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4 簡在帝心

“兒臣與陳國公和邳國公的意見相左,並不提倡簡單的殺掉魏徵等人!”李恪不卑不亢道。

聽了李恪的回答,長孫無忌也頗爲震驚,因爲李恪的回答正合帝心,作爲李世民的發小,長孫無忌可以說是最瞭解李世民的人,他早已摸清了李世民的心思,他這爲妹夫野心極大,想做一位文治武功都超越前朝的有道明君,開創一代恆古未有的盛世。

想要開創盛世自然少不了能臣幹吏的輔佐,李世民現在可以說是求賢若渴,而魏徵和王珪等人又是難得的幹吏,李世民自然不想放過,想收爲己用。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臉露微笑,立馬暗道一聲不好,這李恪要擺脫老夫設下的圈套。

既然現在已經和李恪撕破臉皮,長孫無忌自然不肯讓李恪輕易過關,故作惱怒道:“荒謬!那魏徵等人蛇蠍心腸,多次想謀害陛下,現在李建成一黨謀反失敗,他們卻毫無悔改,死不投降,這種窮兇極惡之徒難道不該殺嗎?”

“趙國公說得不錯,魏徵、王珪這些叛逆就應該被千刀萬剮…”

“漢中郡王殿下還是太年輕,缺乏歷練啊…”

“婦人之仁…”

有長孫無忌這位老大在前面衝鋒陷陣,後面的小弟自然嗷嗷直叫,毫無顧忌的對李恪展開了攻擊。

要是一般十一二歲的半大孩子早已被這陣勢嚇得六神無主,不知所措了,但可惜李恪並不是一般人,他身體裡住着一位三十多歲的靈魂,這點小場面李恪毫不在乎,只見他氣沉丹田,義正言辭道:“各爲其主,竭盡全力爲主子出謀劃策有什麼不對嗎?”

“再說那魏徵等人深陷牢獄而死不悔改,不正說明他們是一羣忠勇之士嗎,孤認爲這更加難能可貴,這樣的人更不能殺,如果像長孫無忌這樣被敵人抓住就立馬投降,這樣不忠不孝反覆無常的人才更該殺!”李恪說道此處還特意用鄙視的眼光看了長孫無忌一眼。

長孫無忌這次是真怒了,臉色鐵青道:“混賬,老夫什麼時候被敵人抓住就立馬投降了!”

“孤只是打個比方!”李恪眼神清澈,一臉無辜道。

“有你這麼拿老夫的名譽來打比方的嗎?”長孫無忌眼露兇光,綠幽幽的看着李恪。

李恪毫不畏懼,一副理所當然道:“誰叫你說忠勇之士該殺,我自然順便就拿你舉例子了喲!這有什麼問題嗎?”

“就是,那你打個比方怎麼了?看你那沒卵的模樣,說不一定那天你真被敵人抓住了,敵人稍微一下,你就立馬投降了。”程咬金擠兌道。

“你…程老匹夫欺人太甚…”長孫無忌大怒道。

“好了,都不要吵,恪兒你繼續說…”李世民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道。

“諾!父親我的意見是不僅不能殺他們,而且還要重用他們!”李恪斬釘截鐵道。

“說說理由!”李世民面露微笑道。

“理由有三,其一,這能體現父王的胸懷寬廣,有容人之量,而且還能顯示出父王你求賢若渴,一視同仁,唯纔是舉,這有利於父王您收取天下士子之心,提高父王的威望。”

“其二,雖然隱太子被殺,但他留下的勢力還在,現在正在提心吊膽的觀望着,如果父王就此殺掉魏徵和王珪等人,這些殘餘勢力就會認爲父王不會放過他們,他們立馬就會反叛,因爲橫豎都是個死,還不如放手就此一搏。雖然他們翻不起太大的風浪,但現在國家還能虛弱 ,有些沒必要的紛爭能避免就避免吧!”

“其三,魏徵、王珪等人都是難得的人才,現在我大唐百廢待興,強敵虎視,大唐百姓仍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時國家正需要像魏徵和王珪這樣的能臣幹吏來治理。”李恪娓娓道來。

對於李恪的回答,李世民相當滿意,好不吝嗇的讚美道:“哈哈…恪兒不愧是我皇室的麒麟兒,思慮周全,目光長遠…”

“陛下,雖然漢中郡王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魏徵等人寧死不屈,不爲我所用啊…”長孫無忌繼續找茬道。

“找人勸呀!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相信他們不爲所動!”李恪道。

“漢中郡王你還不知道,那魏徵、王珪是出了名倔脾氣,只要他認定的事九條牛都拉不回!”蕭瑀提醒道。

“我倒可以一試…”李恪隨意道。

“可願立軍令狀?”長孫無忌突然開口道。

李恪用白癡的眼光看着長孫無忌,“孤爲什麼要立軍令狀?孤說得是可以一試,並不保證一點能成功,如果成功了當然皆大歡喜,如果失敗了自然也怪不到本殿下身上!孤就不明白長孫大人你爲什麼要本郡王,立軍令狀呢?這軍令狀是隨隨便便就能立的嗎?那時要隨時可能要掉腦袋的,長孫大人你爲什麼老是對我充滿惡意呢?”

