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

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

王韶還在遲疑。

鄭朗道:“子純,聽聞你在緣邊時披盔甲,可有此事?”

“鄭公,我雖是文臣,不與武將同甘共苦,將士豈能爲我……朝廷所用,此亦吳子用兵之道也,聽聞鄭公昔日在西北,也時披盔甲,與將士同甘共苦,又對將領推心置腹,我想,此也是鄭公屢次取得輝煌大捷的原因之一。”

“倒也不錯,這正是我刻意讓人替你打製這套盔甲的原因。昔日狄青去世,西北崩空,若狄青在世,治平時,西北豈敢犯邊?況且狄青活到現在,也不過六十出頭,那麼早就去世了,我心中時常想到,甚爲痛惜。”

鄭朗對狄青的感情不用說了。

“以前在兩廣困於瘧疾,鑽研了一些醫術,不‘精’也,然後刻意調查了一些在南方兵士得病去世的原因,有兩成多死於瘧疾,一成多死於瘴癘,還有近一成就是死於各種疽病。我又與幾個大夫做過‘交’談,疽病發作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原因是熱毒導致。在北方問題不大,南方天氣酷熱,有的地區十分溼悶,北人不習慣,容易積發熱毒,產生疽病。特別是兵士,‘交’戰時那怕天再熱,也必須穿戴整齊,一套鎧甲重達四十多斤,人體內更容易積累熱毒。”

“鄭公,這個不用擔心,我本是南人,河湟天氣遠不及南方酷熱。”

“非也,你在陝西遊歷多年,對各地氣候比較瞭解,若是在涇原路與鄜延路,即便是夏天,天氣也比較高涼的。但想要開邊河湟,洮州岷州一帶兩面羌必須要征服。哪裡山高林茂,有的地區河溪密佈,每到夏天到來,水汽蒸騰,不亞於南方。若再盔上厚厚的盔甲。就容易讓身體積累熱毒。我非是愛你,而是愛國。狄青種世衡等名將去世後,我心中恍惚,不知所爲。國家不缺士大夫,乃缺‘精’懂軍事的武將或者大臣。你在葫蘆川表現出‘色’。乃是國家以後在軍事上的棟樑之材。我不想你出任何意外。開河湟如你策論,非是爲了開邊,乃是爲了對付西夏。想對付西夏,最少得數年後了。這幾年我不想你出任何事。”

“謝過鄭公。”

“記住。若穿盔甲,只能穿它。”鄭朗再次鄭重地說了一句。想對付西夏,不能讓高遵裕胡來,也不能讓李憲統兵,只有兩人。王韶,章楶。兩人那一個鄭朗都不想讓他們出事。

王韶在史上出了事,每戰必披掛整齊,親臨前線,連夏天在洮岷那些溼熱的山林裡也是如此,這才中了招。死的很慘,一些文人篡改史書,幸災樂禍記載王韶因爲疽病,‘肉’爛沒有了。爛到骨頭,全身發臭,死前每天痛疼地嚎叫。更沒有等到五路伐夏,若是王韶能活到那時候,整個史書都會改寫。甚至世界歷史都會改寫。

沒有西夏牽制,就算‘女’真、元‘蒙’興起,想吞滅中原,難度無疑會增加十倍以上的。

王韶不知道這背後鄭朗用了多少心思。但是很感謝。

“子純,今年軍器監將換防一批盔甲。你回到秦州後看一看,以秦鳳路優先。”

“謝,”王韶這一回才真的大喜。

新盔甲知道的,成本王韶不會管,關健是重量,就是馬甲,重量減輕,戰馬跑起來速度也能提上來,況且宋軍還有許多是步兵。

但在鄭朗心中,這份禮物遠不及前一份禮物,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宋朝不是沒將,是沒有用好將,潘美、楊業、曹瑋、狄青、王韶、章楶。一代接着一代相傳,什麼時候缺少名將的?

只要王韶活着,未來收復西夏鄭朗就有了底氣。

不能說的,繼續送出第三份大禮包,問道:“什麼時候準備收復河湟?”

