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 威名遠播

“王爺,你這恐怕有些強人所難了,這柳里正在這麼短的時間怎麼可能招夠人手。”房玄齡看不過去,替柳老實說了句公道話。

“諾!那不是有大量的空閒人手麼?”李恪看了看官道上祭拜龍王的百姓,將近一個時辰過去了,祭龍求雨的人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整個官道都快被堵死了。

李世民、房玄齡、岑文本無語的看着膽大包天的李恪,沒有想到他竟然將主意打到了龍王的身上。

不過,他們並未有阻止李恪,因爲有了李恪這個灌溉方法,以後龍王發不發怒,似乎並不重要了。

柳老實眼前一亮,這的確是一個好主意,至於會不會觸怒龍王爺,那就根本不在柳老實的考慮之內,畢竟要是驪山村的田地都已經澆灌了一遍,誰還管龍王發不發怒。

“漢王府招打井工了,每天工錢五十文!”

官道上,柳老實一聲大吼,立即所有人都震驚了。

五十文,在大唐可謂是高工資了,大唐的物價相比於後世要低得多,五十文足夠普通人家一週的開銷。

“漢王府一直就如此大手大腳?”房玄齡問道,他作爲丞相當然知道大唐的物價和平均的工資,一天五十文的工錢秒殺全國大部分的人的薪酬。

這麼高的工資由一個下人開出來不說,而一旁的李恪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房玄齡不由的有些教訓的語氣。

“房相以爲本王會做那虧本的買賣嗎?漢王府制定工錢,有一套自己的準則,打井壓水這可都是重體力活,五十文一天根本不虧。

而且要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驪山村的田地灌溉一遍,那就能將田地的損失減少到最少,而且只有驪山村的土地在最短的時間澆灌完畢…

這樣才能讓漢王府的工具水車暢銷,這麼算來,漢王府開出一天五十文的工錢一點也不虧。”李恪笑眯眯的解釋道。

“奸商!”房玄齡聽到李恪毫不掩飾自己的意圖,鄙夷的看了李恪一眼,你好歹也是大唐的親王,竟然如此好黃白之物。

不過李恪越是坦蕩,房玄齡反而生不起怪罪的心思,畢竟漢王府一不偷二不搶也不囤積居奇。

“五十文!”

不少的求雨的百姓,頓時心動不已,眼下旱災肆虐,再不下雨糧食減產,甚至是絕收都有可能,要是趁此機會多掙一點錢,未嘗不能順利度過今年的天災,頓時有不少人心動,腳步不由自主的往這邊移過來。

ωwш ¸ttkan ¸C○

“別亂動,你們就不怕得罪龍王降災麼?!”爲首的老者看到人心浮動,大吼一聲道。

“龍王!”

求雨的百姓不由地畏懼的看着龍王泥塑,在這個時代,鬼神之說很是盛行,要不然也不會吸引這麼多人求雨。

“你以爲奉獻幾個豬頭,龍王就會下雨麼?”柳老實冷哼道。

“如果得罪了龍王,恐怕關中將會永無寧日,你們驪山村付得起這個責任麼?”老者冷然道。

“你們害怕得罪龍王,我驪山村不怕,我驪山村靠漢王吃飯,不是靠什麼狗屁龍王…

再說我家漢王爺已經造出了旱田灌溉的工具,凡是來招工之人,灌溉結束後,半價優惠賣給爾等。”柳老實毫不客氣的針鋒相對道。

柳老實的最後一句話,成爲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是虛無縹緲的龍王,即便是求雨也不一定下,而另一邊則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驪山村這邊打井的動靜早就驚動了衆人,洗井的時候,嘩嘩的井水直接淌到了官道之上。兩者相比較起來,根本不難選擇。

“我來。”一個鐵塔一般的壯漢站了起來,走向柳老實這邊。

“王二,你……,你可知道得罪龍王的後果!”村長老者驚怒的看着眼前的壯漢,不敢相信這些人真的敢背叛神靈。

“村長,我知道你是好意,四年前,我記得你也同樣帶領大家求過雨,但是如果龍王真的有靈的話,那四年前的大旱就不會將我母親餓死,同樣的事情我不想再經歷一次。

再說某曾受過漢王府的恩惠,漢王更是宅心仁厚菩薩心腸,某相信漢王爺…”鐵塔一般的王二含淚道,想到加重嗷嗷待哺的妻兒頭也不回走到柳老實身邊。

“漢王爺是我大唐的第一才子,是文曲星下凡,他沒必要騙我們身無分文的苦哈哈,某也休息漢王爺,某也去!”

“漢王爺是陶朱公轉世,是我大唐的首富,跟着漢王爺有肉吃,某願意跟着漢王幹,不求這什麼狗屁雨了!”

