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

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

王拱辰“說話算話”,上完此奏,向御史臺告假,真的呆在家中,坐待朝廷發旨貶官。

范仲淹氣得無語,王拱辰,你太無恥了,不能無恥到這地步。但他還不能說,難不成派人強行將王拱辰從家中拖出來,拳打腳踢一頓,強迫他去御史臺上班?

老大上書如此悲情,做小弟的不出來麼?

李京接着上奏,滕宗諒在慶州所爲不法,而朝廷止降一官,移知虢州,近聞興元府西縣又奏,宗諒差兵百八十七人,以驢車四十兩,載茶百餘籠出引,逐處不得收稅,宗諒職在近侍,而亂法太甚,仍慮昨來推劾狀中,猶未及販茶一事,宜奪天章閣待制,以懲墨之人,等等。

這個問題有些大了,鄭朗刻意說過之類的事,滕宗諒犯下私用軍卒之罪,用軍權與職權經商謀利之罪,也是新政所怦擊的一些不良官吏做法範疇。爲什麼到現在才拋出來,恐怕燕度早就查出,但不說,得一步步來,當作底牌,將滕宗諒一步步拍死弄臭。這纔是滕宗諒從慶州貶知鳳翔府,再貶知虢州的原因,還要貶……

並且這些人很機靈,滕宗諒從原州後轉到慶州,於是多抓住滕宗諒在慶州的不法事作文章,原州除挪用公用錢外,幾乎不問。不然最後能將鄭朗逼進君子黨的行列,得不償失。

做得很聰明,鄭朗不想招惹人,但招惹了鄭朗,想鄭朗垂手待斃,那也是不可能的。他怕麻煩,於是避免麻煩,減少麻煩,可麻煩臨上門,不會逃避。

不招惹自己,鄭朗繼續看好戲。最可悲的是滕宗諒這個人很傲氣。在涇原路時鄭朗與他不是很感冒,他也沒有多尊重鄭朗,因爲鄭朗歲數太小,來往不多。相反。他作爲鄭朗下屬,與臨近的范仲淹來往密切,包括招撫滅藏三部,各種配合,除了幾次大規模戰役,那是三路聯手發動的,聽從指揮。平時生生地將原州差一點變成環慶路的管轄範圍。

鄭朗看出來。未說。

范仲淹節氣高潔,根本就沒有注意。

所以燕度等人惡搞滕宗諒,只要不牽扯鄭朗,鄭朗默不吭聲。傻不成?

御史臺開始與范仲淹對掐,你是好心,想國家變好,但你終是參知政事,搞得朝堂象你範氏堂一樣。別忘記了。你上面還有皇帝,還有東西兩府首相,還有數位參知政事!

王拱辰在家中休息。養精蓄銳,御史臺御史們不是這樣想,認爲老大受委屈了,越休息,御史臺言臣掐得越狠。趙禎一看火候終於到了。這纔是他想要的。

不然下去,朝堂真成爲君子們的天下。

後人認爲趙禎不好,沒有給范仲淹機會。趙禎是不好,急於求成,然而君子黨們錯誤更多。一開始趙禎是給范仲淹無限支持的,包括權利。現在朝堂上幾個大佬。按資歷,按能力,按年齡,按政績,不論從那一處排,也排不到范仲淹。除了按德操排。那麼如同鄭朗所言,林和靖豈不是最佳首相?讓林和靖當首相?

暈了,在朝堂上養一羣白鶴,在中書省種無數梅花,政務太俗,各地奏章燒掉吧,以免污我清白。大宋不要多,五年就會亡國。

然而君子黨的黨同伐己,讓那一個人君不心寒?後來黨爭開始,可帶來什麼後果?趙禎會不會坐視這種事情發生?這也是鄭朗最佩服的地方,在趙禎手中黨爭很危險的,可因爲他的種種手腕,悄無聲息控制了它的危害。除執政之初,後來根本就沒有看到朋黨的印記。

特地來到御史臺,派人將王拱辰從家中請來,對他說道:“言事官第自振職,不能以朝廷未行爲而自己沮喪,動輒請解官去以博取直名,自今天起當言事者,宜力陳無避。”

說得也不錯,言臣論事很正常,但聽不聽在朝廷,在朕,不能不聽動不動就罷官。後面還有一句呢,言事力陳無避。你儘管說,不用怕。讓王拱辰說,能說出什麼來?