“鄭公,我還要招攬俞龍珂,此人乃是緣邊最大的蕃部,一旦招攏,收復河湟就會有十萬的把握。但招攏後,還要準備,刺探情報,最少也要到明年夏天了。”王韶不確定地說。順利的話,明年夏天就能動手,若有意外的話,比如西夏與宋朝爆發更大規模的戰爭,比如契丹突然進入,比如大災害,那麼只能往後拖。

“明年夏天就來得及,這裡有一份清單,”鄭朗遞了一張表格給王韶,道:“若是明年夏天,我每年會視情況,撥八百到一千萬緡供你支用,或是武器盔甲,或是糧草物資,或者錢帛賞賜。這份清單上是預算運至秦州的價格,你自己掌握。”

“謝。”王韶大喜道,今天鄭朗讓他驚喜連連。忽然又懷疑地問:“鄭公,那麼朝廷怎麼辦?”

“欠負可以慢慢償還,但兵戰乃危道也,一轉眼之即,便是千萬兵士的安危。欠負無事,大不了晚一年償還,軍費卻是不能耽擱。但我有幾句話要說。”

“請教。”

“子純,爲何你此次兵未發,爭議越來越多?”

“李師中。河湟蕃人兇悍,西夏屢屢大敗,朝堂有人疑慮。吐蕃不惡,用兵多少失去道義。還有……苟和。”

“不完全是,你用兵河湟,原因我早在廟堂做過解釋。先說勝機,吐蕃崩裂,各部不和,不及原來強大。與西夏作戰,乃是世仇,故每戰皆是死戰,又有高原優勢,故西夏多敗。然與我朝不同,我朝讓西北與北方牽制,對南方蠻人軟弱,故儂智高受‘交’趾辱不敢報,卻‘欲’奪我朝兩廣也。而西南蠻部不顧我朝之恩惠,多搶掠,又將漢人當成牛馬奴役。乃是我朝不用兵,不識漢人之威嚴也。西北不同,自曹瑋經營,多戰多捷。且河湟蕃名爲蕃人,有許多是唐朝漢戶滄陷的後代,血緣與我朝更親近,甚至秦州蕃‘婦’以借漢人種爲榮。故與我朝頗爲親近,戰意也不烈。若是主帥‘精’通軍事,足智多謀,再次悍兵勇將,有九成以上機會收復河湟也。”

“這個我真沒有想過。”

“至於道義,是略有些失了道義,仍爲軍事需要,且木徵與其他蕃部已經開始向西夏倒戈。我朝邊境從德順軍西北,發展到秦州,再向南發展,西夏已將我朝整個西北包圍。無奈也。我說過了,朝中宰執。以及陛下。也默認了你收復河湟。之所以反對,苟和是一部分因素,但很小,主要有兩條。第一條乃是朝爭。我與介甫等人發起改革,文彥博等人反對改革。我們支持你收復河湟,文彥博等人於是就反對你收復河湟。再說,苟和與保守兩詞幾乎相等,保守派的士大夫多喜苟和。不‘欲’生事。你爲了便宜行事,營田,市易,也沒有錯,李師中遵守制度,也沒有錯。你們二人想法側重點不同,故有爭議,然到廟堂上則不然了,介甫支持你。於是拼命地替你美化。文彥博、馮京反對你,於是拼命地替你醜化。因此爭議越來越多。”

王韶不作聲。

他心中感到有些悲哀,眼下他僅是一個邊臣,朝堂大佬打架,他又能奈何?

“這是外部因素。內部因素還是你本人。我去渭州前有太平州杭州之功,你去秦州前有葫蘆川之功,我有仁宗支持,你有介甫與我支持。陛下包括太后也對你支持。你有苟和派的掣肘,我當時也有。你去秦州生事。我去渭州也生事。爲何結果截然不同?”

