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逆了個大天
自從跟劉秘書磕毛豆喝啤酒之後,張叔叔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認知不足,他以前只是知道自己的好大侄兒很老卵,但不曉得老卵到這般地步。
於是趁着張大安在馬洲校區給新員工做強化培訓的當口,張叔叔拎着一罈本地黃酒,再加一些香燭紙錢啥的,跑去堂哥堂嫂墳前嘮了半斤。
主要是求堂哥保佑一下自己,雖然堂哥和自己都是堅定的唯物主義戰士,但畢竟是戰士有餘,唯物不足。
沒辦法,老頭子那一輩就這樣。
張大安這光景還不知道自己老叔正完成着自我“洗禮”,正有滋有味地牽着狗在馬洲校區標記新地點。
小黑狗“張小白”十分機靈,對於課間沉迷學習不能自拔的學員,都是毫不猶豫地予以嚴厲批評。
該放鬆的時候,就應該放鬆,刷卷刷到大腦麻痹,這還能有效率嗎?
讓我們一起來玩一場《紅色警戒》吧。
玩《紅色警戒》只是圖個爽,真要說競技效果,還得看《星際爭霸》,並且張大安還組織了家長邀請賽,讓學員的家長們一起過來看孩子們表演怎麼“雙兵營速刷流”,有的家長當時就表達了不滿。
雙兵營有個雞毛用?
你都野兵營了,你整個三兵營會死?!
會不會玩?
不會讓老子親自表演一下。
紅溫的家長現在都學會了忍耐,紅溫有用嗎?投訴有用嗎?建議有用嗎?
沒有卵用。
兩屆高考狀元兼新東圩港中學總教練張安,不接受任何積極的正面的且對社會發展有利的意見和建議。
還是那句話,有意見可以提,但也僅限於可以提,概不接受。
當然了,家長們的紅溫,跟開學季教育專家們的紅溫風暴比起來,那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整個暑假,“狀元說”不是在跟教育專家擡槓,就是在隔空對噴。
張大安作爲“特約嘉賓”,屢次三番蹦躂出來的金句,至少讓二十個專家想要跟張大安線下真實。
奈何張大安在有一期穿了一件略微緊身的T恤,結實的身板,表明這個小夥子是效仿孔丘老人家,講道理要是不行,小生在物理上的說服力,也是略有一二。
七月八月九月,張大安在江口省的各大媒體上都亮了相,該噴噴,該罵罵,總之一點兒都不慣着東南西北的專家。
反正永遠貫徹一條金剛不壞的路子:誰找我嘮教育公平的事兒,小生就狂噴京城、滬州。
誰還不會“擴大化”這點兒手段似的。
生猛的戰鬥力差點兒就讓人忘了他是本屆江口省的高考狀元,不過江口省的本地教育系統衙門,省裡不好說,地方縣市那都是支持張大安的。
道理很簡單,人家路子正,且願意分享啊。
以揚泰市爲例,凡是揚泰大學教育學這一派的老頭兒老太,都是明裡暗裡支持張大安的做法,並且爲了“大局”,昧着良心說張大安在客觀上,促進了社會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
別問,問就是人家纔是大局,他們就一退休老頭兒,懂個雞毛的教育事業發展。
戰鬥力十分狂暴,戰績十分彪炳,身處江口省、江淮省的家長們,自然是感受到的戰場環境截然不同。
在京城衛視以及寶安衛視這一塊,張大安已經是“千古罪人”級別,是倒反天罡的“天生壞種”,是有才無德破壞當前大好教育事業的罪魁禍首。
關鍵這種抨擊……頗有點兒腦臀分離。
原因就在於兩年前,“教育產業化”的肉喇叭推手,恰恰就是他們,滬州都只是鼓吹一個“國際化”,他們敢吹“私有化”,現如今張大安真這麼做,他們反倒又不樂意了。
當然這跟京城和寶安兩地,分別有三四十撥人馬打算入股或者收購“張安教育”不成功……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不僅僅是不成功,甚至頗有些灰頭土臉,張大安拿他們當猴兒耍,這還只是資本層面的事情,屬於商業。
沙洲市、馬洲市的教育局,那是把他們當狗玩,扔一塊骨頭踢一腳或者扇一耳光,那就不是商業上的欺詐,完全是人格上的侮辱。
馬洲市這邊其實還挺客氣的,主要是沙洲市這邊一聽說要入股,嘴上說得挺好,表示我市在“招商引資”這一塊,在長三角地區也是有名的。
包滿意的。
賓至如歸!
