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插秧

時光如梭,稍縱即逝,轉眼間便到了春耕,李恪閒來無事,便來的驪山的農莊晚起褲腿下田插秧。

在旱育稀植技術推廣以前,水稻都是直接種在地裡的,“大把揚”或者是條播都可以,但是由於積溫的關係,畝產超千斤就算比較高的了,更別說在肥水管理和選種育種技術幾乎等於零的唐朝,產量簡直少的可憐。

而且“大把揚”或者是條播這種“打撒谷”的播種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秧苗不均勻和雜草難以清除。

現代的水稻都用旱育稀植,也就是育苗移栽,這是爲了延長生育時間,獲得更高產量。

唐朝人哪裡見過這個?

眼見驪山別院的莊客家僕將已經一巴掌高的稻苗從暖棚裡挑出來,在水田裡一行一行的插秧,附近江夏郡王府封地的管事好奇的帶着兩個僕從過來觀看,沒過一會兒,江夏郡王李道宗的長子李宗騎着一匹高頭大馬晃晃悠悠的也來了。

李宗穿着一件青低團花的綢衫,頭戴平巾幘,面如冠玉相貌堂堂,騎在馬上威風凜凜。

只是那跨着膀子倒拎馬鞭的紈絝樣,着實讓人不敢恭維……

江夏郡王府的管事一見這位爺就頭疼,心裡直嘀咕,老爺把這位二世祖打發過來,也不是監管春耕啊還是給春耕添亂……前天剛到莊子上,一刻都沒清閒,拎着弓矢牽着獵狗就要上山打獵,差點沒把管事給嚇死!

您當這是什麼地方?

翻過山脊,另一邊就是陛下的行苑,雖說陛下此時已經回了長安,但是剛剛發生“犯闕”之事,您這全副武裝的過去了,不是找事兒麼?好不容易安分下來,卻是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上上下下的僕人嚇得心驚膽顫,端茶遞水都得倍加小心。

管事見到漢王府比之節氣早了得有大半個月就開始春耕,心裡好奇,便帶着兩個人過來看看,卻沒想到這位也來了。

李宗騎着馬沿着水田之間的壟臺踱步,揮了揮馬鞭,大聲問道:“你家王爺在不?”

要知道李恪剛纔得罪了皇帝,自己家這位爺就想找李恪廝混,不由得嚇了一跳,趕緊小跑過來,賠笑道:“二郎,這開春兒天氣,似暖還寒,您穿着單薄了點兒,當心受了風寒,老奴陪您回去吧……”

現在的漢王是人見人厭狗見狗攆,咱家這位爺爲什麼還要趕趟子貼上去呢?再加上江夏郡王府的身份也有點特殊,這不由得管事不擔心。

李宗斜眼睨着他,掂了掂手裡的馬鞭,冷聲說道:“高管事,小爺的事兒,你最好少管,否則,可別怪某不懂尊老!”

這老頭仗着是祖母的族人,在郡王府資歷深厚,成天到晚的管閒事,尤其是得到父親的命令看着他,這個不許那個不行,簡直煩人透頂,恨不得套個麻袋狠狠的揍上一頓才消氣!

高管事氣得老臉漲紅,卻也不敢多說,這位爺可真不是個好脾氣的……

李宗擡頭看了看忙着插秧的莊客,奇道:“爲何三哥家已經開始春耕,我們家卻還要再等半月?”

高管事無奈道:“這種事先將水稻育苗之法,老奴從未聽說,更不懂其中詳細。”

“哼!”李宗不屑道:“說來說去,還不就是你無能?偏生要找這許多借口。”

高管事默然不語,任他去說,若是爭執反駁,豈不是自找氣受?反正現在郡王府還不是這位爺主事,何必自討沒趣……

李宗見他不應聲,覺得無趣,在馬上又高喊一聲:“三哥何在?弟弟李宗來看你來了…”

早有莊客注意到李宗,這人無論穿着打扮還是田間地頭騎着一匹高頭大馬,都實在是太過騷包,想讓人不注意也難。

便有人答道:“我們家王爺正在坡下的田裡。”

李宗聞言一夾馬腹,騎着馬溜溜達達往山坡下的另一處水田走去。

高管事也懶得管他,徑自帶着人回莊子去了,他得琢磨一下是不是也在莊子裡按上幾座水車,這種將河水提到高出的水車實在是太方便了,居然能將山地變成水田……

李宗騎馬繞過一道擋水的土壩,走下山坡,頓時便笑噴了。

但見李恪穿着一身缺胯衫,光着赤腳,褲管高高挽起,小腿上沾滿泥巴……

所謂“缺胯’,是指在袍衫兩胯下開“衩兒”的形制,圓領、窄袖、缺胯,爲衣長至膝下或及踝,以利於行動。因此,這種袍衫被作爲一般庶民或卑僕等下層人的服裝,更多的時候是勞作時候的穿着。

穿這種袍衫,一般內着小口褲,勞作時,可將衫子一角掖於腰帶間,謂之“縛衫”。

原本英俊瀟灑的漢王滿臉泥土,此時再穿着這麼一件衣衫,那造型,活脫脫就是一鄉下泥腿子……

李宗在馬上笑得前仰後合:“哈哈……三哥,你這鬧的是哪一齣?”

