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交鋒

長孫無忌聞言大怒,刺客往這個方向跑,就懷疑進了老夫府裡,尼瑪,這個方向的府邸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爲什麼單單隻懷疑老夫與刺客有關,還要搜查老夫的府上,還望老夫成全?

我成全你妹,是覺得老夫好欺負嗎?

長孫無忌滿臉陰沉道:“漢王殿下這是懷疑老夫與這刺客有關嗎?”

“不錯,本王就是懷疑這刺客就是你長孫無忌派的!”李恪斬釘截鐵,擲地有聲道。

長孫無忌被噎得好懸一口氣沒上的得,這混賬東西說話也太直接了,就不能委婉一定嗎?你這樣當面鑼對面鼓的撕破臉,真的好嗎?

長孫衝見自己父親被憋得滿臉通紅,氣憤道:“漢王殿下,注意你的言辭,無憑無據,你憑什麼懷疑我長孫家?”

李恪冷聲道:“本王的話便是證據,本王從小與人爲善,從不與人結怨,只有你長孫家和本王處處作對,不是你長孫家派的刺客還能有誰?”

“你…”長孫衝被李恪這番強詞奪理懟得面紅耳赤,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老夫行得正坐得端,從不在意別人的攀誣誹謗!”長孫無忌大義凜然道。

“好啊!既然長孫大人如此光明磊落,應該不會阻攔本王入府搜查吧?”李恪微笑道。

“呵呵!漢王殿下不要偷換概念,老夫光明磊落是一回事,讓你搜查府邸又是另外一回事,豈可混爲一談。

我長孫無忌家雖然不是什麼詩書傳家的千年世家,但在這長安城也算是名門望族,豈能任由這些粗鄙的衙役進府橫行搜查,把我長孫家當什麼地方了?菜市場嗎?

如此傳揚出去,我長孫家的臉色何在?威嚴何在?

請恕老夫,不能從命,王爺請回吧!”長孫無忌沉聲道。

“如果本王偏要進府搜查呢?”李恪冷聲道。

長孫衝咬牙怒視李恪道:“你可以試試!”

李恪梗着脖子到:“試試就試試,全體都有…”

正在此時,李恪後背傳來呼喊聲,“漢王殿下稍安勿躁…”

李恪轉身一看,願來是大內總管李順氣喘吁吁的跑步而來。

見李順到來,長孫父子和李君羨同時鬆了一口氣。

長孫父子之所以鬆了一口氣,是因爲如果這李恪不顧一切衝進自己的府邸,他倆還真沒什麼好辦法阻止。

李君羨之所以鬆了一口氣,是因爲如果雙方發生衝突,不管傷了誰,他李君羨都逃脫不了干係。

見李順到來,李君羨暗誇自己有先見之明…

這李順正是因爲李君羨派人通知李世民事情的發展情況,李世民知道李恪的脾氣,非得跟長孫無忌剛上不看,怕事情一發不可收拾,纔派李順前來阻止。

“漢王殿下,陛下要見你,讓你馬上進宮!”李順喘氣道。

“不能等一下嗎?”李恪蹙眉道。

“不能,陛下特意強調必須馬上進宮,一刻也不能耽擱!”李順語氣堅定道。

李恪故作思索半刻,然後對着長孫無忌丟下一句“算你走運”,緊接着便上馬向皇宮奔去。

李恪很快便來到太極宮求見李世民……

在寢宮父子見了面,李世民第一句話不是詢問刺客是否追查到下落,而是開聲詢問李恪的傷勢。

李恪趕緊恭聲道:“多謝父皇掛念,兒臣並無大礙,只是皮外傷而已。”

說不感動那是假的……

自古天家無情,不是說天家天性涼薄,而是涉及到的利益太多太大,哪裡還容得下任何感情?在龐大的利益面前,任何感情都得靠邊站。

李世民除去在玄武門那件事上表現得過於冷血、心狠手辣之外,其實大部分時間對於大部分人都表示出強烈的關懷,特別是對子女方面,更是寵愛有加,這一點與許多帝王大大不同。

其實玄武門事變也怨不得李二陛下心狠,當時的情勢早已發展到你死我活、非生即死的地步,誰退一步就是當場身死、闔家滅門的結局,這個時候還談什麼感情、講什麼親情?

拼死掙扎,魚死網破而已……

說到底,李二陛下也不過是個普通人,非是能夠“割肉飼鷹”的佛祖。

關切過後,李世民面露慍色。

鬧市之中竟敢於刺殺朕的愛子,這簡直就是在扇他李世民的耳光,還扇得啪啪作響!

誰給你的膽子?

帝王之怒,血流漂杵!

“恪兒,可以懷疑之人?”李世民問道。

“本來刺客躲進了陰弘智府上,兒臣本該懷疑他的,但他又與兒臣無冤無仇,兒臣便打消了對他的懷疑…”

“所以你就懷疑長孫無忌?還要搜查他的府邸?”李世民笑道。

“不敢隱瞞父皇,兒臣確實懷疑長孫無忌,畢竟只有他與兒臣有仇!”李恪理直氣壯道。

“膚淺!長孫無忌何許人也,豈能幹出當街刺殺的蠢事…”李世民微怒道。

“這也有可能正是長孫無忌的高明之處,所有人都認爲不可能是他乾的,他卻反其道而行之,給你來一個出其不意…”李恪鄭重其事道。

“好了,這件事你不要管了,朕會給你一個交代的,膽敢刺殺朕的愛子,朕會盡快將那賊子繩之以法、處以極刑!

