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宗正寺

深秋明淨澄清的蒼天,像是一望無際的平靜的碧海;強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動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院中片片搖曳的楓葉,好似跳動的火焰,給衰敗的枯黃增添了一縷火熱的激情。

“楊叔陪我走一趟宗正寺,孤要去問一下,本王的王府在什麼地方!”李恪向楊寶山道。

“好的!王爺!”楊寶山微笑道。

宗正寺爲中央九寺五監之一,是管理皇帝宗族事務的直接機關。

一般官員的升遷,皆由吏部考覈出示公文,然後再由禮部負責官服府邸印綬等的配備。宗室作爲皇帝的家族,屬於一個特權階層,享有很高的政治社會地位,因此對宗室的管理機關宗正寺都極少插手。

李恪被封親王,屬於李氏皇族,吏部只是象徵性的出下公文,其它的事都歸宗正寺管。

宗正寺一般設有: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四品上。卿掌敘宗派屬籍,以別昭穆而定其親疏,少卿爲之貳,丞參領之。主官多由皇室德高望重的人擔任,或者是輩分身份極高者出任。

所以,能來宗正寺的不是皇親就是國戚。差役見來的是李恪,急忙將他迎進內室,端上茶果點心,叫他等待片刻,自己去稟報值班的管事。

李恪喝了一口茶,百無聊賴的坐着,身後的楊寶山則規規矩矩的站在一旁。

“楊叔,你也坐,我們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李恪微笑道。

“殿下不用了,我站着就行,尊不有別,在外面不能亂了我們漢王府的禮儀,讓人看在笑話…”楊寶山滿臉慎重道。

李恪知道古人把禮儀看得很重,便沒有強求。

少頃,一個身着王服,大約四十來歲的漢中緩緩走來,此人雙眉斜飛,臉色紅潤,方面大耳,目光炯炯,如同一把鋒利長劍,就給人鋒利的感覺,李恪一眼便認出此人便是江夏王李道宗。

原本宗正寺的宗正是李孝恭,李孝恭被提升爲禮部尚書後,李世民又把李道宗提爲宗正寺宗正。

李道宗並不像電視機中描繪的那樣是一個心胸狹窄、喜歡挾私報復、誣告陷害並差點害死薛仁貴的奸佞小人。其實,這些都並非正史上真實的李道宗。

李道宗,爲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唐朝初期重要將領,一生參與破劉武周,破王世充,滅突厥、吐谷渾,徵高句麗等諸多戰役,爲唐王朝的統一和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與李孝恭並稱宗氏二賢。

如此人物,結局卻有點悽慘,李道宗晚年遭長孫無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途中病死。

如此人物,李恪自然不敢怠慢,忙起身相迎,上前施禮道:“李恪見過王叔。”

李道宗一把扶起李恪道:“賢侄無需行此大禮,不知今天來此所謂何事?”

李恪語氣恭敬的道:“昨天恪被封漢王,理應移居漢王府。所以,今天特來宗正寺辦理移居手續,領取印綬等。”

李道宗沒想到李恪昨天剛封漢王,今天就想搬出皇宮,心中奇怪他爲何如此這般急着搬出皇宮。難得,其中冊立太子其中另有隱情?

但終究沒有問,只是淡淡的道:“賢侄稍等,本王這就着人爲你辦理。”然後對身後差役吩咐了幾句,差役點頭表示明白,躬身退了出去。

李恪見李道宗立即差專人去辦理,忙感謝道:“多謝王叔。”

李道宗輕聲一笑道:“賢侄何須如此客氣,管理宗室之事是本王的職責所在。”說着,李道宗在李恪旁邊坐下,接着道:“賢侄被封漢王,王叔先在這裡恭喜你了。”

須臾,那個差役和一個身着五品朝服的官員走了進來,手裡拿着一堆東西,有公文和印綬等物。那六品小官給李孝恭和李恪行過禮後,將東西交給李道宗。

李道宗接過遞到了李恪手中,臉含深意的笑道:“賢侄,一切手續都已辦妥,漢王府就在平康坊,陛下如此安排,你肯定會滿意。”

隨即,又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只是聖旨昨天剛下,今天王府還沒有收拾妥當,你需等幾日方能入住。”

李恪知道自己有點心急纔會如此,於是不介意道:“有勞王叔了,既然手續還未辦妥,恪在宮中多待幾天,陪陪父皇和母妃也好,恪有事先行告辭,等有時間再來看望王叔。”

