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9 養豬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秋香,今晚我們吃什麼呢?”李恪微笑道。

“楊總管殘忍的殺了一隻狗,說今晚吃狗肉火鍋!”秋香皺着瓊鼻,煞是可愛。

李恪忍不住上期颳了刮她的鼻子,笑到:“怎麼?對楊總管有意見啊!”

秋香躲過李恪那搞怪的手,眉頭緊鎖道:“那敢呢!但王爺以後能不能不要吃狗肉火鍋,狗狗那麼可愛,殺掉太可惜了,也太殘忍了!”

“哎!相比狗肉本王更願意吃豬肉!”李恪悵然道。

“王爺,豬肉不好吃!”秋香瞪大眼睛望着李恪。

古人愛吃羊肉,愛吃狗肉,譬如人們常說的屠狗之輩,其實就和後世的殺豬匠差不多,雖說豬肉的食用也不是沒有,不過歷來不爲古人所喜歡。

究其原因,是因爲古代的豬肉,味道……很酸爽。

而且在這時代,豬肉的肉產是不高的,因爲在於豬發情期比較長,一旦進入了發情期,豬便容易暴躁,肉也少。

這大抵和人沒有什麼分別,青春期的少年,除了容易長雀斑,還容易暴躁,動不動來一句‘你瞅啥,你瞅啥’,還特喜歡多愁善感,動輒就犯相思,爲伊消得人憔悴。

可若是下頭的玩意兒一割,世界就清淨了,人生也沒了啥盼頭,無非是吃了睡,睡了吃,任世事風起雲涌,我自波瀾不驚,淡定從容。

因而,閹了豬,不但豬肉去除了騷氣,這豬肉容易得到人的喜愛,而不必像這個時代一樣,爲了掩去騷臭,不得不放入大量的作料,掩蓋其味,製成東坡肉,纔可食用。

可即便如此,喜歡吃豬肉的人依舊不多,人們還是更喜歡羊肉多一些。可若是能去掉腥臭,則大大不同了,能接受豬肉的人,勢必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就是可以大量的提高肉產量了,沒有閹割的豬,衝動易怒,而且極不安分,不安分就喜歡到處溜達,不容易長肉,可若是閹了,肉產則極高。

閹豬,其實自東漢就出現了,可是並沒有大規模的普及,究其原因,是對豬的閹割,不能及時做到消毒處理,很容易導致豬的死亡!

想想看,你閹十頭豬,死了七八頭,即便剩餘的豬長勢更好,出肉更高,且肉質鮮美,甚至這豬隻需放養,它也只是慢悠悠的只在附近溜達,不擔心它會像未閹割的豬一般,四處狂衝亂撞,還得花費許多人力,專門讓人去看着,你也未必肯願意對豬閹割的。

那麼,要解決閹割的問題,首先要考慮到的,就是用低廉的成本做到消毒,保證閹豬的存活率。

李恪還特意尋農戶們瞭解過。

許多農戶寧願養羊,一方面是羊肉賣價更好,另一方面,則是這時代的豬和羊其實都是耗費人力的,必須得有專門的豬倌和羊倌看着,否則很容易走失;再就是這個時代的豬出肉率,其實並不比羊要多多少,李恪在這裡見過豬,確實並不肥,和羊一樣,都是皮包骨一般,完全沒有後世大肥豬的形象。

豬倌這個職業消失,是在閹豬普及之後的事。

總而言之,這時代,肉是奢侈品,想要將肉進入平民百姓家,就非要尋覓到一種高產的牲畜不可。

豬……就成了李恪的首選目標,因爲李恪知道豬渾身都是寶。

豬頭可以做豬頭肉,豬耳朵和豬尾巴那是最佳的涼菜食材,豬心、豬肝、豬大腸、豬腰子、豬肚、豬肘子那一樣不是美味佳餚,豬肉就更不用說了,豬油可以用來炒菜,也是製作肥皂和蠟燭的主要材料,豬毛可以做牙刷,豬皮可以做皮鞋…

連最無用的豬屎都可以用來肥沃土地,增加糧食產量,一戶人家只要養兩頭豬,一年的莊稼肥料都解決了。

更妙的是,豬還比較好養活,不挑食,吃了就睡,也不需要人照顧。

豬有這麼多的優勢,李恪有什麼理由不推廣呢?

