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 登基大典

李恪見封德彝都這麼大年紀了,還在爲自己入主東宮而來回奔走,不忍見對方像歷史上那樣晚節不保,忍不住委婉的提醒道:“老大人你最近可得小心點,我收到消息,有人見你身居高位而產生了嫉妒之心,想要找你污點而攻擊你,想把你拉下馬!”

“呵呵…老夫行得正坐得端,一生行事光明磊落,從未做過違背倫理道德違背良心的事,不怕那些宵小找老夫的麻煩!”封德彝大義凜然道。

“哈哈…那我就放心,本來見他們污衊老大人在效忠父王的時候暗中依附隱太子時,我還未爲老大人擔心了一場,現在看來完全是他們無中生有,沒事找事,圖窮匕見。”李恪故作氣憤道。

聽到李恪這話,封德彝臉色大變,因爲暗中依附隱太子這點是他最大疼腳,他自以爲做得隱秘,沒想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別人翻出來了。

李恪見封德彝臉色大變,就知道歷史記載得果然沒錯,這老小子在效忠父王的時候,暗中確實在依附隱太子李建成,心中不由得冷笑道,這些傢伙果然沒有一人是純粹的,蛇鼠兩端,爲留後路,多方投資。

李恪故作詫異道:“老大人,你怎麼了?臉上怎麼這麼難看?”

“殿下…這…怎麼會…”封德彝吞吞吐吐,語無倫次,顯然已經慌了神。

“老大人有什麼事直接給本郡王說,現在我們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你的事就是孤的事!”李恪爲了讓對方死心塌地的跟隨自己,開始大包大攬。

封德彝猶豫了半晌才緩緩道:“他們沒有冤枉老臣,在隱太子和現太子的爭鋒中,在當時那種前景不明的情況下,老臣確實做了多手準備,暗中投靠了隱太子,這也是老臣這輩子最大的污點,每每想起都羞愧難當…”

聽了封德彝的訴說,李恪沉吟了半晌,才寬慰道:“老大人不必感到羞愧,在這那種前景不明的情況下,爲自己多留條後路也是人之常情的,畢竟你代表的不是你一個人,身後還有一大家子的身家性命。”

“謝謝殿下的理解,不過對於殿下的支持,老臣絕對是全心全意,死心塌地,沒有任何的蛇鼠兩端,多面下注的想法。”

“一來是老臣對前朝仍然還有感情,二來是爲了報答娘娘對老臣的欣賞。”

“現在又多了一條,那就是對殿下有着絕對的信心,雖然我和殿下的接觸只有這麼短短一個來時辰,但就是在這一個來時辰的對話中,我已經瞭解到殿下無論是智慧眼界還是大局方面都遠遠超過了其他皇子,所以我有把握殿下一定能取得最後的順利。”封德彝侃侃而談道。

“呵呵…封大人繆讚了,其實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老大人對恪的愛護之情,不然恪也不會把這麼重要的計劃告訴老大人!還有老大人你也不用擔心關於你的那些不利傳言,孤會處理好的!”李恪自信滿滿道。

“那老臣先謝過殿下!”封得彝滿臉感激的拜謝道。

“都是自己人,老大人不必如此,但你必須得把那件事情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給我說一遍!”李恪一臉謹慎道。

“沒問題!”關於自己的身家性命封德彝異常的配合。

“先等一下…”

李恪立馬叫來了楊寶山,然後三人在一起密謀起來…

待封德彝走後,已是傍晚時分,夕陽西下,那夕陽的餘暉透進殿裡來,殿中無數的燈火點起,照耀在李恪神采奕奕的臉上。

━┉… ●━━……━━● …

時間如梭,稍縱即逝,不知不覺李恪來到大唐已經一月有餘了,轉眼間便到了李世民登基爲帝的時候了。

“咚、咚、咚...”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天色微亮,震耳欲聾般的鼓聲自東宮傳出,喚醒了長安的清晨,也喚醒了關中大地,乃至整個大唐,似乎是在向天下人宣告着,這片天地換了新的主人,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開啓。

隨着鼓聲響起,許多勳貴大臣家的大門紛紛洞開,滿朝官員策馬出門,迎着天邊的一絲光亮,往皇宮的方向趕去。

暮秋日頭亮的晚,待到朝臣盡數趕到東宮重明門外時,天色仍未大亮。

李恪、李承乾、李泰三人雖年幼,但其父登基,又有恩典澤下,他們自當參朝,也與百官同至重明門外等候。

今日李世民登基,能到顯德殿參朝的盡是當朝權貴和李世民的近臣,李恪立於重明門外,縱目望去,立於前列的俱是朱紫色的一片。

比李恪大一歲左右的李承乾既是長子,又是嫡子,自然是新朝太子的不貳之選,年少聰慧的李承乾已經在其舅父太子左庶子長孫無忌的看護下,與一衆天策府的心腹之臣會見,左右逢源,倒也頗有幾分儲君的架勢。

