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 狩獵(二)

李恪笑道:“兒臣技癢,難得如此良機,自當一試身手。”

李世民道:“你能在三丈外射中繫着花燈的綵帶,射術當是有些功底的,不過騎射不同於立射,你不得大意。”

那日燈會之上的詳情李世民已經盡知,據坊間傳來的消息,李恪在燈會之連放三箭,箭箭均無落空,除了那盞與長孫嘉慶相爭的花燈外,又連中兩盞,勢震當場,李世民對李恪的箭術也是第一次有了這樣的認識。

今日下場圍獵的衆人中,太上皇李淵之子,與李恪年紀相仿的荊王李元景也在其中,而李元景一向以善射在皇室少年一輩中著稱,而大唐以武立國,人皆尚武,李恪若是能力壓李元景一頭,李世民的臉上自然好看許多。

李恪道:“謝父皇叮囑,兒臣自當小心,盡力而爲。”

李世民道:“朕之諸子,今日下場圍獵的只你一人,你若能拿了好名次,朕和皇后都重重有賞。”

李恪若得了好名次,自是爲李世民這個父皇面上增光,李世民自然會多加賞賜,不過對於賞賜,李恪倒也未曾多想,只當是尋常的金銀珠寶之類,可長孫皇后給的賞賜又會是什麼?

若是尋常的珠寶,自然不值當李世民專門提那麼一句,所以長孫皇后贈與他的絕不會是凡品。

李恪猜想着,突然想到了一樣東西——落雕弓!

李恪曾同長孫渙打賭此物,李恪自然是對此物垂涎已久了,只是這落雕弓並非長孫渙所有,所以長孫渙也做不得主。

李恪本還另設後手,欲逼長孫無忌交出落雕弓,可還沒等李恪下手,長孫皇后便自己要將落雕弓贈與李恪了。

好生聰慧的女子,長孫皇后雖非政客,但卻比朝堂之上的任何人都懂政治,都懂人心。

落雕弓只是死物,縱然價值連城,留在手中除了擺設也別無它用,而李恪欲求落雕弓之事已經滿朝皆知,若是長孫皇后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將落雕弓贈與了李恪,便是對李恪極大的恩惠。

皇后乃正宮,本就與庶出的皇子有母子之名,若是長孫皇后再將其祖上之寶贈與李恪,在旁人看來便更有將李恪視若親子的意思了。

在這種情況下,李恪若是再與長孫皇后,再與其子李承乾爲難,勢必會影響到李恪在朝中的風評。

用一把落雕弓堵住了李恪的路,不失爲一步好棋。

李恪一前一後,緊緊地跟隨李世民的身旁,這一幕也落在了身後百官的眼中。

李世民身後的位置本該是太子李承乾與李恪一左一右,但李承乾一向體弱,本就騎術不精,去歲冬末又染重疾,年初方纔調理地大好,眼下正在宮中休養,更騎不得馬,所以能地跟隨李世民身側的便只有李恪一人。

李恪身後的長孫無忌看着眼前的一幕,也越發地明白了長孫皇后之意。

有些時候,施恩,也可以是一種打壓。

李世民春獵卯時末出宮,辰時過明德門,待到了昆明池,已是巳時。

萬餘禁軍已將昆明池東面的各處要道盡數守住,除了飛鳥走獸,半個人影都進不得。

皇帝出獵,萬騎雲卷而出,昆明池外旌旗飄飄,隨風獵獵作響,而在旌旗之下,不只是唐人,還有突厥、粟特、契丹等各色異族之人,雖是圍獵,竟有也些萬國來朝的意思。

李恪隨在李世民身後,看着眼前的一切,彷彿看到了數年之前,他尚在突厥時,頡利金山圍獵的場景,這是何等的相似。

只不過那時的頡利已是強弩之末,那場圍獵已是頡利最後的輝煌,喻示突厥那個曾經的北方強國即將毀滅,而如今的大唐卻正是旭日東昇,這一次的春獵只是大唐威凌天下,四海臣服的開始。

“朕自武德九年末,乃有天下,至今已近六載矣,六載間,朕每日勤勉,理政不綴,唯恐懈怠半分便有傷先皇之託。然所幸上天垂顧,自朕登基以來,各地風調雨順,百姓安康,乃有今之盛世,今日圍獵,非止爲遊樂,更是我大唐衆將武略之爭,凡奪頭名者,朕必重有封賞!”

時辰一到,衆人在獵場圍口雲集,隨着李世民的一聲令下,衆人紛紛涌入獵場。

大唐以武立國,關中子弟更是任俠尚義,故而長安權貴子弟中善獵者,好獵者甚多,然諸如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等朝中重將,自持身份,自也不會下場爭先,故而此次下場圍獵的多爲朝中年輕一輩將官,以弱冠之年爲多。

李恪箭術不凡,李世民一早知,但馬上騎射同射靶大不相同,故而在李恪下場前,李世民還專程叮囑了李恪,可李世民卻不知,李恪最爲擅長的本就是騎射。

待獵場圍口大開,李恪掛槍,提弓,上馬,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帶上三五衛率,胯下毛色純白的大宛良駒便如風一般捲入了獵場之中。

李恪的運氣倒還不錯,剛入獵場不過片刻,便看到了一隻香獐正往他左側而去。

李恪眼疾手快,見狀當即張弓搭箭,瞄着香獐奔去的方向,“咻”地一聲,利箭正中香獐的後頸,香獐隨之撲到在地。

“殿下好箭法!”

