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 上朝

對於魏徵來說,有李世民這樣一個氣量如海、從善如流的皇帝,他的剛正、敢言纔有用武之地。

換做別的皇帝,他早就被“咔嚓”了,哪還來的千古君臣佳話。而且李世民越賢明,越說明魏徵當年棄暗投明的正確性。

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逝,李世民很傷心,五天沒有舉行朝會。

可是沒過多久,李世民卻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命令,讓人把魏徵的墓碑推倒並砸毀,並且解除了自己女兒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書玉的婚約。

魏徵死後不久,李世民就這麼大變臉,實在匪夷所思,有人不免就會認爲李世民這麼多年標榜的心胸寬廣,虛懷納諫,是不是裝出來的?

“轟隆!”

皇城大門打開!

李恪跟隨諸臣一衆魚貫而入,踏入朱雀大道,進入皇城。

整個皇城沿着朱雀大道的對稱體,只要是朱雀大道左邊有的,右邊必定有一個與之對稱。

走到朱雀大道的盡頭,一個巍峨的建築出現在衆人面前。這是整個大唐權力中心太極殿!

衆臣分文武依次排好,李恪依舊站在太子和魏王的後面。

少頃,李世民便出現了。

“皇上駕到!衆臣早朝!”

見李世民出現,衆臣紛紛躬身行禮。

唐朝臣子拜見陛下不行跪禮,甚至上朝的時候還會給身體不好或者資格深厚的大臣準備一個胡凳,至於見了皇帝三跪九叩,那更是明清纔有的事兒。

唐朝在見了皇帝要說些啥,也沒有什麼規矩。

貞觀時期,李世民手下有一大批能人賢臣,所以辦公的的效率非常高,一件件的政事很快處理完畢。

沒過多久,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案牘,看向朝臣。

所有朝臣也紛紛放下手中的政務,聚精會神的望着龍椅上的李世民,因爲他們都知道是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

“房卿!製造的那些打井工具分發的如何了。”龍椅之上,李世民朗聲問道。

“回稟陛下,長安周圍各道都已經分發完畢,紛紛組織打井,其他的北方各道正在派送,至於南方諸道由於位置遙遠,發生旱災的可能性較低,微臣只是將圖紙送過去,責令其在當地自行打造,其他北方各道也照例進行。”房玄齡應道。

什麼樣的臣子,最讓皇帝喜歡?

當然是忠誠有責任感,能按最高標準完成皇帝下達的任務。

毫無疑問,房玄齡就是這樣的臣子,所以他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還是房愛卿考慮周到!”李世民點頭讚道,如果都讓朝廷出錢鑄造,那得多少窟窿往裡面填。

“這一次我大唐能夠發動官兵戰勝旱災,實乃恆古未有的大事,必須重賞,對於這次參與賑災的十六衛官兵,每人記上一功,加賞三個月俸祿。”李世民大手一揮道。

“多謝皇上!”軍方大喜道。

大唐的軍功價值很高,十六衛官兵那就是將來退役回鄉,至少能夠多得一份永業田,再甚者當個里長也不是多大的難事,不過在想往上爬,那就需要更大的戰功了。

民部尚書戴胄嘴角一抽,這一次戶部又要出血了,不過這個錢戴胄花的並不心疼,反而很很爽快,因爲如果關中旱災沒有控制住,恐怕戶部要花費的錢財百倍也不止。

戴胄原是大理寺卿,因政績突出,被身爲了戶部尚書,他原來的大理寺卿由少卿孫伽伏接任,孫伽伏可是前隋第一任狀元,同時也是李恪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他的升職,意味着李恪在朝中的力量又增長了。

李世民停了停,眼神看向李恪,溫聲道:“漢王李恪進獻抗旱打井之法,可謂是這次抗旱救災的第一功臣,諸位愛卿覺得應該賞賜漢王點什麼呢?”

“啓稟父皇,抗旱救災乃兒臣分內之事,就不用賞賜了…”李恪拱手道。

“那怎麼行,有功必賞,有罪必罰,賞罰分明,纔是朝廷能夠正常運行的根本所在,諸位議一議,以漢王的功績,應該如何賞賜?”李世民不容置疑道。

李世民話音剛落,羣臣們便開始議論紛紛,但議論半天還是沒有議論出結果來,畢竟李恪以貴爲親王,以達到封無可封的地步…

既然爵位無法提升,那就只有在別的物質上給與補助了。

皇帝賞賜的物質一般爲禮服、豪車、璧玉、黃金、粟帛、土地等。

“父皇不必爲難,隨便賞賜兒臣點什麼就行…”

李恪見羣臣對於賞賜自己點什麼,遲遲沒有結果,便忍不住開口道。

李世民沉思片刻,便朗聲道:“漢王李恪抗旱有功,賜袞冕、金輅、雙璧、黃金六千斤。”

袞冕,古代王公貴族的禮服和禮帽;金輅,以金飾身的車。

李恪聞言憋了憋嘴,袞冕、金輅、雙璧、黃金六千斤,本王會差這點東西嗎?

