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

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

能讓元昊推出來做使者,沒有一個是簡單的,呂尼如定聿舍站起來從容說道:“鄭相公,你說的三件事,兀卒可以重新議定。”鄭朗啞笑。這進一步證明了他的判斷,但說噁心是假的,胡鬧時也起一些作用的,若是元昊真做了趙禎的祖宗,那怕他名義上做了趙禎的兒子,士氣與民心也沒有失去,因爲算來算去,長了一輩。於是如定又改成兀卒。但想西夏人放棄這一稱號,只要朝堂有軟骨頭,估計很難,最多從吾祖再次換成兀卒。如定繼續說下去:“鄭相公說吳昊的種種,我不認同,多是吳昊誣陷之語,說我主派使出契丹,或許有的,我主經常派使出契丹,但說我主邀請契丹攻打宋朝,我不相信。至於大宋使者的待偶,我主是說過類似的話,和議並沒有搭成,如何讓我主從雲牀起而問聖安?契丹是上國,大國,攻不攻打大宋,我們西夏如何作主?況且和議未成,即便西北再生戰事,也合乎情理。若是搭成和議,我們西夏再出兵侵邊,那是我們西夏的不對。”鄭朗聳了聳肩,說道:“如定,你這番話我是否可以視爲你們西夏繼續對我朝宣戰?”“鄭相公,你若屈解,我無可奈何。”如定淡定地說道。威脅意味頗濃厚,和不和,不和,不但我們西夏繼續開戰,還會邀請契丹攻打你們宋朝。“你們西夏要戰,那就戰吧,不過事關重大,你可要想清楚了,”鄭朗反過來威脅道,又對趙禎說道:“陛下,請將他們帶下去。”要談其他事,不能讓這些人聽到。將西夏使者帶下去後。鄭朗才徐徐說道:“陛下,諸位相公,臣回到京城後,聽到許多爭議聲。有的爭議聲多空泛而談,臣用事實說話,是戰是和,要說內政與外部壓力。外部壓力必須從契丹與西夏兩個國家說起。”“說。”趙禎道。他是想和的,但也不想這樣和。可事態發展到這地步,讓他一愁莫展。其實沒有鄭朗,趙禎最後也沒同意元昊這無理的十一條,然而在晏殊主持下,導致種種失措的事發生,爲元昊進一步看輕。即便馬上元昊到了山窮水盡之時。還提出許多無理的要求。和對宋朝十分有利,可和的代價太大!太過屈辱!“先說契丹,新盟誕生,每年給絹三十萬,銀二十萬。絹不是價值兩貫的最上等絹,朝廷也不敢怠慢契丹,給的是中絹,每匹價值一貫半左右,銀每兩價值兩貫。又押送到雄州。加上運費損耗,逼近百萬貫。到了契丹,銀價相彷彿,甚至因爲連年進貢,契丹銀子多,部分通過貿易重新向我朝流通回來。但絹價很高,中絹都是在兩貫以上,遠處達到三貫。事實每年契丹因此而收益是一百萬,而非五十萬。”得講出一個道道。能和。不能和,很武斷的說不行。或者誇誇其談,也沒有說服力。這纔是用事實說話。“契丹不是我朝,這些收益相當於他們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不可不重。故新盟誕生後,契丹舉國歡慶,刻碑勒功。其二我朝開始墮落,許多士大夫與豪強貪生怕死,只求平安,貪圖享受,苛剝百姓,契丹立國時間更長,但墮落比我朝更厲害,故阻卜等部族時叛時復,這些部族有許多勇士,他們遠比我朝南方的一些蠻部更強大,再加上高麗反覆,內部之亂拖住了他們的後腿。其三是兩次南伐的結果,遼太宗耶律德光費了很大力氣才征服了一個小小的後晉,卻將性命丟在中原,最後契丹不得不退出中原。第二次是澶淵之戰,雖逼得我朝於城下之盟,但當時契丹很是兇險,若是我朝軍隊從後方全部包抄上來,遼聖宗與蕭太后很有可能都不能回去。這會讓契丹對南伐產生心理上的畏懼。陛下,爲什麼在盟書上契丹皇帝發下毒誓,以子孫以國家爲誓?正是他們同樣也害怕,既然他們能撕毀盟約,我們大宋也能撕毀盟約。故此發下這樣惡毒的毒誓。臣以爲北方必備,若是鬆懈,兵力軟弱,契丹早晚還會產生覬覦之心。只要嚴加備防,契丹不會入侵,最少在這幾十年內不會入侵。”“鄭卿,你方纔說昊賊派使去契丹……”“陛下,這也正是臣要說的,元昊所舉,並不是爲了聯合契丹入侵,他還是想和,只是看到兩國交戰,契丹不費一兵一卒便得到巨大的好處,他心中不服氣,看看能不能蠱惑契丹出兵,只要契丹一出兵,我朝兩面受壓,必須向西夏苟和,西夏就能從和議中同樣得到巨大的好處。可是契丹雖墮落,但不會笨到能上這個笨劣的當,只要再次出兵逼迫,新盟便成爲一張廢紙,又與我朝交惡,反過來西夏變成漁翁,他們會不會答應這個角色的轉換?”“不會。”“正是,臣再來說西夏與我朝。先從我朝說起,數年的鏖戰,國家困苦,國庫空虛,就連準備賑災的糧食,還是借錢購買的。逼得範相公不得不提議賣官謀財。又有旱災爆發,於是四處烽起,故有許多大臣想迅速議和成功,以免西北有變,而將注意力集中到國內。臣也以爲國內纔是根本,不過不同意這種想法。與西夏和議不是與契丹和議。契丹人雖也背盟,可相對而言,還會遵守一些信用。西夏卻不同,他們狼子野心,慾壑難填,給的越多,他們恢復得越快。早晚還會爆發戰爭,現在兩國只是在比拼恢復速度。一旦我朝先恢復過來,再進行一些調節改革,國家財政健康,百姓富裕安足,那麼這個龐大的財政便能迅速轉換爲戰鬥力,轉換爲武器,是戰是和,將由我朝來決定。但讓西夏先行恢復過來,再度侵邊,我朝雪上加霜,瓦解必矣。”“鄭朗。你說得太重了。”晏殊十分不悅地說。鄭朗沒有理睬他,又對趙禎說道:“臣回到京城,接到兩條消息,一是臣主持西北密探送來的一封情報,還有一條消息是臣的娘娘病重。臣此時心情很不好,忠孝難以兩全,不知道怎麼辦,很想辭官返鄉。”