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太子的拉攏

看着在場的諸多英才,李恪不由得感嘆,父皇對李承乾實在是太優待了。

自從立儲之後,李世民便對李承乾這個嫡長子還是極其重視的,爲了培養出一位合格的皇帝,李二陛下“搜訪賢德,以輔儲宮“…

先後挑選了十餘位老臣、名臣出任東宮輔臣,如於志寧、李百藥、蘇世長、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等,又令岑文本與馬周時常去往東宮,與太子談古論今、鍼砭時政。

然而李世民忽略了一點,這些老臣固然各個才華橫溢、人品忠直,卻盡是一些鐵骨錚錚之諍臣……

既然是諍臣,脾氣肯定皆是又臭又硬,教育方式便值得商榷。

于志寧、孔穎達、張玄素等人的勸諫就讓李承乾苦不堪言,這三人幾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辭是一個比一個兇狠,言語一句比一句鋒利,似乎不講李承乾貶低得一無是處,不足以達到“鞭策”之目的。

他們用心是好的,但又用錯了方法,只知道一味打壓訓斥,讓心高氣傲的李承乾產生了抵制情緒,逆反心理,你要我這樣,我偏不這樣,你要那樣,我偏要這樣。

所以教育孩子不能一味的強硬,要勞逸結合、軟硬兼施。

幸好今年這些老頑固稍微好轉一些,他們之間的關係纔有所緩和,才願意再次爲李承乾出謀劃策。

“漢王殿下,才華橫溢,學究天人,認爲一個國家能夠繁榮昌盛靠的是什麼?”孔穎達忽然開口道。

李恪故作沉吟,答非所問道,“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不是李恪所創,而是岳飛所言。

《宋史·岳飛傳》:“或問: ‘天下何時太平?’

飛曰: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衆人聞言一愣,這漢王果然文采斐然,出口成章,隨口所說的一句話卻內涵深意。

“漢王所言不無道理,但卻不全面…”孔穎達溫聲道。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李恪忽然念起出師表的內容。

“諸葛孔明此言雖妙,但仍然不全面…”孔穎達道。

“哦!孔夫子有何高見?”李恪道。

孔穎達長期擔任國子監祭酒,李恪年幼時被孔穎達教導過,也算他的學生,所以稱呼他爲孔夫子。

“高見談不上,就是年歲活得長一點,一些東西看得透一點,帝國想要繁榮昌盛,就不能發生內亂,特別是皇家不能發生的內亂!

但恰恰皇室又最容易發生內亂,最臭名昭著的便是西漢的“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

“七國之亂”時,西漢幸好有明君漢景帝在位,才能迅速撲滅叛亂。

而“八王之亂”的西晉卻沒有明君在位,直接導致了西晉王朝虛弱至極。

八王之亂有多慘大家應該略有耳聞,前後打了16年,山河破碎,日月顛倒,百姓民不聊生,十不存一,國家勢力銳減,最後被滅國,導致的後果就是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孔穎達唏噓道。

李恪聞言,那還不明白孔穎達的深意,微笑道:“孔夫子言之有理,恪佩服!”

“漢王殿下繆讚了!”孔穎達道。

“那孔夫子認爲應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呢?”楚王李佑神助攻道。

“要避免這樣的悲劇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只要各位皇子能夠謹守自己的本分,嚴格遵守千百年來的皇位傳承製度,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使國家每一代君主都能夠平安過度,國家就能長治久安,繁榮昌盛…”孔穎達道。

“哎呀!如果真如孔夫子所言,那我們大唐不是面臨着戰亂的風險,魏王李泰自視甚高,野心極大,對儲君之位虎視眈眈,處處與太子殿下作對,是禍亂的根源…”杜荷故作驚恐道。

“是啊,魏王心胸狹窄,目中無人,如果真讓他當上皇帝,大唐就完了…”

“爲了大唐的長治久安,繁榮昌盛,我們必須阻止魏王的狼子野心…”

“魏王勢力可不小,身後有山東士族的大力支持,我們必須緊密團結在太子殿下身邊,才能戰勝邪惡的魏王…”

李恪聽着各位太子黨的喊打喊殺,心中一陣冷笑,繞了這麼大一個彎,原來是想拉攏本王。

本王是那麼好忽悠的嗎?你們這些凡人豈能知道本王的遠大志向。

李恪猜測得絲毫不差,李承乾處心積慮的邀請李恪來參加宴會,就是爲了拉攏李恪。

這也怪李恪自作自受,誰讓他最近太跳了,又是抗旱救災,又是整治巫師妖道,闖下一個偌大的名聲,在民間的威望大得嚇人,讓太子李承乾覺察到了深深的不安。

於是李承乾便找來了心腹商量對策,有人建議打壓,有人建議拉攏,甚至有人建議暗殺。

通過討論,大家都認爲打壓並非良策,一來漢王剛剛立功,聖意正濃,打壓他必引起陛下的反感,得不償失。

二來,魏王還在一旁虎視眈眈,如果全力打壓漢王,把他逼急了,他索性投靠魏王,那就大爲不妙了。

最爲重要的是,即便打壓漢王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爲漢王表面上沒有任何勢力,連朝會都不願去參加,一心只想做一位安樂的逍遙王。