論出身,鄭朗少年時就名滿天下,又是三元乃第,自名中狀元時,星光就照亮了整個天空,起點應當比王韶要高。功勞也隱隱高過一籌。論支持者也高,呂夷簡與鄭朗並不惡,相反的,一直有提攜之意。不過呂夷簡可不會象鄭朗這樣,對王韶提供保姆式的服務,從情報到將領到物資,後面的足以將前面彌補過來。至於掣肘,王韶有李師中,當時渭州無論滕宗諒或者尹洙,對鄭朗也未必配合。

關健還在於本人,呂夷簡晏殊沒有爲難鄭朗,如說呂公著隨鄭朗學習,然晏殊呢?

王韶用兵大開大合,但他本人也太強勢了。

若是稍稍學習鄭朗,與李師中關係不鬧得那麼僵,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文彥博與馮京如何生起事來?

一頃田發生了,不要緊,雖雷人,搞笑成份居然。最可怕的是王韶拿下武勝軍後,說了一句話,俺未要朝廷一文錢,都是俺開荒經商得來的。

宋朝最擔心安史之‘亂’,藩鎮割據,這句話說出來多欠扁!

又道:“子純,不說臺諫官有許多人反對我的改革,且說宰執,我屢屢刻意將政敵調入朝堂,陳昇之、歐陽修、文彥博、馮京,爲何?”

“異論相攪。”

“就是,雖做起事來難了一點,但有政敵掣肘,我就不能專權,不能專權就不能危害國家。故範鎮彈劾我專權,朝堂啞然,因爲彈劾不能成立。做事雖困難,可我政治生命會更長。非是爲貪權,而是爲了這個國家。仁宗時,我在仁宗面前評價過范文正公,說一個人不成熟的標誌,乃是爲了事業英勇的犧牲。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爲了事業可以卑踐的活着。範文正改革,寧爲‘玉’碎,不爲瓦碎,看似高潔冰清,實際乃是不成熟的表現。後來我又對仁宗說過一句話,我還沒有做好下地獄的準備。但爲了國家,必須得下地獄。可惜,仁宗一生,作爲他最信任的大臣,並沒有爲他下地獄,這才讓仁宗駕崩之後,留下許多弊端。直到這時,我才下了地獄。但這個下地獄,非是變成爲非作歹,而是指違心地做許多不想做的事,比如爭執,‘陰’暗的權謀術,心機。雖持之心正,終是不喜。然而爲了國家強大,百姓富裕,不得不卑踐地去活去做。”

一段話,讓王韶大爲震撼。

大半天后,王韶問道:“鄭公,會很憋悶的。”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剛則易折,故老子說上善若水。快意恩仇,當時也許快樂了,可是往往後禍無窮。有幾人快意恩仇,最終能得善報,還能做出大事業的?有時也覺得很屈,不過看着國家與百姓一天天變好,心中覺得也值。”

有,司馬光,司馬光隨後的各個黨爭大臣,還有明朝的士大夫們。快意恩仇了,打臉又踩人,是爽了。但不可能將所有政敵斬草除根,不要斬草除根了,以宋朝的制度,那怕‘弄’死一個士大夫,都會捅破了天。這些人有東山再起之時。又會怎麼做?

因此。無論是謀政,還是做人,得要學會包容。

王韶在凝思。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況且此時王韶思想已成熟,想讓學習鄭朗這種謙讓,那是不可能的,但鄭朗這一番開導,能讓他以後面寫奏本時。收斂一點,鄭朗也就達到目的。

鄭朗繼續批閱各地奏章。

真正宰執的能力非是在寫多少進諫,而正是在這個奏章一筆筆硃批上。因此看不到王旦、房玄齡、杜如晦、戴至德等人說過多少話,仍卻被時人稱爲賢相。

大家以爲鄭朗今年要折騰,還會折騰,不過今年會將銀行監擴股消息放出來,用此抵消,但也只是今年,自明年起。就得必須“無爲而治”。旱災啊,鄭朗也怕。若那時還在‘騷’動,整個改革有可能全盤毀掉了。

王韶忽然擡起頭,道:“鄭公,我有一不解。能否問一問?”

