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

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

葉清臣笑得不正常,是恥笑,看張堯佐的眼神也象是看一個白癡。

他是清流,所以看不慣張堯佐。有外戚,比如低調的曹家,德操頗佳的劉美與李用和,可是張堯佐上位很不正常,侄女得到皇帝寵愛了,來認親了,之前兄弟死去,孤兒寡母的,你在哪裡?

張堯佐臉紅脖子粗。

鄭朗掃了一眼,對張堯佐他沒有太多的反感,有幾人不貪圖權貴?相反這種平民外戚對朝廷危害不大,最怕的就是象低調的曹家、高家這些豪門外戚,曹皇后與高滔滔不算惡的,然王安石變法後,她們倆人成了最大的反對派,原因很簡單,變法傷害了許多權貴利益,包括高家曹家。就是對鄭朗也有點影響,比如隱田,鄭朗絕對不會碰真定府與亳州,否則等號就是失敗。

替張堯佐略略解圍,說:“大禹時不同,土水沒有惡化,黃河水泥沙含量不高,故只要疏通九河,使河水迅速泄入大海,便使澇災降低。”

就是這個鄭朗都很懷疑,大禹時代有這個勞力與技術疏通黃河入海九河?

“現在不同,黃河泥沙含量高,一旦增加北流河水,水勢浩大時是有迅速泄汛之功用。不過水勢一小,因有北流河水分流,水勢更加緩慢,泥沙沉澱更烈,不用幾年,南北分流皆會成爲懸河,到時南北大河一起危害,後果不堪想像。故我前策說束水衝沙,從龍門起束水。又說修建一條新的大運河,功用有三,一爲軍事,我朝與契丹搭成盟約,互不侵犯,然未來之事,誰能說清,萬一有害。南方物資會以最近的水路運向河北。二爲民用,河北雖地勢平坦,然產量低下,時有旱澇災害。糧食終是不足,有了此條運河,不需要從汴河京師復向河北周轉,時間快,成本也會下降,減少國家費用。新運河修建,也會拉動京東河北諸多州縣商貿發展。利國利民。三爲治河,新運河所在,乃是黃淮下游,離入海口近,再利用大運河分卸河水,這裡不僅有黃淮濟三大河流,還有其他諸多入海河流,因爲離海口近。河水能及時泄入到大海,不會產生泥沙沉澱的危害。至於運河泥沙,可以用斗門、澱池或者其他實施來調節控制。那麼中游泥沙因河水束住,會迅速衝向下游。下游又用運河作爲扁擔,將諸多入海河流聯繫,用斗門控制流沙,河水卻能及時入海。這種治理河水的策略,只會產生一個結果,黃河入海處會多有泥沙淤積,海岸線會向大海迅速延展。那算不算危害呢?”

懂者很簡單,所以葉清臣象看白癡一樣看着張堯佐。

不懂者卻是很困難,所以鄭朗耐心解釋了一遍。估計不是張堯佐一個人,其他大臣中至少有一半似懂非懂。

但這種耐心與溫和的態度,更爲趙禎看重。

這一回沒有人再有異議,開始商議細節。一天下來,連續頒發了十幾道命令與詔書,直到天色再度暗下來。一一散去。

燕度很早就離開了,包拯當天晚上連夜籌備物資,他在陝西做了很長一段時間轉運使,有了實踐經驗,朝廷在後方大力支持,國庫有充足的糧食錢帛,於是有條不紊地經過一夜調度,第二天一天就離開京城,向澶州而下。

決口處離京城不遠,僅只有三四百里地,第二天包拯奏摺到了京城,在奏摺裡包拯寫道,千里平原,皆成汪洋,滔滔濁浪,遍見浮屍,堤坡之上,哀鴻遍野。

絕對沒有這麼嚴重,宋朝文臣喜歡誇大其詞,以示愛民。只能相信一半。不可能淹沒的地區水面上,到處飄滿了浮屍,那得要死多少百姓,但不會少。燕度也寫了奏摺回來,沒有包拯說得嚴重,可是情況寫得同樣惡劣。

鄭朗在中書看到後,一聲嘆息。

他心中產生一種負罪感。

實際與他並沒有多少關係,即便不怕人議論妖異,堤決的原因很多,鄭朗怎能知道是那一種原因導致堤決的?有一個原因,水勢浩大,但這個原因無法預防,即便不讓澶州決堤,水勢浩大的結果,也會在其他地方決堤,水勢才得宣泄。

已經做得很不錯,如此及時的救災,活人無數。

看到朝堂上如此重視,各地官員發瘋似的蒐集船隻,不顧滔天巨浪,搜索困於洪水中的災民。又有數萬相關州縣的駐兵參與,大名府後面數州軍及時預防,與史上相比,最少少死七成以上的百姓。

但鄭朗骨子裡還是一個小宅男。

看到包拯觸目驚心的奏摺,臉色陰沉,內心也有羞愧,回到家中,一直不開心,便問崔嫺:“我家裡還有多少金銀?”