王拱辰大喜,伏拜謝恩。

他要的得到了。

趙禎下旨,再貶滕宗諒知嶽州,原嶽州知州楊畋遷殿中丞提點本路刑獄,配合狄青剿匪。

趙禎在御史臺說的話不是隱秘事,傳入范仲淹耳朵裡,范仲淹後悔莫及,對鄭朗悄聲說道:“行知,悔不該不聽你言。”

鄭朗提醒過,不能這樣玩,趙祉之所以打壓滕宗諒,僅是想釋放一個信號,不問何人,皆在陟黜範圍,不僅君子黨的敵人,也包括君子黨的人。順帶着敲打君子黨的肆無忌憚。

可是范仲淹一門心思抱定着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硬是半步不讓,力保好友官位不失,名節不污,反而使滕宗諒下場更慘。

“希文兄,孤陰不長,孤陽不生,陽到了極點便是亢龍有悔。這是夫子編著易經第一卦乾卦重要一句話,希文兄可思否過?再說何謂對錯黑白?當年晁錯力削諸藩,天下洶洶,景帝無奈斬殺,可事後證明削藩對否?希文兄,你再睜眼看看這世界,有赤橙黃綠青藍紫,五顏六色,真正的黑與白少之又少之。況且又何謂黑,何謂白,昔日你家大郎與二郎在我身邊,爲了教導他們,我僅用紅綠藍三色就能調成黑色,也能調成白色。世間萬物組成複雜,人間百態更是複雜無比。若連這個都沒有弄清楚,如何使國家走上正確的道路?”

鄭朗說完便不在說,也難以說服范仲淹,說,是浪費口舌。

其實滕宗諒事件帶給君子黨的危機並不大,若不是范仲淹固執,在中書省讓一步,去年事情早就水落石出。之所以越鬧越大,范仲淹功不可沒。但真正的危機到來。先是韓琦,後是歐陽修。

歐陽修不知輕重,看到韓琦奏摺後,認爲很有道理,唐朝亂爲何故,還不是因爲開了節度使這個壞例。如今鄭戩不亞於唐朝節度使,甚至掌控的地域財政兵士遠遠超過唐朝大多數節度使。於是上書爭辨。

也可以說,但歐陽修此時戾氣深重,動不動就要給人戴大帽子,戴成了習慣。不分東南西北,什麼人都要戴。這次也給鄭戩戴上。上奏說道,見用兵以來,累次更改,或四路置部署,或分而各領一方,乍合乍離。各有利害,惟有夏竦往年所任,鄭戩今天之權,失策最多。到此爲止豈不是好了?沒有,繼續說下去,臣聞古之善用將者,先問能將幾何?今天不問戩能將幾何,直以關中數十州之廣。蕃漢數十萬之兵,沿邊二三千里之事,盡以委之。此其失一也。

亂七八糟,那有統帥領軍,皇帝要問,你能帶多少人馬?此例出自韓信與劉邦的對答,但劉邦也沒有在臨陣前問過那一將能帥多少兵馬的。這是嘲笑鄭戩無能。

拋開這一例證有置疑外,鄭戩確實沒有上過戰場的經驗,戰爭來臨,若讓鄭戩指揮陝西,失肯定大於得。第一個大帽子戴上,第二個大帽子又來。諸路各自有將,大事不讓其專制,必稟朝廷,此朝廷慣例。若邊將有大事,先稟於戩,又稟於朝廷。朝廷議定下戩,戩始下於沿邊。不說鄭戩會不會學安祿山,僅此一舉,浪費多少時間,增加多少手續?

或者不讓大事由戩專,然小事又不必經戩,那麼部署一職,要來何用?或者只過問小事,四路去永興軍數百里,遠者一千多裡,使戩一一處分,若來不及,或者耳目不及,爲害會不會小?

或大小政務不由戩,那麼使帶其權,數十州之廣,數十萬之兵,二三千里邊事,設一虛名,爲無權大將做什麼?假如戩可用,推心用之,若是不可用,豈可由關中之大,專一虛名,不以誠待人?

或者讓其統四路,又准許四路無大小,可不稟而行,則四路自專,聽命各將不聽命其帥,上下皆相仿效自專,如何了得?

部署是大將,反而不得節制四路,而逐路是都帥偏將,卻專制一方。則委任之意,大小乖張,軍法難行,名體還能不能順“

如果知道鄭戩不能大用,又不敢罷其職,則是大臣顧人情,避己怨,如此作事,。何以弭人言?

層層排比,論證有力,好文章!

