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將一聽,面面相覷。
陳友諒說的很有道理,鐵索連舟,固然可以抵抗對方的羣狼戰術。
可是一旦對方採用火攻,連成一片的戰船立刻就會變成漂浮在湖面上的火海,跑都跑不掉。
方纔提出這個建議的謀士被陳友諒這麼一問,頓時語塞,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拖出去砍了祭旗。
這時,一個身穿白底金邊道袍的瘦高道士走了出來,他笑眯眯的朝陳友諒行了一個道家之禮:“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貧道夜觀天象,紫微星閃,帝王降臨。清空萬里,天朗氣清。敵人倘若要使用火攻,那必定要藉助風勢,可是現在朱元璋的軍隊,是處在下風向,他們如果真的要用火攻,那燒到的,只能是他們自己那寒酸的小船。”
說話這人乃是陳友諒的術士,沒人知道他的來歷。
只是那個時候,但凡稱王稱帝,按照慣例,都要找這樣一個懂天相星辰的道士,那個時代這些東西不叫天文學,叫帝王之術,像什麼東方朱雀星閃,那就證明東方可能有叛亂什麼的。陳友諒本來是不相信這些傢伙的,只是礙於規矩纔不得不封了這麼一個道士。可是現在,朱元璋已死,自己天下無敵,就連這個道士說的話,聽起來都是那麼靠譜。
陳友諒揚起頭,看着甲板上的風向標,果不其然是指向朱元璋艦隊所在方向。他微微頷首:“好!傳令下去,鐵索連舟!三日後對朱元璋部發動總攻!”
當天晚上,劉伯溫接到一封密信,展開信紙,上面工工整整的小楷寫着幾個字:“計成。火攻。”
看到劉伯溫微微勾起的嘴角,朱元璋緊蹙的眉心瞬間舒展:“成了?”
劉伯溫點點頭:“成了。”
船艙中的將領們臉上紛紛顯出輕鬆之色。
“秘密準備祭壇和草船!三天後,我們與陳友諒打最後一仗!”
“是!”衆將領命而去,各自準備。
今日被張定邊突襲帶來的恥辱,一定要讓陳友諒加倍還回來!
第二天,雙方軍隊在湖面上張開佈陣,各自防備,卻都沒有進攻的意思。
太陽從東昇起,到西邊緩緩落下。
整整一天,兩邊都沒有一艘戰船出戰。
朱元璋知道陳友諒在準備鐵索連舟的事情,可是陳友諒卻不知道朱元璋那邊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按照常理來講,朱元璋被殺,徐達、湯和等人要麼帶着人不要命的衝過來爲朱元璋報仇,要麼就老老實實的帶着人投降。怎麼可能會這麼安靜,老老實實的佈防,什麼都不做?
等了一天,多疑的陳友諒決定,明天天一亮,就派兩艘戰艦前去試探試探,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是到了第三天,陳友諒的軍艦還沒有出發,朱元璋的艦隊裡,就有一艘戰船衝出陣來,上面掛着一面白旗,旗子上用朱丹寫着一排大字:“不問旁人,唯誅陳九四!”
陳友諒在遇到彭瑩玉之前,也是個沒什麼身份地位的窮人,名字就叫陳九四。他最忌諱的,就是別人直呼他這名字,那個名字屬於屈辱的過去,絕對不允許別人提起。那種心態,就像禿頂的人忌諱別人說什麼“光”、“亮”啦之類的。(這事兒後來朱元璋也幹過,他也是做過和尚的禿驢。)
陳友諒大怒,指着衝出陣來的戰船喝到:“敵將何人?”
“陛下,好像是丁普郎!”
“丁普郎!?”陳友諒一驚,沒想到丁普郎竟會這樣衝出來。
明教四大金剛之間最重義氣,陳友諒與他們義結金蘭,卻爲了權利殺了趙普勝與鄒普勝,逼走丁普郎與傅友德,犯了他們兄弟之間的大忌。
如今丁普郎眼見陳友諒就在對面,心頭滿滿的都是爲兄弟報仇的意願。
朱元璋曾經明令禁止他出戰,可是到了現在,他終於忍不住,還是衝了出去。
說起功夫和勇猛的程度,丁普郎比張定邊差不到哪裡去,可是他還是失敗了。
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那是個技術活,不是光有勇氣就可以的。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你看關羽斬華雄和顏良文丑,那都是仗着自己的馬快,趁華雄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直接衝過去手起刀落完事兒走人。
可是丁普郎管不了那麼多,他這白布一打出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目標是陳友諒。
漢軍中的將領又不是瞎子,見到丁普郎過來,自然要去攔截。
丁普郎行動之前又沒有跟朱元璋打過招呼,駕駛的船又慢,即便他英勇無敵,連着殺了對方兩員將領,可是還沒有見到陳友諒的面,就被連人帶船擊沉了。
消息傳到朱元璋那裡,他沉默良久,看着傅友德道:“明教四大金剛就剩你一人了。將軍兀自珍重啊。”
傅友德點點頭:“元帥放心。我一定會活着見證陳友諒的死亡!”
丁普郎這一次自殺式的襲擊,雖然沒能傷到陳友諒一根毫毛,但是還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陳友諒眼裡,一員大將魯莽出戰,毫無疑問從側面說明,對方內部已經亂成一團,連統一的意見都達不成,就派了大將出戰。而按照他對朱元璋的瞭解,即便是朱元璋發燒燒糊塗了,也絕對不會做出讓丁普郎衝鋒的蠢事來。朱元璋一死,對方的軍隊,根本不堪一擊。
經歷丁普郎的事件後,陳友諒只道對方是內部亂成團,沒有精力組織戰鬥,索性放心的搞起他的鐵索連舟計劃。
終於到了決戰的一天,陳友諒站在船頭,看着一眼望不到邊的戰船,船與船之間相互鉚接,平穩如地,甲板上的騎兵騎着馬在船與船之間穿梭,毫無壓力。
甲板上,旌旗飄揚幾百裡,蔚爲壯觀。
陳友諒微笑着看了看船頭的風向標,很好,順風順水。
朱元璋啊朱元璋,今天,就把你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軍隊徹底摧毀!
陳友諒一聲令下,連成一片的軍艦收錨起航。
朱元璋的軍隊同樣蕩起雙槳,載着滿船的油料乾草,朝陳友諒的水上巨無霸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