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弱秦之計

武德三年,李孝恭又獻計進攻割據江南的蕭銑,李淵非常欣賞他的計策,進爵爲王,並改信州爲夔州,拜孝恭爲總管,命他廣造大船,教習士兵水戰,準備進攻蕭銑。

偏偏對於這件事,也有一些爭議。

很多人都說平滅蕭銑是李靖的功勞。

“自大業末,羣雄競起,皆爲太宗所平,謀臣猛將並在麾下,罕有別立勳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聲名甚盛。”

除卻其它不論,李孝恭的軍功還是不錯的。但是歷史上一提到河間王李孝恭,李靖就會插一腳進來,於是乎兩人的軍功誰更大,就開始爭議起來。

有人說李靖被捧爲武德功臣的頂峰,是李世民的計謀,目的是爲了沖淡河間王李孝恭的功績,把唐朝開國的功勞歸於李靖。

這個說法也不爲過,世人皆知李靖是李世民的死黨,從而將功勞歸於他自己名下。

不可否認的是,征討蕭銑的時候,李孝恭是主將,李靖是長史,一主一副,李靖這個被後世尊爲“軍神”的男人,軍事才能是公認的強,若是李孝恭跟着借了光,也未嘗不可能。

然則,當時李孝恭身爲主將,而李靖身爲長史,那些計策也好,執行的人也罷,誰又知道當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李靖固然有曠世之才華,可也不能因此就說李孝恭一無是處,摘人桃子……

透過事實看真相,這李孝恭的軍事才能即使不能比擬李靖,也相差不遠。

當祿東贊聽說和親之女不是李世民的親生女兒而是宗室子女時,還挺失望的,但聽說這位宗室是鼎鼎大名的是江夏郡王李孝恭時,不僅失望沒有了,反而還挺興奮…

因爲這李孝恭不僅在李唐宗室裡面威望極高,在大唐軍隊裡面的威望也高,能和他結爲親家,對吐蕃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但他萬萬沒想到這所謂的文成公主根本不是李孝恭的女兒,有可能只是一個宮女,甚至有可能就是他們吐蕃國的一個婢女…

這李泰雖然心胸狹窄,甚至有點貪財,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擰得清的,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他還是懂的。

“大相,父皇雖然答應了回親,但又一個要求!”李泰坦然道。

“什麼要求?殿下請說…”

祿東贊聞言有些緊張,這好不容易讓唐朝皇帝答應和親,別在這關鍵時刻出什麼幺蛾子。

“大相,本王那堂妹從小嬌生慣養,住慣了亭臺樓閣,所以他對自己的住處有特別的要求,所以你們吐蕃國要迎娶我大唐的公主,必須得修建一座宮殿,怎麼也不得比江夏郡王府差吧?”李泰一臉淡然道。

祿東贊聞言眉頭緊鎖,這讓他想起了韓桓惠王的弱秦之計,爲秦國修鄭國渠。

公元前355年,諸侯混戰,兵連禍結,在金戈鐵馬與縱橫捭闔的較量中,兩個國家幾乎同時開啓了一場變法。

位處中原腹地的韓國,土地狹小,國力羸弱,又被列國緊緊圍困,四面受敵,朝不保夕,國君韓昭侯欲改變現狀,任用申不害主持變法,十五年,“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

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倚重的是律法制度,賞罰分明,法外無情,即便太子犯法國君也無法保全,新法深入人心,就算秦孝公去世,留下的依然是一條堅實的強國之道。

因此,往後的百餘年時間裡,秦國愈加強大,勢傾中原,令其他諸侯國談秦色變。而韓國卻在短暫的強盛之後開始衰頹,從最小的戰國又變成了最弱的戰國。

秦國強大,韓國弱小,偏偏韓國又緊挨着秦國,而且秦國一直渴望着東出,好巧不巧韓國又阻擋秦國東出道路。

爲了保住韓國,韓桓王想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幫助秦國修建一條河渠,這條河渠工程浩大,需要十多年時間,外加數十萬人的努力才能修建而成。

這麼一來秦國就會花大力氣在修渠事業上,便無暇顧及東出了。既然沒機會東出,那韓國自然就能夠得到保全了。這條渠的名字就是鄭國渠。

“魏王殿下,我吐蕃國小民寡,怕是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修宮殿…”祿東贊有些忐忑道。

“大相謙虛了,你吐蕃乃西北的霸主,修一座宮殿還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再說你吐蕃國也該有一座像樣的宮殿,這能體現大國氣度,也能更好凝聚人心,父皇說了你們吐蕃什麼時候修好宮殿,什麼時候迎娶公主!”李泰加重語氣道。

祿東贊見李泰如此說,便知道已無可更改,要想和親娶大唐的公主,必須得先修宮殿。

祿東贊急匆匆的離開了魏王府,回到了驛館,立馬和同僚商量了起來。

……

被李世民所逼,李恪爲和親之事出主意後,便躲回驪山別院,不問世事。

這幾乎成了常態,李恪只有高調一回,就會潛水幾個月,等被淡忘得差不多了,纔出來冒泡。

在他隱居驪山別院期間,卻不知,一股暗潮在長安城中涌動……

不知爲何,李承乾於因一件小事在立政殿中被李二陛下一頓呵斥,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太子被訓斥這件事不脛而走,短短時間內,長安城內人盡皆知。漸漸的,演變成陛下欲廢黜太子,改立魏王的謠言。

東宮之內,張玄素與孔穎達給太子講完課,陪着太子飲茶,俱都一臉沉重,默不作聲。

謠言之所以是謠言,就在於其捏造是非,無憑無據。

可是話又說回來,正所謂無風不起浪,空穴來風豈是無因?