聊勝於無吧,李恪心想到。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李順尖銳的聲音響起,按照以往的慣例,這就是李世民退朝的例行問句,就像是平常在大街上熟識的人問一句你吃了沒一樣,羣臣都已經收拾東西,準備退朝辦公。

“兒臣有事稟奏!”一個聲音打破了朝堂多年的默契。

衆人循聲望去,才發現出聲之人是剛被賞賜的李恪。

“哦!”

李世民詫異的看着自己這位兒子,他知道自己這位三子,在遠征突厥之後便開始避嫌,上朝這種大事都是能躲則躲,即便躲不了,在朝上也是基本上不發表任何意見…

只有在李世民主動詢問的時候,纔會發表自己意見,但他卻從未小看李恪,他知道李恪是自己諸位皇子中最有能耐的那位,如果不是李恪是庶出,李世民會毫不猶豫的立李恪爲太子!

今天他破天荒的主動奏報,肯定事情小不了。

比如前段時間奏報的親近結婚的危害,以及這次的抗旱新工具以及抗旱新辦法。

“恪兒!有何要事相奏,快快講來!”李世民一臉嚴期盼的望着李恪,看他這位三子這次能爆出什麼天大的猛料來。

0017 李世民暴怒0203 入夢0102 宗正寺343 各方角逐0017 李世民暴怒0055 策封羣臣571 初雪0071 長孫無忌受辱507 暗棋453 不愧名相0071 長孫無忌受辱544 造反團伙386 彈劾522 三國的魅力280 罪狀0097 早朝0160 殺雞儆猴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637 君子六藝0155 羣魔亂舞635 數學420 席君買267 長孫衝低頭603 游擊戰術275 夕陽斜照0058 攜美遊街334 漢王大婚(三)234 突厥犯闕0032 十二時辰456 西征高昌0213 十八學士0094 消於無形0196 面君0103 漢王府546 聯合235 聲東擊西0120 後續影響315 隱太子餘黨0021 釣魚435 修行宮238 李靖出馬485 心態失衡253 長安商會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394 出謀劃策524 信鴿534 迷局(二)0033 練劍426 梟雄老矣594 長孫教子399 勸諫574 孔穎達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460 拜訪418 狩獵(二)220 王珪謀劃0203 入夢0073 初唐四名相335 洞房花燭夜394 出謀劃策624 太子的拉攏0218 大唐軍神295 各方反應0079 神人328 古人好馬0033 練劍379 大獲全勝368 兩軍對壘250 初露鋒芒477 塵埃落定371 決戰(三)0153 朝會風雲(上)0006 奇人馬周254 合作達成0058 攜美遊街588 漢王遇刺(四)480 太子墜馬281 黨爭240 各抒己見592 交鋒0155 羣魔亂舞609 威名遠播438 後續535 迷局(三)372 決戰(四)373 決戰(五)0121 漢王練兵351 刀兵再起297 演練賽324 三省吾身354 雲州城下594 長孫教子0136 大雪紛飛358 蘇烈領兵0117 人才濟濟238 李靖出馬389 慶功宴(二)0201 陽春三月0155 羣魔亂舞542 李泰的表演
0017 李世民暴怒0203 入夢0102 宗正寺343 各方角逐0017 李世民暴怒0055 策封羣臣571 初雪0071 長孫無忌受辱507 暗棋453 不愧名相0071 長孫無忌受辱544 造反團伙386 彈劾522 三國的魅力280 罪狀0097 早朝0160 殺雞儆猴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637 君子六藝0155 羣魔亂舞635 數學420 席君買267 長孫衝低頭603 游擊戰術275 夕陽斜照0058 攜美遊街334 漢王大婚(三)234 突厥犯闕0032 十二時辰456 西征高昌0213 十八學士0094 消於無形0196 面君0103 漢王府546 聯合235 聲東擊西0120 後續影響315 隱太子餘黨0021 釣魚435 修行宮238 李靖出馬485 心態失衡253 長安商會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394 出謀劃策524 信鴿534 迷局(二)0033 練劍426 梟雄老矣594 長孫教子399 勸諫574 孔穎達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460 拜訪418 狩獵(二)220 王珪謀劃0203 入夢0073 初唐四名相335 洞房花燭夜394 出謀劃策624 太子的拉攏0218 大唐軍神295 各方反應0079 神人328 古人好馬0033 練劍379 大獲全勝368 兩軍對壘250 初露鋒芒477 塵埃落定371 決戰(三)0153 朝會風雲(上)0006 奇人馬周254 合作達成0058 攜美遊街588 漢王遇刺(四)480 太子墜馬281 黨爭240 各抒己見592 交鋒0155 羣魔亂舞609 威名遠播438 後續535 迷局(三)372 決戰(四)373 決戰(五)0121 漢王練兵351 刀兵再起297 演練賽324 三省吾身354 雲州城下594 長孫教子0136 大雪紛飛358 蘇烈領兵0117 人才濟濟238 李靖出馬389 慶功宴(二)0201 陽春三月0155 羣魔亂舞542 李泰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