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高昌王

李泰常常的感嘆的“既生瑜何生亮”,其實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他倆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選手,這也是他爲什麼那麼嫉妒和忌憚李恪都原因。

幸好李恪是庶出,身上還流淌着前朝的血脈,不然他李泰一點希望都沒有。

就在李泰神遊天際之時,劉洎卻突然開口道:“王大人此言恕某不敢苟同,如果漢王真有奪嫡的野心,前段時間的相國之爭,漢王不可能無動於衷…

當時他的老師岑文本高居中書舍人,並且深受陛下任性,如果當時漢王在後面使使勁,是很有機會把岑文本推向相位的,但他卻放棄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相國之位何等重用,不僅可以入主政事堂,還能親近陛下,如果他真有奪嫡的志向是不可能不推自己人上位的。”

王珪聽聞此言,嘴角不經意間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劉洎還以爲是王珪在譏笑他。

於是劉洎繼續開炮道:“至於說殿下的威脅更大這個理由就更加荒謬了,如果漢王真有奪嫡的野心,不管太子還是殿下都是漢王的對手,既然這次有機會消滅其中一個,那幹嘛不消滅,反而去救他,這說不通啊…”

李泰聞言也陷入了沉思,越想腦子越亂,便看向杜楚客道:“山賓你認爲呢?”

山賓,杜楚客的字。

“兩位大人都言之有理,微臣也無法判斷,咱們這位漢王殿下真是讓人捉摸不透呀…”杜楚客苦笑道。

“呵呵,現在捉摸不透就慢慢捉摸,反正有的是時間,是狐狸終會露出尾巴的…”李泰忽然道。

衆人聞言也如釋重負,“殿下所言甚是…”

……

自從侯君集被認命爲遠征高昌的主帥後,便率領主力日夜兼程,沿着河西故道一路西進,沿途各西域部族莫不膽戰心驚,唯恐唐軍尋個緣由將其殲滅,紛紛獻上馬匹錢糧,表示擁護大唐之忠心……

兵貴神速,沒過多久,遠征的大軍已過了玉門關。

玉門關爲黃膠土夯築,開西北兩門。城牆高達十米米,上有女牆,下有馬道,人馬可直達頂部。

關塞四周沼澤遍佈,溝壑縱橫,烽燧兀立,胡楊挺拔,蜿蜒的葫蘆河水質清澈,煙波浩渺。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

將士們卻沒有心情也時間欣賞玉門關這別樣的風景,軍情如火,大軍繼續前行,很快便來到了蒲昌海,這是進入高昌國的最後一站。

出玉門關至高昌國,有兩條途徑。

是由玉門關北上,穿越伊州進入高昌國,這條道路偏僻一些。而另外一條,便是沿着商賈川流不息的絲綢之路直抵蒲昌海,然後向北進入高昌國。

從軍事角度來說,走第一條路更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這條路沙漠相對少一些,更能加快行軍速度。

但侯君集卻毫不猶豫的選了第二條路。

大唐爲何寧可負擔大量軍費,出動數萬大軍勞師遠征高昌國?

對高昌國這點地盤,大唐可沒放在眼裡。

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給西域各國一個震懾!

此時的西域,高昌算是猴子中的大王,真正的老虎是西突厥。

可是豪氣蓋天的李世民不這麼看,他認爲,自己才應該是老虎,而且一山不容二虎,西域的主人,只能是大唐!

但是西突厥實力頗爲強大,不容易一舉拿下,而且西域其他國家的臣服,也還需要進一步鞏固。

既然一口吃不成個胖子,那就實施蠶食計劃,步步爲營,穩紮穩打。

由於高昌國地理位置的關係,很不幸的被光榮地選中作爲重點打擊的對象。

高昌那裡,國王麴文泰卻並沒有很強的危機意識,考慮到自己與唐朝之間有大漠的天然屏障,加上本國已與西突厥簽訂盟約,發生緊急情況要互相支援,他理所當然地穩如泰山。

鞠文泰一系列糟糕表現,促使一輩子爭強好勝的天可汗李二陛下,下定決心將高昌國收拾掉,而且很有些迫不及待!

真正促使李世民提前征伐高昌國的原因,並不是因爲李恪反對和親,而是因爲高昌王麴文泰夥同西突厥洗劫了焉耆王國的三座城,並把城中居民盡數擄掠回國。

焉耆和伊吾一樣,知道自己實力不濟,只能在背後咬牙切齒,外帶着向唐老大哭訴……

出了這種事情,李世民當然不能再繼續隱忍下去了,否則大夥都會覺得跟着大唐沒出路,隊伍還怎麼帶?萬一這些西域小國都倒向此突厥那邊,戰爭將直接燃燒到大唐的西北邊境,這是大唐絕對不能容忍的。

於是,虞部郎中李道裕奉命前往西域,斥責高昌行爲不端,並奉旨調和焉耆與高昌的關係。

鞠文泰不敢公然同大唐撕破臉皮,所以對於李道裕的態度還是不錯的,虛心認錯,大表忠心。

然而這人愚蠢的地方真正該於此,便面上恭謹認錯,實際卻仗着自己遠在沙漠,天高皇帝遠,繼續幹着陽奉陰違的事情。

然而他似乎沒搞清楚狀況,天雖然高,皇帝卻並不遠……

先後擊敗了東·突厥和吐谷渾的大唐,早已開始把主意力集中到了西域這塊土地上,又豈會容忍高昌國在西北家門口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玩起兩面三刀?

