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漢王大婚(二)

漢王府,本是古樸奢華的房間現如今富貴錦繡,處處皆是披紅掛綠喜氣洋洋。

一片歡笑嘈雜聲中,李恪在衆多親朋好友的簇擁之下,一身大紅色錦繡堂皇的新郎服襯得愈發帥氣英武,貴氣逼人。

蘇定方穿着一套紅色的錦袍,笑嘻嘻的在馬前半蹲,給新郎官充當馬凳,伺候李恪上馬。

這是蘇定方自己提出來的,想要表達自己對李恪的知遇之恩,當然也有將關係更進一步的向外人展示的目的。

李恪本是不願蘇定方如此作,這可是未來的大唐名將,給自己當馬凳算是怎麼回事兒?有點損毀蘇定方未來的名望。可是耐不住蘇定方堅持,也只得允了他胡鬧。

不過蘇定方的話倒是說的在理:“若屬下以後一事無成,今日這牽馬墜蹬可以讓屬下藉着漢王的名頭招搖,誰敢不給漢王曾經的部下面子?若屬下真有功成名就的一天,今日之事非但不會招人詆譭,反而會成就一段佳話話……”

唯有一旁的劉仁軌悶悶不樂,這本來是自己的活計啊,卻被蘇定方這個不要臉的搶走了,你不是都入新軍了嗎?還死皮賴臉的回漢王府幹嘛?劉仁軌看這貨滿臉皺紋溝壑宛如老農,果然是厚臉皮啊……

一旁衆人起鬨聲中,李恪拍了拍蘇定方的肩膀以示親厚,然後踩着蘇定方的膝蓋,翻身上馬。

瞬間,鞭炮齊鳴!

大唐民間習俗,每逢新年或者家有喜事,便會燃放爆竹以祛除污穢,增添喜氣。自從去年的時候漢王府燃放鞭炮轟動長安城之後,火藥製作的鞭炮便取代了爆竹。

作爲鞭炮發明者的漢王府,燃放起來自然聲勢更是不同!

長長的鞭炮被竹竿高高挑起,點燃引線,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在房府大門外的大街上響起。紅色的紙皮被炸裂得四分五裂,在天空中飄飄灑灑,宛如下了一場紅色的暴雪,倍添喜氣!

一掛又一掛鞭炮被家僕搬出來點燃,震耳欲聾的霹靂響聲足足持續了半個時辰,大街上紅色的炮皮子鋪了厚厚一層,引得圍觀的羣衆盡皆驚歎!

這得是放了多少鞭炮,花了多少錢?

都說漢王不僅有大唐第一才子之名,還有“大唐財神之名”,能聚斂銀錢,現在看來果不其然。這鞭炮雖然燃放起來聲勢震天,可價格卻貴得離譜,就算你是財神在世也沒有這麼個糟蹋法!這得花多少錢?

李恪跨上棗紅色的駿馬,有些無語……

這匹駿馬大抵也沾了李恪的喜氣,今日着實浪了一回,一整套大紅色的錦繡盛裝將它健壯的身子包裹起來,就連馬頭上都戴了意見象徵吉祥的辟邪神獸的獸角,整匹馬看起來不僅沒有半點威武霸氣,反倒總是讓人覺得好似一頭從天而降的怪獸,形狀荒唐到了極點……

李恪扭頭看了看跟在身後咧着嘴巴大笑的秦懷玉、程處亮等人,心裡琢磨着這到底是唐朝的風俗,還是程處亮等人追弄他故意將迎親的駿馬弄得古里古怪不倫不類……

不過到底是王爺娶妻,想來他們還沒腦殘到這時候扯蛋。

李恪衆多的發小死黨都在今天充當了新郎的隨賓,這幫傢伙全都人模狗樣的穿上了華麗的盛裝騎上了漂亮的高頭大馬,跟隨在李恪的身後充當“迎親隊“.

只是在前來恭賀的一干朝中官員看來,卻怎麼看都好似一羣沒規矩的匪類,瞅瞅一個個東倒西歪嘻嘻哈哈的樣子,簡直不當人子,哪裡有半點前去迎親的嚴謹規矩?

緊隨其後的是此次迎親的媵從,管事楊寶山領頭,李恪的四個侍女春夏秋冬次之,他們將帶領衆多的僕人與丫鬟隨行伺候,並向觀禮的路人派送大量的彩頭。

鞭炮放完,幾聲號角聲“嗚嗚”響起。

吉時已到!

前來觀禮的賓朋發出一陣巨大的歡呼,聲勢浩大,震動了整個街坊!隨之禮樂之聲大起,李恪騎着裝飾古怪的高頭大馬走出房府。

府門外,整條大街和裡坊內外早已是圍滿了觀禮的人羣,人山人海摩肩擦踵,都來觀看大唐少有的奢華婚禮,見到李恪騎着高頭大馬出來,街上一片歡聲大起.

