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輸不了一點兒
“三連狀元”張安被京城第二師範教授起訴!
知名財經專欄撰稿人秦小慧同樣起訴張安侵害名譽!
作家汪燁明表示已經收集好證據,擇日起訴張安!
多家媒體報道之後,迅速形成風潮,幾乎是一夜之間,風向就在變。
但是沒有一家媒體去深挖事件,主要是不好挖。
你要報道張安素質低下……
那不是一個觀點,那是一個事實!
甚至已經發展出了“狗安少年”這種亞文化羣體,誰不知道低素質約等於張安?
有才無德的現代化具象,說的就是成名已久的“三連狀元”。
從道德真空上攻擊張大安完全是不痛不癢的,所以這一波輿論上的熱鬧,主要還是在給三個發起訴訟的“公共知識分子”進行挽尊。
爺們兒要臉!
賣慘、哭弱、受迫害,同樣是絲滑小連招。
期間還有美國領事館的領事接受新聞媒體採訪,表示高度關注,甚至還發表了一段看法,認爲在人文主義關懷這一塊,你們還得練,得跟我們美利堅學習一下子。
關鍵是人家說這話的時候,美軍正在展開森蚺行動(Operation Anaconda),第幺六零空降特種團連着掃蕩十七天,就沒放過包圍圈裡的一條活口。
張大安在個人博客上放了一條外媒的報道,但因爲畫面有點血腥,差點把自己那個“李梅東京小燒烤”的暱稱都給揚了。
一句話,張總,開會呢,專注一點兒!
到了京城的時候,張大安接受了相當多的採訪,別人都有新聞官、公關人員啥的,張大安沒有,他是來者不拒,管你什麼境內境外的,你敢問我就敢答。
“張先生,不知道您爲什麼對京城第二師範的密維新教授進行人身攻擊?”
“因爲我素質低啊。”
“啊?”
“我重複一遍啊,我是因爲個人的素質比較低,纔會故意噁心密維新教授。純粹是個人的喜好問題,我認爲密維新教授就是現代化洋奴假洋鬼子,並且過去現在以及將來,都不會改變看法,而且也不會道歉。”
“……”
“反正你們也報道不出去,我就直抒胸臆了。”
“……”
記者直接一臉懵,萬萬沒想到啊,會是這種採訪效果?
然而張大安的素質遠沒有對方想象的那麼高,他瞥了一眼話筒上的臺標,然後道:“你們臺的鄧小玲還在上班嗎?她就是一個賤人,下回見到她,我得狠狠地給她兩個大嘴巴子。畢竟我跟員工們說過,見她一次打她一次。這算不算恐嚇?算了,無所謂了,我就恐嚇了,讓她報警抓我。”
“……”
神經病……
京城衛視的人率先撤了,跟這種“滾刀肉”沒有打交道的必要。
張大安玩抽象藝術給江口省丟了臉,以至於省裡不得不派人過來把他拖走。
一個人還拖不動,畢竟張大安一米九上下的身量,胳膊比人大腿還粗,在全部代表裡面算上極其醒目的一隻。
畢竟好大一隻呢。
這算是個小插曲,雖然傳播了出去,但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惡劣影響,無非是集團和集團之間的“口水仗”。
其實張大安本人已經算是上桌吃飯的,算個人物,奈何這貨盡整上不得檯面的事情,圈層內部都不是特別想要跟他共進退。
哪怕江口省這邊也是如此。
即便這貨跟江寧高校羣正在幹一票大的,但要說哪個高校的掌門出來應和兩聲……瘋了吧?
這貨可不是我校門徒嗷~~
大家只是認識,一起吃過飯。
目前還沒發展到人憎鬼厭的地步,但他到了京城就開噴,得罪的知識分子羣體數量還在增加。
本來江口省內部就有不少人看他不爽,畢竟新東圩港中學的成功太過刺眼。
按照完美的設想,新東圩港中學現在的效益產出,應該是江口省多個“文化巨擘”徒子徒孫們的,分散在省內多箇中學,每年源源不斷地穩定產出利益。
現在好了,“張安教育”連英語詞典都要自己印,搶飯碗搶得也太過分了!
可惜省內幹不死他,省外的不清楚真相,以爲“三連狀元”全靠浪。
只有省內的同行們深知張大安這貨當真是一步一個腳印,根本沒有什麼大一點的破綻,但凡張大安飄一點,當年把分校開到太湖市或者江寧市,都能狠狠地整他一下子。
結果就是張大安媒體上狗叫連連,擴張上穩紮穩打,跟沙洲市綁得十分緊密。
成爲城市名片之後,這事兒就難搞得很。
打他的臉就是打沙洲市的臉,不是所有縣都是畏畏縮縮不敢掀桌的,張大安在沙洲市算比較謙虛的……
玩“拖帶家口一波流”的才叫狂得沒邊。
搞清楚了迷霧背後的真相,江口省那些同樣投身教育產業的人,纔會知道“及時收手”是一種智慧。
就跟“拖家帶口一波流”的梭哈,其實也是一種智慧。
不梭哈,哪來什麼港區保稅區,你得玩命啊。
所以省裡發了話,一起來的代表們就玩命拖着張大安走人。
可別再公衆場合隨地大小便了,我們沙洲市是文明城市!
