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黨爭

李世民將爆發邊緣的怒火忍住了,扭頭對長孫無忌道:“趙國公,現在不止有多名御史彈劾你,河間郡王更是狀告你的十大罪狀,你可有什麼說的?”

“你聽清楚,河間郡王和江夏郡王不是彈劾你,而是狀告你…”

御史風聞奏事,即便有錯,懲罰亦並不嚴厲。可若是狀告御史,那事情的性質可就不一樣了!雖然不至於明清那般民告官先打一頓殺威棒,已示官府之威嚴,可是一旦證明了純屬誣陷,那妥妥的就是一個誣告之罪!

大唐律例,誣告者反坐!

何意?

誹謗誣告者,以告者罪罪之!

你告人家是什麼罪,若是證明了纔是誣告,那麼你就得被判什麼罪!

對於誣告的懲罰是極其嚴厲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沒人敢於誣告!

大臣們不由得看向李孝恭和李道宗,頓時就是一驚。

這宗室二虎怎麼回事,這是要和長孫無忌不死不休啊,他們之間到底有何深仇大恨啊?

聰明之人已經想到了,是因爲以長孫無忌爲首的關隴集團把李唐宗室打壓得太狠了。

房玄齡和杜如晦想得更加長遠,他們看到了黨爭的苗頭,大唐宗室和外戚之間的爭鬥,杜如晦還特意瞧了一眼李世民,發現對方一臉嚴肅,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李世民發生玄武門之變,靠的就是外戚和軍隊的支持,政變成功後,外戚自然而然收貨了巨大的勝利果實,高士廉一步登天,成爲了帝國宰相,長孫無忌也成爲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掌握了帝國所以的官員升遷…

這樣就算了,關鍵是他們還不遺餘力的打壓宗室的勢力,要知道毀人前途,如同生日父母,對方豈能善罷甘休。

黨朋之爭是中國政治史上第一個痼疾,它的危害一言以蔽之,搞不好就會導致一個王朝的滅亡。

什麼是黨派之爭?說白了就是大臣們爲了小集團的利益,你爭我奪,搞窩裡鬥。

中國歷史上有過四次最爲著名的黨派執政,搞垮了三個王朝。哪三次呢?分別是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唐代末期的牛李黨爭、宋代的新舊黨爭、明代的東林黨爭。

黨錮之禍指中國古代東漢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爭的事件。

事件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

兩次黨錮之禍都以反宦官集團的失敗而結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團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人被殘酷鎮壓。

當時的言論以及日後的史學家多同情士大夫一黨,並認爲黨錮之禍傷漢朝根本,爲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

牛李之爭是指唐代末年以牛僧孺爲首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爲首的李黨之間的鬥爭,朝中分爲這兩大派,鬥了將近四十年,結果把唐朝都垮了。

大詩人李商隱一生在官場上不得意,就是在兩個黨派之間沒有周旋好。

從表面上來看,牛黨之爭似乎是庶族官僚和仕族官僚之間的權力鬥爭,實際上他們在政治上有着本質的分歧。

一個主張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人才,一個主張通過門蔭進入仕途。

在唐武宗時期,以李德裕爲首的李黨達到了政治上的巔峰,牛黨紛紛被下放;在唐宣宗時期,李黨也紛紛被貶職,最終以唐朝覆滅收場。

宋代的新舊黨爭是指以王安石與司馬光爲主的鬥爭,他們圍繞着到底變不變法爭鬥了幾十年。

新黨支持實行新政,舊黨派反對實行新政。

改革雖然已經意識到當朝的弊端所在,但是制定和實施的政策並沒有起到想象中的效果。

正是因爲如此,舊黨派極力的反對如此激進的政治變化,其中就有司馬光、歐陽修、蘇軾等知名人物。北宋已經在內爭中不斷地衰退,改革還沒有真正搞懂,北宋已經滅亡了。

明代的東林黨爭是指魏忠賢閹黨與東林黨之間的鬥爭。

東林黨是江南人士爲主的集團,在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時代一朝得勢,他們有極高的道德標準,能夠準確的找到社會上的弊政所在,但是總是找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這一點和宋代王安石變法十分相像。隨着朝中大臣的結黨內鬥,不能夠全力對付各地起義軍和關外的滿族威脅,明朝也隨之滅亡。

單單從這四次黨爭就不難看出其危害之大,搞不好是會亡國的,這是如何一位帝王都不能承受的。

長孫無忌又是何許人也?被人攻擊他會忍氣吞聲嗎?當然不是…

“臣長孫無忌懇請當庭自辨!”長孫無忌聲如洪鐘道。

“河間郡王,長孫無忌請求自辨,你可有異議?”李世民冷聲道。

“朗朗乾坤,天理昭昭,身正不怕影子斜,微臣既然敢彈劾,就不懼任何對質!”李孝恭理直氣壯道。

李世民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李孝恭,對着長孫無忌道:“既然河間郡王同意與你當庭對質,那便開始吧!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朕還未老眼昏花,看得透對錯,也看得透人心!若是你觸犯國法,朕絕不輕饒,自然,若是有何委屈之處,朕也會爲你討個公道!”