那麼既然賓至如歸了,也就是說我家當你家,你家當我家,我市電視臺的大樓也非常雄壯,奈何沒有牌面,想整顆衛星耍耍,借你寶安市的特區殼子一用,不知道行不行?
我行……行你媽個臭嗨!
寶安那邊過來的投資考察團都驚呆了,尤其是媒體人,真就沒見過胃口如此之大的臭縣城。
馬洲市教育局這下子徹底服了,要不當年說要“學習沙洲市”,是得學習學習,提高一下姿勢。
要發展,胃口小了怎麼發展?!
沙洲市教育局上上下下發揮出了當年“我窮我有理”“你都特區了,帶帶我怎麼了”的精神,然後在江寧市徹底撕破臉。
別問爲什麼是在江寧市撕破的臉,沒辦法,寶安市的航班去的是江寧,又不是吳都。
再說了,沙洲人對吳都市也不是很熟,容易迷路。
這次圍繞江口省狀元郎的口水仗,一直打到“國慶節”,官方始終沒有下場,因爲實在是不太方便下場。
否定張大安那是否定一個考生的事情嗎?
否定的東西多了去了,高考、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資源分配、教育產業化……
有些是根基,有些是國策,有些是當年的“約法三章”,真要是從張大安這裡瞎摻和,後患無窮。
你否一個張大安容易,後續的事情,地方上可不會買你的賬。
你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
既然張大安搞的路子有問題,那就別怪我江口省、江淮省等等教育大省開啓大內卷時代的同時,還要天天敲“登聞鼓”狂噴京爺加滬爺。
因爲搞得上上下下都太噁心了,於是張大安果然是十分的平安,屁事兒沒有,就是“狀元說”逐漸降溫,“當陽說”緩慢預熱。
大家長好像出面了,又好像沒有,反正不妨礙張大安在開學季,跑媒體上公然狗叫:電子遊戲走進校園是一種社會進步!
逆了個大天,把張大安的“小夥伴”們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但對搞新聞的人來說,這事兒無所叼謂,跑得比誰都快!
聽風就是雨。
【高考狀元張安語出驚人:電子遊戲走進校園是一種社會進步!】 【兩屆高考狀元:如果電子遊戲是“電子海洛因”,那麼四大名著就是“過氣鴉片”。】
【對於近日諸多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在電子遊戲上的言論,兩屆高考狀元張安表示將開辦專業的電子遊戲興趣班。】
……
正所謂按下葫蘆浮起瓢,前面討論考試權、教育權的公平問題雖然偃旗息鼓,可轉頭張大安又在電子遊戲上瘋狂輸出,跟之前本來就不對付的京城衛視、寶安衛視以及相關紙媒一通隔空對轟。
本來滬州的媒體不想摻和這事兒,但“張安傳媒”掏了八萬塊,那也不能算少了。
生意嘛,都是先接觸接觸,有了第一回的八萬塊,以後贊助個電視劇或者欄目啥的,十八萬或者八十萬,那都是可以想的嘛。
很多媒體的報道,是有偏差的,對張大安完全就是聽風就是雨,逮着個機會狠狠地批判一番,也不管是真的假的。
比如說關於四大名著是“過氣鴉片”這話,張大安一個四六九七年的江口省高考文科狀元,能說這話嗎?
這完全就是造謠。
但張大安根本無所叼謂,官方如果不求證就來讓他整頓整改,那就別怪他真這麼說。
順帶還能起訴一下不作爲的相關管理單位。
都是順手的事兒。
“國慶節”放假的最後兩天,張大安在滬州衛視的綜合頻道《能人對話》上,算是亮了個相。
這個欄目一直做得不溫不火,距離欄目組被砍已經是進入了倒計時。
也正因爲是個不起色的破節目,所以才只需要八萬塊就能插隊。
原本安排的是一個知名女排運動員,談家庭,談事業,談未來啥的。
張大安插隊過來,不僅僅是插隊,連“對話”的內容都要挑三揀四,沒新聞爆點的東西談了做什麼?
