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 貞觀七年

李承乾被長孫無忌這麼一問,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作答,過了半晌才支支吾吾地回道:“還不是因爲三弟。”

又是李恪!

長孫無忌聽了李承乾的話,長孫無忌心中已經有了猜想,看着李承乾的模樣,多半前些日子的聯姻之事也是李承乾的手筆。

李恪雖是庶子,但他在京中的聲望卻在李承乾這個太子之上,長安百姓中,知漢王而不知太子的大有人在,李恪帶給李承乾的壓力可想而知。

李承乾本就對李恪不滿,再加上李承乾同李恪多次交手,李承乾都落了下風,反倒叫李恪趁勢得利,李承乾的心裡不覺得憋悶纔是怪事。

長孫無忌問道:“太子以爲李恪其人如何?”

李承乾倒是沒想到長孫無忌會這麼問,但還是如實回道:“李恪雖有幾分功勳,但其人狡詐,最善邀買人心,奉承父皇,所作所爲承乾所不恥也。”

長孫無忌聽了李承乾對李恪的評價,緩緩地搖了搖頭,至少再長孫無忌看來,李承乾對李恪根本算不得了解。

長孫無忌道:“你說的雖有些道理,但也非盡是如此,李恪以一庶子之名,能走到今日,靠的絕非奉承二字,你若對他的瞭解只止於此,你在他手下吃虧也不奇怪了。”

李承乾聞言,不解地問道:“舅父怎的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長孫無忌道:“你與李恪爲敵,卻對他一知半解,我說你輸地不冤,難不成還是錯了。”

李承乾雖然年少,卻也頗有幾分心氣,可他面對長孫無忌的指責,卻不敢多頂嘴半句。

李承乾能穩坐太子之位,靠的無非就是兩人,一個是在宮中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另外一個就是在朝中威望甚高的長孫無忌。

“承乾願聽舅父教誨。”李承乾拱手對長孫無忌道。

長孫無忌此前雖對李承乾頗爲不滿,但看着眼下李承乾謙虛謹慎的模樣,方纔的不滿已久消散了大半。

長孫無忌對李承乾道:“太子與李恪相較,勝在名分,勝在嫡長,而非勝在手段。太子之長,乃與生而來,李恪就算有再大的功勞,也絕難追補。更何況太子在宮中有皇后,在朝中有微臣,只要太子自己不鑄大錯,就算李恪再了得,也絕沒有半分機會,太子又何必因李恪而心中沉鬱,落得下乘呢?”

李承乾聽着長孫無忌的話,似乎明白了什麼,大唐皇位立長立嫡,只要李承乾不被廢,李恪便永遠沒有絲毫的機會。

可道理終歸是道理,李承乾年輕氣盛,而李恪又咄咄逼人,李承乾又怎能對對此視若未見。

李承乾點了點頭,對長孫無忌道:“舅父之言承乾謹記於心,只是李恪野心勃勃。留他在長安終究還是個麻煩。”

長孫無忌聞言,笑道:“此事太子大可寬心,臣自有辦法收拾他。”

……

貞觀七年,正月,癸巳,萬國來朝。

皇帝李世民於玄武門外設宴,宴三品已上及州牧、蠻夷酋長,李恪以皇子之尊,幷州大都督,自也在此列。

玄武門外,宴設百席,李恪坐於上首次席,而與他同席的則是他的嫡親胞弟,樑王李愔。

如今的李愔已年滿十歲,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只知跟在李恪屁股後面,尋着玩樂的孩童,已有幾分溫文儒雅,翩翩少年郎的模樣。

“這魏玄成倒是有趣地緊,起‘七德舞’時他便低頭閉目,宛如老僧入定,起‘九功舞’時便雙眼瞪如銅鈴,聚精會神,就差把抑武倡文四個字寫在臉上了。”李恪看着文臣席列,坐在他們對面的魏徵,低聲對身旁的李愔道。

貞觀六年末,原侍中王珪因泄禁中語被李世民所斥,貶爲同州刺史,而秘書監魏徵便得繼其職,出任侍中,成爲了門下省首官,也位列宰輔,故而席位靠前。

魏徵乃是文臣,一向主張止武備,倡文教,而“七德舞”便是舊之“秦王破陣樂”,演的便是李世民沙場征戰之事,魏徵自然聞之不喜,反倒是主文的‘九功舞’更合他的口味。

就在李恪和李愔正在說笑之時,玄武門外的天色竟一下子昏暗了下來,宛若傍晚將近。

不過昏暗的天色並未持續太久,不過片刻,天色便又復明,可當天色明亮之後,李恪再擡頭望去時,卻發現原本刺目的太陽之上,竟有一道白光穿透而過,從正中橫穿整個太陽。

白虹貫日!

李恪看着眼前中景象,腦海中猛然竄出了四個字。

而就在李恪看到這一場景之時,宴中的衆人也都看在了眼中,頓時整個大宴都熱鬧了起來。

“白虹貫日!竟是白虹貫日!”