翌日,一大早,李恪便騎着高頭大馬帶着一幫小嘍囉直往驪山別院趕去。

今日無風,氣候已經回暖,李恪騎在馬上,遠觀那長安城,心中更多的感覺還是一種恢弘大氣的厚重與蒼茫,及至過了灞橋,這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灰黑城牆以它的闊大與雄渾給了李恪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比後世之西安舊城還要廣大十倍的雄城,正前方的明德門高約二十餘丈,五個各容四輛馬車並行的闊大門洞一排並立,各色人等自其中川流不息卻又各行其道,說不盡的繁華之意。

其時旭日初昇,萬道霞光披灑在那一望無際的城牆上,城門上那琉璃作頂的門樓反射出道道金輝,此時唐離眼中的長安,陡然幻化成爲一座只應在仙山妙境中出現的恢恢黃金之城。

雖然已不止一次由此城門出入,但擡首片刻,依然受不得那金光的逼射以及多朝古都自然生成的滄桑與厚重,至此他已無語去形容心中的感覺。凝望許久之後,方纔喃喃自語一句:“長安,果然是長安……”

正是在這座城中,他的父王李世民一手創立了貞觀盛世,被天下萬族共尊爲“天可汗”;若干年後,這座城的主人換成一世風|流、將大唐帶入極盛之世的李家三郎李隆基。

多少次王朝興替,長安見證了大漢的興起與衰落;見證了強隋的迅速騰起與同樣迅速的滅亡;如今,它正見證着李唐的崛起與步步極盛……

天氣回暖,城裡車如流水馬如龍,人們紛紛走上街道。

有許多士子之類的人物,邁着八字步,端顏緊肅的走過;也有那鮮衣怒馬的豪室子弟,帶着大羣的僕從呼嘯而去,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人羣中夾雜着身着輕皮裘,辮髮,腳穿烏皮六合靴的突厥人;戴耳環,披肩布的五天竺人;以及身穿小袖袍、皮帽上繡着花紋鑲上絲網的中亞胡人昂然而過,而行人毫無驚奇之色。

李恪饒有興致的欣賞着一副上輩子只能在畫卷中看見的初唐氣韻,心神欲醉。

430 人禍256 羅藝反唐344 算計269 凌煙閣第二0078 袁天罡414 武則天出現643 赴宴525 吐蕃賊心不死0195 上達天聽475 白熱化446 插秧330 除夕宴229 母子情深420 席君買595 利益之爭0162 紛紛入轂522 三國的魅力0138 棉衣0214 蘇定方0065 狄知遜253 長安商會467 武順娘0212 太子府決斷328 古人好馬428 破局0158 賑災529 三武滅佛389 慶功宴(二)0053 登基大典368 兩軍對壘480 太子墜馬0015 宋體字254 合作達成0206 組建新軍241 放手一搏486 魏王發怒363 大戰397 杜如晦病重0074 簡在帝心0094 消於無形442 李恪發飆359 對話軍神563 早婚早育342 殺雞儆猴0049 各有算計294 事成0069 程咬金0167 獻禮496 搶功0015 宋體字0141 入宮359 對話軍神266 河間郡王230 突厥異動259 塵埃落定644 元家263 何爲律法0176 賜婚0052 謀定而後動545 李元昌281 黨爭279 爭論0128 標點符號452 爭執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0002 決定奪嫡519 噩夢501 高昌亡427 阿史那雲582 龜茲國形勢437 行刺420 席君買378 楊政道410 花燈479 王謝袁蕭532 悲情太子302 賽後影響(三)0207 百姓苦0071 長孫無忌受辱298 拔河比賽0195 上達天聽396 勸告298 拔河比賽487 高昌王377 傳國玉璽422 席君買(三)339 都督府晚宴439 被彈劾430 人禍0055 策封羣臣633 漢王解惑0182 唐人好詩349 掌控都督府608 井水澆灌412 落雕弓235 聲東擊西434 重耳故事341 漢王立威642 王霸之道518 趣話
430 人禍256 羅藝反唐344 算計269 凌煙閣第二0078 袁天罡414 武則天出現643 赴宴525 吐蕃賊心不死0195 上達天聽475 白熱化446 插秧330 除夕宴229 母子情深420 席君買595 利益之爭0162 紛紛入轂522 三國的魅力0138 棉衣0214 蘇定方0065 狄知遜253 長安商會467 武順娘0212 太子府決斷328 古人好馬428 破局0158 賑災529 三武滅佛389 慶功宴(二)0053 登基大典368 兩軍對壘480 太子墜馬0015 宋體字254 合作達成0206 組建新軍241 放手一搏486 魏王發怒363 大戰397 杜如晦病重0074 簡在帝心0094 消於無形442 李恪發飆359 對話軍神563 早婚早育342 殺雞儆猴0049 各有算計294 事成0069 程咬金0167 獻禮496 搶功0015 宋體字0141 入宮359 對話軍神266 河間郡王230 突厥異動259 塵埃落定644 元家263 何爲律法0176 賜婚0052 謀定而後動545 李元昌281 黨爭279 爭論0128 標點符號452 爭執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0002 決定奪嫡519 噩夢501 高昌亡427 阿史那雲582 龜茲國形勢437 行刺420 席君買378 楊政道410 花燈479 王謝袁蕭532 悲情太子302 賽後影響(三)0207 百姓苦0071 長孫無忌受辱298 拔河比賽0195 上達天聽396 勸告298 拔河比賽487 高昌王377 傳國玉璽422 席君買(三)339 都督府晚宴439 被彈劾430 人禍0055 策封羣臣633 漢王解惑0182 唐人好詩349 掌控都督府608 井水澆灌412 落雕弓235 聲東擊西434 重耳故事341 漢王立威642 王霸之道518 趣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