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決戰(二)

夕陽西下,唐軍軍營裡的號角吹響,出征的將士已經做好了準備。

李恪一身黑衣王袍和李靖一身戎裝出現在了兩路大軍的面前,看着眼前兩路大軍的主將和副將,還有這六萬士氣高昂,戰意濃烈的士兵,兩人的心裡多了一份對未來戰爭能夠取得絕對性勝利的期望。

李靖看了李恪身邊沉靜如水的李恪,很滿意他現在的沉穩的表現,在李恪看他的時候他微微點頭,將說話的權利讓給了李恪,李恪這也是這是李靖對自己一種栽培,他便不客氣的說道,“將士們,面對突厥的大軍你們怕不怕?”

“不怕……不怕……”六萬精騎怒吼道。

“本王也認爲你們不怕——”李恪吼道,“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看到六萬多將士有點發愣,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李恪的話,李恪繼續開口說道,“因爲你們的男人,你們的頂天立地的熱血男兒,不管你們面對是什麼敵人,本王相信你們都不會怕!”

“殺——殺——殺——”六萬精騎大聲吼道,李恪激情了他們身體裡流淌的熱血豪情。

“殺——”孫貳朗突然拔刀指天,大聲吼道,“殺——殺——”

“殺——殺——殺——”六萬精騎瞬間便拔出了自己腰間的佩刀,殺氣滔天,讓整個軍營陷入了恐怖的氣氛之中。

“咴咴……”

強烈而恐怕是殺氣使得軍營中的戰馬感到不安!開始變得很煩躁。李靖看到眼前六萬精騎爆發了二十大軍才能爆發出的強烈的殺意,很佩服的看了李恪一眼。

“男兒立志出雲州,不敗突厥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李恪低聲吟道,“將士們,本王等你們凱旋!!!——出發——”

“駕……”戰馬開始移動,緩緩的六萬大軍在夕陽的餘輝之中離開了唐軍大營,分別分成了左右兩路消失在李恪和李績的視線中。

“真是一隻雄壯之師啊!”李靖感慨道,他現在才發現,不管是什麼樣的隊伍只要到李恪的手裡,瞬間就能成爲一隻鐵軍,這不是說這支軍隊戰力有多強,而是李恪善於激發他們的潛力,能夠是他們發揮出更高是水平。

“大總管說的是啊!”李恪也嘆息道,“任何一支軍隊就需要要有自己的軍魂,只要有了軍魂,這支軍隊就不會打敗仗。

這就等於一個劍客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麼的強大,就算對手是天下第一的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使是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這就是一種殺敵的精神。”

說道這裡,李恪看到李靖在認真的聽傾聽,他不由地將語氣加重道,“事實證明,一支具有優良傳統的軍隊,往往具有培養英雄的土壤。

英雄或是優秀軍人的出現,但往往也是由集體形式出現,而不是由個體形式出現。理由很簡單,他們受到同樣傳統的影響。養成了同樣的性格與氣質。任何一支部隊都有着它自己的傳統。

傳統是什麼?傳統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這種傳統與性格,是由這軍隊隊組建時首任軍事將領的性格與氣質決定的,他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

從此不管歲月流失,人員更迭,這支部隊靈魂永在。這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軍魂。而我們大唐的軍隊論士兵素質,戰備都很強,唯一欠缺的就是靈魂。”

李恪話說道這裡,他便不在言語,而李靖也能懂李恪的意思,他現在就是在培養這種氣質和靈魂。

兩人就這樣沉默不語的來到了李靖是帥賬。

“大總管,本王認爲你還是留在軍營比較妥當吧?”李恪試探性的問道,李靖年事已高,他這是爲李靖着想。

沒想到李靖瞪了李恪一眼,冷聲道,“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能——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李恪對答道,不過當李恪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和李靖不由地都笑了,兩個人笑的很開心和自然,就像相識了多年的朋友一樣。

第二天,李恪和李靖一大早便聚集在大帳,兩人將程名振召集到帥賬,跟他交代了一些守營方面的部署。然後便開始集合六萬大軍開拔,目的就是將戰線前移,這樣就變是兵敗撤退也能撤退到圖論河,而不至於讓大軍沒有了充足的水源。

李恪和李靖身邊的六萬精騎中除了李靖從長安帶出的四萬新軍精騎之外,就剩下了李恪最爲精銳的騎兵,其中就有五千重騎營,五千的鬼面騎,但這其中不包括李恪身邊兩千的黑衣鷹衛,在任何時候,任何戰役當中,李恪都不會將自己的親衛算到大軍的序列當中去,這是他的原則。

