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密談

李孝恭相比較長孫無忌和杜如晦這兩位文臣來說,他是典型的名將,他一生爲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李淵晉陽起兵攻克長安之後,就把李孝恭封爲山南道招慰大使,讓他領兵平定巴蜀地區,以作爲唐朝向外征戰的穩定根據地。

細細想來,唐政權的建立之路和當年秦國氣吞六國所走的路子也有相似之處,皆是先穩定巴蜀,而能領下這個任務的,自然得是統治者信任的人。

很明顯,李淵很信任自己的這個侄子,而李孝恭也沒有辜負李淵的期望,接連攻克了巴蜀地區的多個州。

李孝恭平定了巴蜀之後,並沒有停下爲唐政權添磚加瓦的腳步,隨後又進軍唐末割據素有食人魔王之稱的朱粲的勢力,大破其陣,並且將其俘獲,大快人心。

在這之後,李孝恭趁熱打鐵,又給李淵獻了平定蕭銑這一割據政權的計策,李淵很是欣賞,並讓李孝恭全權負責,這時候的李孝恭已經進爵爲王了。

李孝恭依計行事,開始在夔州等地廣造大船,教習士兵水戰,一年之後便統率水陸十二支軍隊從夷陵出發,進擊荊門、宜都二鎮,大獲全勝,此後便一路高歌,就這樣,蕭銑的勢力也被李孝恭瓦解了。

李孝恭平滅蕭銑後,被拜爲荊州大總管,嶺南四十九州皆望風而降,李淵大喜,任命他爲荊州大總管,沒過多久,盤踞在九江之地輔公祏反唐,殺了王雄誕,率部佔領了湖州。

李孝恭再次被應召出征,輔公祏自然不是李孝恭的對手,沒有懸念便平定了輔公祏的反叛,得以讓李淵在京師高枕無憂。

縱觀隋唐之際,李氏宗族除了李世民帶兵縱橫和征戰天下外,宗室中也只有李孝恭一人能獨當一面,並立有大功,他兩次擊破大寇,北起淮河,東包長江,越嶺而南,盡歸他統管,如果李孝恭有異心,那麼他就可以做個土皇帝。

不過好在李孝恭對李淵父子是忠心耿耿的,但樹大招風,朝廷中還是有人誣告李孝恭有謀反之心,李孝恭畢竟不是李淵的親兒子,即便是親兒子又怎麼樣,皇權之下,沒有親情,李世民是李淵的親兒子,不也被免過軍權。

李孝恭還是因爲讒言被召還京師,最後經過審查,根本沒有發現李孝恭謀反的證據,便被赦免爲宗正卿,而從這時候開始,李孝恭也逐漸被束之高閣了。

唐太宗李世民繼位之初,將李孝恭任命爲禮部尚書,加封爲河間郡王,而對於實權被剝奪,李孝恭沒有任何怨言,他深知自己有功高蓋主之嫌,所以他晚年的生活要多奢侈有多奢侈,單單舞女歌姬就有100多人。

李孝恭看着自己的大宅子也十分不順眼,還對旁人說,自己的房子太大了,應該賣掉再買個小院子,畢竟房子不需要太大能住就行,並且說萬一兒子不才,這麼大的宅子豈不是便宜了別人,果真是一個能看得開的逍遙王爺,當然最後也安享晚年,得以善終。

由此可見,李孝恭變賣豪宅也好,豢養舞女歌姬也罷,其實並不是他的愛好,而是防止君主猜忌的手段罷了,也正是因爲如此,他才能全身而退,備受李淵、李世民的器重和賞識,才得以沒成爲另一個韓信。

李恪之所以願意分享一部分利潤給李孝恭,一是看重李孝恭在軍中崇高的地位和在李唐皇室中巨大的影響力,可以爲自己的奪嫡帶來強大的助力。

二是爲了拉攏他來分擔來自外部強大的壓力,俗話說人爲財死鳥爲食亡,漢王府現在的每一項生意都能日進斗金,這自然免不了一下野心家的窺視,即便李恪有親王的實力,也不敢保證有人會鋌而走險。

在馬克思的資本論當中,對於資本家追逐利潤之貪婪曾經有這樣的描述:“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

所以李恪不但要把李孝恭拉上自己的戰船,還會把李宗的江夏郡王府、 秦懷玉的胡國公府、程懷亮的盧國公府、柴哲威的譙國公府、尉遲環的鄂國公府一同拉上戰船,雖然這幾人都是李恪的鐵哥們,但這還不保險,最牢固的結盟往往是利益的聯盟。

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這世上無所謂忠誠,忠誠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

茶飽飯足之後,李孝恭正準備告辭的時候,李恪突然開口道:“王叔,你覺得這件事是應該到此爲止,還是應該利用這次機會再推一把?”

