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賢相(上)

“陛下不用急,這次決堤與陛下無關,要有關,是我們這些臣子做得不好,瀆職,才導致的黃河決堤。鄭朗安慰道。

坊裡有一些傳聞,說宋朝迎來最好的時代,皇上愛民,首相同樣也愛民,從皇上到宰執,都是愛民的典範,老百姓有好日子了。實際說愛民,鄭朗愛之,而且愛得平等,但遠不及趙禎。

比如適當的時候,鄭朗同樣漠視生命。趙禎則完完全全是一個濫老好人,最怕聽到的就是有人死。否則不可能前面決堤消息一來中書,後面不顧一把大雨下着,從寢宮來到中書省。

看着奏摺,趙禎面容很萎靡,這種態度,讓鄭朗都覺得有些酸酸的。

“鄭卿,還有何策治理黃河?”趙禎啞着聲音問道。

剛纔所說的不切實際,多植樹可以,但不可能使整個黃河流域退耕還林,退牧還林,要來點實際的辦法。

鄭朗徐徐說道:“有兩策。”

每一次危機,對鄭朗來說反而就是一次際遇。

決堤之災,還是一次很好的際遇。

這時候到了下半夜,加上聞聽這個不好的消息,幾人全部萎靡不振,聽到有兩策,一起精神煥發,盯着鄭朗。

鄭朗說道:“先說治河。”

“說,”趙禎鄭重地道,然後看着邊上的一名小吏,小吏懂的,開始拿筆記錄。

“陛下,治河之道從大禹開始,傳說疏九河、鑿龍門、闢伊闕,導河、濟、漯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入江。”鄭朗用了一個傳說二字,以那時原始社會的勞動力與技術,不可能活動範圍有這麼大,恐怕連注黃河之水入海。鑿龍門都辦不到,若是有其事,多半隻活動在河洛地區一帶,也就是以洛陽爲中心。改堵爲疏,治理河水。所以除了一個堵不如疏能借鑑,其他的沒有任何借鑑意義,一句話略過。又說道:“春秋時各國開始修築堤防,但各國以鄰爲壑,堤防修建得很不合理,齊桓公纔在葵丘之會上說了一句話。無曲防。但那時候河水相對而言,比較穩定。到了戰國時,人們數量越來越多,耕牧也隨之增加,水土破壞嚴重,黃河始濁,多夾泥沙,到西漢時始爲害。見於史載的決口氾濫有十一次。漢朝迫於無奈,於哀帝初年,公開徵求治河方案。賈讓獻治河三策。其上策引黃河復走禹貢大河故道,使在太行山脈與老黃河大堤之間,有一個寬緩而不迫的去處。中策乃舍黃河舊堤,另築大堤,使黃河與漳水會合同出海,在河道兩側分建水門調建水理。然而地勢變化,禹貢大河故道逼近太行山,地勢高亢,難以恢復,上中兩策設想不切實際。所以只有下策。單純依靠堤防防洪,雖增卑倍薄,勞費無己,最爲下策,卻多爲後人所用。”

實際鄭朗對所謂禹貢的太行山老黃河故道持着懷疑的態度,有可能根本就沒有這回事。

然堯舜禹湯已爲聖人。沒有必須抹黑懷疑,引起爭議,只說地勢不便。

繼續說道:“東漢便用此策,取得一些成就。然在王莽時間,張戎應徵治河方案,又提出一個辦法,根據水性就下,水流快則自然刮險淤積泥沙,使河牀變深。不過王莽沒有采納,隨後兩漢更替。再到東漢王景治水,用賈讓下策,但做得很細緻,發卒數十萬,與王吳修渠,自滎陽東到千乘海口修渠,景乃度山勢,鑿山陵,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使黃河入泗,又十里立一水門,順着自然地勢修建一條比西漢大河更近的行洪路線,用水門與大堤束縛,由於河流比降大,水流挾沙能力強,使汴渠成爲黃河下游理想的分洪道,減少河牀泥沙擡升的速度。這一工程使魏晉北朝,隋唐受益非淺。還有一個變化,由於黃淮泗灌通,泥沙入海,海岸線向大海延伸拓展。再者,我朝立都汴梁,也是由此工程受益。”