李恪早已有了自己的計劃,所以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並沒有半點羨慕之意,也沒有絲毫要主動與那些權貴接觸的意思。

李世民連三十幾歲都不到,正值壯年,根據歷史記載,李世民至少還有二十三年的壽數,現在時候尚早,未來的變數還多太多太多。

根據歷史記載李承乾即將成爲太子,但他這個太子的位置坐得並不安穩,現在又有了李恪在後面推波助瀾,李泰肯定會野心膨脹,一定會向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發起最猛烈的衝撞。

所以李恪現在一點也不着急,因爲李恪知道,此時若是表現地太過心急,除了引來李世民不必要的猜忌外,沒有其他任何好處,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作爲聰明人的李恪肯定不會去做。

李恪雖然對李承乾的表現無動於衷、冷眼旁觀,但在李恪身邊的李泰卻截然相反,看向李承乾的眼光充滿了嫉妒與憤怒,心中不停的吶喊,都是父王的嫡子,就因爲他比孤早出生一年多,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待遇,對方走到那裡就是那裡焦點,都有人送上鮮花與掌聲,都有人爲他歌功頌德,稱讚他是太子的不二人選,而自己在他面前就如同一個小丑一般,可有可無,沒有一點存在感,這讓一向心高氣傲的李泰感到無盡的恥辱。

309 準備261 豆腐腦410 花燈0082 上官儀511 亂起599 西域捷報507 暗棋353 調兵遣將348 收服諸將285 平安無事0008 跳繩540 羣情激奮544 造反團伙429 貞觀七年294 事成292 計劃0118 其樂融融281 黨爭459 蕭美娘413 勝出272 李唐皇室324 三省吾身323 暴躁的太子544 造反團伙630 孔穎達的埋怨317 天字第一號384 回京516 太原王氏408 中秋300 賽後影響0038 玉如意0003 韜光養晦620 油鍋洗手492 騎兵的優勢226 甘油547 報復490 襲擾後軍530 祿東贊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498 高昌易主602 儒墨之爭511 亂起354 雲州城下0097 早朝608 井水澆灌338 幷州大都督0168 玉液瓊漿0086 東西二市0041 太極宮0095 儲君之位0052 謀定而後動409 三位公主315 隱太子餘黨387 京中局勢603 游擊戰術620 油鍋洗手272 李唐皇室386 彈劾235 聲東擊西0143 震驚的李世民540 羣情激奮407 晉陽公主392 秦瓊病重0177 蘇府0118 其樂融融0059 舊時玩伴0047 李恪又被揍0181 科舉448 刀兵再起466 武則天606 抗旱367 斬將337 洞房花燭夜(三)0132 千夫所指383 班師回朝(二)0116 府兵制407 晉陽公主589 漢王遇刺(五)0056 醒掌天下權617 上朝0181 科舉378 楊政道305 演練賽結束0189 春景496 搶功0157 楚王籌劃325 遇刺637 君子六藝460 拜訪599 西域捷報0135 高士廉547 報復0011 李淵327 天子怒0101 長幼有序285 平安無事0095 儲君之位389 慶功宴(二)342 殺雞儆猴576 李世民的無奈
309 準備261 豆腐腦410 花燈0082 上官儀511 亂起599 西域捷報507 暗棋353 調兵遣將348 收服諸將285 平安無事0008 跳繩540 羣情激奮544 造反團伙429 貞觀七年294 事成292 計劃0118 其樂融融281 黨爭459 蕭美娘413 勝出272 李唐皇室324 三省吾身323 暴躁的太子544 造反團伙630 孔穎達的埋怨317 天字第一號384 回京516 太原王氏408 中秋300 賽後影響0038 玉如意0003 韜光養晦620 油鍋洗手492 騎兵的優勢226 甘油547 報復490 襲擾後軍530 祿東贊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498 高昌易主602 儒墨之爭511 亂起354 雲州城下0097 早朝608 井水澆灌338 幷州大都督0168 玉液瓊漿0086 東西二市0041 太極宮0095 儲君之位0052 謀定而後動409 三位公主315 隱太子餘黨387 京中局勢603 游擊戰術620 油鍋洗手272 李唐皇室386 彈劾235 聲東擊西0143 震驚的李世民540 羣情激奮407 晉陽公主392 秦瓊病重0177 蘇府0118 其樂融融0059 舊時玩伴0047 李恪又被揍0181 科舉448 刀兵再起466 武則天606 抗旱367 斬將337 洞房花燭夜(三)0132 千夫所指383 班師回朝(二)0116 府兵制407 晉陽公主589 漢王遇刺(五)0056 醒掌天下權617 上朝0181 科舉378 楊政道305 演練賽結束0189 春景496 搶功0157 楚王籌劃325 遇刺637 君子六藝460 拜訪599 西域捷報0135 高士廉547 報復0011 李淵327 天子怒0101 長幼有序285 平安無事0095 儲君之位389 慶功宴(二)342 殺雞儆猴576 李世民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