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 三位公主

李恪見狀,揪着晉陽公主頭上的髮髻,搖了搖,笑道:“哪有你這樣的宮婢,在主子面前尚且如此放肆。”

原來今日李恪爲了能夠順利帶出晉陽,竟命晉陽換上了宮婢的衣服,冒充是李恪的婢女,以此混出宮城。

晉陽公主聽了李恪的話,回道:“我看三哥身邊的夏荷秋香姐姐她們膽子便很大,三哥不也都讓着她們。”

李恪道:“夏荷他們不同尋常婢子,他們曾經是阿孃的貼身丫鬟,從小和你三哥一起長大,乃爲兄心腹,只要不成大錯,小節之上自可百無禁忌。”

晉陽的伸手正了正自己的髮髻,擔憂地對李恪道:“三哥,我在宮中從未見過我這般小的宮女,我這樣出去會不會被查出來?”

李恪擺了擺手道:“這你便不知了,宮中四五歲便送進宮的女童不少,只是都放在掖庭宮教養,你平日裡不去掖庭宮,未曾見過而已,三哥就說你是今歲宮中挑的剩下的,阿孃送於我的便是。”

小晉陽雖然膽子不小,但這還是她第一次悄悄出宮,心中還是難免忐忑,接着問道:“可他們若是仔細查驗呢?那我豈不就是露餡了嗎?”

李恪道:“他們敢!本王雖然開府在外,但並非外臣,本王豈會容他們多盤問半句。”

皇子不同於外臣,除非皇帝嚴旨警戒的特殊時期,否則那些將士,就算是監門衛大將軍也無權查驗皇子的車駕。

“如此便好。”晉陽聽了李恪這麼說,這才放下了心來。

李恪帶着高陽坐在馬車之中,往永安門的方向緩慢走去,可李恪沒想到的是,就在距離永安門還有數百米的時候,前面的樹邊竟突然竄出了一個,攔下了李恪的馬車。

“籲!”

這人出來地突然,馬車險些攔之不住,衝撞了上去,不過好在李恪的車伕駕車技藝純熟,及時勒住了馬車。

李恪見馬車突然停住,只當是有哪個不開眼的攔住了馬車,當時心中生怒,便要出來同他問話,可就在李恪剛剛掀開車簾的時候,趁着有些晦暗的天色望去,站在李恪面前的竟是同樣身着宮婢服侍的長樂公主和城陽公主。

“長樂、城陽,你怎會在此,又怎會是這副模樣。”李恪見了長樂公主的樣子,忙問道。

長樂回道:“小妹相求三哥一事,三哥可否答應。”

李恪看着長樂公主城陽公主的這身衣裳,又想起了馬車裡正坐着的晉陽,忽然想起了什麼,訝然問道:“你也要混出宮?”

李恪一下子便猜出了長樂公主和城陽公主的心思,不過長樂城陽的心中竟也絲毫不覺的驚訝,反而對李恪道:“三皇兄說的是,小妹在此已經等候許久了。”

聽了長樂公主的話,李恪的臉上倒是露出了一絲訝色,難不成長樂一早便知他今日要帶高陽出宮嗎?

李恪問道:“你是專程在此等我的?”

長樂公主點了點頭道:“三哥所言正是。”

李恪不解地問道:“上元宴午後便散了,你怎知我會在此時出宮?”

長樂公主道:“今日是上元日,晉陽妹妹月餘之前便同我提起,她想在上元日出去看燈,而小晉陽要出宮看燈自然只能求三哥帶她出去。所以小妹今日午後便一直着人守着三哥的車駕,總算是等到了。”

“好聰慧的女子。”李恪聽了長樂公主的話,不禁在心中感嘆道。

史載長孫皇后之女李麗質,蕙質蘭心,非但人如其名,心也如其名,生的七竅玲瓏,聰慧非常。

她只從這麼些細小之事便能猜到高陽和李恪的用意,李恪雖與她打得交道不多,但也得感嘆她不同尋常。

於李恪而言,帶一個也是帶,帶三個也是帶,交好這些最受李世民寵愛的公主,也是李恪長久以來的策略,他自然不會拒接。

李恪問道:“帶你們出宮倒也無不可,只是此事若是叫父皇知道,恐怕我這邊也難做地很。”

城陽公主忙道:“三哥儘管放心,三哥只要帶小妹出宮,此事一應後果均由小妹一人承擔。”

李恪聽着城陽的話,臉上故作出一副爲難之色,過了半晌才道:“你我兄妹一場,你既都如此說了,我也爲你破一次例。”

“謝三哥。”長樂公主和城陽公主聽得李恪應下了她的話,連忙登上了李恪的馬車,興奮道。

兩位公主上了馬車後,李恪便帶着長樂、城陽和晉陽一同往城外而去。

“且慢!”

