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 蕭美娘

溫彥博的心意,李恪豈會不知,李恪看着溫彥博已經老邁地有些渾濁的雙眼,也微微有些動容。

李恪雙手輕輕握了握溫彥博的手掌,對溫彥博道:“溫大夫之情,李恪銘感腑內,只是溫大夫但請寬心,李恪非是愚鈍之人,凡事自有分寸。”

入夜,長安城,開化坊,宋國公府。

入了深冬,日頭越發地短了,夜色黑的更快,宋國公蕭瑀和其姐蕭美娘也早早地用了晚飯,正煮了茶,點了燭火靠窗閒聊。

“阿姊,我這一輩子閱人無數,自詡頗有幾分識人之能,可沒想到這一次竟徹底看走了眼。”碳爐上的茶壺水已經“咕嚕咕嚕”地燒了起來,蕭瑀親自上前提起茶壺,爲面前坐着的蕭美娘倒上了一杯,輕聲感嘆道。

蕭美娘聽了蕭瑀的話,臉上露出了好奇之色,對蕭瑀問道:“哦?究竟是何人,竟能叫你看走了眼?”

蕭瑀道:“其實看走了眼的不只是我,還有阿姊。”

聽了蕭瑀的話,蕭美娘臉上的奇色越發地重了,蕭美娘問道:“那你快些說來,究竟是何人?”

蕭瑀端起手邊的茶碗,就着滾燙的茶水輕輕地啜了一口,對蕭美娘道:“阿姊可還記得那個將你從突厥救回的少年?”

“你說的可是漢王?”蕭美娘問道。

蕭瑀點了點頭回道:“不錯,正是這位漢王殿下。”

蕭美娘聞言,笑着問道:“阿弟何出此言,可是漢王又做了什麼驚世駭俗之事?”

李恪行事一向大膽,最與旁人不同,李恪做出什麼事情來叫蕭瑀訝異,蕭美娘反倒不覺得奇怪。

蕭瑀道:“漢王少而不同,我一向以爲漢王乃年少野心之輩,可今日朝後才知,原來竟是我看錯了他,漢王竟也是忠直耿介之人。”

今日朝會之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李世民許給李恪的世鎮幷州是什麼意思,可身爲當事人的李恪竟毫不猶豫地便應了下,這還能說李恪是野心之輩嗎?

忠直耿介之人?

但凡蕭美娘聽到了李恪的名字,她的腦海中便會浮現起那張狡猾卻也讓她倍感親切的臉。

蕭美娘何許人也?那可是楊廣的老婆,前朝的皇后,什麼樣的人沒過,又有什麼人能逃過他的法眼。

李恪是隻小狐狸,更是頭幼虎,這是蕭美娘早在遇見已經認定了的事情,和所謂的忠直耿介四個字着實掛不上鉤,蕭瑀也不是糊塗之輩,怎地會這樣說。

蕭美娘笑了出來,不解地問道:“時文(蕭瑀字)何出此言?”

蕭瑀回道:“今日朝會之上,陛下當廷下旨,欲命楚王就藩幷州,世鎮邊疆,我本以爲漢王志在儲君之位,必會斡旋不答,敷衍過去,可沒想到漢王竟是一口應了來,着實叫我訝異地很。”

“哦?竟有此事?”

蕭美娘雖爲前朝皇后,但自然他南歸之後,便一直少理朝中之事,故而李恪將欲外鎮之事蕭美娘此前竟從不知曉,蕭美娘聽了蕭瑀的話,臉上也露出了一絲訝色。

“千真萬確。”蕭瑀回道。

蕭美娘問道:“漢王神色如何?”

蕭瑀回道:“漢王出宮時神色如常,與太子更是談笑風生,竟彷彿未有此事一般。”

蕭美娘聞言,在心中思索了片刻,而後臉上先是露出了一絲笑意,接着便是瞭然之色。

蕭美娘對蕭瑀道:“漢王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定力,着實不易,這也正是我爲何會對他如此推崇的緣故。”

蕭瑀不解地問道:“阿姊的意思是?”

蕭美娘回道:“依我看漢王恐怕早就知道今日殿中之局,有所準備了,你所看到的,不過是楚王故作出來的虛像罷了。”

蕭瑀接着問道:“阿姊的意思是今日朝中之事已在漢王預料之中?”

蕭美娘點了點頭道:“不錯,正是如此。”

蕭美娘看人的眼光和政.治智慧豈是蕭瑀可比,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李恪這樣做的深意。

蕭瑀猶自不信,臉上仍有疑色,他很難想象,一個少年竟能有這般深厚的城府?

蕭瑀的反應也落入了蕭美孃的眼中,知弟莫若姐,蕭美娘看了蕭瑀的模樣也猜到了蕭瑀的心思。

蕭美娘笑道:“你若不信,可敢同我賭上一局,不出兩日,漢王府必有動靜。”

今日大殿之上的動靜,蕭瑀都看在眼中,自覺比蕭美娘要看得多的多,更是自覺勝券在握,聽了蕭美孃的話,頓時也來了興致。

蕭瑀道:“我便與阿姊賭了,只是不知阿姊要賭些什麼?”