李恪回頭瞅了他一眼,沒搭理他,繼續指揮水田裡的莊客們幹活兒。

唐朝農民幹活兒,在李恪眼見那就是一個慘不忍睹,根本沒有科學的勞作方法,做什麼都很是隨意。便是插秧這麼簡單的事情,也是行不直穴不勻,缺穴漂苗更是不在話下。

氣得李恪乾脆拉根繩子,抻直了兩頭用木楔釘住,就給我照着線插,插歪了,漂苗了,中午你就別吃飯了……

李宗見李恪不搭理他,也不以爲意,跳下馬,甩着馬鞭就走過來,剛想要揶揄李恪幾句,才發現他身邊還站着一人。

初始還以爲是漢王府的莊客家僕,但是走進了,才發現這人衣飾整潔,在場就連李恪都一身泥巴,家僕會這麼幹淨?

仔細一瞅,果然發現不同之處。

這人身材比較瘦小,雖然穿着一身漢服,但明顯有些大,顯得很寬鬆。長得瘦小也就罷了,看着歲數不大,還偏偏滿臉絡腮鬍子,看上去極不協調。

“這人誰呀?”

李宗瞅了一眼,隨口問了一句。

“倭國的遣唐使!”李恪說道。

398 房謀杜斷516 太原王氏392 秦瓊病重531 弱秦之計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412 落雕弓279 爭論0110 求賢若渴0165 瘟疫0152 朔望朝參0002 決定奪嫡584 王玄策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597 褚遂良上門(二)241 放手一搏0199 養豬588 漢王遇刺(四)554 伉儷情深0052 謀定而後動315 隱太子餘黨399 勸諫424 世子秦懷玉558 近親不能結婚0124 炒茶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236 後知後覺385 回京(二)0056 醒掌天下權536 太子心灰意冷533 迷局577 牛李黨爭0136 大雪紛飛530 祿東贊0016 東宮家宴562 孫神醫開講啦312 楚王在行動642 王霸之道477 塵埃落定471 美人詩0063 羣毆事件388 慶功宴0202 放風箏267 長孫衝低頭379 大獲全勝546 聯合633 漢王解惑482 李泰在行動372 決戰(四)0124 炒茶338 幷州大都督644 元家479 王謝袁蕭558 近親不能結婚326 脫險283 李淵暴怒229 母子情深0037 獻禮543 太子的危機236 後知後覺591 兵圍長孫府0122 軍歌嘹亮0013 被李淵暴揍0177 蘇府0109 組建班底274 定計0169 五糧液233 各懷鬼胎563 早婚早育463 計成326 脫險0091 攤上事了0077 王珪456 西征高昌459 蕭美娘253 長安商會0197 鹽礦271 韓王448 刀兵再起537 太子黑化377 傳國玉璽0007 一羣小蘿莉269 凌煙閣第二414 武則天出現0020 《如夢令》0136 大雪紛飛558 近親不能結婚322 出宮0069 程咬金0209 馬蹄鐵0102 宗正寺343 各方角逐316 精彩絕倫0153 朝會風雲(上)346 大都督356 會面0106 逍遙居351 刀兵再起633 漢王解惑515 迎親617 上朝
398 房謀杜斷516 太原王氏392 秦瓊病重531 弱秦之計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412 落雕弓279 爭論0110 求賢若渴0165 瘟疫0152 朔望朝參0002 決定奪嫡584 王玄策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597 褚遂良上門(二)241 放手一搏0199 養豬588 漢王遇刺(四)554 伉儷情深0052 謀定而後動315 隱太子餘黨399 勸諫424 世子秦懷玉558 近親不能結婚0124 炒茶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236 後知後覺385 回京(二)0056 醒掌天下權536 太子心灰意冷533 迷局577 牛李黨爭0136 大雪紛飛530 祿東贊0016 東宮家宴562 孫神醫開講啦312 楚王在行動642 王霸之道477 塵埃落定471 美人詩0063 羣毆事件388 慶功宴0202 放風箏267 長孫衝低頭379 大獲全勝546 聯合633 漢王解惑482 李泰在行動372 決戰(四)0124 炒茶338 幷州大都督644 元家479 王謝袁蕭558 近親不能結婚326 脫險283 李淵暴怒229 母子情深0037 獻禮543 太子的危機236 後知後覺591 兵圍長孫府0122 軍歌嘹亮0013 被李淵暴揍0177 蘇府0109 組建班底274 定計0169 五糧液233 各懷鬼胎563 早婚早育463 計成326 脫險0091 攤上事了0077 王珪456 西征高昌459 蕭美娘253 長安商會0197 鹽礦271 韓王448 刀兵再起537 太子黑化377 傳國玉璽0007 一羣小蘿莉269 凌煙閣第二414 武則天出現0020 《如夢令》0136 大雪紛飛558 近親不能結婚322 出宮0069 程咬金0209 馬蹄鐵0102 宗正寺343 各方角逐316 精彩絕倫0153 朝會風雲(上)346 大都督356 會面0106 逍遙居351 刀兵再起633 漢王解惑515 迎親617 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