正因爲陛下這幾年對太子愈發不滿,更且親近於魏王李泰,是以朝中民間纔會屢次傳出陛下欲廢黜太子的言論……

張玄素放下茶杯,看了一眼八風不動的孔穎達,忍不住問道:“殿下,那日在立政殿中,被陛下斥責,到底所謂何事?”

早在隋末,張玄便就以清廉著稱。

隋末,河北竇建德攻陷景城,張玄素時任景城縣戶曹,被執,將要被殺。

景城百姓一千餘人爲他請命,竇建德於是任命他爲治書侍御史和黃門侍郎。

唐朝平定竇建德後,張玄素成爲唐朝官吏。李二陛下聞其清名,特召見垂詢政事。他建議李二陛下吸取歷史成敗經驗,受到太宗的重用。

638 儒學0139 長樂公主617 上朝0007 一羣小蘿莉0094 消於無形0098 塵埃落定0130 父子爭鋒0154 朝會風雲(下)319 追蹤517 婚宴398 房謀杜斷0166 春節503 暴行0113 二子擇師397 杜如晦病重568 《三字經》497 侯君集的疑惑0206 組建新軍352 排兵佈陣402 出手251 世家門閥0084 拜師513 晉王大婚341 漢王立威595 利益之爭261 豆腐腦344 算計246 李恪的憂慮0081 岑文本583 龜茲國王0012 長孫無垢0127 斷句271 韓王504 秦懷玉發飆550 呼之欲出0143 震驚的李世民0043 怒髮衝冠354 雲州城下566 武媚孃的心思0180 世家的興衰470 一妻二妾0119 太子黨423 席君買(四)0150 立威465 塵埃落定312 楚王在行動0116 府兵制329 太子大婚380 戰後影響254 合作達成0015 宋體字297 演練賽282 外戚314 決賽開始0073 初唐四名相436 晉陽公主494 生擒295 各方反應334 漢王大婚(三)447 蝦夷人509 計成0108 生意紅火0190 李世民的震驚0183 貞觀元年473 太子發怒254 合作達成616 魏徵病重224 大功告成222 豬肉256 羅藝反唐0078 袁天罡532 悲情太子302 賽後影響(三)637 君子六藝0009 宜秋宮236 後知後覺0108 生意紅火272 李唐皇室456 西征高昌435 修行宮288 比賽0124 炒茶309 準備476 針鋒相對598 翻臉291 體育司345 議事0124 炒茶613 盡得關中民心226 甘油0047 李恪又被揍0093 齊聚政事堂230 突厥異動621 落霞寺赴宴266 河間郡王0063 羣毆事件0087 神仙居336 洞房花燭夜(二)546 聯合0123 軍神李靖
638 儒學0139 長樂公主617 上朝0007 一羣小蘿莉0094 消於無形0098 塵埃落定0130 父子爭鋒0154 朝會風雲(下)319 追蹤517 婚宴398 房謀杜斷0166 春節503 暴行0113 二子擇師397 杜如晦病重568 《三字經》497 侯君集的疑惑0206 組建新軍352 排兵佈陣402 出手251 世家門閥0084 拜師513 晉王大婚341 漢王立威595 利益之爭261 豆腐腦344 算計246 李恪的憂慮0081 岑文本583 龜茲國王0012 長孫無垢0127 斷句271 韓王504 秦懷玉發飆550 呼之欲出0143 震驚的李世民0043 怒髮衝冠354 雲州城下566 武媚孃的心思0180 世家的興衰470 一妻二妾0119 太子黨423 席君買(四)0150 立威465 塵埃落定312 楚王在行動0116 府兵制329 太子大婚380 戰後影響254 合作達成0015 宋體字297 演練賽282 外戚314 決賽開始0073 初唐四名相436 晉陽公主494 生擒295 各方反應334 漢王大婚(三)447 蝦夷人509 計成0108 生意紅火0190 李世民的震驚0183 貞觀元年473 太子發怒254 合作達成616 魏徵病重224 大功告成222 豬肉256 羅藝反唐0078 袁天罡532 悲情太子302 賽後影響(三)637 君子六藝0009 宜秋宮236 後知後覺0108 生意紅火272 李唐皇室456 西征高昌435 修行宮288 比賽0124 炒茶309 準備476 針鋒相對598 翻臉291 體育司345 議事0124 炒茶613 盡得關中民心226 甘油0047 李恪又被揍0093 齊聚政事堂230 突厥異動621 落霞寺赴宴266 河間郡王0063 羣毆事件0087 神仙居336 洞房花燭夜(二)546 聯合0123 軍神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