李恪的馬車還沒走多遠,就在剛要過永安門的時候,李恪的馬車又在此被人攔了下來,只不過這一次攔車的是看守永安門的左監門衛將士。

“這位軍士所爲何事?”李恪的車伕早得了李恪的話,見馬車被士卒攔下,故作淡然地問道。

攔路的士卒道:“今日乃上元日,奉將軍之令,來往一應車馬均需覈查。”

聽得外面左監門士卒的話,馬車內的長樂和晉陽三人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慌亂之色。但凡皇子馬車過門,極少會被查驗的,現在的事情着實生地突然。

不過李恪早有準備,他壓了壓手,示意她們不必慌張,接着又讓他們把頭低下。

待她們低下頭後,李恪便猛地掀開了車簾,探出了半邊身子,對守門的士卒問道:“你可知本王是誰?”

李恪的臉,尋常將士恐怕未必識得,但監門衛士卒每日把守宮門,哪有不認得的。

守門士卒忙拜道:“小人蔘見漢王殿下。”

李恪俯身,對這士卒道:“你既知本王在此,爲何還要查驗本王車駕,莫非你把本王視若亂黨了不成!”

守門士卒忙道:“小人不敢,此事今日乃上元節,宮中來往之人甚多,小人也是奉命行事。”

李恪問道:“你奉的何人之命?”

士卒回道:“中郎將公孫將軍之命。”

李恪輕輕一哼道:“一箇中郎將也敢查本王的車駕,你去告訴公孫武達,要查本王的車駕,讓他親自過來。”

0187 曲轅犁339 都督府晚宴641 儒法並用381 《六軍鏡》455 文成公主0169 五糧液0170 上元節0187 曲轅犁0143 震驚的李世民0076 褚遂良494 生擒256 羅藝反唐429 貞觀七年544 造反團伙440 早朝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0047 李恪又被揍563 早婚早育0130 父子爭鋒642 王霸之道440 早朝0237 噩耗624 太子的拉攏320 來去如風330 除夕宴405 診治秦瓊452 爭執291 體育司394 出謀劃策0123 軍神李靖402 出手253 長安商會0146 雪災597 褚遂良上門(二)489 河東薛氏0017 李世民暴怒0165 瘟疫0143 震驚的李世民0029 安內必先攘外420 席君買259 塵埃落定500 兵臨城下414 武則天出現525 吐蕃賊心不死488 急躁的高昌王448 刀兵再起0045 真相大白233 各懷鬼胎0113 二子擇師236 後知後覺459 蕭美娘0183 貞觀元年0110 求賢若渴275 夕陽斜照390 慶功宴(三)0194 暗棋364 契苾何力426 梟雄老矣228 高陽公主0053 登基大典0092 政事堂0042 李孝恭0135 高士廉477 塵埃落定305 演練賽結束498 高昌易主0215 千牛衛0045 真相大白0041 太極宮0077 王珪434 重耳故事573 國子監祭酒0199 養豬0159 安置賑民0121 漢王練兵364 契苾何力570 狄仁傑493 薛仁貴初戰0007 一羣小蘿莉0201 陽春三月0162 紛紛入轂0219 裴行儉396 勸告442 李恪發飆0083 第一奸臣511 亂起639 平衡之道402 出手0157 楚王籌劃309 準備303 決賽254 合作達成0159 安置賑民0031 黑衣衛548 報復(二)257 剿?撫?497 侯君集的疑惑557 宣紙441 議事0169 五糧液
0187 曲轅犁339 都督府晚宴641 儒法並用381 《六軍鏡》455 文成公主0169 五糧液0170 上元節0187 曲轅犁0143 震驚的李世民0076 褚遂良494 生擒256 羅藝反唐429 貞觀七年544 造反團伙440 早朝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0047 李恪又被揍563 早婚早育0130 父子爭鋒642 王霸之道440 早朝0237 噩耗624 太子的拉攏320 來去如風330 除夕宴405 診治秦瓊452 爭執291 體育司394 出謀劃策0123 軍神李靖402 出手253 長安商會0146 雪災597 褚遂良上門(二)489 河東薛氏0017 李世民暴怒0165 瘟疫0143 震驚的李世民0029 安內必先攘外420 席君買259 塵埃落定500 兵臨城下414 武則天出現525 吐蕃賊心不死488 急躁的高昌王448 刀兵再起0045 真相大白233 各懷鬼胎0113 二子擇師236 後知後覺459 蕭美娘0183 貞觀元年0110 求賢若渴275 夕陽斜照390 慶功宴(三)0194 暗棋364 契苾何力426 梟雄老矣228 高陽公主0053 登基大典0092 政事堂0042 李孝恭0135 高士廉477 塵埃落定305 演練賽結束498 高昌易主0215 千牛衛0045 真相大白0041 太極宮0077 王珪434 重耳故事573 國子監祭酒0199 養豬0159 安置賑民0121 漢王練兵364 契苾何力570 狄仁傑493 薛仁貴初戰0007 一羣小蘿莉0201 陽春三月0162 紛紛入轂0219 裴行儉396 勸告442 李恪發飆0083 第一奸臣511 亂起639 平衡之道402 出手0157 楚王籌劃309 準備303 決賽254 合作達成0159 安置賑民0031 黑衣衛548 報復(二)257 剿?撫?497 侯君集的疑惑557 宣紙441 議事0169 五糧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