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風口浪尖

第63章 風口浪尖

省臺教育頻道要開個暑期談話類欄目的消息不脛而走,反正沙洲市本地的體制中人都知道了這麼個事兒,張當陽還回單位給以前的老同事老領導帶了點兒江寧的特產,各種雞鴨鵝的製品,倒也沒人說他搞歪門邪道。

不值當麼。

“哎,當陽,具體是啥情況?哪會突然間給你批一個項目?那可是省臺啊。”

原先辦公室的主任,跟張當陽打聽着一些消息。

媒體宣傳上的事情馬虎不得,人精們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小心駛得萬年船。

“嗐,哪是給我批的啊,是江寧市有一家做保健品的企業,大的廣告麼……打不起;那就是贊助一個小欄目,衛視那幾個收視率高的,還有黃金時段的,根本沒機會。我這個欄目,也不是什麼黃金時間,下午打瞌睡的時候……”

說了點兒實話,但不多。

張當陽此時已經打定主意,這要是順風順水呢,就直接辭職不幹,然後跟省臺教育頻道籤個合作合同。

當然不是以他的名義,而是工作室。

知名度刷上來,這事兒難度不大。

他也沒有想着自己單飛,跟着張大安混,旱澇保豐收。

否則繼續這樣下去,估計他還要做個三五年的辦事員,弄不好還會成爲常駐代表,這沒門路沒關係的,一輩子看到頭,等於就交代在這兒了。

他還沒到“老油條”等退休的年紀,肯定是想要掙扎掙扎。

這兩天“張安健康”的副總關長生跟他一起定好了贊助圖案和標語,之後兩邊都要開足馬力把事情做起來。

有一說一,張當陽對“狀元說”信心還是挺大的,因爲“狀元郎”本人拿出來的話題,全是驚世之語,十分有話題性、社會性,衝擊力不會小。

只要有兩三個話題出圈……不,只要有一個,這欄目就活了。

活下來之後,就是想着怎麼做大做強,讓“狀元說”成爲教育頻道的常駐欄目,最後變成明星欄目。

尤其是這兩年“神童熱”再起波瀾,“張安”這個名字偶爾也會被媒體提一嘴。

畢竟去年的高考狀元,不去上大學而選擇復讀,還從理科跳到文科,這就很有故事性。

人們想要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張安”這個神童做出這樣的選擇。

誰也不想錯過有意思的“八卦”。

在省臺教育頻道預熱的過程中,六月二十四號江口省四六九七年高考成績陸續出爐,全省總分超六百分的,有一千六百八十九人。

其中理科一千六百八十八人,文科一人。

而文科唯一超六百分的本屆考生,是全省最高分,總分高達七百零二分,差八分滿分,領先全部總分第二名四十分以上。

這個逆天考生就是張大安。

市局給《沙洲日報》發喜報的時候,都覺得匪夷所思。

既高興又慌張。 但整體上就是激動。

原因很簡單,今年省內高考模式雖然不一樣,沒辦法搞全國排名,但省狀元還是落在了沙洲市,這榮譽還了得?

去年理科狀元是沙洲市的,今年文科狀元還是沙洲市的。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沙洲市的教育搞得好啊,文理均衡,全面發展!

不過喜悅的心情難掩慌張,道理同樣很簡單,新東圩港中學必然成績大爆炸,“血洗”整個沙洲市、吳都大市已經是定局,會不會“血洗”全省……

那不好說,得看上級領導單位怎麼定性。

畢竟復讀班這事兒,自古以來就有,但調門落在教育公平上還是應試公平上,還是很有說法的。

只要不碰教育公平,應試公平不公平……那都是小事兒。

有的人學個才藝就能加十幾二十分呢,還有的人學個才藝拿個獎能免試入學呢,這上哪兒說理去?

倘若要是變成了社會大討論,那還得了?

須知道有的考生得失去爸爸才能換來加十分。

而提到加分,實際上張大安不管是中考還是高考,其實都可以加分,畢竟戶口本上現在雖然只有他一個人,可曾經也是完完整整的。

只不過張大安沒填,市局之前也不知道,還是張正東提了一嘴,市局才知道這件事情,但這時候再給張大安補個十分二十分,也沒啥意義。

人家中考狀元拿了,高考狀元也拿了,不差這點分。

但今年不一樣,市局想要放衛星,所以也想給張大安上點分,因此補上了張大安的加分項,只是在送喜報的時候,徵求了張大安的意見,於是還是報了一個七百零二分。

否則張大安的總分,可以達到七百二十二分的恐怖分數。

今年江口省高考總分才七百一十分,而不是去年的七百五十分,七百二十二分,直接把總分都給超了。

尤其是今年文科排名第二的才五百八十三分,這根本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差距。

所以當年《沙洲日報》推送喜報的時候,省內各大紙媒也拿到了數據,七百零二分一出,炸得全省高考生家長七葷八素。

尤其是“張安教育”的學員家長們,這時候已經電話查分查到了,沒有不喜極而泣的。

而其中最炸裂的就是超六百分線,有七百左右學員超六百分,也就是說,一旦扣除了今年“狀元陪讀班”的學員,全省超六百分線的應屆高考生,將不滿一千人。

新東圩港中學一家,吃掉了頭部高分段考生的四成,這種恐怖數據,怎麼不嚇人?