蕭美娘想了想,對蕭瑀道:“我聽守規有言,近來你新得了一方古硯,視之如珍寶,我們便賭它,我若勝了,你便將這方古硯輸於我。”

蕭美娘口中的守規便是蕭瑀長子蕭銳和襄城公主之子,極得蕭瑀疼愛,時常帶在身邊,蕭瑀得寶,自然瞞不過蕭守規。

蕭瑀笑道:“我道是什麼,左右不過一方古硯,阿姊若是喜歡只管拿去便是,還賭什麼。”

蕭美娘卻搖了搖頭笑道:“我雖極好墨、硯之類,喜歡的東西,自是要自己親手贏來才最爲有趣,不過你也放心,我也不沾你的便宜,前些日子漢王專程命人將他自揚州淘來幾錠韋誕墨送於了我,你若是勝了,我便將這些韋誕墨轉贈於你。”

韋誕墨乃三國曹魏之書法大家韋誕所制,時與與張芝筆、左伯紙並稱“三絕”,最得大儒蔡邕推崇,極爲難得,單論價值而言,也絕不在古硯之下了。

以古墨賭古硯,倒也相稱。

蕭瑀也是喜好此道之人,聞得此言,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對蕭美娘道:“如此弟便卻之不恭了。”

蕭瑀說着,又端起了手中的茶碗,仰脖一飲而盡,彷彿已是勝券在握的模樣。

蕭美娘看着蕭瑀的模樣,也輕聲笑了出來,姐弟之間作賭,圖的不過是個樂子,勝負不過其次,無論誰輸誰贏,誰都不會在乎這個結果,他們在乎的不過是李恪的動向罷了。

0060 大唐第一才子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015 宋體字254 合作達成313 比賽繼續0110 求賢若渴0103 漢王府566 武媚孃的心思465 塵埃落定570 狄仁傑514 李治的心機388 慶功宴0139 長樂公主0160 殺雞儆猴355 會師570 狄仁傑556 太子魏王之爭0026 《春曉》462 門下省601 幹仗416 禍兮福所倚401 出山0019 被李世民暴揍348 收服諸將503 暴行0097 早朝229 母子情深293 又見朝會0151 謀而後動454 和親之議527 二虎相爭449 歐陽詢0168 玉液瓊漿0191 火鍋0211 陌刀0035 傢俱365 初戰告捷0099 漢王288 比賽464 君臣反對259 塵埃落定352 排兵佈陣367 斬將0025 暴揍長孫無忌0016 東宮家宴0102 宗正寺294 事成496 搶功616 魏徵病重0095 儲君之位506 結仇619 殺鬼見血(二)295 各方反應277 廢郡爲州597 褚遂良上門(二)0168 玉液瓊漿0065 狄知遜0069 程咬金439 被彈劾0057 醉臥美人膝279 爭論0121 漢王練兵454 和親之議0131 與民爭利584 王玄策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527 二虎相爭461 曉之以利427 阿史那雲523 初唐四傑524 信鴿0160 殺雞儆猴305 演練賽結束0138 棉衣251 世家門閥0004 李世民316 精彩絕倫321 入宮0066 鎮定自若602 儒墨之爭0178 少女心思444 講故事535 迷局(三)0174 情竇初開246 李恪的憂慮645 憤然離席0004 李世民282 外戚507 暗棋351 刀兵再起298 拔河比賽342 殺雞儆猴0213 十八學士406 學武0139 長樂公主530 祿東贊429 貞觀七年404 見好就收508 挑撥454 和親之議
0060 大唐第一才子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015 宋體字254 合作達成313 比賽繼續0110 求賢若渴0103 漢王府566 武媚孃的心思465 塵埃落定570 狄仁傑514 李治的心機388 慶功宴0139 長樂公主0160 殺雞儆猴355 會師570 狄仁傑556 太子魏王之爭0026 《春曉》462 門下省601 幹仗416 禍兮福所倚401 出山0019 被李世民暴揍348 收服諸將503 暴行0097 早朝229 母子情深293 又見朝會0151 謀而後動454 和親之議527 二虎相爭449 歐陽詢0168 玉液瓊漿0191 火鍋0211 陌刀0035 傢俱365 初戰告捷0099 漢王288 比賽464 君臣反對259 塵埃落定352 排兵佈陣367 斬將0025 暴揍長孫無忌0016 東宮家宴0102 宗正寺294 事成496 搶功616 魏徵病重0095 儲君之位506 結仇619 殺鬼見血(二)295 各方反應277 廢郡爲州597 褚遂良上門(二)0168 玉液瓊漿0065 狄知遜0069 程咬金439 被彈劾0057 醉臥美人膝279 爭論0121 漢王練兵454 和親之議0131 與民爭利584 王玄策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527 二虎相爭461 曉之以利427 阿史那雲523 初唐四傑524 信鴿0160 殺雞儆猴305 演練賽結束0138 棉衣251 世家門閥0004 李世民316 精彩絕倫321 入宮0066 鎮定自若602 儒墨之爭0178 少女心思444 講故事535 迷局(三)0174 情竇初開246 李恪的憂慮645 憤然離席0004 李世民282 外戚507 暗棋351 刀兵再起298 拔河比賽342 殺雞儆猴0213 十八學士406 學武0139 長樂公主530 祿東贊429 貞觀七年404 見好就收508 挑撥454 和親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