前些時日,高昌使者來唐朝拜。

藉着這個機會,李二陛下在朝堂上痛斥了高昌的不良行徑,列數了高昌國的幾條罪狀。

高昌這幾年來朝貢一直時有時無,不守藩邦之禮,沒有做臣子的樣子。麴文泰曾公然對朕派去的使者宣稱,大家各有各的活法,不是非要依附於他人。

高昌世代接受中原冊封,現在口出此言居心何在?!

非但如此,鞠文泰還煽動薛延陀,說什麼既然你是可汗,就應當和唐朝皇帝平起平坐,不該再向唐朝磕頭……

李世民斥責一番,高昌國使者講這話帶回去,鞠文泰因爲得到西突厥和薛延陀的暗中支持,覺得自己也算是一方諸侯了,對此混沒當回事兒。

可他不着調的是,薛延陀得知“天可汗”李世民雷霆之怒,頓時就嚇尿了……

0077 王珪0062 將近酒0201 陽春三月380 戰後影響0124 炒茶626 駙馬251 世家門閥306 運動會417 狩獵551 背後之人0018 李恪要捱揍0003 韜光養晦0162 紛紛入轂0047 李恪又被揍267 長孫衝低頭453 不愧名相0014 母子談心0025 暴揍長孫無忌0136 大雪紛飛398 房謀杜斷458 分封0068 李恪二次被揍352 排兵佈陣536 太子心灰意冷473 太子發怒422 席君買(三)291 體育司370 決戰(二)0020 《如夢令》256 羅藝反唐601 幹仗0056 醒掌天下權609 威名遠播0030 暗潮洶涌586 漢王遇刺(二)0179 五姓七望0041 太極宮431 梟雄亡359 對話軍神486 魏王發怒422 席君買(三)0137 火爐0058 攜美遊街276 蓄勢待發0114 得償所願638 儒學0215 千牛衛0110 求賢若渴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141 入宮0148 天地不仁0088 再臨天香樓521 鵝毛筆616 魏徵病重580 陷入重圍0133 再揍長孫無忌0192 蜂窩煤513 晉王大婚0033 練劍499 決策373 決戰(五)327 天子怒303 決賽0072 諫臣魏徵306 運動會394 出謀劃策0159 安置賑民512 逆反心理265 得理不饒人0083 第一奸臣330 除夕宴450 因爲你無恥266 河間郡王0187 曲轅犁391 揚眉吐氣0128 標點符號0156 楚王李佑483 李世民的懷疑0094 消於無形0066 鎮定自若430 人禍475 白熱化542 李泰的表演409 三位公主0172 孔明燈0022 《詠鵝》248 謀定而後動517 婚宴498 高昌易主0206 組建新軍483 李世民的懷疑357 軍議275 夕陽斜照460 拜訪403 妙手回春0152 朔望朝參230 突厥異動473 太子發怒260 回驪山511 亂起
0077 王珪0062 將近酒0201 陽春三月380 戰後影響0124 炒茶626 駙馬251 世家門閥306 運動會417 狩獵551 背後之人0018 李恪要捱揍0003 韜光養晦0162 紛紛入轂0047 李恪又被揍267 長孫衝低頭453 不愧名相0014 母子談心0025 暴揍長孫無忌0136 大雪紛飛398 房謀杜斷458 分封0068 李恪二次被揍352 排兵佈陣536 太子心灰意冷473 太子發怒422 席君買(三)291 體育司370 決戰(二)0020 《如夢令》256 羅藝反唐601 幹仗0056 醒掌天下權609 威名遠播0030 暗潮洶涌586 漢王遇刺(二)0179 五姓七望0041 太極宮431 梟雄亡359 對話軍神486 魏王發怒422 席君買(三)0137 火爐0058 攜美遊街276 蓄勢待發0114 得償所願638 儒學0215 千牛衛0110 求賢若渴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141 入宮0148 天地不仁0088 再臨天香樓521 鵝毛筆616 魏徵病重580 陷入重圍0133 再揍長孫無忌0192 蜂窩煤513 晉王大婚0033 練劍499 決策373 決戰(五)327 天子怒303 決賽0072 諫臣魏徵306 運動會394 出謀劃策0159 安置賑民512 逆反心理265 得理不饒人0083 第一奸臣330 除夕宴450 因爲你無恥266 河間郡王0187 曲轅犁391 揚眉吐氣0128 標點符號0156 楚王李佑483 李世民的懷疑0094 消於無形0066 鎮定自若430 人禍475 白熱化542 李泰的表演409 三位公主0172 孔明燈0022 《詠鵝》248 謀定而後動517 婚宴498 高昌易主0206 組建新軍483 李世民的懷疑357 軍議275 夕陽斜照460 拜訪403 妙手回春0152 朔望朝參230 突厥異動473 太子發怒260 回驪山511 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