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學武

孫思邈斷然地搖了搖頭道:“大將軍內腑已傷,若是調理得當保命不難,但若是用力過度,恐怕傷勢更重,會斷送了性命,大將軍此後自行練武倒是不拘,但還是少與人動手爲好。”

秦叔寶聽了孫思邈的話,自也知道了孫思邈的意思。

秦叔寶嘆了口氣,無奈道:“秦某壯年時征戰沙場,陣前斬將莫有能敵者,可沒想到到了如今,竟連同人動手都是奢望,這算是上天對我雙手染血無數的懲罰吧。”

李恪看着眼前秦叔寶的樣子,心中也難免悽然,秦叔寶的性命雖能保住,但至此他上不得戰場,這與要了他的命又有何異?

李恪也領兵爲將,自然對這種感覺感同身受。

可當李恪想要開口安慰秦叔寶時,卻又不知該說些什麼,又把到了嘴邊的話給嚥了回去。

次日清晨,天剛矇矇亮,李恪便趁着早涼的時候出了門,往胡國公秦府而去。

秦叔寶得了吩咐,早早地便做了準備,命人大開中門,帶着其長子秦懷玉在正門相迎。

“末將秦叔寶參見殿下。”看見李恪策馬揚鞭,正往胡國公府而來,停在了正門處,秦叔寶上前對李恪俯身拜道。

李恪見得秦叔寶上前,連忙翻身下馬,扶起秦叔寶道:“大將軍快快請起。”

“謝殿下。”秦叔寶起身謝道。

李恪當先問道:“大將軍今日身子如何,可比以往利索了些。”

秦叔寶笑着回道:“有勞殿下掛心,自孫真人昨日診治過後,末將的身子骨已比以往康健許多,咳嗽也少了,若是我家懷玉爭些氣,末將興許還能多抱幾個孫子。”

秦懷玉年方十二歲,離娶妻生子尚早,還要些年頭,有此也可見秦叔寶的身子和心態確是比以往好了許多。

李恪聽了秦叔寶的話,笑道:“看來大將軍是想抱孫了,大將軍但請寬心,待本王今日回府後便告知母妃,請母妃在各府千金中幫着懷道兄給尋摸尋摸,若有門當戶對,情投意合的便幫大將軍促成這段姻緣。”

秦叔寶聽了李恪的話,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秦叔寶乃武臣,行伍出身,身邊的朋友也多是些粗人,與秦懷玉年紀相仿,門戶又相當的着實不多,秦叔寶的好兄弟程知節(程咬金)倒是有意將程家二女嫁於秦懷玉,但秦叔寶見過程知節之女,性情暴躁,與程知節一般,實在非是良配,只宜敬而遠之,故未曾應允。

李恪之母楊氏乃宮中貴妃,時常與京中權貴人家主母打交道,若是楊妃願意牽線,倒是條不錯的路子。

秦叔寶拱了拱手道:“如此甚好,犬子年歲雖小,但過些年便該談婚論嫁,犬子之事便有勞貴妃娘娘幫忙留意了。”

李恪笑道:“大將軍不必客氣,孤和懷玉情同兄弟,他的事也是孤的事。”

對於娶妻生子之事,年僅十二歲的秦懷玉倒是不甚在意,畢竟他還年少,就算有了合適的人選,最快也要三四年的時間。

不過作爲與李恪年紀相仿的少年,也正是心中最易蒙動之時,他對李恪其他的事情倒是頗感興趣。

秦叔寶走在最前,領着李恪往府內走去,而在後面,秦懷道則悄悄地拉過了李恪,小聲道:“三哥,我們什麼時候聚一聚,處亮他們都挺想你的。”

李恪聞言微笑道:“我也挺想你們的,等忙過這段時間,我立馬通知你們,到時候我們哥幾個好好聚一聚…”

“那說定了,等三哥通知…”秦懷玉開心道。

在和秦懷玉聊天的同時,他們已經來到了秦府的校場。

說是校場,其實也就是一處寬敞些的空院子,院中擺上了刀槍劍戟十八般武器,這裡佈置不比李恪王府校場那般寬大精緻,處處透着一股簡樸之氣,但李恪卻不敢有絲毫輕視。

秦叔寶之勇,冠絕天下,此處便是平日裡秦叔寶習武的所在,在李恪眼中,縱然是金子鍛造的刀劍,也比不得此處的一草一木。

“末將起於行伍,能有今日,除了陛下青眼,還有就是自己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功績。我秦府門外的十二杆大戟,便是陛下在洛陽之戰後賜於末將。”秦叔寶來到校場正前,拿起架子上的一杆鐵槍,對李恪道。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天下名帥,諸如李靖、李績等,抑或世家出身,抑或家資豪富,但若論陣前奪帥的猛將,卻大多起於微末,秦叔寶如此,尉遲敬德亦是如此。

