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回京

自從李恪擔任行軍副總管,楊妃的心裡就很擔心,她始終認爲只要自己的兒子平安無事,即便他平庸無能,碌碌無爲也好,可是她也清楚李恪的性格,清楚李恪的志向。所以,她也沒有勸道李恪,作爲母親她反而不愧餘力的支持李恪。

但是,當楊妃聽到李恪大軍打敗了突厥,生擒了頡利的時候,她欣喜的流下了眼淚。

“愛妃,你怎麼了?”李世民看到楊妃流淚便關切的問道。

“沒事,皇上,臣妾是高興,恪兒終於長大了,能爲皇上分憂了!”楊妃立即擦拭了眼角的淚水對李世民說道。

“是啊,恪兒是長大了,朕心裡很欣慰啊!”李世民淡淡的說道,“等大軍凱旋而歸的時候,朕會出明德門親自去迎接他們,愛妃到時候就跟朕一塊去啊!”

“多謝皇上!”楊妃欣喜的道。

因爲,李世民高興,他在楊妃這裡用完晚膳這纔回到自己是御書房。

回到御書房的李世民心情依舊很激動,他強子壓住自己的喜悅之情,開始細細閱讀李靖送上的奏報。因爲唐軍打了勝仗,李靖發給李世民的奏報很詳細,唐軍對突厥大軍的整個征戰過程基本都有記載,還有很多的將領所立下軍功。

所以,李世民在詳細看完這份奏報之後,心裡還是思量怎麼封賞這些人。

雖然,軍功封賞該有兵書報上,吏部勘察商議和擬定,再呈給李世民過目,如果李世民不滿意,朝臣們可以在朝會上討論。

但是,李世民的心裡可是不這麼認爲,因爲,有些人的軍報不是吏部能解決的!就像突利的封賞,李靖的封賞和李恪的封賞等,這些都不是吏部能夠決定得了,都必須他自己親自參與。

李世民想到這裡,便召集中樞大臣到自己的御書房開始討論對立功將士的封賞,他心裡這麼急切是有原因的,李靖在奏報上不但說明了戰功和戰績,而且,他還告訴李世民唐軍的行軍時間和路線,及他召集投降突利二汗一同回唐受封的事宜。

所以,李世民不能不急。

因爲,現在大唐是打敗了突厥而不是滅亡了突厥。所以,突厥還需要有人替大唐管理和統治。

所以,這個時候的突利降唐軍就顯得尤爲重要,只要大唐厚待突利,就能在突厥人中留下一個善待突厥汗王那個的形象,這樣使得大唐對統治突厥有利。

而突利二汗又跟李靖一行人在一起,不一日就要到達長安城。如果突利達到長安,李世民還沒有拿出一個確切的封賞計劃,那突利等的時間長了,這對大唐不利。因爲這個原因,李世民纔會在奏報收到之後就開始跟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人商議這些問題。

最終經過激烈的討論,基本確定了所以立功將士的封賞。

這裡說基本確定是一種嚴肅的說法,因爲李靖和李恪的封賞大家都是懸而不絕,這不是說大家沒有商議出結果,而是李世民沒有讓衆人蔘與對李靖和李恪的封賞之中,既然李世民沒有讓衆人蔘與,衆人就知道對李靖和李恪兩人的封賞李世民心裡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但是,衆人通過這件事情也清楚了李恪在李世民心裡的位置,他們發現這種位置不是隨誰就能夠替代的!

十二月十五,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一身戎裝是在長孫皇后和楊妃的陪同下出了皇宮。

朱雀大街上,左右金吾衛將整個大街封鎖,但大街是兩旁全城的百姓都聚集起來迎接凱旋而歸的英雄們。所以,當數千千牛衛隨行護衛下的李世民的車架出現在朱雀大街上的時候,兩旁的數十萬百姓頓時跪地高呼萬歲,聲震青天,讓坐在車架中的李世民心中澎湃不已。

長安城外早已被左右金吾衛封鎖,管道的兩旁都是身穿重甲的金吾衛騎兵。

李世民的車架緩緩的出現在長安城外的時候,所有的大唐重臣早已等候多時了,看到李世民的車架,他們跪地高呼萬歲,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還有楊妃緩緩的下了車架,李世民示意重臣平身,這是就聽見兩旁的金吾衛也高呼萬歲,氣勢如虹。

李世民的車架剛到長安城外不久,就見前方的管道上出現了數騎千牛衛,就見一名千牛衛將領在李世民百步之外下馬,跑步到李世民前面跪道,“稟皇上,北征大軍已到了三裡之外!”

“嗯…”李世民淡淡的點頭,他臉色沒有表現絲毫的喜悅之情,但心裡卻是很高興。

不多時,就看見管道上出現了黃衣鐵甲的千牛衛,而在千牛衛的中間是一輛囚車,李世民的視力很好,他一眼就認出囚車之中的人就是頡利。當看到囚車之中頡利的這一幕時,李世民臉色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囚車被千牛衛送到李世民前面,李世民淡淡的看了一眼面容憔悴的頡利可汗,語氣淡淡地說道,“讓頡利大汗受委屈了,朕招待不週,請大汗先下去休息,等這裡事了,朕自會去看望大汗!”

