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 塵埃落定

李恪發現李世民看向他,心裡暗暗叫苦,“大佬你看着我幹啥子嘛,我是來伐水的…”

李世民顯然不想讓李恪快樂的伐水,張口就問:“漢王,你以爲呢?”

李恪拱手道:“父皇,相國之位不可輕授,兒臣認爲,應當慎之又慎…”

“別東拉西扯的,直接說你的答案!”李世民打斷道。

“依資歷而言,王公是可以勝任的…”李恪道。

“資歷?”李世民又道:“你的意思是,他的能力不足以擔當相國之位?”

“兒臣從未這麼想過。”李恪道:“不敢欺瞞父皇,兒臣從未經歷過相國之事,對王珪王大人也不是很熟悉,因此並不清楚王大人能否勝任。”

李恪知道李世民爲了扶持李泰,王珪是他屬意的人,自然不會強行在這裡說王珪的不是,也不好強行說王珪的好,因爲這樣會得罪李承乾,因此他只能選擇模棱兩可的說辭,既不得罪李泰也不得罪李承乾。

李恪這樣模棱兩可的答案,李世民自然不滿意,狠狠的瞪了李恪一眼,“相國之位乃國之大事,此事還需明日羣臣共議…”

翌日,朝會上太子黨和魏王黨爆發了激烈口爭。

太子依舊倔強的推薦褚遂良,再三表明他兒子兒媳的事情和褚遂良沒有任何關係。

魏王這邊依然瘋狂的攀咬褚遂良,添油加醋,無中生有你,把褚遂良說成十惡不赦的罪人。

李恪日常划水,坐看朝堂諸公表演。

吵到最後,李世民拍板,處置褚彥衝,將其革職查辦。至於褚遂良,李世民沒有過問,選擇冷處理。

這番表態,基本上宣告了褚遂良和相國之位無緣了。

果然,第二天李世民便下了聖旨,任命王珪爲相入主政事堂。

這個結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當然對於這個結果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人無非是王珪、李泰、李恪等既得利益者,愁的人當然是這次鬥爭的失敗者李承乾。

其實這個結果早在李承乾的意料之中,但當這道聖旨下來時,李承乾還是壓抑不住自己的怒火。

心中苦悶自然就有發泄出來,沒得說,太子府的傢俱又遭殃了。

即便如此,李承乾還是餘怒未消,準備騎馬出去散散心…

大唐以武立國,無論是將軍大臣之子,還是皇子,騎射乃是基本功。

在東宮後院,就有一處馬場,馬場中養着的乃是太子李承乾的用馬,李承乾雖不善騎射,但爲應和李世民之喜,也刻意習馬,常往城外打獵,故而東宮的馬場中也養了十餘匹駿馬。

“奴婢拜見太子。”李承乾帶着一衆東宮衛率並上隨從,剛到馬場門外,爲李承乾養馬的馬奴便連忙上前,對李承乾拜道。

“恩,起來吧。”李承乾點頭應了一聲。

馬奴起身,看着李承乾和身後跟着的一衆,問道:“不知今日太子來此可有什麼吩咐?”

李承乾回道:“本宮近日來此乃是爲了選馬而來,順帶着也看看你這馬養的如何了。”

馬奴連忙將李承乾引入馬場之中,指着馬場邊馬廄中餵養着的幾匹馬,對李承乾道:“太子放心,宮中的馬奴每日草料不斷,也常出宮外牧,匹匹都是膘肥馬壯,太子儘管選來。”

李承乾走到了馬廄邊,擡頭看着眼前的十餘匹馬,快速地一眼掃過,卻緩緩地搖了搖頭,顯然對馬廄中的馬都不甚滿意。

馬奴看着李承乾的反應,頓時一慌,生怕李承乾怪罪,於是連忙問道:“不知這些馬可有什麼不對,叫太子不喜了。”

李承乾指着這些馬,對馬奴道:“別的不說,光是這個頭便遠遠不足,竟沒有一匹肩高過四尺半的,如何用的?”

馬奴聽了李承乾的話,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苦色。

李承乾身爲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好馬只要他想要,自然不難,只是李承乾年少,加之騎術不精,只能騎得性情溫馴些的小馬,若是高大些的,馬奴也擔心李承乾無力駕馭,萬一摔着了,哪是他能擔待得起的。

不過李承乾最要顏面,這些話馬奴自然不敢同李承乾講的,馬奴只是道:“四尺半以上的倒是也有,只是都還在太僕寺典廄署養着,還未領回。”

李承乾問道:“太僕寺便有好馬?”

馬奴回道:“太僕寺掌國之馬政,典廄署更是良馬無數,想要尋得一匹肩高過四尺半的,當非難事。”

李承乾皺着眉頭道:“才四尺半?四尺半如何能夠,可有肩高過五尺的?”