即便整個沙洲市都在壓新東圩港中學的高考成果,可因爲家長們迫不及待地要“昭告天下”,還是形成了轟動效應。

這種轟動效應的失控,讓沙洲市教育局全體上下瑟瑟發抖,又爽又害怕。

真刺激!

到六月底的時候,各種媒體質疑聲已經逐漸出現,只是還沒有媒體到新東圩港中學求證,所以還只是處於“風聞奏事”的階段,直到“狀元說”第一期開播,張大安這個本屆狀元加上屆狀元,親自承認了這件事情,整個江口省的社會輿論,當時就把沙洲市教育局推上了風口浪尖。

至於張大安本人?

他依然是報復社會的逆天心態,什麼狗屁風口浪尖。

他只知道:風浪越大,魚越貴!

(本章完)

第137章 真氣人!第131章 有夢想的老房頭第87章 叮!第128章 把錢給他,心裡有底第161章 事業照做,架也照吵第129章 核心業務,滿分三連第152章 要想魚獲多,就得打重窩!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1章 張大安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45章 你知道的,我們吃的甜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34章 通力合作,攜手共進第62章 談話類節目《狀元說》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52章 搞把大的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89章 上架通知第77章 張叔叔不是“皮條客”第37章 逆天改命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40章 一本萬利的生意上門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5章 家風和諧第83章 心思變換的劉秘書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9章 狀元陪讀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163章 輸不了一點兒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第152章 要想魚獲多,就得打重窩!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62章 談話類節目《狀元說》第153章 你開大會,我也開大會第112章 新年輿情再起第96章 逆了個大天第69章 亮態度第87章 叮!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22章 給張叔叔看科幻片第25章 哪兒有什麼貓膩啊第157章 張安學院第16章 太陰間了第170章 只要鈔票到位第35章 民營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第169章 張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第73章 張叔叔的重要指示第128章 把錢給他,心裡有底第75章 簡單的口臭第114章 超級產品開發團隊第105章 香!第168章 被當槍使,又有何妨第18章 招工第24章 又起波折第42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29章 這裡道德缺失第63章 風口浪尖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97章 能人對話第11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19章 老闆,您只需要“接地氣”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第10章 我是正規單位第17章 影響擴散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43章 張叔叔不接受意見第133章 要說別人愛聽的第162章 模式很民主,手段很自由第169章 張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第18章 招工第47章 分校打個窩第168章 被當槍使,又有何妨第15章 “小鋼炮”張進喜同志第170章 只要鈔票到位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143章 學員父母,低調一族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57章 張安學院第5章 家風和諧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66章 打窩釣魚第23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85章 太小了第43章 張叔叔不接受意見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32章 老伯求你一件事第100章 張同學,收了神通吧!第82章 豪橫,蠻橫第50章 招商辦校就是一張皮第34章 通力合作,攜手共進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
第137章 真氣人!第131章 有夢想的老房頭第87章 叮!第128章 把錢給他,心裡有底第161章 事業照做,架也照吵第129章 核心業務,滿分三連第152章 要想魚獲多,就得打重窩!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1章 張大安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45章 你知道的,我們吃的甜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34章 通力合作,攜手共進第62章 談話類節目《狀元說》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52章 搞把大的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89章 上架通知第77章 張叔叔不是“皮條客”第37章 逆天改命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40章 一本萬利的生意上門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5章 家風和諧第83章 心思變換的劉秘書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9章 狀元陪讀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163章 輸不了一點兒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第152章 要想魚獲多,就得打重窩!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62章 談話類節目《狀元說》第153章 你開大會,我也開大會第112章 新年輿情再起第96章 逆了個大天第69章 亮態度第87章 叮!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22章 給張叔叔看科幻片第25章 哪兒有什麼貓膩啊第157章 張安學院第16章 太陰間了第170章 只要鈔票到位第35章 民營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第169章 張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第73章 張叔叔的重要指示第128章 把錢給他,心裡有底第75章 簡單的口臭第114章 超級產品開發團隊第105章 香!第168章 被當槍使,又有何妨第18章 招工第24章 又起波折第42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29章 這裡道德缺失第63章 風口浪尖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97章 能人對話第11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19章 老闆,您只需要“接地氣”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第10章 我是正規單位第17章 影響擴散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43章 張叔叔不接受意見第133章 要說別人愛聽的第162章 模式很民主,手段很自由第169章 張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第18章 招工第47章 分校打個窩第168章 被當槍使,又有何妨第15章 “小鋼炮”張進喜同志第170章 只要鈔票到位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143章 學員父母,低調一族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57章 張安學院第5章 家風和諧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66章 打窩釣魚第23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85章 太小了第43章 張叔叔不接受意見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32章 老伯求你一件事第100章 張同學,收了神通吧!第82章 豪橫,蠻橫第50章 招商辦校就是一張皮第34章 通力合作,攜手共進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