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大三元(二)

江杏兒忽然不識趣的說了一句:“皆大歡喜,可有誰記得秦家那個小娘子?”心性癡,不知道事情嚴重性,想當然的說了出來。“秦家小娘子啊……”鄭朗嘆息一聲,道:“司馬三郎,王三郎,孫小郎,你們開始讀書,我去一趟皇宮。”“去皇宮?”四兒奇怪的問。“有幾件事對陛下說一聲,一放榜我還要回鄭州,有呂相公相助,估計從鄭州回來,就要下江南了,提前說一說。我現在的身份是學子,以觀望者的身份也好說,若是官員,必定會有許多忌諱。秦家的那個小娘子也是我今天要說的事之一。”這件事鄭朗沒有阻止,是因爲沒有能力阻止,可旁觀了,心中慚愧總是有的。連江杏兒都看不下去,正好進宮索性一道說出來。“省元,最好不要說,”司馬光道。“爲什麼?”江杏兒道。“榜下捉婿時已很久,王相公之事做得過於粗魯,但其他的性質一理,每一屆都會發生許多類似的現象,這也是一種龐大的力量,普通老百姓說一說無所謂,省元如今聲名,一言一行天下側目,省元揭開它,我以爲不是很好……”“你啊,人需要理性的,有時候也需要感性,明知不可爲而不爲,是智,是理性,是夫子鼓勵的,可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也是一個義節,同樣也是夫子鼓勵的。前者是智,後者是勇,是義。人,偶爾做一做心性純善不理智的事。也無不可。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夫子反對不理智的去做犧牲,但也沒有教育人去爲利益做一個市儈的人,如何調節,也是中庸之道。”鄭朗道。“喏。”“宋伯,備車。”剛從鄭州回京的宋伯備上馬車,載着鄭朗來到皇宮。趙禎很高興的讓他進宮,見了面道:“這麼晚有何事見朕。”見了小皇帝。鄭朗心中也有些高興,不過君臣的身份,使他們的友誼無形中橫跨了一道鴻溝。徐徐道:“臣本來有一件事要對陛下,發生了王相公的事,耽擱了兩天多時間。”“這個王德用!”趙禎再度又好氣又好笑的嗔罵了一句,道:“你坐下吧。”“謝過陛下,”鄭朗坦然坐下,徐徐說道:“臣偶爾也讀史書,漢李廣勇猛過人,爲何一直沒有立下赫赫功勳?”“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趙禎用了《騰王閣序》上一段文字做了回答。“爲何周亞夫與程不識皆以功勳成就?”“鄭省元,你想說什麼?”“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羽鴻門宴心慈手軟,未殺劉邦,於是有烏江之禍。項羽心軟也?非也,他對不該同情的人心慈手軟,然愛民遠不及劉邦也。故劉邦咸陽立三法,項羽關中暴虐。才使劉邦一出巴蜀,而得關中,對峙於鴻溝,決勝於核下。李廣亦是如此,對士兵優容,將士樂爲所用,然平時無法無紀,一到戰事來臨,非大勝即大敗,或者以耽擱軍期貽誤國事。所以小仁,則害仁也。”“省元你是說……”“陛下,你前幾天下詔讓所有多次未考中的舉子特奏名考,是看到這些學子多少寒傷苦讀,從青絲考到白髮,心下慈憐,給他們一個機會?”“正是。”“陛下看到他們白髮蒼蒼擠在少年學子中參加科考,心中可憐,可曾看到從京城到遠夷,我朝廣大疆域有多少百姓因爲貧困,以及一些不好官吏的苛剝,背井離鄉,賣兒賣女,甚至因爲飢寒交迫,將自己生下來的孩子親手扼殺?陛下這一慈悲,固然使這近千名老年舉子如願以償,一朝高中,謀官爲吏,然爲了支付這些官吏的薪酬,百姓又增加了多少負擔?此例一開,諸多舉子更是蜂擁而來,每人皆抱定一種想法,考不中不要緊,只要湊齊了數次科考之數,特名奏考我也能入朝爲官。每一個舉子前來京城,又要朝廷支付所有費用,一些本來想謀他途的舉子,也放下手中的事務,紛紛進京,到科考之年,會增加多少舉子來京科考?五千一萬?這些費用從何而來?還是從國庫支出,從百姓頭上徵取。舉子是你的子民,百姓也是你的子民,請陛下三思。”之所以有這道詔書,正是李淑之議。他也是一個神童,宋真宗出巡到了亳州,十二歲的李淑獻所寫詩文,換劉娥就不行了,鄭朗奇人奇字奇文,也沒有授什麼官職,然宋真宗好這一口子,一聽十二歲神童寫的,於是詔之命賦詩,寫得不錯,賜童子出身,試秘書省校書郎,又中進士及第。不過其人不是很好,說呂夷簡還有一些爭議,就是夏竦或多或少有些真材實料的,李淑除了作一手好文章外,一無是處,偏又聰慧過人。揣測上司與皇帝心思,鄭朗有時候不屑爲之,比如今天的進諫。但他進諫不象孔道輔這些直臣蠻不講理,小皇帝,就得聽俺的。很講道理的進諫,娓娓動聽的將利害關係說來。然而李淑不顧這些的,此人正是一個很會揣測上司與陛下想法的大臣,看到了小皇帝可憐這些老舉子,於是進諫十條,兩條說了貢舉之所。若是司馬光在此,一定會反對鄭朗進此諫,傳出去,憑這一諫就會得罪無數舉子。這樣一講,趙禎比較容易接受了。主要趙禎太年輕,又讓劉娥培養成了一個正宗的乖寶寶,心還軟,於是在他執政初期發生了許多古怪怪的事。後來一次次打磨下來,變得稍好些。然因爲他的心軟。多次妨礙了國家的正常發展。可不代表他不聰明。想了一下,說道:“朕做錯了,然而詔書已下。”“人無信不立,況且陛下乎,詔書雖下,名額終是陛下詮釋,特名奏考後再補一詔,此是國家特例。他年科考不作準數。”“這主意倒也妙,爲何僅只有你提出?”趙禎迷糊地問道。“陛下一道詔書,對天下幾十萬學子皆是福音,一次特名奏考錄取五百人不爲多,也就是給了天下學子五百個機會。誰敢提出反對意見?”“閻都知,將今天這一段記錄毀去。”趙禎終於明白滿朝文武不作聲原因,爲了保護鄭朗,下了這道命令,也就是今天晚上的談話讓它法不傳二耳,僅是在場數人知道。然後一臉失望。“陛下。不用失望,人之常情,自古使然,我朝做得很好了。但臣還要說一件事。有一天臣爲了討崔家小娘子歡心,將身邊兩個自服侍到大的小婢出之,陛下如何看待?”“爲何出之?”