李道宗知道李恪急着要去看王府,就沒有挽留他,將他送出了宗正寺。

宗正寺外,便是朱雀大街,寬闊的街道,足足有十丈闊不止!還有十里長街。

車水馬龍,鱗次櫛比,行人穿梭如織,接袂成帷,接踵摩肩。

街道兩旁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等等。

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

此外尚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

大的商店門口懸掛市招鮮豔旗幟,招攬生意,小的商販在街道兩旁隨意攤開一塊布料,擺開商品,開口吆喝。

街市行人,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揹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當然亦有花街柳巷,搔首弄姿的青樓女子。甚至於也不乏江湖客,宗門弟子,穿梭行走。

李恪雖然不是第一次逛長安街,但還是爲長安城的繁華感到震驚。

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改大興爲長安,此後進一步修建和完善。

《後唐書》記載唐長安城周長達35.56公里,面積約87.27平方公里,是如今西安城牆內面積的9.7倍,西漢長安城的2.4倍,元大都的1.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達的6.2倍,古代羅馬城的7倍。

0050 封德彝0181 科舉551 背後之人251 世家門閥394 出謀劃策498 高昌易主230 突厥異動631 令狐德棻393 英雄遲暮282 外戚551 背後之人285 平安無事0173 燈火闌珊0052 謀定而後動286 苛政猛於虎597 褚遂良上門(二)644 元家339 都督府晚宴390 慶功宴(三)287 足球554 伉儷情深228 高陽公主0022 《詠鵝》385 回京(二)322 出宮454 和親之議616 魏徵病重0216 三月桃花342 殺雞儆猴506 結仇286 苛政猛於虎644 元家293 又見朝會0123 軍神李靖451 天子守國門357 軍議309 準備586 漢王遇刺(二)634 徇私舞弊601 幹仗605 貞觀十五年249 突厥王帳0165 瘟疫0189 春景0132 千夫所指478 投其所好512 逆反心理421 席君買(二)0153 朝會風雲(上)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121 漢王練兵573 國子監祭酒486 魏王發怒589 漢王遇刺(五)412 落雕弓304 天子看球555 觀音誕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0096 三喜臨門519 噩夢434 重耳故事294 事成0035 傢俱482 李泰在行動431 梟雄亡0219 裴行儉351 刀兵再起399 勸諫627 賓主盡歡0208 奏章0237 噩耗0106 逍遙居0002 決定奪嫡291 體育司383 班師回朝(二)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076 褚遂良382 班師回朝546 聯合0199 養豬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66 春節0160 殺雞儆猴0041 太極宮0205 烤魚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542 國之儲君623 以不變應萬變285 平安無事0185 楚王府謀劃559 掙扎的太子0207 百姓苦468 漢王納妾514 李治的心機0203 入夢226 甘油590 幕後黑手431 梟雄亡0022 《詠鵝》330 除夕宴
0050 封德彝0181 科舉551 背後之人251 世家門閥394 出謀劃策498 高昌易主230 突厥異動631 令狐德棻393 英雄遲暮282 外戚551 背後之人285 平安無事0173 燈火闌珊0052 謀定而後動286 苛政猛於虎597 褚遂良上門(二)644 元家339 都督府晚宴390 慶功宴(三)287 足球554 伉儷情深228 高陽公主0022 《詠鵝》385 回京(二)322 出宮454 和親之議616 魏徵病重0216 三月桃花342 殺雞儆猴506 結仇286 苛政猛於虎644 元家293 又見朝會0123 軍神李靖451 天子守國門357 軍議309 準備586 漢王遇刺(二)634 徇私舞弊601 幹仗605 貞觀十五年249 突厥王帳0165 瘟疫0189 春景0132 千夫所指478 投其所好512 逆反心理421 席君買(二)0153 朝會風雲(上)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121 漢王練兵573 國子監祭酒486 魏王發怒589 漢王遇刺(五)412 落雕弓304 天子看球555 觀音誕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0096 三喜臨門519 噩夢434 重耳故事294 事成0035 傢俱482 李泰在行動431 梟雄亡0219 裴行儉351 刀兵再起399 勸諫627 賓主盡歡0208 奏章0237 噩耗0106 逍遙居0002 決定奪嫡291 體育司383 班師回朝(二)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076 褚遂良382 班師回朝546 聯合0199 養豬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66 春節0160 殺雞儆猴0041 太極宮0205 烤魚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542 國之儲君623 以不變應萬變285 平安無事0185 楚王府謀劃559 掙扎的太子0207 百姓苦468 漢王納妾514 李治的心機0203 入夢226 甘油590 幕後黑手431 梟雄亡0022 《詠鵝》330 除夕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