最後雙方溝通了一下,就直接把近期的熱點話題拉進來談。
主持人其實還挺興奮的,反正這節目也快黃了,怎麼熱鬧怎麼來唄。
作爲一個“滬漂”,老家蜀都的主持人卓洋還挺有點兒戰鬥精神,當然更多的是看樂子心態,打算好好地跟張大安這個奇怪的年輕人擺一下“龍門陣”。
卓洋的父母都是“三線建設時期”去的九院,祖籍在浙水省城臨安,因爲留在蜀都做文員工資實在是太低,這才成了“滬漂”,能一路成爲一個欄目的主持人,拼了這麼多年,主要還是靠父母的關係……
跟他能力一直不沾邊,副臺長是他老爸的大學同學,退休的另外一個副臺長,是他老媽的大學同學。
全是實力,沒有能力。
也因爲有實力,所以卓洋對於“整活兒”這事兒吧,還是挺興奮的。
跟張大安約了個時間,一起吃了一碗“爆魚面”,就點了一壺“碧螺春”聽戲的同時聊了一下具體的節目內容走向。
滬州的茶館跟江口、浙水的類似,都是老式門面,主賣小籠包以及澆頭面,也賣早飯,不過“四大金剛”並不自己做,都是從外面批發過來供應的。
茶館內部也有戲臺,聽評彈、越劇、崑劇、錫劇都行,偶有“滑稽戲”,但其實並不受老一輩的喜歡,更多是中年人愛看,至於說年輕人……那都在咖啡屋,鮮見在茶館、麪館泡一個上午的。
卓洋算是個異類,大概跟他在蜀都長大有些關係。
“內容爆點就是對之前幾個關於電子遊戲的論調予以回擊,這一點沒問題吧,張總?”
“可以更大膽一點,深入一點。順帶批判一下一部分家長羣體也是沒有關係的。”
“啊?會不會玩得有點大?到時候可能會被集中舉報啊。”
“這有什麼關係?到時候我出來道個歉不就行了?不會牽連你們的。”
“張總就一點兒都不怕?”
“我怕什麼?怕輿論火力太大,把我公司給燒了?我學校保安都一百多個,怕這個?”
“……”
張大安根本不慌。
而且跟學校、管理部門、媒體不同,張大安噴家長一點兒壓力都沒有。
你說你是合格的家長,你掏出“家長合格證”給我看看?
沒有?
沒有你說個雞毛呢。
最硬核的地方還有一個,張大安從小就沒了父母,全憑個人能力一路考上來的,他享有一定程度上的狗叫權。
去哪兒都能狗叫的那種。
這裡張大安埋伏了一手卓洋,甚至不能算是埋伏,多少帶着點兒算計,因爲後續媒體對話即便跟《能人對話》沒關係,肯定也會有所牽連。
畢竟是從他這兒起的頭嘛。
“那我們最後校對一下文案、對話,到時候就節目上隨機應變,張總還有什麼補充的地方?”
“能拉幾個家長代表出來到現場嗎?就是反對聲特別強的。”
“你這不是要我命嘛張總……”
到這個份上要還看不出來張大安是個畜生,卓洋也別混了,當即一臉爲難。
張大安笑了笑,拿起茶杯,隔空跟卓洋碰了一個。
《能人對話》在國慶長假最後一天的播送,效果那是相當炸裂,堪比“狀元說”當時每週日在江口衛視教育頻道的效果。
當時“狀元說”在暑期檔收視率碾壓了江口衛視的綜藝節目,搞得江口衛視內部做綜藝的負責人灰頭土臉,張當陽的上位出道,多少也是踩着同事的腦袋上去的。
“當陽說”現在不如“狀元說”那麼火熱,但因爲一直都是找來各行各業的行內人聊熱點話題,所以收視率一直相當可以,還拿到了最新的冠名贊助,省內前三的白酒牌子,掏了小一千萬,包了未來一年“當陽說”,同時一些線下活動,張當陽這個主持人要到場。
因爲有“狀元說”和“當陽說”兩個成功案例,所以“張安傳媒”即便不是傳統節目製作商,但也算是上了桌,滬州衛視未嘗沒有深入合作一把的想法。
《能人對話》既是招商,也是招賢,成不成就看國慶檔的後續反響。
反響很炸裂,就是炸得滬州衛視有點不知所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