李恪和李靖的六萬大軍向圖圖河行走了將軍六十里,斥候便彙報說前方三十里外發現了突厥騎兵,數量很龐大,大概人數估計在十萬以上。

“這可能就是頡利的派出的試探我們的人馬吧?”李恪問道。

“十萬之衆?”李靖也疑惑道,“頡利將大軍駐紮在圖圖河邊,又派出他主力大軍的一半的兵力,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確實覺得很奇怪——”李恪附和道。

“不管是什麼情況,還是先讓將士們就地休息進食,然後再準備戰鬥!”李靖命令道。

“諾…”李靖身邊的郭侍封和孟山兩人回道。

六萬大軍便就地紮營,養精蓄銳,靜等強敵來犯。

頡利的大軍宿營在圖圖河邊,但現在頡利可汗親自率領十萬大軍駐紮在了離圖圖河兩百里的位置,他前面三十里處發現了大股唐軍,這讓他很驚訝,同時心裡升起了一股莫名是殺意。

而頡利之所以親帥十萬大軍前來攻打唐軍在圖論河的營地,他就是想會會李恪,看李恪究竟有什麼本事能將自己的心腹愛將斬殺,而且還能殲滅兩萬突厥精銳。

535 迷局(三)362 定計503 暴行536 太子心灰意冷0146 雪災311 比賽開始623 以不變應萬變621 落霞寺赴宴0194 暗棋440 早朝0150 立威242 被迫和談638 儒學386 彈劾383 班師回朝(二)283 李淵暴怒333 漢王大婚(二)645 憤然離席494 生擒0128 標點符號249 突厥王帳0078 袁天罡409 三位公主607 挖井418 狩獵(二)246 李恪的憂慮473 太子發怒0199 養豬472 六相0073 初唐四名相528 和親陷阱0103 漢王府405 診治秦瓊353 調兵遣將0129 以德報怨0041 太極宮224 大功告成336 洞房花燭夜(二)0016 東宮家宴240 各抒己見350 鋒芒451 天子守國門548 報復(二)335 洞房花燭夜0060 大唐第一才子265 得理不饒人567 武媚孃的幸福0208 奏章305 演練賽結束253 長安商會0109 組建班底0061 冤家路窄0214 蘇定方0086 東西二市246 李恪的憂慮238 李靖出馬471 美人詩0092 政事堂0169 五糧液427 阿史那雲435 修行宮420 席君買396 勸告0086 東西二市332 漢王大婚507 暗棋346 大都督431 梟雄亡0202 放風箏0076 褚遂良0089 滿江紅0109 組建班底0189 春景380 戰後影響0127 斷句630 孔穎達的埋怨307 陰謀0109 組建班底0133 再揍長孫無忌263 何爲律法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0172 孔明燈0139 長樂公主487 高昌王0093 齊聚政事堂375 頡利求和0098 塵埃落定0093 齊聚政事堂498 高昌易主0101 長幼有序0122 軍歌嘹亮0179 五姓七望0031 黑衣衛315 隱太子餘黨468 漢王納妾374 決戰(六)486 魏王發怒0159 安置賑民0002 決定奪嫡0036 改良技術
535 迷局(三)362 定計503 暴行536 太子心灰意冷0146 雪災311 比賽開始623 以不變應萬變621 落霞寺赴宴0194 暗棋440 早朝0150 立威242 被迫和談638 儒學386 彈劾383 班師回朝(二)283 李淵暴怒333 漢王大婚(二)645 憤然離席494 生擒0128 標點符號249 突厥王帳0078 袁天罡409 三位公主607 挖井418 狩獵(二)246 李恪的憂慮473 太子發怒0199 養豬472 六相0073 初唐四名相528 和親陷阱0103 漢王府405 診治秦瓊353 調兵遣將0129 以德報怨0041 太極宮224 大功告成336 洞房花燭夜(二)0016 東宮家宴240 各抒己見350 鋒芒451 天子守國門548 報復(二)335 洞房花燭夜0060 大唐第一才子265 得理不饒人567 武媚孃的幸福0208 奏章305 演練賽結束253 長安商會0109 組建班底0061 冤家路窄0214 蘇定方0086 東西二市246 李恪的憂慮238 李靖出馬471 美人詩0092 政事堂0169 五糧液427 阿史那雲435 修行宮420 席君買396 勸告0086 東西二市332 漢王大婚507 暗棋346 大都督431 梟雄亡0202 放風箏0076 褚遂良0089 滿江紅0109 組建班底0189 春景380 戰後影響0127 斷句630 孔穎達的埋怨307 陰謀0109 組建班底0133 再揍長孫無忌263 何爲律法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0172 孔明燈0139 長樂公主487 高昌王0093 齊聚政事堂375 頡利求和0098 塵埃落定0093 齊聚政事堂498 高昌易主0101 長幼有序0122 軍歌嘹亮0179 五姓七望0031 黑衣衛315 隱太子餘黨468 漢王納妾374 決戰(六)486 魏王發怒0159 安置賑民0002 決定奪嫡0036 改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