趙禎與陳執中全部愕然。

王景治水知道,可其他的多半不知道,特別是海岸線東拓一事。

“到了唐朝,由於太宗安置胡人,從靈武到南北河套,多是胡人各族,以牧爲生,危害嚴重,唐朝與吐蕃對峙時,又於大非川與澆河地區多開耕種植,自大非川起,一直到河湟地區、南河套,昔日的水草豐美之所,全部成爲戈壁灘與沙漠,泥沙含量大,王景的水利工程已是力所不及,加上我朝百姓開耕又勝於往朝往代,河水泥沙含量更高,這纔是河水多次氾濫成災的主要原因。”

娓娓而談,從頭到尾將黃河歷史道來。

但也沒有人驚詫,鄭朗學問好嘛,知道這些冷門的歷史,也不奇怪。

趙禎說道:“何策治水。”

王景引黃入汴入泗,但現在往哪兒引?哪兒也引不了!

鄭朗沉思。

黃河在之後,水患越來越嚴重,經過無數次治理。

小的治理鄭朗記不清楚了,但大的治理僥倖還記得一些。

到了元朝,賈魯與歐陽玄治理黃河,疏塞並舉,疏南河,塞北河,使復故道,以收分殺水勢之效。然堙塞北河之後,水勢不得泄,又出現連續五次決堤,這是失策之舉。倒是他的同伴歐陽玄寫了一本《至正河防記》,詳細的敘述了築堤、修埽、開渠等方法,成爲中國第一本有系統的水利工程著作。

賈魯治河失敗,到了明代,潘季馴四任總河督,前後十餘年,在摸索着治河方法,最後將張戎之策翻了出來,簡單的一句話,便是束沙治河。築堤束水,以水攻沙!

具體辦法就是築堤,堤分縷堤、月堤、遙堤、格堤四種:縷堤近河,用以約束水流,意在束水攻沙;縷堤以內又築月堤,作爲前衛,以免水流直衝縷堤,起保護縷堤的作用;縷堤之外,另築遙堤,作爲第二道防線;遙堤和縷堤之間又築格堤。萬一縷堤發生事故,橫流遇格而止,防止水流順遙堤而下,另成河道。又在沿河低窪處建減水石壩。洪水漲到一定高度時,通過減水石壩宣泄到分洪區,以殺水勢。

前者可以說是最科學的治理黃河辦法。

但他將築堤束沙奉爲唯一標準,反對分流以殺水勢,不顧黃強淮弱,築堤障淮,逼淮敵黃。導致淮水倒灌爲患,依然成爲失敗的治河法例。

於是黃河之患繼續留給清朝。

勒輔與陳潢治河,勒輔還是繼承了潘季馴的束河衝沙之策,但有所發展。認爲治水必須從下流治起,下流疏通,河水迅速入海,則上流自不飽脹,於是在黃淮入海水道之間挑川字河。以浚通築堤,將浚口與築堤二者統一。並把施工範圍擴展中游河南境內,其治河成效遠過於潘季馴。甚至還提出黃河中下游束水衝沙僅是治標之策。只有從上游設法阻止泥沙下行纔是治本之道的卓越遠見。

當然是不可能的。

想要上游水清,只有鄭朗剛纔的辦法,退耕,退牧,使黃河與支流兩邊成爲森林,成爲草原,有道理,但永遠不可能實現。

將前後理了一遍。

若是在宋朝就治理,只要方法合理,水土破壞還沒有後來的嚴重。未必沒有辦法,但他略有些遲疑,說道:“陛下,治理黃河,若是標治,效果不大。想要取得一些效果,必須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

“說說看……”趙禎略有些慚愧。

是爲錢帛慚愧的,鄭朗一再說國家要節約開支,以備收復西夏,這種說法不新鮮,趙匡胤很早就提了出來,算是祖宗家法,只是針對對象不同,從幽雲十六州變成了西夏。

然而國庫一直很空虛,今年夏收略好一點,但出現這個大災,國庫積餘又要揮霍一空。

“用張戎之策,束水衝沙。”

“何謂束水衝沙?”