趙禎愕然。怎麼好好地說這個。並且這纔是讓他頭痛萬分的事,若有一個母親好辦,偏偏鄭朗有七個母親,一個個將奔向老年,生病或者死亡都很正常,鄭朗是儒生。要盡孝,對權利又不怎麼渴望,到時候怎麼辦?皺着臉對身邊太監說道:“傳旨,讓御藥選兩個御醫前去鄭州,替鄭朗娘娘醫治。”“陛下,勿用,陛下,臣不解,若是早朝上發生爭執。破壞朝儀,兩人會全部貶官嗎?”范仲淹與韓琦二人全部低下頭竊笑。晏殊一張老臉掛不住,一會青一會白。以鄭朗的地位足以火拼晏殊了。得讓這個老小子安靜下來。不僅是這次議和,馬上大計劃實施時,有這個人在破壞,後果更嚴重。這才轉回正題,繼續說道:“四面烽起有許多原因,幾年戰爭使國家困窘,百姓疾苦。旱情雪上加霜。但不至於捉襟見肘到這地步。有其他的原因,少數部族反反覆覆。是爲必理,並且梅山蠻形同獨立王國,爲非作歹,也對南方諸蠻起了一個帶頭作用。本來百姓困苦不堪,官員的不作爲,甚至在這時候還魚肉百姓是其二。軍隊的弊端,這個過幾天臣會就此事逐一細說,纔剛剛在調查中。但有一點,君王仁愛,朝堂上也不乏有良知有能力的大臣,這纔是國家根本。只要這兩條根本還在,國家定下來平安地渡過這次危機。即便明年有災情,後年還會有嗎?五穀豐登之時,便是我朝恢復過來之日。陛下,不用爲內政擔憂,即便有一些流匪,也不會形成氣候。如王倫,臣只率兩百餘人,一個時辰便將他們擊敗。但和平對國家暫時是有利的,必須休生養息。可是和與不和,不是我朝能決定的,而是西夏。除非我朝一年能賜五十萬歲幣給西夏,壯大敵人,苦了老百姓,國家財政更是困難,與待死有何區別?”“鄭卿,說西夏。”“西夏眼下必和,幾年苦戰,我朝龐大的財政都出現危機,況且西夏。不要說西夏,就是契丹苦戰數年下來,國家也會危機重重。臣從渭州來的時候,聽斥候說西夏境內到處有百姓吃樹葉,挖草根老鼠,甚至易子而食。若不是元昊派軍隊看守邊境,最少會有一半百姓逃向我朝。西夏境內部族繁多,人種繁多,許多部族心生不服,此時危機比我朝更嚴重。不要說契丹人不出兵,即便出兵,元昊也無力出兵。就是出兵,看看邊境,府州有王凱與折繼閔,兩人都是一流將才。延州有王信,環州有種世衡,涇源路有張亢、狄青、張岊、王吉,他們的軍事能力皆遠在臣上。我朝又在前線遍築寨堡,最前沿的地方鋪到蕭關,三路幾乎聯爲一體,互相呼應。元昊在這種情況下出兵,未必能勝利。即便勝利,也不會取得大捷,只能加重國內負擔。若是大敗,西夏會自動瓦解,都不用我朝出兵的。元昊敢不敢此時爲寇西北?敢,最少在五年十年,全部恢復生機後,他必然會伺機而動。因此臣以爲契丹不必太過擔心,暫時小心地交好他們,嚴防北方足矣。西北諸將也暫時勿用調回,即便調回,也不能全部調回,頂多相互輪換。對於和議,原先九條足以表達誠意,多增一條皆不可。對於使節,我朝待之不失禮制便可,不必過份巴結,以免爲西夏人所輕。”說到這裡,看着邵良佐說道:“陛下,臣派兩個幕僚,在慶州府很是猖狂,大咧咧地將契丹兩位使者接到渭州,元昊無可奈何。再後便是王嵩,元昊將王嵩釋放回來,也是隆重禮遇,爲什麼邵良佐帶着很大的誠意前去談判,僅能免遭屈辱而?陛下,太軟弱了,一旦軟弱必然爲人所欺。”韓琦聽了這句話心情激盪,站出來,說道:“陛下,鄭朗之言中的,請陛下三思。”趙禎額首。和肯定要和的,但他也感到朝堂上舉措在失誤。鄭朗又說道:“再請陛下看一封情報。”是西北帶來的消息。知道的人不多,即便知道,過這麼久幾乎也淡忘了,但鄭朗安排的棋子在一點一滴起着作用。王勇二人撤回來,可是陸陵沒有撤回來,他也沒有辦法撤,一直在西北走私行商。於是將夾山的情報送來。在契丹的逼迫下,元昊只好出兵夾山。契丹在夾山的軍隊少,又墮落了,戰鬥力不強,不能平叛呆兒族的起義,但元昊的軍隊還有着一些戰鬥力,很快協助羅漢奴將夾山反叛平息。平息後還有許多戰利品的。比如牛馬羊,帳蓬大車子以及奴隸等等。羅漢奴輕視西夏人,一根毫毛都沒有分給元昊。元昊一怒之下,將呆兒族的八百餘帳收留下來,卷帶着回國。說起來也不是多大的事,不過陸陵受到鄭朗指示,在羅漢奴耳邊出了一個主意。這事情鬧大了,先是屈烈率部叛逃,後來呆兒等族起義。招討使蕭普達、四捷軍詳穩張佛奴相繼戰死,直到元昊出手纔將起義剿滅,羅漢奴的臉面往哪裡擱。陸陵便說了一個計策,讓羅漢奴嫁禍,載贓元昊,說之所以叛亂不休,全是元昊想侵佔西山人口,刻意派人授使,又暗助盔甲武器。以致征剿困難。於是元昊大軍一來。叛匪立滅,不是滅。是卷帶,將叛部藉着剿滅的機會,帶到西夏去。遼興宗接到奏報後大怒,詔徵諸道兵欲會西南,以討元昊。到了六月,阻卜酋長烏八又派其子押着元昊的使者窳邑改,來謹見遼興宗。元昊爲什麼派使前去阻卜,陸陵沒有打聽到原因,恐怕元昊沒有安多大好心思,否則烏八不會將使者押送給遼興宗。然後說契丹出兵西夏,阻卜會以兵助戰,遼興宗從之。再派延昌宮使耶律高家奴前來宋朝告之,高家奴已經奔向宋朝邊境,但來使是做什麼的,宋朝現在仍然不知道。陸陵送了許多錢帛給羅漢奴,兩人現在成了鐵哥們,無話不說,某些時候羅漢奴就差將陸陵當成心腹使喚,所以這些情報源源不斷從羅漢奴嘴中泄露出來。但元昊仍然一無所知。他派使請求契丹出兵,經過羅漢奴處,說了一些消息。想讓契丹出兵,不能直接說,而是說宋朝盛氣凌人,要土地,又不讓元昊自稱國主,不想議和,請求上國支持,最好出兵相助,壓迫宋朝議和。陸陵一聽愕然,朝廷軟得他這個小商人都看不下去,還有什麼盛氣凌人而言,於是在羅漢奴面前進言,說,你們契丹不要上這個當。