不過秦叔寶並非張揚之人,他同李恪說這些自然不是爲了彰顯自己的功績。

之前李恪便向秦叔寶提出過拜師學藝的要求,秦叔寶因爲秦懷玉與李恪的關係,加之李恪又爲他請來了孫思邈,秦叔寶自然沒有拒接李恪的道理。

雖然秦叔寶同意傳授他武藝,但卻拒接收李恪爲徒,大概是李恪身份特殊,秦叔寶有所忌憚。

秦叔寶頓了頓,又對李恪接着道:“然習武一途殊爲不易,要受苦累不少,故行伍之事,多爲武卒所爲,世家子多不從也。而殿下貴爲親王,更不需那軍前殺敵之功。故而武途不同,殿下習武也當有所擇選。”

李恪聽了秦叔寶的話,面露不解之色,問道:“習武尚有擇選嗎?本王不太善武事,還望大將軍詳解。”

秦叔寶道:“武途無非有二,一爲陣前衝殺,講究的是氣勢,大開大合;二爲兩強相對,講究的是靈動,取力取巧。”

李恪聞言,終於明白了秦叔寶的意思。

李恪對秦叔寶道:“本王雖有心殺敵,但畢竟非是戰將,恐怕無甚臨陣衝殺之機,本王習武,一爲有餘力自保,二爲健體強身,本王擇其二。”

李恪之言,正和秦叔寶所想,秦叔寶撫掌道:“末將一身所長,在槊、槍、箭、鐗四兵,懷道雖有一身蠻力,但卻不善靈巧,故而末將傳他槊、鐗之道,而這箭與槍,末將便傳與殿下了。”

“謝將軍!”李恪大喜道。

習武一道,最要苦熬的功夫,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一日荒廢不得。

0012 長孫無垢427 阿史那雲0023 飛白體472 六相451 天子守國門299 足球比賽0067 自污630 孔穎達的埋怨0167 獻禮543 太子的危機404 見好就收320 來去如風629 主考官0033 練劍622 桃花朵朵開622 桃花朵朵開331 元宵634 徇私舞弊261 豆腐腦0049 各有算計303 決賽0208 奏章0012 長孫無垢587 漢王遇刺(三)0059 舊時玩伴246 李恪的憂慮303 決賽0102 宗正寺0003 韜光養晦517 婚宴457 危機0109 組建班底0146 雪災485 心態失衡0091 攤上事了390 慶功宴(三)0104 年號貞觀0184 衛王府謀劃0167 獻禮623 以不變應萬變507 暗棋392 秦瓊病重515 迎親0161 城南杜家0108 生意紅火336 洞房花燭夜(二)644 元家0076 褚遂良436 晉陽公主576 李世民的無奈0087 神仙居0056 醒掌天下權567 武媚孃的幸福0182 唐人好詩486 魏王發怒383 班師回朝(二)350 鋒芒474 寸步不讓0181 科舉0174 情竇初開327 天子怒427 阿史那雲300 賽後影響507 暗棋0031 黑衣衛0084 拜師555 觀音誕269 凌煙閣第二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243 各方反應604 西域事了375 頡利求和638 儒學469 喜事226 甘油255 風聞奏事589 漢王遇刺(五)488 急躁的高昌王0151 謀而後動0163 各方反應393 英雄遲暮530 祿東贊645 憤然離席393 英雄遲暮300 賽後影響0044 暴揍長孫衝332 漢王大婚299 足球比賽329 太子大婚411 偶遇332 漢王大婚0192 蜂窩煤616 魏徵病重540 羣情激奮360 大軍壓境393 英雄遲暮0208 奏章592 交鋒0092 政事堂306 運動會
0012 長孫無垢427 阿史那雲0023 飛白體472 六相451 天子守國門299 足球比賽0067 自污630 孔穎達的埋怨0167 獻禮543 太子的危機404 見好就收320 來去如風629 主考官0033 練劍622 桃花朵朵開622 桃花朵朵開331 元宵634 徇私舞弊261 豆腐腦0049 各有算計303 決賽0208 奏章0012 長孫無垢587 漢王遇刺(三)0059 舊時玩伴246 李恪的憂慮303 決賽0102 宗正寺0003 韜光養晦517 婚宴457 危機0109 組建班底0146 雪災485 心態失衡0091 攤上事了390 慶功宴(三)0104 年號貞觀0184 衛王府謀劃0167 獻禮623 以不變應萬變507 暗棋392 秦瓊病重515 迎親0161 城南杜家0108 生意紅火336 洞房花燭夜(二)644 元家0076 褚遂良436 晉陽公主576 李世民的無奈0087 神仙居0056 醒掌天下權567 武媚孃的幸福0182 唐人好詩486 魏王發怒383 班師回朝(二)350 鋒芒474 寸步不讓0181 科舉0174 情竇初開327 天子怒427 阿史那雲300 賽後影響507 暗棋0031 黑衣衛0084 拜師555 觀音誕269 凌煙閣第二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243 各方反應604 西域事了375 頡利求和638 儒學469 喜事226 甘油255 風聞奏事589 漢王遇刺(五)488 急躁的高昌王0151 謀而後動0163 各方反應393 英雄遲暮530 祿東贊645 憤然離席393 英雄遲暮300 賽後影響0044 暴揍長孫衝332 漢王大婚299 足球比賽329 太子大婚411 偶遇332 漢王大婚0192 蜂窩煤616 魏徵病重540 羣情激奮360 大軍壓境393 英雄遲暮0208 奏章592 交鋒0092 政事堂306 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