豬狗不如的東西,膽敢挑戰朕的威儀!不管是誰,都要做好付出一些代價的準備!”李世民沉聲道。

“謝父皇!”李恪感動道。

“好了,去你母妃哪裡報個平安吧,聽說你遇刺,擔心得不得了!”李世民道。

“兒臣告退!”

李恪辭別李世民出來,便輕車熟路的來到楊妃的宜秋宮。

寢宮內鶯鶯燕燕,濟濟一堂。

李恪踏足殿內,數道目光便齊齊的投射過來,見到李恪額角的傷處,各自蘊含着擔憂與驚懼。

當真不敢想象,若是這一箭稍稍地上半寸,亦或者當時李恪的反應稍稍滿上半分……

後果簡直不敢想象。

寢宮內楊妃、長樂公主、城陽公主、高陽公主、晉陽公主都在。

楊妃疾步上前,口中低呼一聲:“恪兒……”

話音剛起,便見到一個嬌小的身影自她身後竄出,嬌呼一聲:“三哥!”便竄進李恪懷中。

楊妃一陣苦笑,這小丫頭比我這個做母親的還激動。

628 科舉制358 蘇烈領兵274 定計0123 軍神李靖0004 李世民263 何爲律法488 急躁的高昌王406 學武0168 玉液瓊漿0126 君子遠庖廚259 塵埃落定314 決賽開始507 暗棋459 蕭美娘231 頡利可汗584 王玄策476 針鋒相對367 斬將627 賓主盡歡230 突厥異動267 長孫衝低頭0012 長孫無垢0081 岑文本233 各懷鬼胎584 王玄策0149 以萬物爲芻狗407 晉陽公主249 突厥王帳514 李治的心機0045 真相大白541 撥亂反正0071 長孫無忌受辱358 蘇烈領兵0158 賑災628 科舉制0131 與民爭利534 迷局(二)476 針鋒相對224 大功告成590 幕後黑手286 苛政猛於虎0184 衛王府謀劃0134 廷杖0181 科舉227 果酒309 準備483 李世民的懷疑544 造反團伙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178 少女心思542 李泰的表演0132 千夫所指313 比賽繼續525 吐蕃賊心不死0029 安內必先攘外586 漢王遇刺(二)639 平衡之道462 門下省512 逆反心理475 白熱化359 對話軍神397 杜如晦病重0162 紛紛入轂0074 簡在帝心443 懟274 定計231 頡利可汗223 殺豬菜0083 第一奸臣477 塵埃落定321 入宮0167 獻禮414 武則天出現0111 文臣武將476 針鋒相對0171 猜燈謎0094 消於無形481 蠢蠢欲動0086 東西二市229 母子情深546 聯合610 軍民一家0200 驪山別院496 搶功568 《三字經》524 信鴿302 賽後影響(三)601 幹仗0151 謀而後動0015 宋體字0056 醒掌天下權0060 大唐第一才子325 遇刺0192 蜂窩煤0050 封德彝279 爭論330 除夕宴505 寸步不讓224 大功告成378 楊政道
628 科舉制358 蘇烈領兵274 定計0123 軍神李靖0004 李世民263 何爲律法488 急躁的高昌王406 學武0168 玉液瓊漿0126 君子遠庖廚259 塵埃落定314 決賽開始507 暗棋459 蕭美娘231 頡利可汗584 王玄策476 針鋒相對367 斬將627 賓主盡歡230 突厥異動267 長孫衝低頭0012 長孫無垢0081 岑文本233 各懷鬼胎584 王玄策0149 以萬物爲芻狗407 晉陽公主249 突厥王帳514 李治的心機0045 真相大白541 撥亂反正0071 長孫無忌受辱358 蘇烈領兵0158 賑災628 科舉制0131 與民爭利534 迷局(二)476 針鋒相對224 大功告成590 幕後黑手286 苛政猛於虎0184 衛王府謀劃0134 廷杖0181 科舉227 果酒309 準備483 李世民的懷疑544 造反團伙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178 少女心思542 李泰的表演0132 千夫所指313 比賽繼續525 吐蕃賊心不死0029 安內必先攘外586 漢王遇刺(二)639 平衡之道462 門下省512 逆反心理475 白熱化359 對話軍神397 杜如晦病重0162 紛紛入轂0074 簡在帝心443 懟274 定計231 頡利可汗223 殺豬菜0083 第一奸臣477 塵埃落定321 入宮0167 獻禮414 武則天出現0111 文臣武將476 針鋒相對0171 猜燈謎0094 消於無形481 蠢蠢欲動0086 東西二市229 母子情深546 聯合610 軍民一家0200 驪山別院496 搶功568 《三字經》524 信鴿302 賽後影響(三)601 幹仗0151 謀而後動0015 宋體字0056 醒掌天下權0060 大唐第一才子325 遇刺0192 蜂窩煤0050 封德彝279 爭論330 除夕宴505 寸步不讓224 大功告成378 楊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