李孝恭聞言停止了腳步,繞有深意的看了李恪一眼,沉吟半晌才緩緩道:“說實話本王也早就看長孫無忌不順眼了,本王現在落得個有名無實的禮部尚書就是這長孫無忌從中使壞,但是這長孫無忌深得帝心,別看現在尚書左右僕射是蕭瑀和封德彝,但你父王最信任並不是他倆,也不是大家傳的房玄齡杜如晦,而是這長孫無忌,這點小事根本傷不到長孫無忌分毫,就憑我們叔侄倆悍然發動對他的攻擊還有可能傷到自身。”

從這就不難看出李孝恭對長孫無忌深深的忌憚,他李恪又何嘗不是呢?

作爲重生者,李恪當然知道自己這位父王最信任的就是這長孫無忌。

大家都知道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中知名度非常高的一個封建王朝,唐朝不僅是一個鼎盛的封建王朝,還出現過許多優秀的皇帝,李世民是唐朝非常出色的一位皇帝,李世民在位期間開創“貞觀之治”,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世民可以有如此成就離不開身邊的人幫助,李世民是一個非常愛才的人,在李世民的身邊有許多的人才,長孫無忌就是其中之一,可是李世民身邊那麼多的人才,爲何李世民對長孫無忌格外寵信呢?

452 爭執361 兵分三路277 廢郡爲州0020 《如夢令》507 暗棋293 又見朝會373 決戰(五)359 對話軍神513 晉王大婚0196 面君625 太子的拉攏(二)298 拔河比賽0237 噩耗245 出使突厥283 李淵暴怒0021 釣魚0018 李恪要捱揍0192 蜂窩煤276 蓄勢待發0237 噩耗355 會師0073 初唐四名相273 禮部242 被迫和談341 漢王立威0082 上官儀595 利益之爭0040 機智如妖335 洞房花燭夜0110 求賢若渴513 晉王大婚0203 入夢575 儒法之爭561 分頭行動442 李恪發飆0070 房謀杜斷0122 軍歌嘹亮0175 有女名婉305 演練賽結束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541 撥亂反正513 晉王大婚360 大軍壓境345 議事0077 王珪575 儒法之爭523 初唐四傑0089 滿江紅279 爭論0130 父子爭鋒429 貞觀七年0193 驚現馬周563 早婚早育610 軍民一家318 放長線,釣大魚440 早朝0197 鹽礦343 各方角逐0040 機智如妖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14 得償所願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337 洞房花燭夜(三)421 席君買(二)504 秦懷玉發飆366 夜襲338 幷州大都督391 揚眉吐氣255 風聞奏事0102 宗正寺0076 褚遂良441 議事629 主考官445 密談561 分頭行動0012 長孫無垢0029 安內必先攘外523 初唐四傑303 決賽0155 羣魔亂舞0176 賜婚410 花燈0113 二子擇師269 凌煙閣第二266 河間郡王0105 鬥志昂揚0005 中央官制449 歐陽詢516 太原王氏0101 長幼有序398 房謀杜斷370 決戰(二)0073 初唐四名相643 赴宴0037 獻禮432 梟雄亡(二)296 準備0045 真相大白0187 曲轅犁0129 以德報怨
452 爭執361 兵分三路277 廢郡爲州0020 《如夢令》507 暗棋293 又見朝會373 決戰(五)359 對話軍神513 晉王大婚0196 面君625 太子的拉攏(二)298 拔河比賽0237 噩耗245 出使突厥283 李淵暴怒0021 釣魚0018 李恪要捱揍0192 蜂窩煤276 蓄勢待發0237 噩耗355 會師0073 初唐四名相273 禮部242 被迫和談341 漢王立威0082 上官儀595 利益之爭0040 機智如妖335 洞房花燭夜0110 求賢若渴513 晉王大婚0203 入夢575 儒法之爭561 分頭行動442 李恪發飆0070 房謀杜斷0122 軍歌嘹亮0175 有女名婉305 演練賽結束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541 撥亂反正513 晉王大婚360 大軍壓境345 議事0077 王珪575 儒法之爭523 初唐四傑0089 滿江紅279 爭論0130 父子爭鋒429 貞觀七年0193 驚現馬周563 早婚早育610 軍民一家318 放長線,釣大魚440 早朝0197 鹽礦343 各方角逐0040 機智如妖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14 得償所願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337 洞房花燭夜(三)421 席君買(二)504 秦懷玉發飆366 夜襲338 幷州大都督391 揚眉吐氣255 風聞奏事0102 宗正寺0076 褚遂良441 議事629 主考官445 密談561 分頭行動0012 長孫無垢0029 安內必先攘外523 初唐四傑303 決賽0155 羣魔亂舞0176 賜婚410 花燈0113 二子擇師269 凌煙閣第二266 河間郡王0105 鬥志昂揚0005 中央官制449 歐陽詢516 太原王氏0101 長幼有序398 房謀杜斷370 決戰(二)0073 初唐四名相643 赴宴0037 獻禮432 梟雄亡(二)296 準備0045 真相大白0187 曲轅犁0129 以德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