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

李言在介紹完刺史府諸人之後李恪正想思考一番於開倫和元德謙兩人任職刺史府的事,就聽見都督府長史郭孝恪對他介紹都督府的諸將。

李恪及時收回自己的思緒認真傾聽,他可不想今天在城外那樣心不在焉了,他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都督府的衆人,所以當郭孝恪介紹衆人的時候不甘於絲毫怠慢。

郭孝恪除了他自己是都督府長史不需要介紹之外,他介紹的人中有兩個人是都督府的司馬,他們分別是孫貳朗和王衝。

“末將參見殿下!”孫貳朗和王衝施禮道,但眼中掩飾不了那一份孤傲的神色。他們兩個都是李績的心腹愛將,跟李績同在李密手下做事然後歸唐的將領,跟郭孝恪一樣,都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悍將。

李績在調到朔方的時候將他們兩個都留在了都督府,李恪不知道李績留下兩人的目的。但對於這兩個陌生將領,對他們對自己的傲慢他沒有放在心上。

他不暇細看兩人,擺手示意兩人不需要多禮。然後就是錄事參軍徐輝和功曹數人都一一見過李恪。最後將目光盯在了給他施禮的都督府將軍李孟嘗身上。

對於李孟嘗李恪不陌生,他是李世民玄武門政變的九大急先鋒之一,李世民能夠讓他在太原府幷州大都督府擔任統軍將領這樣的要職,可見對他的信任和器重。此時,李恪看着眼前身材中等,臉型消瘦,但目光凌厲的李孟嘗心中不由的讚歎確實是一員虎將啊。

“末將李孟嘗見過殿下。”李孟嘗見李恪注視自己,便朗聲說道。常年跟隨李世民征戰沙場的他確實很有氣度,對李恪施禮時的語氣很誠懇,但掩飾不了他軍人的不卑不亢。

李恪不敢怠慢,他連忙止住李孟嘗還禮道,“李將軍不用多禮,請坐。”

李孟嘗之後便是一些副將、偏將之類的人也給李恪一一行禮,等郭孝恪在介紹完都督府衆將請李恪坐到主座後,李恪心裡這才鬆了一口氣,同時他還注意到了另一個小將郭侍封,郭孝恪的次子。

回到主位坐下的李恪此時處境很尷尬,刺史府衆人除了上官儀和李言之外其他人對自己都是語氣和氣而內心則很輕視。

都督府中將領除了李孟嘗因爲自己是皇上的三子而對自己頗爲誠懇之外,其他人的態度也都很冷淡。

李恪雖然是漢王是皇子是當今皇上的三皇子,但衆人對這個只有十五歲的幷州大都督沒有多少的敬畏,他們禮貌的表現只是出於他是李世民的兒子這個原因而已。

“第一次參加宴會可不能墮了自己的威風啊,不然自己以後還怎麼坐鎮幷州呢?”李恪暗自思量道,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的親衛陳其站在他的身後不遠處,而騎兵將領蘇定方和府官劉仁軌兩個人都沒到場,李恪細細一想心裡便有了定計。

“遊韶…”李恪對狄知遜親切的喊道,“定方、正則二人呢?本王怎麼不見他們在堂上呢?”

上官儀聽完李恪的詢問,這才掃視了衆人一眼,見沒有發現蘇定方、劉仁軌二人,心中奇怪刺史府怎麼會沒有邀請這三個人呢?隨即,他看了身邊的李言一眼,見李言也是一臉的糊塗,心中一驚,難道是有人刻意爲之?隨即忙道,“殿下,此事微臣不知,請稍等,微臣這就去看看。”

上官儀的話剛說完,就聽見有人小聲嘀咕道,“粗鄙之人也能上堂赴宴,真是太可笑了!”

李恪聽完這句話之後臉上沒有變化,但心裡非常惱怒,他將目光轉向了聲音來源處,原來說這句話的就是都督府司馬孫貳朗。

他說話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大廳中每個人都聽進了耳中,衆人突然靜止不語,將目光轉向了李恪。

李恪看了一眼大廳中的衆人,發現刺史府的人臉上露出了一副得意的笑容,而都督府的衆將除了李孟嘗之外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冷淡。

上官儀在聽到孫貳朗的話時心中暗叫一聲糟糕,他覺得沒有安排蘇定方和劉仁軌的位置多半是刺史府的主意,他們想借此查探下李恪的態度,沒有想到此時都督府的孫貳朗會第一個出言不遜挑戰李恪的威嚴。

很顯然這個宴會不管是刺史府還是都督府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想給李恪一個下馬威。

上官儀想到的問題李恪自然也想到了,他看了孫貳朗一眼,沉默不語,他心裡在權衡,該如何處理這個人既不能影響自己的威嚴又不能得罪都督府的人。李恪看了上官儀一眼,上官儀明白李恪的意思,他告罪離開了大廳。

“孫司馬這是污衊朝廷命官嗎?”李言見李恪不說話,便開口反問道。

刺史府和都督府一向不和,李言見孫貳朗對新任大都督李恪都不待見,便出口駁斥孫貳朗,他的目的不是幫李恪,而是激化李恪和都督府的矛盾爲自己所用,“蘇定方爲千牛衛中郎將,職位恐怕不低於孫司馬吧,而劉仁軌乃是漢王府校尉,乃受朝廷冊封,他們兩個人怎麼會被孫司馬稱爲粗鄙之人呢?”