“張總,行行好,這裡是京城,不遠處就是承天門。你在接受正規媒體採訪以及發言之前,請不要再折磨我們。大家都是江口省的,我們是老鄉啊,我們是無辜的。”
“放屁,你一個婁城的,怎麼能跟我是老鄉呢?”
“……”
“……”
“……”
京城的同志在一旁聽了都驚呆了,他對江口省的民間文化一下子就來了興趣,覺得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東西。
“張安先生,您的發言稿已經校對過了。”
“怎麼樣,我寫的是不是特別牛逼,觸動到了你們的靈魂?”
“……”
“這就是連續三年高考狀元的實力,也就是我對做官沒興趣,不然我高低混個部長噹噹。唉,我真是才華橫溢啊。”
“……”
不想搭理張大安,京城的工作人員稍微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項,就趕緊撤了。
剩下的事情,還是讓江口省這邊的同志自己處理吧。
其實張大安本來不應該今年就來,但因爲去年發生了很多事情,而且性質相當惡劣,比如說有多個地方出現了兒童輟學的現象,關鍵不是一個兩個,是相當數量。
反饋在互聯網上的調門,就是“讀書無用論”的聲音比較大。
如果就這點兒東西,那也談不上什麼風險,關鍵是地方上做一線工作的人反饋過後,上級沒有引起重視,甚至覺得不算什麼,依然強調經濟發展工作,乃至到了排他性的地步。
那這就有問題了。
讓學界的人出來講話,不管是教育專家還是特級教師,其實沒啥用;讓官方來下達通知還是說通報,會有老生常談的感覺,重視度同樣上不去,陽奉陰違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得有代表“資本”的產業界人士出來。
之前讓京城、滬州一些做教育產業的人發了聲,結果嘛,把資本的逐利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幾乎全都是藉機會搭上官媒渠道,然後爲自己的生意打廣告。 縱觀天下,唯有一人宛若脫了繮的野狗一樣在無盡的曠野上撒歡,並且時不時就追逐路過的旅人,它追,它咬,它花樣真不少!
江口省的文化圈、文藝圈還是什麼這那的圈子,沒一個願意搭理張大安的,是真的臭不可聞。
只談錢,別的一概不談。
這事兒放在市場經濟裡面沒毛病,放在傳統文化裡面……那你不能在“八股文”裡面直抒胸臆我特麼讀書就是要錢啊。
你連包裝一下都不願意嗎?
像話嗎?!
搞了個“狀元說”“當陽說”,也是盡顯流量風采,完全油鹽不進,關鍵是還不約稿江口省本地的文學泰斗……
這誰願意給張大安發聲?
按照道理,怎麼着也得放下身段,大家緩和一下關係。
結果他倒好,搞了一個“金榜博客”出來。
就你能!
就你牛逼!
最後就是各玩各的,江口省自古以來的文化圈子,頭一次出現如此不合羣的。
你還另立山頭了你!
其實當年張大安順勢去江寧大學讀個大學,這就大結局了,還能有什麼事兒啊?
都是同門師兄弟……
可他復讀了!
他復讀了!
復讀了!
每一步都跳出了江口省“精英階層”的固有認知,就完全猜不中這貨到底腦回路是怎麼個事兒。
於是最後就發展成了現在的狀況,嚴格來講,江口省這邊教育界的泰山北斗也不願意搭理張大安,因爲這貨理論上不鳥他們也能照舊運轉。
除非修改法律。
但這事兒就超出了江口省的能力範圍,除非江寧市上上下下又琢磨着再浪一回。
目前來說,“張安教育”幾乎就等同於江口省曾經想象過的完美民辦教育發展狀況,就少了一塊拼圖,那就是義務教育階段。
可惜張大安不賺錢的事情……他不幹。
那麼“張安教育”的拼圖,始終是不完整的,他想要以後繼續穩定地吸收生源,還是存在生源枯竭問題的。
可事情的發展,再次超出了江口省專業人士們的想象,大腦宕機源自於省裡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跑去跟張正東搞聯歡。
萬萬沒想到啊,“張安希望小學”的橫空出世,直接補上了最後一塊拼圖。
你要說“張安希望小學”跟“張安教育”沒有直接的升學關係,那也不能說不對,就跟說張正東同志不是張安同志的父親一樣,是正確的,合情合理的。
但這事兒……它就哪兒哪兒不對,沒一個地方正常的!
到了今年,幾乎江口省這邊的“文化人”都知道,他們跟張大安是徹底尿不到一壺去了,不是一路人。
不是,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
可偏偏來了京城,還得假模假樣,沒辦法,誰叫這貨是教育產業中的領軍人物呢?
是真領軍,市場份額擺在那裡,而且早就不是之前業務單一的狀態。
光做復讀業務,根本不算什麼。
現在幾乎就是打造一個“獨立王國”,在省內跟傳統勢力就是兩條發展路線,而且初步形成了造血功能。
更可怕的是,它的運轉不是脫離江口省,恰恰相反,是更加深入到了江口省的高速發展過程中。
一定程度上來講,省裡現在做教育產業的相關項目,幹部找“張安教育”比找關係戶的效率還高。
如此現狀,江口省這邊的“文化人”要面子,體制內和體制外的都藏着掖着沒說,跟京城的同志們要什麼都說了……
那還混不混了?