鄭家這時候很有錢。

鄭朗不養家妓,謙客用得少,更不會狎妓,應酬也不多,所以用費不奢侈。除了他的薪酬,還有鄭州的產業。鄭家上下不會魚肉百姓的,不過到了他這地位,誰敢得罪,產業自己在滾雪球,簡單的原因,比如團行的分配,誰家會得大頭?僅是這一點,利潤也會逐年提高了。家中有不少錢,但有多少,鄭朗從不過問。

以前官位低的時候,經常拿出一些錢帛救濟百姓,位置越高,卻不能這樣做了,以免言臣彈劾收買人心,趙禎不會忌憚的,可是大臣難免會羅嗦一番。於是用費更少。

但鄭朗只問金銀,貴,體積小,故不問銅錢與布帛。

崔嫺答道:“若是全部籌集,會有三千多金,兩萬兩銀子。”

“在老家找幾個生面孔的人,將這些金銀匿名一起捐給三司吧。”

崔嫺嗔笑道:“自古以來,未有你這樣做官的。”

“不求做一個好官,但求做到心安。”

崔嫺也沒有再反對,即便捐了所有的金銀,家中還有大量錢帛,況且以後每月繼續在累積財富,要這麼多錢做什麼?對錢財二字,崔嫺出身官宦世家,與鄭朗一樣。看得很開。

隨着將所有金銀悄悄運到京城,又從鄭州四兒家的親戚中,喊了幾個生面孔的青年,讓他們來到京城。將金銀裝上小車子,蠻重的,整整三車子金條銀錠,運到三司大門前,將金銀以及覈實的數量清單一起交給了三司門前的兵士,讓他們將金銀運到三司。

兵士感到很奇怪,“正好碰巧”鄭朗路過這裡。揮了揮手說道:“你們將它搬進去吧。”

“喏。”

葉清臣聞聽此事,感到納悶,連忙出來追鄭家喊來的人,哪裡追得上?

這件事引起一個小小的轟動,趙禎感慨地說了一句:“誰說人心不古?”

多好的一個人哪,做了這麼大好事,也不留下姓名,這纔是真正的善人。其實鄭朗如他所說。只求心安。這麼多金銀,放在那一家都是一筆不菲的數額。但對於整個國家來說,杯水車薪都算不上。並且準備充分。朝廷並不差多少糧食錢帛,若說差,差的是未來之用,那麼還不知差多少,得以億來計算。

讓趙禎欣賞的還有另一件事。

鄭朗早就有謀劃如何處理這次災害,以前低調的進入東府擔任首相,甚至讓人一度以爲鄭朗心甘情願的退居二線,將首相之權依然交給陳執中。但災害發生後,突然變得高調。

以前象這種大的水災,難不在災害發生之時。這是天災,非是人禍,不能怪朝廷。有的官員良心不好,能希望人一起淹死,省得善後事宜。災害發生時,該死的也死了。塵歸塵,土歸土,與朝廷沒有關係,然而善後卻與官府、朝廷有關係,這些災民必須安頓。難就難在後面。

此次恰恰顛倒。

難就難在前面,這麼大的災難,產生一百多萬赤貧的流民,隨後中書在鄭朗突然高調的情況下,就象一臺精密度很高的機器,在沒有任何差池地運轉,災民的安撫,物資的調動,有條不紊的進行,幾乎沒有出現任何失誤。

與去年的災害中書處理,成了宣明對比。

但鄭朗因爲內疚,每天面帶憂色,兩府大臣看着他的態度,幾乎都是無語。

更讓大臣無語的是趙禎。

鄭朗的安排不可謂不周密,趙禎仍然不放心,又派張掞爲河北體量安撫使,張掞也算是一個有政績的大臣,爲官善良,性純善篤孝,幼年時曾聽中醫說大腿肉能治療父親的疾病,悄悄割下自己股肉給父親吃。這樣的大臣派往河北作爲體量安撫使,不會太糟糕。

