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撥亂反正

李承乾擅殺朝臣,太子之位必然是保不住的,而魏徵身爲太子太傅,身負教導之責,李承乾犯此大過,魏徵請罪也在情理當中。

魏徵之言才落,長孫無忌、房玄齡、岑文本、馬周、張玄素、于志寧、孔穎達等人也紛紛跪了下來,所言也大多和魏徵一樣,既是請廢太子之位,又自請連坐,請李世民降責。

魏徵是太子太傅,張玄素是太子少傅,于志寧是太子左庶子,孔穎達爲太子右庶子,長孫無忌、房玄齡、馬周和岑文本亦奉李世民之命東宮行走,教授李承乾治國處政之道,魏徵請罪,他們自也避不開。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場景,頓時頭疼非常,這些人都是朝中宰相,大唐的頂樑之臣,若是都罷了他們的官,朝廷也就亂了。

李世民看向最信任的長孫無忌,“輔機呢?你是朝中重臣,又是太子的舅父,你以爲該當如何?”

其實滿朝文武當中,要說眼下處境最尷尬的,除了李承乾自己之外,恐怕就屬長孫無忌了。

長孫無忌是李承乾的舅父,長孫家的榮華富貴可以說是和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綁於一處,他自然不希望李承乾有失,可長孫無忌又是朝中重臣,世家子弟,李承乾臨街殺人,是置臣權於不顧,長孫無忌又不能坐視不理。

不過長孫無忌雖然左右爲難,但他還是能分得清輕重緩急的,犯衆怒的事情他不會做,眼下李承乾看着就是保不住了,長孫無忌這隻老狐狸不會在這個時候犯糊塗,和百官作對。

長孫無忌回道:“太子之過,或有秉性使然,亦或有偶然,但卻不當是衆位大人的過錯,若是如此較過,恐怕朝中三品及以上大員,沒有幾個能夠身免,那朝堂豈非亂了套了嗎?”

長孫無忌跟隨李世民時間最久,也最清楚李世民的心思,眼下當務之急是穩住朝局,若是諸位宰輔都因太子之過連坐了,那朝務又該如何,故而務必要將諸位宰相從中摘出來。

長孫無忌說完後,又接着道:“太子鑄此大錯,廢黜東宮之位當是必然,但東宮居國之儲貳,重比泰山,豈能輕言而決,如此簡略。此事當推於朝議,有史官錄事,百官共見纔可終定。”

此事發生地突然,長孫無忌也沒有絲毫的準備,甚至來不及細思,但長孫無忌又不想就此完全放棄了李承乾,便想着將此事暫且延後六日,待朝會再議。

李世民又看了眼身旁的李泰,問道:“青雀你是當事人,你以爲該當如何?”

李世民的話傳進李泰的耳中,李泰一下子有些愣住了,李承乾和李泰同爲嫡子,李承乾更是他的親兄長,李泰又是受害者,並且二人因儲君之位打得是頭破血流,勢同水火,按理說李世民是不當問李泰的意思的,但眼下李世民也確是陷入了難處。

但他不知道李泰更難,李承乾殺人一事,本來就是他在背後策劃陷害的,當着李世民和朝中文武宰相當面,要說李泰完全不心虛是不可能的…

並且他和太子還是親兄弟,若是說的太過嚴厲,恐怕有些不妥,會認爲他是落井下石打擊報復,可若是求情,爲其開脫,那更非他所願,他恨不得父皇現在就下旨廢掉李承乾,改立他爲太子。

但這也不能當作這麼多重臣暴露出來啊…不然這些重臣該怎麼看他?

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李泰思慮了片刻,頓了頓,才恰到好處地面露滿滿的傷痛和無奈之色,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語氣嘆道:“父皇恕罪,此事兒臣無話可說。”

李泰所言、所爲恰到好處,正是觸及了李世民的內心。

由於李泰善於僞裝,在李世民眼中李泰一向是友愛兄弟的,對李治、李佑這些阿弟疼愛萬分,對李承乾這個兄長更是敬重有加…

李世民看着李泰的模樣,心中猜想着必是李承乾所爲讓李泰難過、失望至極,李泰不願重責李承乾,卻又無從迴護,這纔會無話可說。

李世民的心裡不禁對李泰更多了幾分憐愛之情,也嘆了口氣道:“也罷,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朕知道你的難處,便不爲難你了。”

李世民最後看向李恪,“恪兒你認爲該如何呢?”

李恪可不希望李承乾現在垮臺,因爲他的籌劃還沒有完成,現在李承乾下野只能便宜了李泰。

李泰相比李承乾更難對付,他可不希望剛趕跑了餓狼又迎來了猛虎,秉着兩害相較取其輕的原則,李承乾他必須得救。

李恪故作沉吟半晌道:“兒臣以爲現在談論如何處置太子大哥爲時尚早,父皇也說了大哥只是有重大作案嫌疑,並沒有確定這一切就是大哥做到啊?

兒臣以爲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討論如何處置大哥,而是要查明事情真相,如果真是大哥所爲再來討論如何處置大哥也不遲!