香樟撲倒的地點離李恪足有四丈之遠,香獐跑地又極快,故而李恪這一箭難度不低,李恪身後跟着的王府衛率紛紛讚道。

“籲!”

李恪勒住馬頭,指着落在地上的香獐,對身後的衛率道:“瘦是瘦了些,但這是本王的開門紅,你們速去將它拿下。”

“諾。”王府衛率聞言,下馬上前將香獐撿起,準備把它捆在了馬背之上。

就在李恪的一名衛率正在捆着香獐的時候,突然,一陣大風掛過,一旁矮林上的葉子也被壓低,李恪擡眼望去,竟發現矮林之後竟還藏着一隻成年的花鹿。

香獐體型太小,李恪獵的那隻香獐最多五十斤上下,可眼前的這頭花鹿的體型卻要大上許多,粗略一看至少也在百斤之上。

李恪一看,心中大喜,哪裡還顧得上這隻香獐,當即在此張弓,欲將這隻花鹿射殺。

540 羣情激奮260 回驪山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291 體育司0152 朔望朝參636 算學的重要性401 出山415 未雨綢繆354 雲州城下459 蕭美娘334 漢王大婚(三)336 洞房花燭夜(二)0025 暴揍長孫無忌509 計成288 比賽602 儒墨之爭518 趣話626 駙馬441 議事494 生擒426 梟雄老矣0127 斷句611 裝神弄鬼0212 太子府決斷276 蓄勢待發558 近親不能結婚546 聯合234 突厥犯闕477 塵埃落定291 體育司403 妙手回春518 趣話430 人禍307 陰謀349 掌控都督府0212 太子府決斷0198 精鹽502 縱兵劫掠555 觀音誕591 兵圍長孫府0218 大唐軍神602 儒墨之爭0100 大都督361 兵分三路608 井水澆灌461 曉之以利0124 炒茶496 搶功0180 世家的興衰0209 馬蹄鐵505 寸步不讓0075 鋒芒畢露452 爭執383 班師回朝(二)0114 得償所願0004 李世民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452 爭執507 暗棋0133 再揍長孫無忌565 李世民的苦惱0127 斷句0018 李恪要捱揍414 武則天出現607 挖井403 妙手回春0120 後續影響0027 初露鋒芒0206 組建新軍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343 各方角逐284 大獲全勝224 大功告成0202 放風箏291 體育司369 決戰333 漢王大婚(二)0109 組建班底503 暴行391 揚眉吐氣258 選將448 刀兵再起0003 韜光養晦540 羣情激奮304 天子看球0058 攜美遊街399 勸諫555 觀音誕0139 長樂公主267 長孫衝低頭396 勸告0199 養豬0026 《春曉》400 藥王427 阿史那雲281 黨爭510 稱心617 上朝0101 長幼有序0119 太子黨
540 羣情激奮260 回驪山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291 體育司0152 朔望朝參636 算學的重要性401 出山415 未雨綢繆354 雲州城下459 蕭美娘334 漢王大婚(三)336 洞房花燭夜(二)0025 暴揍長孫無忌509 計成288 比賽602 儒墨之爭518 趣話626 駙馬441 議事494 生擒426 梟雄老矣0127 斷句611 裝神弄鬼0212 太子府決斷276 蓄勢待發558 近親不能結婚546 聯合234 突厥犯闕477 塵埃落定291 體育司403 妙手回春518 趣話430 人禍307 陰謀349 掌控都督府0212 太子府決斷0198 精鹽502 縱兵劫掠555 觀音誕591 兵圍長孫府0218 大唐軍神602 儒墨之爭0100 大都督361 兵分三路608 井水澆灌461 曉之以利0124 炒茶496 搶功0180 世家的興衰0209 馬蹄鐵505 寸步不讓0075 鋒芒畢露452 爭執383 班師回朝(二)0114 得償所願0004 李世民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452 爭執507 暗棋0133 再揍長孫無忌565 李世民的苦惱0127 斷句0018 李恪要捱揍414 武則天出現607 挖井403 妙手回春0120 後續影響0027 初露鋒芒0206 組建新軍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343 各方角逐284 大獲全勝224 大功告成0202 放風箏291 體育司369 決戰333 漢王大婚(二)0109 組建班底503 暴行391 揚眉吐氣258 選將448 刀兵再起0003 韜光養晦540 羣情激奮304 天子看球0058 攜美遊街399 勸諫555 觀音誕0139 長樂公主267 長孫衝低頭396 勸告0199 養豬0026 《春曉》400 藥王427 阿史那雲281 黨爭510 稱心617 上朝0101 長幼有序0119 太子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