“殿下你誤會老臣了,老臣只是…”

還沒待長孫無忌說完,李世民非常不滿打斷道:“恪兒你儘管去試吧,不要有心裡負擔,成功了朕有獎,失敗了也與你沒有任何關係,反正前面已經有很多大臣失敗了!”

長孫無忌本來還想爲難李恪一二的,但當他望見李世民那冰冷的眼神時,立馬變閉上了嘴。這時他才意識到,他這位皇帝妹夫已經對他很不滿了,同時也意識到自己處處針對的人畢竟是李世民的親生兒子,自己和他再親還能親得過親生兒子,長孫無忌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原則性的錯誤,想到這些忍不住冒出幾滴冷汗。

下朝後,李恪便隨着幾名獄卒來的了天牢中。

牢房味道古怪,是潮溼加上已經乾涸的血的味道。

整個監獄十分昏暗,只有兩邊幾盞油封閃着微弱的光。

人稍微出一口氣,就彷彿能全部滅掉。

這裡常年不見天日,連空氣都是渾濁的。

一個正常人待着一會兒也受不了。

關在這裡的人,很可能一輩子也出不去了。

原來,這裡不光是潮溼和血的味道,還有一種死亡的氣息。

536 太子心灰意冷255 風聞奏事0111 文臣武將535 迷局(三)513 晉王大婚569 士族壟斷教育410 花燈378 楊政道476 針鋒相對557 宣紙514 李治的心機0140 羽絨服0168 玉液瓊漿640 據理力爭0075 鋒芒畢露599 西域捷報0093 齊聚政事堂250 初露鋒芒505 寸步不讓0219 裴行儉0005 中央官制601 幹仗259 塵埃落定0189 春景0124 炒茶359 對話軍神431 梟雄亡406 學武346 大都督385 回京(二)506 結仇419 狩獵(三)0196 面君439 被彈劾324 三省吾身496 搶功583 龜茲國王0166 春節241 放手一搏0080 戲耍二道士496 搶功557 宣紙286 苛政猛於虎325 遇刺388 慶功宴603 游擊戰術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0058 攜美遊街287 足球507 暗棋349 掌控都督府0154 朝會風雲(下)357 軍議0154 朝會風雲(下)263 何爲律法280 罪狀0030 暗潮洶涌387 京中局勢0177 蘇府0128 標點符號0183 貞觀元年0143 震驚的李世民0110 求賢若渴643 赴宴352 排兵佈陣0217 桃之夭夭575 儒法之爭482 李泰在行動0044 暴揍長孫衝388 慶功宴0022 《詠鵝》298 拔河比賽0130 父子爭鋒621 落霞寺赴宴609 威名遠播570 狄仁傑0079 神人0044 暴揍長孫衝449 歐陽詢620 油鍋洗手333 漢王大婚(二)525 吐蕃賊心不死0161 城南杜家0131 與民爭利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097 早朝242 被迫和談0169 五糧液0208 奏章471 美人詩384 回京634 徇私舞弊365 初戰告捷276 蓄勢待發343 各方角逐0083 第一奸臣544 造反團伙0037 獻禮278 彈劾240 各抒己見
536 太子心灰意冷255 風聞奏事0111 文臣武將535 迷局(三)513 晉王大婚569 士族壟斷教育410 花燈378 楊政道476 針鋒相對557 宣紙514 李治的心機0140 羽絨服0168 玉液瓊漿640 據理力爭0075 鋒芒畢露599 西域捷報0093 齊聚政事堂250 初露鋒芒505 寸步不讓0219 裴行儉0005 中央官制601 幹仗259 塵埃落定0189 春景0124 炒茶359 對話軍神431 梟雄亡406 學武346 大都督385 回京(二)506 結仇419 狩獵(三)0196 面君439 被彈劾324 三省吾身496 搶功583 龜茲國王0166 春節241 放手一搏0080 戲耍二道士496 搶功557 宣紙286 苛政猛於虎325 遇刺388 慶功宴603 游擊戰術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0058 攜美遊街287 足球507 暗棋349 掌控都督府0154 朝會風雲(下)357 軍議0154 朝會風雲(下)263 何爲律法280 罪狀0030 暗潮洶涌387 京中局勢0177 蘇府0128 標點符號0183 貞觀元年0143 震驚的李世民0110 求賢若渴643 赴宴352 排兵佈陣0217 桃之夭夭575 儒法之爭482 李泰在行動0044 暴揍長孫衝388 慶功宴0022 《詠鵝》298 拔河比賽0130 父子爭鋒621 落霞寺赴宴609 威名遠播570 狄仁傑0079 神人0044 暴揍長孫衝449 歐陽詢620 油鍋洗手333 漢王大婚(二)525 吐蕃賊心不死0161 城南杜家0131 與民爭利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097 早朝242 被迫和談0169 五糧液0208 奏章471 美人詩384 回京634 徇私舞弊365 初戰告捷276 蓄勢待發343 各方角逐0083 第一奸臣544 造反團伙0037 獻禮278 彈劾240 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