在事實沒有查清楚之前,就來談論如何處置大哥,對大哥來說是不公平的…”

李恪的話語如同晴天霹靂,震得大家目瞪口呆。

“對啊!太子只是有嫌疑,並沒有確定就是他做的,自古皇位之爭必是刀光劍影,難保太子不是被人陷害的…”

諸位大臣這才發現他們是被李世民帶進了溝裡,先入爲主的就認爲這一切就是太子所爲。

這當然也不能怪他們太愚蠢,因爲剛纔李世民正在發怒,天子一怒 伏屍百萬,他們這些臣子個個心驚膽戰,一時間判斷失誤也是在所難免的。

冷靜下來,他們就認爲太子多半是被陷害的,因爲這一切也太一目瞭然了。

于志寧剛被太子放狠話說了殺掉他,當天他就被刺殺了,如果真是太子所爲,那太子也太愚蠢了吧!

李承乾好歹也當了十幾年的太子,他真是一個愚蠢之人嗎?

當然不是,如果李承乾真是一個愚不可及的蠢貨,李世民這麼精明的一個人會立他當太子?

當然不能,其實,最初李世民最喜歡的兒子不是別人,恰恰就是李承乾。

356 會面557 宣紙462 門下省459 蕭美娘505 寸步不讓540 羣情激奮428 破局0204 漁者樂水565 李世民的苦惱609 威名遠播0022 《詠鵝》565 李世民的苦惱363 大戰635 數學497 侯君集的疑惑0151 謀而後動0132 千夫所指413 勝出0020 《如夢令》0158 賑災0054 新皇登基0155 羣魔亂舞0211 陌刀467 武順娘370 決戰(二)245 出使突厥419 狩獵(三)532 悲情太子0129 以德報怨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356 會面343 各方角逐0207 百姓苦352 排兵佈陣379 大獲全勝418 狩獵(二)0058 攜美遊街354 雲州城下269 凌煙閣第二645 憤然離席0079 神人405 診治秦瓊463 計成324 三省吾身311 比賽開始608 井水澆灌576 李世民的無奈233 各懷鬼胎339 都督府晚宴388 慶功宴393 英雄遲暮486 魏王發怒0184 衛王府謀劃462 門下省0070 房謀杜斷614 苦盡甘來0172 孔明燈479 王謝袁蕭0216 三月桃花500 兵臨城下410 花燈425 薛仁貴277 廢郡爲州263 何爲律法0144 世家419 狩獵(三)0203 入夢0160 殺雞儆猴346 大都督518 趣話0217 桃之夭夭221 香水433 灞橋折柳374 決戰(六)0078 袁天罡0181 科舉458 分封369 決戰0038 玉如意256 羅藝反唐0199 養豬392 秦瓊病重0083 第一奸臣0198 精鹽448 刀兵再起349 掌控都督府574 孔穎達277 廢郡爲州0095 儲君之位358 蘇烈領兵419 狩獵(三)0208 奏章361 兵分三路0082 上官儀0010 茶455 文成公主0128 標點符號0203 入夢223 殺豬菜582 龜茲國形勢
356 會面557 宣紙462 門下省459 蕭美娘505 寸步不讓540 羣情激奮428 破局0204 漁者樂水565 李世民的苦惱609 威名遠播0022 《詠鵝》565 李世民的苦惱363 大戰635 數學497 侯君集的疑惑0151 謀而後動0132 千夫所指413 勝出0020 《如夢令》0158 賑災0054 新皇登基0155 羣魔亂舞0211 陌刀467 武順娘370 決戰(二)245 出使突厥419 狩獵(三)532 悲情太子0129 以德報怨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356 會面343 各方角逐0207 百姓苦352 排兵佈陣379 大獲全勝418 狩獵(二)0058 攜美遊街354 雲州城下269 凌煙閣第二645 憤然離席0079 神人405 診治秦瓊463 計成324 三省吾身311 比賽開始608 井水澆灌576 李世民的無奈233 各懷鬼胎339 都督府晚宴388 慶功宴393 英雄遲暮486 魏王發怒0184 衛王府謀劃462 門下省0070 房謀杜斷614 苦盡甘來0172 孔明燈479 王謝袁蕭0216 三月桃花500 兵臨城下410 花燈425 薛仁貴277 廢郡爲州263 何爲律法0144 世家419 狩獵(三)0203 入夢0160 殺雞儆猴346 大都督518 趣話0217 桃之夭夭221 香水433 灞橋折柳374 決戰(六)0078 袁天罡0181 科舉458 分封369 決戰0038 玉如意256 羅藝反唐0199 養豬392 秦瓊病重0083 第一奸臣0198 精鹽448 刀兵再起349 掌控都督府574 孔穎達277 廢郡爲州0095 儲君之位358 蘇烈領兵419 狩獵(三)0208 奏章361 兵分三路0082 上官儀0010 茶455 文成公主0128 標點符號0203 入夢223 殺豬菜582 龜茲國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