趙禎又在都堂上對諸相說了一句:“春夏以久雨,不僅是澶州決堤,其他地區也飽受綿雨之害,朕日蔬食,夙夜祈禱上帝,然霖雨未止,朕當絕食,只飲水,期求上帝移災於朕一人身上。”

這純是糟蹋自己,以趙禎的小身板子,不是絕食心誠,而是要大補,若動不動來個絕食,估計五十歲都熬不過去。鄭朗想勸,又不知道怎麼勸說。

文彥博說了一句:“陛下,近來天氣漸漸恢復正常,實乃聖德感通也。”

但說來奇怪,趙禎前面說過這句話,天氣從陰轉晴,真的恢復了正常。

天氣一天比一天正常,朝廷處理及時,災害帶來的負面作用也漸漸化解,吏治同樣恢復了正常。

轉眼間到了七月。

趙禎又將諸相召入都堂議事。

沒移皆山寫來第三封信,比較相信鄭朗,不過時間拖得越來越久,雖然寧令哥逃向契丹,但沒藏兄妹一直暗中懷疑是沒移父女協助其逃跑的,暫時沒有對沒移父女動手,沒移皆山卻很擔心。

鄭朗寫的條件,他也感到滿意,黛黛嶺悄悄放開,爲沒移族舉族投奔提供了便利條件,沒移皆山按捺不住,又寫了一封信問鄭朗,你們宋朝什麼時候收留我以及我的族人?

鄭朗身兼樞密院職務,可是主次有序,主要還是處理中書事務,信到了宋庠手中,沒移皆山詢問的是鄭朗,但關係到國體,大宋又將信交到趙禎手中,於是趙禎將諸相集合詢問。

幾個宰相沒有吭聲。

鄭朗卻飛快地答道:“請陛下恩准。”“

爲什麼不收留?都不需要問的,早就商議好了。而且鄭朗內心處還有一個小小的好奇,中國四大美女,他肯定是一個沒有看到過,之所以稱爲四大美女,都是那種禍國殃民的級別。大約沒移氏相比她們,似乎略差了一點,但也算是那種禍國殃民級的美人,美女他見過很多,可能讓一個國家都產生鉅變的美豔女子,至少元昊作爲一國之君,閱人無數,閱美同樣無數,卻讓元昊父子癡迷如此,沒移氏會美豔到何等地步,讓他忍不住常常產生一些遐想。

想要看真人,只能讓她來宋朝!

第83章 拜大神第225章 法輪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30章 後生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140章 問一(二)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200章 放榜(中)第238章 出手(上)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第235章 割(四)第138章 大案子七百九十七章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253章 鬥法(三)第347章 在路上(上)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八百二十七章第78章 君子守德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第24章 三疊陽春第93章 講仁(一)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796章 二更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246章 嫁衣神功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八百十八章 燦爛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194章 送(下)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21章 詩社(四)第198章 陰差陽錯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第39章 授筒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五百十八章 五問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257章 菜刀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307章 鄭體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七百二十二章 很冷很暖四第298章 失信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308章 雞鳴山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第282章 魚鱗塘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332章 拉手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四百九十章 文臣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第149章 算計第68章 拜師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第71章 告密第24章 三疊陽春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第329章 陽光普照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51章 進京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194章 送(下)第196章 折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
第83章 拜大神第225章 法輪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30章 後生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140章 問一(二)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200章 放榜(中)第238章 出手(上)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第235章 割(四)第138章 大案子七百九十七章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253章 鬥法(三)第347章 在路上(上)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八百二十七章第78章 君子守德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第24章 三疊陽春第93章 講仁(一)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796章 二更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246章 嫁衣神功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八百十八章 燦爛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194章 送(下)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21章 詩社(四)第198章 陰差陽錯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第39章 授筒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五百十八章 五問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257章 菜刀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307章 鄭體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七百二十二章 很冷很暖四第298章 失信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308章 雞鳴山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第282章 魚鱗塘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332章 拉手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四百九十章 文臣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第149章 算計第68章 拜師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第71章 告密第24章 三疊陽春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第329章 陽光普照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51章 進京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194章 送(下)第196章 折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