漢王李恪這麼多年與人爲善,救濟災民,恩澤鄉里,博得了一個偌大的名聲,他的話比什麼村長可管用多了。

有了漢王府的金字招牌,大夥都心裡有底,很快求雨的隊伍一散而空,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幾個頑固分子圍在村長老者身邊。

漢王和龍王的爭奪,漢王小勝一局。

對於壓井能夠試驗成功,李恪沒有絲毫的懷疑,打井設備從一開始就是按照量產的標準來生產的,漢王府早早的就造好了很多打井設備,準備在驪山村外賣,現在正好自己先用上。

每四人一套打井工具還綽綽有餘,在驪山村的指揮下,幾十個打井隊伍一齊動工,場面震撼人心。

打井的工人十分的賣力,因爲他們知道越早完工,他們就能越早的買到廉價的壓井,澆灌自己的田地。

“最多兩天,眼前這一百畝旱田就會全部澆灌一遍!從此以後,這片旱田將會堪比風調雨順,碩果豐收”李恪滿意的說道,對於自己努力的成功,李恪從不掩飾和謙虛。

“可惜呀!要是能夠在提前一個月推廣這種心思灌溉技術這場旱災將不會耽誤春耕,現在已經有點晚了!”看着一個個井口出水,房玄齡遺憾的說道。

雖然漢王府已經走出了一條戰勝旱災的道路,可是等造好打井工具再挖井,恐怕關中地區恐怕已經過春耕的最佳時節,好在亡羊補牢,爲時不晚。

“逆子,就知道顧着自己嘚瑟,春耕的最佳時節都快過了,你還有心情顯擺。”李世民想到即將到來的旱災,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涌上心頭。

328 古人好馬442 李恪發飆0082 上官儀0010 茶364 契苾何力368 兩軍對壘388 慶功宴0028 千古一帝0085 突厥入侵287 足球0032 十二時辰298 拔河比賽579 薛仁貴的謀略361 兵分三路618 殺鬼見血229 母子情深424 世子秦懷玉0033 練劍396 勸告610 軍民一家328 古人好馬381 《六軍鏡》332 漢王大婚458 分封569 士族壟斷教育0091 攤上事了623 以不變應萬變557 宣紙374 決戰(六)0079 神人426 梟雄老矣0107 酒樓開業0126 君子遠庖廚0149 以萬物爲芻狗0143 震驚的李世民429 貞觀七年0084 拜師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407 晉陽公主361 兵分三路0187 曲轅犁572 堆雪人0171 猜燈謎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616 魏徵病重0165 瘟疫0117 人才濟濟0044 暴揍長孫衝525 吐蕃賊心不死362 定計0197 鹽礦0011 李淵428 破局0018 李恪要捱揍395 天可汗0031 黑衣衛415 未雨綢繆253 長安商會267 長孫衝低頭562 孫神醫開講啦560 太子漢王聯手0169 五糧液318 放長線,釣大魚471 美人詩229 母子情深582 龜茲國形勢0118 其樂融融269 凌煙閣第二479 王謝袁蕭538 撲朔迷離0125 李泰拜訪339 都督府晚宴471 美人詩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535 迷局(三)440 早朝0201 陽春三月526 三國迷346 大都督272 李唐皇室435 修行宮256 羅藝反唐458 分封0075 鋒芒畢露0219 裴行儉485 心態失衡478 投其所好317 天字第一號305 演練賽結束351 刀兵再起0175 有女名婉321 入宮272 李唐皇室0085 突厥入侵604 西域事了617 上朝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331 元宵287 足球537 太子黑化
328 古人好馬442 李恪發飆0082 上官儀0010 茶364 契苾何力368 兩軍對壘388 慶功宴0028 千古一帝0085 突厥入侵287 足球0032 十二時辰298 拔河比賽579 薛仁貴的謀略361 兵分三路618 殺鬼見血229 母子情深424 世子秦懷玉0033 練劍396 勸告610 軍民一家328 古人好馬381 《六軍鏡》332 漢王大婚458 分封569 士族壟斷教育0091 攤上事了623 以不變應萬變557 宣紙374 決戰(六)0079 神人426 梟雄老矣0107 酒樓開業0126 君子遠庖廚0149 以萬物爲芻狗0143 震驚的李世民429 貞觀七年0084 拜師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407 晉陽公主361 兵分三路0187 曲轅犁572 堆雪人0171 猜燈謎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616 魏徵病重0165 瘟疫0117 人才濟濟0044 暴揍長孫衝525 吐蕃賊心不死362 定計0197 鹽礦0011 李淵428 破局0018 李恪要捱揍395 天可汗0031 黑衣衛415 未雨綢繆253 長安商會267 長孫衝低頭562 孫神醫開講啦560 太子漢王聯手0169 五糧液318 放長線,釣大魚471 美人詩229 母子情深582 龜茲國形勢0118 其樂融融269 凌煙閣第二479 王謝袁蕭538 撲朔迷離0125 李泰拜訪339 都督府晚宴471 美人詩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535 迷局(三)440 早朝0201 陽春三月526 三國迷346 大都督272 李唐皇室435 修行宮256 羅藝反唐458 分封0075 鋒芒畢露0219 裴行儉485 心態失衡478 投其所好317 天字第一號305 演練賽結束351 刀兵再起0175 有女名婉321 入宮272 李唐皇室0085 突厥入侵604 西域事了617 上朝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331 元宵287 足球537 太子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