李恪騎在大馬上,滿面笑容的抱起拳來,不停的向親朋好友與觀禮的人羣致謝,楊寶山和春雨、夏荷、秋香、冬雪帶着僕人丫鬟,開始給人羣派發禮物。

無數包着油紙的糕點、水果與包着銅錢的小彩包像雨點一樣的派送出去,引得人羣一片歡呼雀躍。大人尚能謹守秩序,孩童們可樂翻了天,早就拜託自家大人的看管,放羊一般撒開腳丫子在人羣裡穿梭,哄搶掉在地上的禮物。頓時將人羣攪和得亂成一團,大人們嬉笑怒罵,氣氛熱烈。

迎親隊伍的最前方,部曲劉仁軌帶着王府衛隊一路燃放鞭炮,絡繹不絕。迎親隊伍變踩着厚厚的紅色紙屑,耳邊聲聲鞭炮炸響、敲鑼打鼓並伴隨着熱情的歡呼之聲,一路往皇宮而去.

這一路過去,將要穿越半個若大的長安城,所過之處,無不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紅旗招展、鞭炮起鳴…

秦懷玉、程處亮、尉遲環、李宗作爲賓郎,兩左兩右護在李恪兩側,稍稍落後於李恪的馬頭。

許多人看着面前的盛況,感慨道:“好一個盛況的婚禮了,比起年前的太子大婚也不逞多讓。”

坐在馬上的離開忍不住抹了把汗,儘管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現在的場面也實在出乎他的預料。如此宏大的婚禮,真是讓人驚歎……

豪華的迎親隊伍在喧天的鑼鼓鞭炮與震撼的歡呼聲中逶迤前行,一路行人擁堵、百姓聚集,好不容易纔來到蘇府門前。

進過一陣繁瑣的禮儀,李恪終於見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人兒…

在一衆倚紅偎綠的宮娥侍女簇擁着盛裝華服、頭上蒙着錦繡紅巾的蘇婉,緩步走出閨房,然後在李恪的牽引下進入了花轎。

0090 闖大禍了0028 千古一帝558 近親不能結婚0070 房謀杜斷0075 鋒芒畢露0084 拜師357 軍議332 漢王大婚326 脫險0200 驪山別院413 勝出0156 楚王李佑0029 安內必先攘外238 李靖出馬0046 一氣長孫無忌555 觀音誕0167 獻禮548 報復(二)508 挑撥454 和親之議501 高昌亡335 洞房花燭夜525 吐蕃賊心不死0094 消於無形376 兵不厭詐228 高陽公主239 針鋒相對530 祿東贊0032 十二時辰379 大獲全勝281 黨爭0213 十八學士580 陷入重圍352 排兵佈陣0037 獻禮0074 簡在帝心250 初露鋒芒602 儒墨之爭0167 獻禮332 漢王大婚448 刀兵再起606 抗旱342 殺雞儆猴0013 被李淵暴揍569 士族壟斷教育0057 醉臥美人膝0066 鎮定自若0204 漁者樂水400 藥王0067 自污0111 文臣武將0153 朝會風雲(上)253 長安商會384 回京0119 太子黨0156 楚王李佑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606 抗旱384 回京583 龜茲國王531 弱秦之計0062 將近酒483 李世民的懷疑482 李泰在行動0070 房謀杜斷238 李靖出馬299 足球比賽260 回驪山640 據理力爭482 李泰在行動507 暗棋543 太子的危機0032 十二時辰0219 裴行儉639 平衡之道0066 鎮定自若385 回京(二)0135 高士廉222 豬肉282 外戚642 王霸之道417 狩獵496 搶功507 暗棋525 吐蕃賊心不死537 太子黑化315 隱太子餘黨453 不愧名相0062 將近酒491 薛仁貴獻計305 演練賽結束0189 春景578 龜茲589 漢王遇刺(五)0085 突厥入侵0137 火爐394 出謀劃策642 王霸之道
0090 闖大禍了0028 千古一帝558 近親不能結婚0070 房謀杜斷0075 鋒芒畢露0084 拜師357 軍議332 漢王大婚326 脫險0200 驪山別院413 勝出0156 楚王李佑0029 安內必先攘外238 李靖出馬0046 一氣長孫無忌555 觀音誕0167 獻禮548 報復(二)508 挑撥454 和親之議501 高昌亡335 洞房花燭夜525 吐蕃賊心不死0094 消於無形376 兵不厭詐228 高陽公主239 針鋒相對530 祿東贊0032 十二時辰379 大獲全勝281 黨爭0213 十八學士580 陷入重圍352 排兵佈陣0037 獻禮0074 簡在帝心250 初露鋒芒602 儒墨之爭0167 獻禮332 漢王大婚448 刀兵再起606 抗旱342 殺雞儆猴0013 被李淵暴揍569 士族壟斷教育0057 醉臥美人膝0066 鎮定自若0204 漁者樂水400 藥王0067 自污0111 文臣武將0153 朝會風雲(上)253 長安商會384 回京0119 太子黨0156 楚王李佑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606 抗旱384 回京583 龜茲國王531 弱秦之計0062 將近酒483 李世民的懷疑482 李泰在行動0070 房謀杜斷238 李靖出馬299 足球比賽260 回驪山640 據理力爭482 李泰在行動507 暗棋543 太子的危機0032 十二時辰0219 裴行儉639 平衡之道0066 鎮定自若385 回京(二)0135 高士廉222 豬肉282 外戚642 王霸之道417 狩獵496 搶功507 暗棋525 吐蕃賊心不死537 太子黑化315 隱太子餘黨453 不愧名相0062 將近酒491 薛仁貴獻計305 演練賽結束0189 春景578 龜茲589 漢王遇刺(五)0085 突厥入侵0137 火爐394 出謀劃策642 王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