一番話,說得滿殿大臣個個心驚。

即使李孝恭從刀山火海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武將,也一陣哆嗦,看來陛下是真生氣了,這話裡話外,豈不是說誰敢污衊長孫無忌,皇帝絕不會寬恕?

還好自己彈劾的幾點都是真實存在,沒有任何捏造之處,不然今天還真就危險了。

長孫無忌聞言,心中暗中送了一口氣,看來陛下是信任老夫的,只要陛下向着老夫,老夫又有何懼,朗聲道:“微臣遵旨!”

然後,緩緩轉過身來,站直了身體,面向李孝恭道:“河間郡王你彈劾微臣第三條罪狀:以權謀私,殘害軍士;第四條罪狀:縱容家奴,刺殺親王,可有真憑實據?”

“當然!”李孝恭鎮靜道。

“老夫洗耳恭聽!”長孫無忌臉色古井不波。

273 禮部0097 早朝384 回京287 足球409 三位公主566 武媚孃的心思492 騎兵的優勢556 太子魏王之爭457 危機583 龜茲國王0085 突厥入侵0171 猜燈謎0116 府兵制0060 大唐第一才子0028 千古一帝287 足球563 早婚早育263 何爲律法379 大獲全勝393 英雄遲暮0067 自污488 急躁的高昌王391 揚眉吐氣421 席君買(二)585 漢王遇刺0077 王珪277 廢郡爲州563 早婚早育0133 再揍長孫無忌0150 立威555 觀音誕267 長孫衝低頭0205 烤魚537 太子黑化0178 少女心思465 塵埃落定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387 京中局勢0117 人才濟濟389 慶功宴(二)452 爭執392 秦瓊病重643 赴宴286 苛政猛於虎0103 漢王府418 狩獵(二)0202 放風箏554 伉儷情深229 母子情深0204 漁者樂水536 太子心灰意冷372 決戰(四)0066 鎮定自若296 準備300 賽後影響521 鵝毛筆293 又見朝會0105 鬥志昂揚612 古人迷信533 迷局0170 上元節299 足球比賽0163 各方反應520 三國志617 上朝245 出使突厥0148 天地不仁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056 醒掌天下權273 禮部0023 飛白體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334 漢王大婚(三)223 殺豬菜274 定計408 中秋0162 紛紛入轂611 裝神弄鬼330 除夕宴0204 漁者樂水0206 組建新軍622 桃花朵朵開269 凌煙閣第二0104 年號貞觀0073 初唐四名相0074 簡在帝心0151 謀而後動259 塵埃落定0076 褚遂良329 太子大婚0195 上達天聽546 聯合0013 被李淵暴揍238 李靖出馬457 危機371 決戰(三)254 合作達成313 比賽繼續284 大獲全勝413 勝出
273 禮部0097 早朝384 回京287 足球409 三位公主566 武媚孃的心思492 騎兵的優勢556 太子魏王之爭457 危機583 龜茲國王0085 突厥入侵0171 猜燈謎0116 府兵制0060 大唐第一才子0028 千古一帝287 足球563 早婚早育263 何爲律法379 大獲全勝393 英雄遲暮0067 自污488 急躁的高昌王391 揚眉吐氣421 席君買(二)585 漢王遇刺0077 王珪277 廢郡爲州563 早婚早育0133 再揍長孫無忌0150 立威555 觀音誕267 長孫衝低頭0205 烤魚537 太子黑化0178 少女心思465 塵埃落定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387 京中局勢0117 人才濟濟389 慶功宴(二)452 爭執392 秦瓊病重643 赴宴286 苛政猛於虎0103 漢王府418 狩獵(二)0202 放風箏554 伉儷情深229 母子情深0204 漁者樂水536 太子心灰意冷372 決戰(四)0066 鎮定自若296 準備300 賽後影響521 鵝毛筆293 又見朝會0105 鬥志昂揚612 古人迷信533 迷局0170 上元節299 足球比賽0163 各方反應520 三國志617 上朝245 出使突厥0148 天地不仁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056 醒掌天下權273 禮部0023 飛白體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334 漢王大婚(三)223 殺豬菜274 定計408 中秋0162 紛紛入轂611 裝神弄鬼330 除夕宴0204 漁者樂水0206 組建新軍622 桃花朵朵開269 凌煙閣第二0104 年號貞觀0073 初唐四名相0074 簡在帝心0151 謀而後動259 塵埃落定0076 褚遂良329 太子大婚0195 上達天聽546 聯合0013 被李淵暴揍238 李靖出馬457 危機371 決戰(三)254 合作達成313 比賽繼續284 大獲全勝413 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