范仲淹差點氣得吐血。

沒有辦法了,讓歐陽修這一鬧,范仲淹再也不敢力保鄭戩,況且他們還有親戚關係。這時候他最恨的不是歐陽修,而是蔡襄,正是他那個不讓接見賓客,導致大家不能聚在一起商議,統一意見。以至現在各說各的,亂成一團。

兩奏一上,趙禎開心萬分。

君子黨一枝獨大,誰做人君放心?並且君子黨根本就沒有將他這個做皇帝的放在眼中,趙禎能不擔心麼?這可是你們君子黨重要人物的提議,不是朕說的。順水推舟,將鄭戩的四路部署之職收回來。

鄭朗回家後樂得不行。

這事兒……

若是這些人顧全大局,在正兒八經地替國家做事,鄭朗不會抱有這種好笑心態的,關健他們所做的根本不是後來磚家所說的,大多數在惡搞。范仲淹心地最乾淨,可在他眼中要麼就是黑,要麼就是白,抱有這種心態,怎能做好事情?幸好未讓他修易經,否則易經最終讓他會刪成兩卦,乾,白卦,坤,黑卦,其他六十二卦呢?沒有了。

鄭戩權利一收,尹洙機會到來了,鄭戩權利收回,他成了涇原路真正大佬,加上皇帝御筆詔書,再度派人通知劉滬與董士廉,你們給老子將工程停下來。

若是劉滬與董士廉識相一點還好,停下也就沒有事。然而二人心中抱定一個想法,鄭戩出面保的工程,身後有鄭戩罩着,有鄭戩在,范仲淹必然會出面。誰是大佬,范仲淹纔是真正的大哥大,依然不聽。

史上尹洙是讓狄青去抓的人,但這次狄青去了南方,尹洙一怒之下,派人對張岊說,你怎麼管你的下屬?張岊無奈,他是武將,地位低下,且又是尹洙的屬下,再看他自己,資歷很淺,若不是鄭朗提攜,根本不可能擔任知軍之職。水洛城是是非非,他也摸不清,但劉滬邀功,張岊看得很清楚的,只是迫於地位,幾個佬在他眼中那是神仙,神仙打架,與他一個凡夫俗子有何關係?雖不悅,一直不吭聲。

聽到尹洙命令後,率領手下前去水洛城將劉滬與董士廉抓捕,送到渭州。尹洙問罪,反正事情發展到這地步,兩人不屈。尹洙更來火,一怒之下,用了違抗聖命,違反軍令之罪名,將二人關中大牢,秋後問斬!

按理這些罪名成立,是武將,可享受不到刑不上士兵的優惠政策,一是軍法罪當斬,二是違反聖旨也當斬。但真是如此……

消息傳到京城,范仲淹瞠目結舌。

事實君子黨這種種做法,已使新政滑向深淵,歐陽修奏後,趙禎御迎陽門,召輔臣觀畫,其畫皆是前代帝王美惡之跡。用以自律,也用以激勵大臣。他有什麼其他的用意,就看各臣心中怎麼想了。但隨後做了一件事,命鄭朗講論語,天章閣侍講曾公亮講毛詩,王洙讀祖宗聖政錄,翰林侍讀學士丁度讀小燕子漢書,自元昊反後,國事繁多,罷進講。這是第一次恢復進講。

皇帝要增加學問,所以讓大臣開講……這是君子黨的想法。

其實這纔是一個真正隱蔽而又危險的信號,趙禎已經爲下一步內閣在暗中挑選人選!重新組織內閣,范仲淹韓琦他們哪裡安放?

ps:十天四十一更,十五萬多字,求票。

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212章 大三元(八)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232章 割(一)第6章 約定(下)第38章 謝絕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94章 講仁(二)第210章 大三元(六)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286章 白蛇傳(下)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第332章 拉手第294章 排陣(上)九百十七章 臘梅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第111章 閉門羹(下)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327章 等待第246章 嫁衣神功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五百八十三章 坑九百零八章 殿下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116章 談生意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294章 點將(下)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第329章 陽光普照第286章 白蛇傳(下)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240章 出手(下)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第21章 詩社(四)第217章 找朋友(上)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110章 閉門羹(上)四百章 大戲·成上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306章 保護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七百三十章 姓李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216章 官人,小心第71章 告密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第86章 第一觀(下)第59章 道(三)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第124章 火第2章 修剪第250章 謝第41章 花會(中)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218章 找朋友(下)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第88章 潔字(下)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54章 鳴天下(三)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308章 雞鳴山第23章 三疊陽春(中)
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212章 大三元(八)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232章 割(一)第6章 約定(下)第38章 謝絕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94章 講仁(二)第210章 大三元(六)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286章 白蛇傳(下)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第332章 拉手第294章 排陣(上)九百十七章 臘梅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第111章 閉門羹(下)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327章 等待第246章 嫁衣神功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五百八十三章 坑九百零八章 殿下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116章 談生意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294章 點將(下)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第329章 陽光普照第286章 白蛇傳(下)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240章 出手(下)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第21章 詩社(四)第217章 找朋友(上)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110章 閉門羹(上)四百章 大戲·成上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306章 保護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七百三十章 姓李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216章 官人,小心第71章 告密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第86章 第一觀(下)第59章 道(三)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第124章 火第2章 修剪第250章 謝第41章 花會(中)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218章 找朋友(下)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第88章 潔字(下)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54章 鳴天下(三)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308章 雞鳴山第23章 三疊陽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