“臣只是作一比喻,或者臣看重了某一位達官貴人家的小娘子,自己又薄有了一些才學,陛下對臣很恩寵。於是將崔家小娘子婚約辭之,陛下如何看臣?”趙禎知道他要說什麼,道:“朕也被王德用騙了,他將崔全忠綁到王家小娘子閨房之中,關了好一會兒才放出來,然後對朕說崔全忠自己跑到他家小娘子閨房去呆了很長時間,清白已污。朕無奈只好恩准。”“……”鄭朗差一點撲倒。“省元,此事也就算了,只是婚約,並沒有正式議親,若正式議親,或有爭議……”“陛下,是未正式議親,臣幼時崔家爲何沒有直接悔婚?又,去年冬天赴京之時,臣來京城,崔家插足太深,臣很不滿意,爲何最後又恕之不提,對崔家二郎提點?嫌貧愛富,人恥之,攀龍附鳳,人恥之。回絕親事,在民間多有之。夫妻不和,夫家常出之,妻家常離之,也時有發生。亦要看什麼理由。若對方放蕩不羈,爲非作歹,好吃懶做,作風不正,大逆不道,犯上欺下,等等行徑,皆能作爲悔親或者出之的理由。然崔家三郎之婚家秦家小娘子並無不好事例。臣還聽他們說此女品行端正,家風正派,爲何悔之?此風一開,陛下以後如何教化萬民?”“可以前也有過……”是有過,雖不象王德用這樣直接,性質差不多的。但終是理屈,趙禎心虛的嚅嚅道。“是有之,王相公做得太直接了,連臣都不敢單身走在大街上。並且榜下捉婿之事越演越烈,有了王相公開此風后,會更烈,達官貴人富商會因爲這層層的聯親關係絞成一張龐大網絡。比如說臣,品行不算太高尚,看到崔家二郎多次未中,伸手點撥。甚至都墜入了邪途,讓他們揣測考官的性格複習答題。若不是親戚關係,臣又何必做出這件不好的事?是臣,若是其他品德更差的人呢?看一看崔家如今,因爲聯親,與臣有了很深厚的親戚關係,再與王相公家聯親,崔家還是不是過去的崔家?若再通過種種聯親關係,特別是王相公在西北的關係,連臣若到了西北,都有了很厚的人脈。對崔家對臣是有利的事,可對國家有什麼好處?貴者越貴,賤者越賤,陛下想不想看到這情況發生?”不僅是聯親,還有其他的關係,權貴們的確開始絞成了一張網,也是史上王安石變法未成功的原因之一。“朕疏忽了,可兩家親事已成,朕如何補救?爲什麼你昨天不說出來?”“臣人小言微,又是晚輩,又不直接與臣相干,另一邊是王相公,爲國家立下過赫赫戰功,陛下如何牽就?”昨天說出來也沒有用!又道:“但事已至此,陛下可以用兩策補救,一是從舉子當中擇一優秀貧寒者,讓他迎娶秦家小娘子。”閻文應呵呵樂了。成了什麼,亂點鴛鴦譜了。鄭朗無奈啊,王德用不知如何誑的,逼得丈母孃親自來到京城,還讓小皇帝同意這門荒誕不經的親事。索性點得更亂一點。趙禎經鄭朗將事情輕重說出來。也挺鬱悶的。朕是皇帝,非乃婚婆,儘管這樣的舉子比較好找。但自己是有失誤,想了半天只好道:“朕准此奏。”“陛下可下詔書,凡是進京省試的舉子,若家有訂親的小娘子,或者家已娶妻之,在此期間。有悔婚悔親者,一律革除當年的功名,以開道德之風。”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人傢什麼小娘子也沒有,什麼未婚妻也沒有,都不讓人家成親。本來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就是人生最開心的事。那樣也成了矯枉過正。“不行,朕答應過王相公持一進士……”說漏了嘴。鄭朗一聽立即站進來進諫,道:“國家擇士主要手段乃科考,進士等於是國家名器也。陛下怎麼以名器輕易授之與人,乃科考需之何益?陛下,此舉更是不當。”“崔家三郎是你的舅哥。”鄭朗雖然性格溫和,也是直臣。肯定不容許自己以進士私授大臣了,怎麼辦,趙禎岔開這個話題。“陛下,臣不是固執之輩,有法有度,可此法絕無多少度可寬鬆之。至於崔三郎。舉賢不避親仇,處罰也當不避親仇,此纔是真正古風。”“卿之言乃是至理,”趙禎鄭重地說道。“臣告辭。”王德用搶親之事順帶着說一說,主要是說特奏名制。目送着他遠去,趙禎嘆息一聲:“此子纔是朝廷將來棟樑之材。”“最難得的溫厚之氣。”閻文應道。“但快了,”趙禎想到了殿試。立即高興起來。……江杏兒與四兒高興的在收拾行李。王安石對鄭朗昨天進宮進諫不置與否,司馬光還是不大讚成。不是不能進諫,若是爲了科考的舉,進一下諫還能稱爲直臣。但爲了王德用捉婿的事進諫,小師父也犯了他所說的直臣戾氣之戒。想一想,崔三郎與秦家小娘子什麼關係?很有可能連面都沒有見到過,更不知道對方人品行好壞,這邊王德用用暴力手段逼迫,爲什麼寧死不從?這僅是王崔秦三家的家務事,小老師就是娶了崔家小娘子,也不能插手。當初崔有節是長輩,好心讓高衙內過來,顯示小老師的肚量,小老師還一肚子不快呢!再說,天下間不平的事務事何其之多,連這個也要管,就是孔夫子在世,也休想管得過來!這正是着了小節,忘記了大事。而且象這樣下去,眼裡絕對容不得下一粒沙子,不對,是一粒灰塵,得,這世間藏污納垢的事太多,到終南山或者華山尋一處深山大壑前去隱居吧,眼不見心不煩。更不要做官了,官場上的勾心鬥角不要太多,誰容得你一個聖人插入其間!坐上了馬車,江杏兒欽佩地說:“鄭郎你真好。”“蜉蟻撼樹,對不對?”“不對。”“螳臂當車,對不對?”“不對。”“撿芝麻丟甜瓜對不對?”“不對。”“昨天晚上我全部做了,你說對不對?”“奴沒有聽明白。”“我昨天晚上進了一諫,能不能使這天下人從此不再嫌窮愛富?”“不能。”“但我昨天晚上的進諫傳出去,會惹起多少人憎惡?於其讓這麼多天憎惡,不如進其他的諫,會使萬家笑,倒成了一件實事。如今僅僅能替一個從不認識的秦家小娘子討了一個小小的公道,開罪了無數人,我做得對不對?”“這是良心,道義,”江杏兒遲疑地說。“你當真這官場上有良心與道義存在,除了范仲淹一人外,誰能擔當起這二詞?”就是范仲淹也不能爲一件芝麻粒大的事,開罪整個天下的權貴。看一看,榜下捉婿這一陋婿存在多久了?有誰去反對過它的,相反,幾乎所有老百姓將它當作了一件笑談,但自己偏去做了。“沒有那麼嚴重吧?”“我說的是三哥的事,但反對的是榜下捉婿,可爲了說服陛下,將權貴聯親增加各自的勢力也捅了出來,你說我是不是在玩火?