公開口徑跟張大安還是同志相稱的!
要不然能選他當代表?
又不是因爲他說能打上月球才選的。
但張大安上了鏡頭那完全就是一副“我要打上月球”的模樣,講出來的東西讓省內的同行們直接風中凌亂。
“……我認爲,‘科教興國戰略’是當代最偉大的戰略構想,是從生產力層面上給我們教育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只要把握住了這個方向,我們在教育產業的市場規模,就能夠不斷地擴大,而且是良性地擴大,絕非‘劣幣驅逐良幣’類型的無序擴張……”
“什麼是‘科教興國’?在我個人看來,‘科’,就是生產力,且代表着生產力的一種提高、進化,科學的發展,就是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它決定了一線生產活動中,勞動者如何將自己的勞動能力最大化;‘教’,就是生產工具使用方法的傳播,是知識的傳播,是技術的傳播,是能力的傳播,它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自下而上叫學習,自上而下叫傳授,結合起來就是教育;‘興’,是過程也是目的,是我們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的原因,如果沒有‘興’,那就意味着繼續落後,落後就要捱打,這是當今世界秩序下的既有法則,也是全球秩序在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先發國家體系中的基本規律,所以‘興’,是一種必然過程和目標,不容有失……”
要不是對張大安十分熟悉,今天跟張大安一起參加會議的其餘江口省各界代表,根本不相信眼前這貨是張大安。
不是……
你有什麼大病吧?!
你說了我們說什麼?!
關鍵是張大安這還不是亂說的,有內涵在其中。
不少阿諛奉承之徒欠缺的就是這點兒功力。
沒水平的只能當個李蓮英,有實力的那就是七下西洋的鄭和。
閹黨是那麼好當的嗎?
張大安這一通抑揚頓挫,配合他本就陽剛的外表,即便是穿了襯衫和西裝,粗壯的脖頸也是讓人忘了他還是“三連狀元”。
就這麼一亮相,之前所有浩浩蕩蕩的口誅筆伐,瞬間就成了小丑。
講白了,“文曲星”過境,那怎麼着也是位列正神的。
不是大神那也不會淪爲妖魔鬼怪啊。
再退一萬步講,張大安就算不是“文曲星”,相貌上也比較粗陋,那也起碼是個鍾馗,不能夠是孤魂野鬼。
“……教育產業的發展,不能只追逐眼前的利益,應當着眼更長遠的未來,並且唯有擁抱科學技術的發展,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我相信,未來社會的生產活動中,一線勞動者受教育的比重將會越來越高,與之相匹配的,則是科學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的勞動工具,這是相輔相成的發展趨勢……”
“……‘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根本上解決了我們當前教育產業發展的迷茫、無序,我相信,教育產業的發展前路,也必將同其它產業一樣,將會從無序向有序進化,從粗放管理向精耕細作進化,從急功近利向着眼未來進化……”
這一套唸經效果是非常好的,因爲張大安在對“科教興國戰略”做個人閱讀理解的時候,別人再對張大安的個人閱讀理解進行個人閱讀理解就容易得多。
讓一線工作人員解讀理論是非常麻煩的事情,很多時候基層幹部自己都沒搞明白這那的,如何讓老百姓也搞懂呢。
但張大安的個人閱讀理解,就方便了不同地區的基層幹事來做二次加工。
從生產力、生產工具的角度切入,換成地方上的特色產業融入其中,那就有說法的。
什麼是一線勞動者?
對豐邑縣陳莊鎮六萬多的男女老少來說,我在家裡種地,我到外面打工,那就是一線勞動,那我就是一線勞動者。
什麼是生產工具?
我幹活時候手裡的傢伙事兒,那就是生產工具。
什麼是科學技術含量越來越高?
以前割麥收稻,我只需要揮舞鐮刀;現在我得學着怎麼開收割機,脫粒機。
農事如此,工廠也如此。
在工廠做裝卸工,純賣體力時候不需要認字,會按手印領工資就行;可要是當個倉管,那就得看懂登記冊、賬目簿、貨架表,必要時候還得自己學會開叉車,使用碼垛機、地牛……
這時候再問,讀書究竟有沒有用啊?
讀書有沒有實際用處不知道,至少不用被讀書多的當狗耍。
所以張大安當天發言當天上新聞,還給了一點五秒的握手合影鏡頭,即便他咧嘴笑得像條土狗,但正面報道那是必須得有。
你管他有沒有被起訴?
人“大節無虧”懂不懂?
這上哪兒說理去?!
京城第二師範的密維新教授隔天就撤訴了,跑得飛快,但張大安還是沒放過他,因爲個人博客繼續更新。
哥們兒我又殺了“USlonglive”這傻逼一百多次了喂!
囂張面具直接戴上,張大安至少在這個春天,那是從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根本輸不了一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