜訪425 薛仁貴351 刀兵再起0010 茶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126 君子遠庖廚544 造反團伙222 豬肉387 京中局勢426 梟雄老矣302 賽後影響(三)0156 楚王李佑543 太子的危機442 李恪發飆530 祿東贊427 阿史那雲590 幕後黑手223 殺豬菜469 喜事550 呼之欲出259 塵埃落定357 軍議480 太子墜馬541 撥亂反正541 撥亂反正0063 羣毆事件428 破局361 兵分三路249 突厥王帳0164 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