“束縛黃河之水,使水流增快,將泥沙衝入大海,使河牀重新變深,減少地上河所帶來的危害。”

“那更危險。”

現在都不斷出現決堤現象,再次河水束縛,還不知道得決多少堤岸。

“有方法解決,築堤建壩,近河縷堤,約束水流,樓堤內又築月堤,保護縷堤。樓堤內另築遙堤,作爲二道防線,遙堤與樓堤內又築格堤,橫流遇格而止,防止水流順遙堤而下,沖垮堤岸,另成河道。再於低處建減水石壩,萬一水勢浩大,拉開石門,將水分到宣洪區,以殺水勢。這個效果等會臣放在第二策中講。”說着,怕大家不明白,用筆畫出四堤形狀。

“這倒是可行之策……”趙禎道。

雖然用工頗多,但馬上就有勞力可用了,還不知道出現多少災民,反正也要賑濟,不如索性等水勢稍小時,用他們來築堤。

“僅是這一點是不夠的,想要河水到達下游後很快到達入海口,必須治理下游,一是使泥沙迅速入海,二是減少上游囤水。必須於黃河、濟水與淮河下游地區再修一道運河,使三水交融,再疏通入海各條河流,一利於漕運,二利於導水。並且築堤範圍自龍門峽便要開施,這才能取得效果。”鄭朗又說道。

勒輔疏導黃淮,是有一個前堤,元朝定都於北京,重新修建了大運河,改道山東,在這個基礎上,這才實現了他的計劃。宋朝卻沒有這個先天條件,而這恰恰是束水衝沙的根本。不然束了水,水不得迅速泄入海中,又會氾濫成災。這也是潘季馴治水失敗的另一個原因,不僅僅是堵塞了北道黃河。

這樣一說,比較合理。

但君臣一起沉默。

僅是從龍門開始築堤束水,就不知道得用多少錢,再來一條運河,再有諸多配施的水門、堤壩,哪裡來的這麼多錢帛?

過了好一會兒,趙禎說道:“第二策。”

“第二策不僅是治水,還有另外一個問題,臣曾說過,人有其長短,擇其長,棄其短用人。地亦如此,想要治理地方,必須因地制宜。”

這兩個月鄭朗幾乎很少發言,但在這個風雨交加的深夜,終於綻放出奪目的光彩。RQ

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302章 殺雞(上)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五百八十三章 坑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198章 陰差陽錯八百三十章 水貨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九百十二章 後背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251章 鬥法(一)第190章 膽大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252章 鬥法(二)第254章 鬥法(四)四百四十章 託下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4章 第一米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266章 淨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100章 區別(上)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46章 花之戰·雅詞第276章 請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第102章 大家(上)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68章 拜師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第255章 鬥法(五)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209章 大三元(五)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211章 大三元(七)九百十七章 臘梅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194章 送(下)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299章 琴瑟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第133章 神秘女郎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87章 潔字(上)五百七十二章 吻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96章 講仁(四)第224章 鐵板第89章 長嘯第76章 最要得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192章 仙子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八百零一章 反擊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第298章 失信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323章 返京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
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302章 殺雞(上)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五百八十三章 坑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198章 陰差陽錯八百三十章 水貨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九百十二章 後背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251章 鬥法(一)第190章 膽大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252章 鬥法(二)第254章 鬥法(四)四百四十章 託下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4章 第一米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266章 淨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100章 區別(上)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46章 花之戰·雅詞第276章 請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第102章 大家(上)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68章 拜師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第255章 鬥法(五)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209章 大三元(五)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211章 大三元(七)九百十七章 臘梅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194章 送(下)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299章 琴瑟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第133章 神秘女郎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87章 潔字(上)五百七十二章 吻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96章 講仁(四)第224章 鐵板第89章 長嘯第76章 最要得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192章 仙子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八百零一章 反擊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第298章 失信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323章 返京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