“可以問。”

“羅兀城,鄭公似乎未置與否,我猜測,難道是鄭公不想經營羅兀城。而騰出手來,讓朝廷能專心讓我經營河湟?”

“你說呢?”

“我真的很慚愧。”

“無妨。河湟僅是一次開始,一旦到收復西夏之時,你我有可能就會合作了。”

“是。”

正說着話,一名太監來到中書,大聲問:“誰是西北王韶,陛下召見。”

“我是,”王韶道。

鄭朗低聲說道:“你也是進士出身,經營河湟,便宜行事,陛下一直不怪,但便宜行事,卻不能對陛下撒謊。”

王韶還不明白嗎。

召回來,還不是爲了那一頃田。

被太監帶進皇宮,其實無論鄭朗或是趙頊,都是第一次看到王韶,趙頊十分好奇,看了王韶好一會兒,問道:“王卿,朕問你,你於秦州倒底開墾了多少營田?”

鄭朗刻意提醒過的,王韶立即伏下,說道:“陛下,迫於李師中之‘逼’,臣撒了謊,還望陛下恕罪。”

“多少!”

“陛下,一共近八千餘頃。”

“怎麼又多啦?”趙頊茫然,這個一頃與八千頃相差太大了。

王韶不敢作聲。

趙頊氣得哭笑不得,走了幾步,問道:“那你爲何又向朕坦白?”

“陛下,臣剛纔也與鄭公說過,臣打算不久後與俞龍珂相會,若能將他招降,收復河湟就能如虎添翼,明年就可以收復了。朝廷財徵吃緊,不得不營田市易以替陛下分解負擔。然許多士大夫不同意,臣只能那樣……但臣絕不敢欺騙聖上。聖上是君,臣子欺騙君王乃是欺君之罪,這才說了。”

趙頊再次氣得哭笑不得,再耍滑頭,也不能將八千頃營田變成一頃。就這個一頃,還與幾個羌戶扯皮呢。但這一句讓他十分開心,下面大臣吵,頗爲正常,這幾年改革,吵得趙頊都頭大了。這個問題不大,有幾個大臣沒有‘私’心的,關健他聽到王韶的忠心。邊臣不需要忠於鄭朗,文彥博,王安石,馮京,但必須要忠於自己。

大半天說道:“你那一頃地也太過份了。”

“臣有罪。”

“是有罪,朕看在你爲朕分擔憂愁的份上,這次且饒過你,望你以後戴罪立功。”

“喏。”

“起來吧,與朕說一說河湟。”

“喏。”王韶站起來,後背上起了一層冷汗,心裡想道,幸好鄭公提醒。

但君臣這一番‘交’談十分開心,趙頊還留王韶在宮中吃了晚飯。第二天王韶帶着那副盔甲回陝西了,馮京問趙頊:“陛下,王韶如何說?”

就不信了這個邪,當真一頃地。

“馮卿,王韶向朕全部解釋過了,營田事小,河湟事大,多年改革國家弊端,僥倖國家運轉正常,馮卿就不要再多事了。”趙頊爲了支持王韶,還派了一個大和尚配合王韶。

大和尚到智緣,善醫察脈,知人貴賤、禍福、休咎,每言輒中。京師許多士大夫爭相造訪,或請其診斷父母脈博,或者判察其子禍福,所言若神。王安石對他十分相信,王珪卻持着懷疑態度。

實際就是一個懂醫術的超級神棍。

調到河湟乃是因爲哪裡佛教氣氛十分濃厚,會對王韶有所幫助。能將京師士大夫都騙到了,況且小小的西北諸蕃。結果瞎‘藥’、結吳叱臘、俞龍珂、裕勒藏、納克淩結與巴勒淩結等族帳,皆讓這個大和尚騙得暈頭轉向,對朝廷拉攏起到極大的幫助。不過次年因功狂傲,與王韶發生了衝突。