和漢王唯一扯得上關係的也就岑文本、蘇定方、劉仁軌、上官儀、狄知遜五人。

岑文本之前是漢王的老師兼漢王府長史,狄知遜是漢王司馬,上官儀是漢王府主簿,蘇定方和劉仁軌之前是漢王府校尉。

岑文本現在的中書令,一國宰相,大唐最有權勢的四個人之一,深受當今陛下的信任,這樣位高權重的人物你如何去打壓?

別人不打壓你就謝天謝地,你還敢去打壓人家。

蘇定方現在是幷州刺史,手握重兵,是陛下的心腹愛將,他們一時半會也奈何不了。

狄知遜、上官儀、劉仁軌官職倒不是很高,關鍵是他們都在外地爲官,他們想打壓也是鞭長莫及。

0070 房謀杜斷473 太子發怒483 李世民的懷疑494 生擒591 兵圍長孫府436 晉陽公主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238 李靖出馬601 幹仗606 抗旱531 弱秦之計0178 少女心思481 蠢蠢欲動513 晉王大婚537 太子黑化529 三武滅佛375 頡利求和0028 千古一帝0115 各方反應0037 獻禮0122 軍歌嘹亮440 早朝484 李恪的謀劃0210 大功告成0112 秋意0072 諫臣魏徵231 頡利可汗357 軍議591 兵圍長孫府395 天可汗238 李靖出馬346 大都督496 搶功554 伉儷情深0190 李世民的震驚525 吐蕃賊心不死0017 李世民暴怒627 賓主盡歡251 世家門閥526 三國迷532 悲情太子542 李泰的表演567 武媚孃的幸福537 太子黑化272 李唐皇室531 弱秦之計569 士族壟斷教育475 白熱化273 禮部409 三位公主0189 春景0004 李世民0095 儲君之位0172 孔明燈0186 春耕502 縱兵劫掠468 漢王納妾365 初戰告捷478 投其所好635 數學0142 一胖毀所以0142 一胖毀所以0145 聚寶盆0101 長幼有序0045 真相大白334 漢王大婚(三)325 遇刺458 分封0217 桃之夭夭0136 大雪紛飛0113 二子擇師547 報復0130 父子爭鋒0163 各方反應0059 舊時玩伴463 計成0237 噩耗362 定計574 孔穎達576 李世民的無奈0199 養豬439 被彈劾464 君臣反對272 李唐皇室556 太子魏王之爭252 嶺南馮家0061 冤家路窄0013 被李淵暴揍516 太原王氏272 李唐皇室0086 東西二市0044 暴揍長孫衝0086 東西二市625 太子的拉攏(二)431 梟雄亡0214 蘇定方0100 大都督0069 程咬金0127 斷句609 威名遠播
0070 房謀杜斷473 太子發怒483 李世民的懷疑494 生擒591 兵圍長孫府436 晉陽公主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238 李靖出馬601 幹仗606 抗旱531 弱秦之計0178 少女心思481 蠢蠢欲動513 晉王大婚537 太子黑化529 三武滅佛375 頡利求和0028 千古一帝0115 各方反應0037 獻禮0122 軍歌嘹亮440 早朝484 李恪的謀劃0210 大功告成0112 秋意0072 諫臣魏徵231 頡利可汗357 軍議591 兵圍長孫府395 天可汗238 李靖出馬346 大都督496 搶功554 伉儷情深0190 李世民的震驚525 吐蕃賊心不死0017 李世民暴怒627 賓主盡歡251 世家門閥526 三國迷532 悲情太子542 李泰的表演567 武媚孃的幸福537 太子黑化272 李唐皇室531 弱秦之計569 士族壟斷教育475 白熱化273 禮部409 三位公主0189 春景0004 李世民0095 儲君之位0172 孔明燈0186 春耕502 縱兵劫掠468 漢王納妾365 初戰告捷478 投其所好635 數學0142 一胖毀所以0142 一胖毀所以0145 聚寶盆0101 長幼有序0045 真相大白334 漢王大婚(三)325 遇刺458 分封0217 桃之夭夭0136 大雪紛飛0113 二子擇師547 報復0130 父子爭鋒0163 各方反應0059 舊時玩伴463 計成0237 噩耗362 定計574 孔穎達576 李世民的無奈0199 養豬439 被彈劾464 君臣反對272 李唐皇室556 太子魏王之爭252 嶺南馮家0061 冤家路窄0013 被李淵暴揍516 太原王氏272 李唐皇室0086 東西二市0044 暴揍長孫衝0086 東西二市625 太子的拉攏(二)431 梟雄亡0214 蘇定方0100 大都督0069 程咬金0127 斷句609 威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