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平安無事

李淵走後,李世民又從新坐回了龍椅,冷眼虎視着羣臣,目光所到之處,誰都不敢直視,依次低頭,知道這位爺怒氣正盛,誰也不敢去觸這個黴頭。

大概一刻鐘後,李世民說了一句“退朝”便頭也不回離開了太極殿。

百官這才舒了一口大氣,三三兩兩的離開太極殿。

此事過後,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一方的自然上李孝恭、李道宗等李唐宗室,散朝後,幾人便圍在一起談笑風生。

李恪面色無悲無喜,只想快點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但他的願望畢然不能實現,出太極殿沒幾步就被李孝恭給拉住了,“怎麼?高士廉被迫辭官,長孫無忌被幽靜,你好像還不滿意,怎麼還苦着臉,一點不見開心呢?”

“王叔,你玩得也太大了,怎麼還把皇爺爺遭來了,讓父王今天很沒有面子,父王本就是一個強勢之人,今天之事他能善罷甘休嗎?還不得找始作俑者,你說侄兒能高興得起來嗎?”李恪一臉苦笑道。

李孝恭聞言也變得沉默,一臉凝重道:“不管你相不相信,太上皇真不是本王找來得!”

“那會是誰呢?”李恪自言自語道。

“到底是誰?本王也不知道,不過你的擔心得確實有道理,今天我們聯手彈劾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如果被你父王想成是逼宮就不妙了?”李孝恭蹙眉道。

“王叔,相比這一點,侄兒更擔心是另外一件事?”李恪一臉沉重道。

“還有什麼事給爲嚴重?”李孝恭詫異道。

李恪左右瞧了瞧,來到李孝恭的耳邊小聲道:“那座龍椅…”

“什麼?”李孝恭大驚道。

”王叔應該知道皇爺爺退位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坐個那個位置的人,嘗過一言九鼎的滋味,怎會甘心就此沉淪,會不想從新奪回自己的權利呢?這裡面的水太深了,稍不注意,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李恪解釋道。

李孝恭聞言大驚失色,“還是恪兒看得深遠,哎,聰明反被聰明誤呀!到頭來我們說不一定,都是對方手中的棋子,這該如何是好啊?”

“是到如今,只有保持低調這一條路了,反正侄兒出宮後,就會立刻出城去驪山別院,閉門謝客一段時間…!李恪道。

李孝恭沉默半刻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那行,王叔就此別過,風頭過後再聯繫!”

李孝恭和李恪告別後,便分開走出了皇宮。

但李恪離開皇宮沒走幾步,又被一名太監給攔住了,“漢王殿下,陛下有請!”

李恪一臉苦笑,該來的還是來了。

金碧輝煌的皇宮內,周圍龍雕鳳欄的建築,都在彰顯出帝皇的尊貴和威嚴,稱托出大唐帝國現任君皇——李世民的威嚴。

御書房,李世民威嚴洶洶的高坐在龍椅之上,一襲金黃色猙獰的龍袍盡顯帝顏。

年近四十的李世民,眉似刀削,眸若星辰,氣血磅礴,髮絲如墨,身姿高大健碩,端坐在那裡沉穩如山,舉手投足間氣度雄渾,自有一股俾睨天下的氣概,堂皇威壓撲面而來,令人心神收斂。

作爲帝國的皇帝,他的威嚴,不容質疑;他的霸氣,席捲整個帝國;他的一言一行,可令山河破碎,日月顛倒。

他,便是大唐帝國獨一無二的馬上君上——李世民。

此時,這位帝王的主人眉頭緊鎖,顯然心情並不是很好。

見李恪進來,李世民大吼一聲:“李恪,你可知罪!”

李恪沒有爭辯,老老實實跪地認錯道:“父王息怒,兒臣知罪!”

李世民見李恪並沒有狡辯,一副認打認罰的模樣,李世民暴怒的心情稍稍平復了一些,“哦!那你說說你犯了什麼錯?”

“兒臣昨日被趙國公的家奴行刺,幸好河間王叔出手相助,兒臣才安然脫身,但事後兒臣仍然怒火中燒,憤憤不平,再加上兒臣和趙國公宿有舊怨,因此對他映像就更差了,當王叔說要爲兒臣出頭,參趙國公一本,兒臣立馬便同意了…”

“但是沒有想到這件事會鬧怎麼大,竟然連皇爺爺都驚動了,一時讓父王陷入了被動,是兒臣思慮不周,讓父王威嚴有損,請父王責罰!”李恪一臉羞愧的說道。

李世民死死的盯着李恪,想看看他說的話是否屬實。

但李恪一臉平靜,讓李世民沒覺得有任何異常,因此李恪的話他已信了八成。

其實在李恪來之間,李世民一直懷疑,今天所發生的一切都是李恪做的局,目的就是爲了打擊太子的勢力,爲自己爭奪儲君之位而創造條件。

經過李恪的一番陳述,李世民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李世民心中百轉千回,另外此事錯綜複雜,他決定再觀察觀察,再下結論。

李世民隨意的問道:“那你認爲,你皇爺爺是你河間王叔通知的嗎?”