李言的話讓孫貳朗一時語頓,剛纔刺史府衆人跟李恪見禮時李恪表現的很謙虛,而都督府衆人跟他見禮時除了李孟嘗,他對諸人的態度都不好,孫貳朗就是因爲這個原因纔在李恪問起蘇定方和劉仁軌時說出了那句話想發泄一下自己的不滿,沒有想到會被李言抓住把柄告了他一個污衊朝廷命官之罪。

孫貳朗這個態度是典型的武將驕傲自大,不說自己對李恪的孤傲和冷淡反怪李恪對他的態度不好。

李言吼斥完孫貳朗,李恪便將目光轉向了都督府衆人看他們有什麼反應,然而出乎李恪預料的是都督府衆將臉上平靜的對李言駁斥孫貳朗污衊朝廷命官的罪名一點都不放在心上。

你們還真夠囂張啊,難怪父皇會給我五千騎兵,李恪自語道,此時他才明白李世民給他五千騎兵的真正目的,確實是怕自己在幷州受到欺負,特別是像他這樣被貶的皇子。

0177 蘇府470 一妻二妾241 放手一搏0098 塵埃落定0068 李恪二次被揍577 牛李黨爭545 李元昌375 頡利求和344 算計227 果酒587 漢王遇刺(三)455 文成公主336 洞房花燭夜(二)354 雲州城下278 彈劾371 決戰(三)555 觀音誕0051 密談491 薛仁貴獻計0058 攜美遊街342 殺雞儆猴618 殺鬼見血0176 賜婚399 勸諫379 大獲全勝0215 千牛衛541 撥亂反正424 世子秦懷玉0218 大唐軍神0010 茶633 漢王解惑342 殺雞儆猴0175 有女名婉0071 長孫無忌受辱0053 登基大典582 龜茲國形勢475 白熱化0215 千牛衛341 漢王立威494 生擒0115 各方反應295 各方反應266 河間郡王0042 李孝恭0090 闖大禍了447 蝦夷人576 李世民的無奈0139 長樂公主0161 城南杜家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335 洞房花燭夜263 何爲律法408 中秋375 頡利求和512 逆反心理274 定計571 初雪600 爭論0216 三月桃花496 搶功0195 上達天聽585 漢王遇刺278 彈劾226 甘油0185 楚王府謀劃381 《六軍鏡》0105 鬥志昂揚627 賓主盡歡0004 李世民360 大軍壓境517 婚宴639 平衡之道583 龜茲國王0145 聚寶盆0199 養豬475 白熱化0010 茶268 叔侄0203 入夢455 文成公主447 蝦夷人385 回京(二)437 行刺0057 醉臥美人膝568 《三字經》282 外戚0025 暴揍長孫無忌244 機關算盡440 早朝0172 孔明燈489 河東薛氏580 陷入重圍338 幷州大都督0169 五糧液0140 羽絨服0083 第一奸臣335 洞房花燭夜0188 微服私訪0087 神仙居0207 百姓苦
0177 蘇府470 一妻二妾241 放手一搏0098 塵埃落定0068 李恪二次被揍577 牛李黨爭545 李元昌375 頡利求和344 算計227 果酒587 漢王遇刺(三)455 文成公主336 洞房花燭夜(二)354 雲州城下278 彈劾371 決戰(三)555 觀音誕0051 密談491 薛仁貴獻計0058 攜美遊街342 殺雞儆猴618 殺鬼見血0176 賜婚399 勸諫379 大獲全勝0215 千牛衛541 撥亂反正424 世子秦懷玉0218 大唐軍神0010 茶633 漢王解惑342 殺雞儆猴0175 有女名婉0071 長孫無忌受辱0053 登基大典582 龜茲國形勢475 白熱化0215 千牛衛341 漢王立威494 生擒0115 各方反應295 各方反應266 河間郡王0042 李孝恭0090 闖大禍了447 蝦夷人576 李世民的無奈0139 長樂公主0161 城南杜家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335 洞房花燭夜263 何爲律法408 中秋375 頡利求和512 逆反心理274 定計571 初雪600 爭論0216 三月桃花496 搶功0195 上達天聽585 漢王遇刺278 彈劾226 甘油0185 楚王府謀劃381 《六軍鏡》0105 鬥志昂揚627 賓主盡歡0004 李世民360 大軍壓境517 婚宴639 平衡之道583 龜茲國王0145 聚寶盆0199 養豬475 白熱化0010 茶268 叔侄0203 入夢455 文成公主447 蝦夷人385 回京(二)437 行刺0057 醉臥美人膝568 《三字經》282 外戚0025 暴揍長孫無忌244 機關算盡440 早朝0172 孔明燈489 河東薛氏580 陷入重圍338 幷州大都督0169 五糧液0140 羽絨服0083 第一奸臣335 洞房花燭夜0188 微服私訪0087 神仙居0207 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