這一回知道司馬三郎爲什麼不高興了吧?”“是奴不好,昨天晚上不當多嘴的。”“不管你的事,天下不平的大路太多,你不鏟他不鏟,路也就沒辦法走。我還沒有謀官,就讓我心性略微乾淨一回。”來到了衛中正的道觀前,鄭朗帶着江杏兒與四兒從馬車上跳下來。衛中正高興的迎了過來,道:“鄭省元,怎麼想起來到了我這個寒地?”“非乃寒地,乃清靜之地。”“大和尚哪裡豈不更好?”“大和尚看到我帶來太多的俗氣,又看我憊賴攆不走,來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跑到五臺山還沒有回來。沒有大和尚坐鎮,寺院裡阻擋不了外邊的滾滾俗流侵襲了。”本來是想進一步提點兩位舅哥的,讓王德用插了一腳,索性不提了。衛中正呵呵一樂,道:“沒事,若想安靜,不嫌我這裡寒酸,暫時能讓省元靜一靜。”將鄭朗迎了進去,因爲與鄭朗唱和,又進了一趟宮,名聲漸顯,琴賣得貴起來,衛中正小日子似乎也好過了一些,道觀里布置了一下,煥然一新。現在倒也不是真正的寒酸之地。看了看,鄭朗說道:“不錯嘛。”“我無所謂,還有兩個小徒兒,怕他們苦了,手裡有了幾個阿堵物,於是就用掉它。”“這就對了,此須物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用掉爲妙。”兩人相視一眼,哈哈大笑。三小與幾個小婢收拾行李,鄭朗道:“好久未撫琴了,衛君可否與我再合奏一曲?”“好啊。”合奏了一曲《陽春白雪》,心靈洗滌了一下,鄭朗想到了一首詩,吟道:“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雖然從這首詩裡能看到詩人的寂寞失望,然而意境安謐,卻是最靜心的小詩,吟罷,忽然想到了那個死去的“父親”,也許長年不發達,內心寂寞才時常吟它吧。想到這裡,長嘯了三聲,手指再次放在琴絃上,一曲優美安靜的《春花江月夜》立時迸了出來!ps:有四五個大大在鑽牛角尖,鑽是暈死了。崔嫺帶着環兒訓斥高衙內,曲解成了孤身一人前往。搶親一段與鄭朗無半點關係,又是晚輩,僅是爲後面埋坑的,說主角是僞君子,與主角有啥關係。人總得有一些小心思眼兒吧,當真做聖人去?這個更新速度有瑕疵,再請大家原諒則個,特別那幾位大大,牽就你們一回,但別想有第二回了。下半夜在聽《春花江月夜》,主角的心靈未洗滌,先靜一靜自己的心。汗。廣告,《修真橫行》李鋒打量着那個黑裙女子,用手機拍下一張照片,爲其做了個備註:雙修“如果能和她雙修,至少能突破旋照期吧

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第148章 銅錢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第341章 新時代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700章 逆轉(下)第23章 三疊陽春(中)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第59章 道(三)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194章 送(下)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225章 法輪第18章 詩社(一)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第282章 潮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第191章 橄欖枝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五百十七章 請使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第323章 返京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612章 賢相(上)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00章 區別(上)九百十五章 賣第225章 割(三)五百章 老大一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281章 依(下)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284章 東風第239章 出手(中)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第294章 點將(下)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第53章 鳴天下(二)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五百八十章 指桑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第351章 在路上(七)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342章 相公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第277章 無敵(上)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265章 大星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126章 十段文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86章 第一觀(下)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120章 內定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34章 考(上)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第184章 美人(下)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4章 第一米第187章 第二抓·求五百六十二章 歸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第282章 魚鱗塘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263章 悲絲(上)第188章 第二抓;拖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
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第148章 銅錢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第341章 新時代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700章 逆轉(下)第23章 三疊陽春(中)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第59章 道(三)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194章 送(下)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225章 法輪第18章 詩社(一)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第282章 潮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第191章 橄欖枝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五百十七章 請使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第323章 返京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612章 賢相(上)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00章 區別(上)九百十五章 賣第225章 割(三)五百章 老大一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281章 依(下)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284章 東風第239章 出手(中)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第294章 點將(下)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第53章 鳴天下(二)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五百八十章 指桑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第351章 在路上(七)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342章 相公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第277章 無敵(上)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265章 大星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126章 十段文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86章 第一觀(下)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120章 內定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34章 考(上)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第184章 美人(下)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4章 第一米第187章 第二抓·求五百六十二章 歸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第282章 魚鱗塘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263章 悲絲(上)第188章 第二抓;拖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