那是後來的事,聽到趙頊派這個神棍去西北,鄭朗暗中豎起大拇指,這可不是鄭朗的主意,乃是趙頊的想法。鄭朗也猜錯了,也非是趙頊主意,還是那天晚上王韶的請求。

但知道河湟真相的不多,更不知道明年就會動,朝中正關注着澇災。

自入夏以來,全國多雨,許多地區出現嚴重澇災,這個不要緊,只要黃河不出事,危害不大。但自六月起,黃河水勢越來越高,朝廷不得不調‘精’通水利的田瑜下去視察。田瑜是河工的主要負責人,下去看過後,寫奏摺稟報,雖河堤暫時無妨,然水勢浩大,須開堤泄殺水勢。朝廷同意。不過人煙越來越稠密,即便設了泄洪區,平時輕徭薄斂,真到泄洪時,百姓一起阻攔。還有黃河好幾年未出事了,朝中一些大臣也有爭議聲。修河工‘花’了近三億緡錢帛,動輒泄洪,要這三億緡錢帛有何用?

馮京與言臣劉摯、楊繪帶頭反對。

鄭朗冷哼一聲:“諸位,不能因‘私’廢公,對於水利,諸位皆沒有田瑜‘精’通,並且田瑜一向愛民如子,若非得己,決不會提出來泄洪之舉。若阻攔,出事後你們誰來負責?”

這一年,若不是黃河河工,情況很糟糕的,史上先是大名府第四,第五埽決,漂溺數縣。後是澶州曹村埽決,又淹了許多房舍。接着鄆州又河決。可想這一年黃河帶來了多大傷害。

對水利,三人皆沒有發言權。

於是田瑜強行打開泄洪區,暫時將黃河水勢緩了下去。然而雨水一直不停息,到了八月,進行了第二次泄洪。又再度引起爭議聲。而且東南水災也很嚴重,兩浙許多圍田,圩田一起淹沒,溺死了一些百姓,也導致全國糧價上漲,秋後每鬥米自去年不足五十文漲到九十多文。但這給了鄭朗一次良機。

旱災到來,馬上就要準備蓄糧了,得有一個藉口。不能說馬上大旱來臨,那自己豈不是妖怪!現在這個藉口就來了。

正在此時,河湟終於悄悄拉開帷幕。

第6章 約定(下)第71章 告密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39章 授筒第222章 處女地(四)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56章 鳴天下(五)第235章 割(四)四百七十一章 怒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七百九十九章 禮第298章 失信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第42章 花會(下)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263章 悲絲(上)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171章 走鋼絲(中)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159章 撫琴(下)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第236章 割(五)第282章 魚鱗塘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第337章 小戰(下)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139章 問一(一)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9章 小鳥小飛(上)第18章 詩社(一)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333章 西風烈(上)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217章 找朋友(上)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第75章 幽蘭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六百十一章 天命第333章 西風烈(上)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四百十八章 鳳凰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第138章 大案子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97章 講仁(五)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第313章 瘦身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第341章 新時代七百二十二章 很冷很暖四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263章 悲絲(上)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79章 擋箭牌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106章 求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120章 內定第327章 等待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第35章 考(下)
第6章 約定(下)第71章 告密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39章 授筒第222章 處女地(四)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56章 鳴天下(五)第235章 割(四)四百七十一章 怒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七百九十九章 禮第298章 失信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第42章 花會(下)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263章 悲絲(上)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171章 走鋼絲(中)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159章 撫琴(下)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第236章 割(五)第282章 魚鱗塘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第337章 小戰(下)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139章 問一(一)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9章 小鳥小飛(上)第18章 詩社(一)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333章 西風烈(上)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217章 找朋友(上)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第75章 幽蘭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六百十一章 天命第333章 西風烈(上)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四百十八章 鳳凰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第138章 大案子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97章 講仁(五)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第313章 瘦身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第341章 新時代七百二十二章 很冷很暖四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263章 悲絲(上)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79章 擋箭牌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106章 求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120章 內定第327章 等待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第35章 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