宋朝能力就這麼大,給了東不能給西。一旦契丹出兵,意味着兩國盟約無效。宋朝只能拉攏西夏,將這些厚幣賜給西夏,放開商榷,讓西夏出兵西山,宋朝應付北方。契丹不得其利,反受其害。此人狼子野心,對宋朝不忠,對契丹也不會忠。羅漢奴知道陸陵這話在替宋朝幫腔,但他與元昊交惡,聽後額首,寫了奏報上奏給遼興宗。陸陵也寫了情報,帶着府州,折繼閔茫然,他想了想,最終還是將消息達到鄭朗手中。送給朝堂其他人不放心。“真戰?”趙禎將這封情報放下。“未必,此時契丹上下猶豫,在他們想法中,最好不出一兵一卒,多半一是嫁禍,一是虛張聲勢,然而只要我朝與西夏人議和成功,元昊桀驁不馴遲早會惹怒契丹,那麼纔是真戰的時候,最早也要到明年。”“還是要和啊。”“是和,臣並沒有反對和,馬上契丹的用意元昊便能偵知,形式逼得他會比我朝更焦急,主戰權在我。”“是什麼?”章得象眼巴巴地看着那張紙,不懂君臣二人在說什麼。鄭朗道:“諸位相公可以看,但誰泄露出去,我將視其終生爲敵,不但與之爭鬥,只要我在世時,對其家人子孫都要進行打壓。”說得惡毒,但真保不準,這幫傢伙,爲了爭鬥,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並且趙禎沒有反對,也等於是默認,以鄭朗的前程,一旦真對某人或者某人家屬御批的打壓,會是很可怕的。趙禎拍了拍腦袋,苦笑。他是一個聰明人,知道鄭朗爲什麼要這樣說,也知道自己放出去的一些宮人爲元昊收買。雖苦笑,也默視。將這份情報傳遞下去,字寫得有些醜,但沒有關係,能認出來,又說道:“這個小商賈倒有些膽識。”走私販子,沒有一個人膽子不是大的。但鄭朗未說,一說會有爭議,是使用人才的爭議。一切爲了和諧,爲了下一個計劃順利通過。在路上他對晏殊恨得牙直咬,準備大斗晏殊,最後想了一想,換成現在這個樣子,爭了一爭,但沒有鬥。幾個宰相在看這份情報,面面相覷。都沒有想到,只有三個密探,居然在北方翻江倒海。鄭朗又說道:“另外就是派使,朝廷派使很重要,若不是良吏前去西夏,必然爲夏賊所輕。”邵良佐有些不自在。他還算好的,沒有丟國家多少臉面,後面那個才糟糕,契丹派使對宋朝告之要對西夏宣戰,宋朝也不傻,也想漁翁得利,又派使着元昊投降,於是派出張子奭與王正倫,元昊想和又想得到宋朝大量好處,形勢又急,於是贈二人金節頭冠、胡蹀躞,兩人爲了小利,不顧國家大義,答應西夏增幣、市易、弛禁青鹽。增幣已讓鄭朗忍無可忍,青鹽更糟糕,特別是青鹽,在宋朝售價一斤一百文錢,一石二十多貫。然而鹽出產成本很低,一斤只需兩三文錢。也就是一石鹽拋去運輸成本與開採成本、商販謀利與稅務,最少讓西夏獲利近十貫。這更是鄭朗無法忍受的。所以這個使者很關健,又說道:“若是下次出使,臣推薦一人。”“誰?”這個人選不大好辦,不但要有智慧,要大公無私,還有膽量,就是在延州督促議和的樑適都未必適合。最適合的是富弼,可是富弼身爲西府副相,顯然不可能出使西夏。鄭朗徐徐說道:“監察御史包拯。”

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119章 解試第103章 大家(下)八百零一章 反擊九百零七章 抽薪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77章 歉書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96章 講仁(四)第300章 打雞第151章 抓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198章 陰差陽錯四百九十章 文臣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240章 出手(下)四百二十七章 度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第210章 大三元(六)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8章 危機第146章 恭賀第102章 大家(上)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第312章 逃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九百十章 排名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239章 出手(中)第200章 放榜(中)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第256章 呂夷簡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275章 留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第280章 依(上)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144章 衣服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第294章 排陣(上)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111章 閉門羹(下)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302章 殺雞(上)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340章 難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第83章 拜大神第201章 捉女婿(上)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133章 神秘女郎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87章 潔字(上)五百十八章 五問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5章 約定(上)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五百七十二章 吻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199章 放榜(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
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119章 解試第103章 大家(下)八百零一章 反擊九百零七章 抽薪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77章 歉書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96章 講仁(四)第300章 打雞第151章 抓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198章 陰差陽錯四百九十章 文臣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240章 出手(下)四百二十七章 度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第210章 大三元(六)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8章 危機第146章 恭賀第102章 大家(上)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第312章 逃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九百十章 排名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239章 出手(中)第200章 放榜(中)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第256章 呂夷簡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275章 留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第280章 依(上)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144章 衣服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第294章 排陣(上)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111章 閉門羹(下)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302章 殺雞(上)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340章 難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第83章 拜大神第201章 捉女婿(上)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133章 神秘女郎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87章 潔字(上)五百十八章 五問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5章 約定(上)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五百七十二章 吻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199章 放榜(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