“兒臣剛開始也以爲是河間王叔所爲,爲此兒臣還埋怨過王叔,但王叔卻說這不是他幹得,所以兒臣現在也很困惑…”李恪回道。

李世民沉思了半刻,才緩緩道:“這裡面的水太深,你不要再陷入其中,一切到此爲止吧!”

“兒臣遵命!”李恪急忙回答道。

“好了,你下去吧,順便去看看母妃,聽說你遇刺,她成天魂不守舍!”李世民溫和道。

“啊!母妃這麼知道了?那兒臣立馬就去,父王告退!”李恪急切道。

“嗯!去吧!”

李恪出來御書房,快馬加鞭的來道了宜秋宮。

來到前廳,見到楊妃,李恪便一步上前行禮道:“兒臣給母妃請安。”

楊妃沒等兒子跪下,起身將他扶起,說道:“恪兒,讓母妃看看,聽說你遇刺了,沒受傷吧。”

“母妃放心,那歹人還沒有近孩兒身,就被河間王叔打倒了,孩兒一點事沒有,不信你看!”李恪怕她不相信,還特意轉了幾圈。

見李恪生龍活虎,楊妃開心的笑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347 借題發揮586 漢王遇刺(二)622 桃花朵朵開466 武則天583 龜茲國王0189 春景547 報復0200 驪山別院485 心態失衡360 大軍壓境0212 太子府決斷622 桃花朵朵開0085 突厥入侵0144 世家583 龜茲國王0212 太子府決斷0199 養豬0237 噩耗348 收服諸將541 撥亂反正0094 消於無形259 塵埃落定0121 漢王練兵576 李世民的無奈303 決賽0082 上官儀339 都督府晚宴0062 將近酒367 斬將333 漢王大婚(二)442 李恪發飆240 各抒己見0100 大都督407 晉陽公主0018 李恪要捱揍0072 諫臣魏徵0099 漢王419 狩獵(三)0013 被李淵暴揍0105 鬥志昂揚0122 軍歌嘹亮379 大獲全勝0129 以德報怨358 蘇烈領兵530 祿東贊317 天字第一號544 造反團伙508 挑撥524 信鴿645 憤然離席0012 長孫無垢497 侯君集的疑惑482 李泰在行動481 蠢蠢欲動627 賓主盡歡330 除夕宴244 機關算盡0048 後續影響496 搶功0023 飛白體393 英雄遲暮230 突厥異動0190 李世民的震驚0140 羽絨服0117 人才濟濟0181 科舉0111 文臣武將410 花燈238 李靖出馬495 薛仁貴立功0094 消於無形426 梟雄老矣435 修行宮341 漢王立威345 議事0054 新皇登基556 太子魏王之爭0148 天地不仁0149 以萬物爲芻狗0058 攜美遊街250 初露鋒芒335 洞房花燭夜0179 五姓七望262 路遇惡奴364 契苾何力339 都督府晚宴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355 會師0124 炒茶391 揚眉吐氣363 大戰0097 早朝282 外戚333 漢王大婚(二)527 二虎相爭274 定計486 魏王發怒332 漢王大婚0147 爲民除害342 殺雞儆猴
347 借題發揮586 漢王遇刺(二)622 桃花朵朵開466 武則天583 龜茲國王0189 春景547 報復0200 驪山別院485 心態失衡360 大軍壓境0212 太子府決斷622 桃花朵朵開0085 突厥入侵0144 世家583 龜茲國王0212 太子府決斷0199 養豬0237 噩耗348 收服諸將541 撥亂反正0094 消於無形259 塵埃落定0121 漢王練兵576 李世民的無奈303 決賽0082 上官儀339 都督府晚宴0062 將近酒367 斬將333 漢王大婚(二)442 李恪發飆240 各抒己見0100 大都督407 晉陽公主0018 李恪要捱揍0072 諫臣魏徵0099 漢王419 狩獵(三)0013 被李淵暴揍0105 鬥志昂揚0122 軍歌嘹亮379 大獲全勝0129 以德報怨358 蘇烈領兵530 祿東贊317 天字第一號544 造反團伙508 挑撥524 信鴿645 憤然離席0012 長孫無垢497 侯君集的疑惑482 李泰在行動481 蠢蠢欲動627 賓主盡歡330 除夕宴244 機關算盡0048 後續影響496 搶功0023 飛白體393 英雄遲暮230 突厥異動0190 李世民的震驚0140 羽絨服0117 人才濟濟0181 科舉0111 文臣武將410 花燈238 李靖出馬495 薛仁貴立功0094 消於無形426 梟雄老矣435 修行宮341 漢王立威345 議事0054 新皇登基556 太子魏王之爭0148 天地不仁0149 以萬物爲芻狗0058 攜美遊街250 初露鋒芒335 洞房花燭夜0179 五姓七望262 路遇惡奴364 契苾何力339 都督府晚宴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355 會師0124 炒茶391 揚眉吐氣363 大戰0097 早朝282 外戚333 漢王大婚(二)527 二虎相爭274 定計486 魏王發怒332 漢王大婚0147 爲民除害342 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