李世民說話很客氣,並沒有頡利被李恪擒獲而對他冷嘲熱諷,但他也沒有表現出過度的熱情,他是大唐的皇帝,帝王威嚴還是要保持的!

李世民的話很明顯,千牛衛自然聽得懂,見李世民說完,他們就趕着將頡利的囚車走了長安城。

而這個時候,李世民看到了一支黑衣黑甲的騎兵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而黑衣騎兵的最前面三個人非常醒目,他們分別的李恪、李靖和突利。

李恪、李靖和突利老遠就看到了對面的李世民,他們催馬在距離李世民一百步的地方停止,下馬,立即朝李世民而來,而李世民也沒有擺出帝王的威嚴,而是迎了三人。

“兒臣參見父皇!”

“老臣參見皇!”

“罪臣突利見過皇!”

李恪、李靖和突利三人跪地給李世民施禮道。

但是,突利和李靖兩人的身子還沒有跪下去就被李世民扶起來,就聽李世民對突利說道,“突利二汗不用多禮,朕可是在長安城等你等了好久啊,今日一見我們自當痛飲幾杯!”

555 觀音誕0012 長孫無垢312 楚王在行動0146 雪災263 何爲律法488 急躁的高昌王325 遇刺0053 登基大典0049 各有算計251 世家門閥601 幹仗291 體育司0001 帝都長安0014 母子談心518 趣話0030 暗潮洶涌452 爭執352 排兵佈陣379 大獲全勝474 寸步不讓364 契苾何力574 孔穎達516 太原王氏240 各抒己見383 班師回朝(二)0142 一胖毀所以238 李靖出馬0010 茶448 刀兵再起386 彈劾535 迷局(三)376 兵不厭詐0129 以德報怨461 曉之以利0004 李世民517 婚宴536 太子心灰意冷0059 舊時玩伴416 禍兮福所倚567 武媚孃的幸福468 漢王納妾0211 陌刀356 會面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0203 入夢0034 《俠客行》0114 得償所願303 決賽508 挑撥491 薛仁貴獻計0183 貞觀元年249 突厥王帳0134 廷杖440 早朝0178 少女心思547 報復0178 少女心思309 準備0011 李淵0128 標點符號325 遇刺598 翻臉415 未雨綢繆522 三國的魅力475 白熱化292 計劃605 貞觀十五年343 各方角逐477 塵埃落定0086 東西二市0188 微服私訪0045 真相大白0014 母子談心0010 茶381 《六軍鏡》224 大功告成545 李元昌0189 春景527 二虎相爭255 風聞奏事481 蠢蠢欲動0172 孔明燈384 回京459 蕭美娘563 早婚早育287 足球292 計劃462 門下省525 吐蕃賊心不死0218 大唐軍神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236 後知後覺638 儒學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146 雪災0186 春耕621 落霞寺赴宴300 賽後影響0094 消於無形0132 千夫所指
555 觀音誕0012 長孫無垢312 楚王在行動0146 雪災263 何爲律法488 急躁的高昌王325 遇刺0053 登基大典0049 各有算計251 世家門閥601 幹仗291 體育司0001 帝都長安0014 母子談心518 趣話0030 暗潮洶涌452 爭執352 排兵佈陣379 大獲全勝474 寸步不讓364 契苾何力574 孔穎達516 太原王氏240 各抒己見383 班師回朝(二)0142 一胖毀所以238 李靖出馬0010 茶448 刀兵再起386 彈劾535 迷局(三)376 兵不厭詐0129 以德報怨461 曉之以利0004 李世民517 婚宴536 太子心灰意冷0059 舊時玩伴416 禍兮福所倚567 武媚孃的幸福468 漢王納妾0211 陌刀356 會面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0203 入夢0034 《俠客行》0114 得償所願303 決賽508 挑撥491 薛仁貴獻計0183 貞觀元年249 突厥王帳0134 廷杖440 早朝0178 少女心思547 報復0178 少女心思309 準備0011 李淵0128 標點符號325 遇刺598 翻臉415 未雨綢繆522 三國的魅力475 白熱化292 計劃605 貞觀十五年343 各方角逐477 塵埃落定0086 東西二市0188 微服私訪0045 真相大白0014 母子談心0010 茶381 《六軍鏡》224 大功告成545 李元昌0189 春景527 二虎相爭255 風聞奏事481 蠢蠢欲動0172 孔明燈384 回京459 蕭美娘563 早婚早育287 足球292 計劃462 門下省525 吐蕃賊心不死0218 大唐軍神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236 後知後覺638 儒學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146 雪災0186 春耕621 落霞寺赴宴300 賽後影響0094 消於無形0132 千夫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