於唐人而言,白虹貫日乃大凶之兆,主江山不穩,九州生亂,大宴之上的衆人見狀,齊齊高呼了出來,滿是吵嚷之聲。

李恪聽着身旁的吵嚷聲,也不禁皺起了眉頭,他知道,所謂白虹貫日不過是一種巧合之下的天象而已,算不得什麼吉凶之兆,只不過這些話同他們,自然是講不通的。

甚至就連李恪身旁坐着的李愔也對李恪小聲道:“白虹貫日乃是凶兆,近日怕不是有禍事將生。”

唐人一向信奉天數,尤其是白虹貫日這般極其罕見的天象。

《戰國策》有載:“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

古之凡有異象,必預大事,而白虹貫日之說,正主帝王災禍,大宴之上的衆人豈有不驚慌的。

“啓稟陛下,白虹貫日乃數異象,或是上天示警,臣以爲此事萬不可輕怠,當速傳太卜署覈查此事。”白虹貫日天象初現,太常寺卿蕭琇便當即出席,對坐於上位的李世民拜道。

所謂太卜署,乃太常寺僚屬,掌卜筮之法,辨其象數,以定吉凶之事,今日天相有異,或主大凶,蕭琇欲傳太卜署官員至此,卜定吉凶,自也是應有之義。

294 事成591 兵圍長孫府0155 羣魔亂舞510 稱心453 不愧名相405 診治秦瓊567 武媚孃的幸福0045 真相大白642 王霸之道0136 大雪紛飛0179 五姓七望0197 鹽礦506 結仇0019 被李世民暴揍321 入宮310 運動會開幕0035 傢俱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0036 改良技術342 殺雞儆猴0160 殺雞儆猴572 堆雪人633 漢王解惑253 長安商會0128 標點符號367 斬將393 英雄遲暮280 罪狀567 武媚孃的幸福613 盡得關中民心294 事成519 噩夢0041 太極宮452 爭執327 天子怒554 伉儷情深0046 一氣長孫無忌631 令狐德棻644 元家0195 上達天聽576 李世民的無奈299 足球比賽367 斬將372 決戰(四)544 造反團伙379 大獲全勝274 定計229 母子情深329 太子大婚396 勸告377 傳國玉璽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590 幕後黑手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611 裝神弄鬼464 君臣反對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419 狩獵(三)300 賽後影響0101 長幼有序247 鐵骨錚錚383 班師回朝(二)0104 年號貞觀344 算計617 上朝0015 宋體字0184 衛王府謀劃410 花燈0180 世家的興衰384 回京356 會面0008 跳繩0029 安內必先攘外323 暴躁的太子0067 自污383 班師回朝(二)0125 李泰拜訪453 不愧名相0157 楚王籌劃432 梟雄亡(二)0106 逍遙居0211 陌刀0006 奇人馬周0049 各有算計511 亂起0054 新皇登基0197 鹽礦248 謀定而後動412 落雕弓221 香水600 爭論0118 其樂融融279 爭論0117 人才濟濟636 算學的重要性383 班師回朝(二)287 足球333 漢王大婚(二)332 漢王大婚364 契苾何力
294 事成591 兵圍長孫府0155 羣魔亂舞510 稱心453 不愧名相405 診治秦瓊567 武媚孃的幸福0045 真相大白642 王霸之道0136 大雪紛飛0179 五姓七望0197 鹽礦506 結仇0019 被李世民暴揍321 入宮310 運動會開幕0035 傢俱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0036 改良技術342 殺雞儆猴0160 殺雞儆猴572 堆雪人633 漢王解惑253 長安商會0128 標點符號367 斬將393 英雄遲暮280 罪狀567 武媚孃的幸福613 盡得關中民心294 事成519 噩夢0041 太極宮452 爭執327 天子怒554 伉儷情深0046 一氣長孫無忌631 令狐德棻644 元家0195 上達天聽576 李世民的無奈299 足球比賽367 斬將372 決戰(四)544 造反團伙379 大獲全勝274 定計229 母子情深329 太子大婚396 勸告377 傳國玉璽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590 幕後黑手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611 裝神弄鬼464 君臣反對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419 狩獵(三)300 賽後影響0101 長幼有序247 鐵骨錚錚383 班師回朝(二)0104 年號貞觀344 算計617 上朝0015 宋體字0184 衛王府謀劃410 花燈0180 世家的興衰384 回京356 會面0008 跳繩0029 安內必先攘外323 暴躁的太子0067 自污383 班師回朝(二)0125 李泰拜訪453 不愧名相0157 楚王籌劃432 梟雄亡(二)0106 逍遙居0211 陌刀0006 奇人馬周0049 各有算計511 亂起0054 新皇登基0197 鹽礦248 謀定而後動412 落雕弓221 香水600 爭論0118 其樂融融279 爭論0117 人才濟濟636 算學的重要性383 班師回朝(二)287 足球333 漢王大婚(二)332 漢王大婚364 契苾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