“太子玩笑了,肩高過五尺,這天下哪有這般高的馬?就是秦將軍當年的忽雷駁,天下聞名,也不過才四尺八寸,若當真高過五尺,恐怕尋常人上都上不得。”馬奴聞言,訝然道。

李承乾不悅道:“你莫不是當本宮不識數不成,前些日子,本宮親眼見着了父皇賜予老三的白馬,其高至少也在五尺四寸,這世上怎的會沒有高逾五尺的馬。”

聽得李承乾的話,馬奴這才明白了過來,難怪李承乾會這麼說,原來竟是因爲見了那匹白馬的緣故,馬奴解釋道:“太子興許不知,漢王的那匹確乃當世良駒,可謂萬中無一,這馬乃薛延陀馬王,莫說是在大唐了,就算是在盛產良馬的漠北草原,也是難得一見。”

這馬奴既是馬奴,自是好馬之人,可謂嗜馬如命,說起馬來也是如數家珍,李恪的寶駒乃天下罕有的神駿,就是馬奴識馬無數也是生平僅見,故而提起李恪的寶駒便多是溢美之詞。

馬奴的話本也算是公允,可落到了李承乾的耳中,終究不是個滋味。

李承乾今日專程來馬場選馬,絕非心血來潮,而是另有緣故。

按朝中每歲舊例,再過幾日,便是昆明池春獵之時,朝中重臣,無論文武俱當前往,李承乾身爲太子,自也在其列。

之前的一次春獵李恪就因爲獵得一頭猛虎,受到了李世民的格外誇讚,李承乾這次不打算再讓李恪獨佔鰲頭。

他知道這段時間李世民對他有所不滿,他打算在這次的春獵中拔得頭籌,以討父皇的歡心。

610 軍民一家0037 獻禮506 結仇576 李世民的無奈245 出使突厥423 席君買(四)0145 聚寶盆630 孔穎達的埋怨524 信鴿442 李恪發飆523 初唐四傑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636 算學的重要性531 弱秦之計0032 十二時辰456 西征高昌572 堆雪人282 外戚344 算計339 都督府晚宴561 分頭行動452 爭執234 突厥犯闕0106 逍遙居0148 天地不仁380 戰後影響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333 漢王大婚(二)327 天子怒0036 改良技術311 比賽開始284 大獲全勝0014 母子談心485 心態失衡281 黨爭312 楚王在行動297 演練賽400 藥王389 慶功宴(二)0083 第一奸臣555 觀音誕625 太子的拉攏(二)254 合作達成0114 得償所願495 薛仁貴立功534 迷局(二)0133 再揍長孫無忌245 出使突厥424 世子秦懷玉542 李泰的表演480 太子墜馬372 決戰(四)601 幹仗463 計成300 賽後影響0014 母子談心386 彈劾342 殺雞儆猴393 英雄遲暮0140 羽絨服586 漢王遇刺(二)0143 震驚的李世民288 比賽454 和親之議0178 少女心思0107 酒樓開業403 妙手回春566 武媚孃的心思0173 燈火闌珊0146 雪災404 見好就收0129 以德報怨0103 漢王府490 襲擾後軍463 計成578 龜茲533 迷局357 軍議331 元宵556 太子魏王之爭0156 楚王李佑279 爭論226 甘油271 韓王371 決戰(三)0045 真相大白0211 陌刀356 會面519 噩夢0179 五姓七望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0176 賜婚263 何爲律法0036 改良技術0027 初露鋒芒296 準備568 《三字經》0021 釣魚457 危機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
610 軍民一家0037 獻禮506 結仇576 李世民的無奈245 出使突厥423 席君買(四)0145 聚寶盆630 孔穎達的埋怨524 信鴿442 李恪發飆523 初唐四傑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636 算學的重要性531 弱秦之計0032 十二時辰456 西征高昌572 堆雪人282 外戚344 算計339 都督府晚宴561 分頭行動452 爭執234 突厥犯闕0106 逍遙居0148 天地不仁380 戰後影響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333 漢王大婚(二)327 天子怒0036 改良技術311 比賽開始284 大獲全勝0014 母子談心485 心態失衡281 黨爭312 楚王在行動297 演練賽400 藥王389 慶功宴(二)0083 第一奸臣555 觀音誕625 太子的拉攏(二)254 合作達成0114 得償所願495 薛仁貴立功534 迷局(二)0133 再揍長孫無忌245 出使突厥424 世子秦懷玉542 李泰的表演480 太子墜馬372 決戰(四)601 幹仗463 計成300 賽後影響0014 母子談心386 彈劾342 殺雞儆猴393 英雄遲暮0140 羽絨服586 漢王遇刺(二)0143 震驚的李世民288 比賽454 和親之議0178 少女心思0107 酒樓開業403 妙手回春566 武媚孃的心思0173 燈火闌珊0146 雪災404 見好就收0129 以德報怨0103 漢王府490 襲擾後軍463 計成578 龜茲533 迷局357 軍議331 元宵556 太子魏王之爭0156 楚王李佑279 爭論226 甘油271 韓王371 決戰(三)0045 真相大白0211 陌刀356 會面519 噩夢0179 五姓七望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0176 賜婚263 何爲律法0036 改良技術0027 初露鋒芒296 準備568 《三字經》0021 釣魚457 危機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