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

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

但無論歐陽修怎麼鬧,也沒敢否定呂夷簡的提議。

正因爲這個提議,纔有了測量隱田的法理依據,不然很糊塗的下去查,查出來又怎麼着?以後照隱。

這次倒確確實實的對人不對事,針對呂夷簡進宮這個人,而呂夷簡的事沒有反對。但就沒有想到爲什麼選擇在壽州,這有原因的,其他三州離京城近,什麼皇親貴戚啊,什麼權貴宰相哪,有許多田在京城附近,包括亳州地區。不僅這三州隱田多,京城其他數州隱田也不少。

不能查,這三州查那一州都捅了一個超級馬蜂窩。

壽州也隱田,性質不同,它其實就在後來安徽鳳台、淮南、長豐、霍丘、六安與霍山地區,面積不小。也有權貴的田,不多,爲什麼隱田多,翻看地圖便知道其中的奧秘,因爲此地臨近大別山,山區地形多,有的地方山大林茂,道路不便,百姓兇悍,所以官府懶得管理,導致地方上的豪強多隱匿田地。

不查罷,一查還會麻煩,不過終是地方上的豪強,非是國舅爺,國丈,什麼相公,什麼國公家的田,以中央政府若下來清查,這些地方上的小豪們只是毛毛雨。會有麻煩,也會鬧,但麻煩不會很大。

等於捅了一個小馬蜂窩。

豪強勢力不強,朝廷也敢鎮壓,鄭朗所要的震懾意味便有了。什麼蔡汝兵盜之苦,什麼亳州大運河之要。都是假扯之詞。

無奈啊,比如吃柿子,挑軟的吃。太硬了未但享受到美味,反而澀麻了嘴。

但終是一個苟且偷安的策略,鄭朗也在想如何解決。辦法倒是有,但那一條辦法,都是在捅超級大的馬蜂窩,捅得不好,捅了熊窩。

想不出來,便不動。

並且鄭朗變得更消極。

事實慶曆新政,鄭朗有領先一千年的見識,腦海裡還有一個硬盤的種種資料。能提供一些參考意見的。包括滕宗諒,即將發生的水洛城事件,他都能做到阻止。

然而君子們的種種做法,讓他太失望。並且他的性格註定了這次袖手旁觀,怕麻煩!

鄭朗這個怕麻煩十分了不起。

不是晏殊那種怕麻煩,鄭朗怕得徹底,晏殊那種怕麻煩是小道。早遲麻煩會上門。他這個怕麻煩是大道。

怕得最徹底,便是一個有名的大隱士。

用在學問上,想減少麻煩,必須讓學問有實用價值,得到大家公認。那會有什麼成就,大儒,大學問家!

放在朝堂上,怕麻煩,就會避免減少諸多大臣反對。沒有多少大臣反對,反過來也就意味着有許多人支持,早遲會成爲政壇的領袖!

就因爲這個怕麻煩,鄭朗會多死n個腦細胞,整天都在運轉那個帶着作弊器的大腦。

然而按照鄭朗即將出來的仁義,任何事都是有陰陽,甚至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複雜多面組成的。這個陰陽也就是仁義,善惡,利弊,按照這種理論,善惡會變得很模糊不清。這套理論還在醞釀中,沒有仔細地考慮。

也就是說,有利的一面,必然有弊的一面,包括這種真正的怕麻煩。

略偏向保守,消極,還有過於老成,世故,也會自私。

鄭朗也有自知之明,認爲自己不及范仲淹遠矣,無他,德操遠遠不及,特別是自私心遠比范仲淹重。

君子黨讓他不喜,又反覆推測,一旦過份進入新政之中,或者介入滕宗諒與水洛城之事,自己弄不好真上了這條破船,遠之,會影響他以後自己的法!

呂夷簡善意,他沒有全部接受,但接受了大部分。自己年齡太小,不行,得過幾年,最少自己擔任首相,才能主持一些變革,一些穩重的,真正有實效而不是空談的革新,一步步地糾正宋朝的弊端。

甚至他冷靜的想到都不可能糾正所有弊端,舊的弊端消除,新的弊端重新上來,然而問題不要緊,關健是怎樣使國家向良性方向發展。慶曆新政純是一場鬧劇,但他也在觀注,雖是鬧劇,借鑑意義非同小可。

范仲淹是不知道,否則會欲哭無淚……

詔令下達,立即引起喧譁。

這是必然的,也進一步將新政在向死亡的深入淵推。

郭諮與孫琳前往壽州。

又根據范仲淹、歐陽修、富弼的提議,張昷之爲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王素爲天章閣待制準南都運按察使,沈邈爲直史館京東都轉運按察使,施昌言爲河東都轉運按察使,杜(木巳)(這是什麼字,汗)爲京西轉運按察使兼體量安撫,主要職責便是看下面的地方官吏有沒有政績,合不合格。

用心不可謂不好。

然而……

首先大規模的推翻舊制,許多人心中不服。甚至有的人有本事,迫於舊制,只求無爲而治。

許多官吏本身或者出自於名門,以恩蔭得進的,有很強的影響力,還有一些人是外戚,不求做國舅國公宰輔,俺只做一個地方團使練,或者知州的啥,還要怎麼的?他們服不服氣?

王素等官吏品德大多數不錯的,有人還有一身好的吏治之能,但本身這次帶着濃厚的黨爭,排除異己性質十分明顯,倒向新黨的就是好臣子,傾向舊黨的就是奸邪,導致判決不清,失去公心。即便是公心,下面的官吏也認爲判決不公。

又讓李迪的侄子李肅之提點夔州路刑獄,這個夔州路相當糟糕透頂。

所謂的夔州路是以三峽爲中心,包括後來的湖北湖南中西部地區,重慶。川南,貴北,以及梓州路與利州路以及成都府路極個別山區。多是複雜的山區地形,又不怎麼開化,種植方式是最落後的刀耕火種。在宋朝政府的軟弱縱容下,重新倒退到幾百提前的農奴制。好一點的鞭笞驅使,將莊客奴隸關在自己莊田裡,少則幾十戶,多則幾百戶幾千戶,讓他們一年四季如同牛馬勞累,僅供其一點吃穿,勞動果實悉數剝奪。

這已是莊奴的天堂。

糟糕的那真的無比糟糕。婦女也在充其勞役,還有初夜權,初夜權這個都懂的,客戶女子不得自由婚嫁,有時候爲了解饞,將懷孕的少婦剖開肚子,挖其心肝食之。

原先這裡除了蠻夷外。還生活着大量漢人,這些漢人會耕種,勤奮,也積累一些財富。然而在宋朝的綏靖政策下,因爲沒有蠻夷兇悍。被大夷農奴主脅迫,讓漢人成爲他們的客戶。不做客戶有可能會死,殺死官府有可能都不敢過問。做客戶,上述種種現象便會發生,而因爲勤奮,以及新奇,或者長相正常一點,初夜權,挖心肝食,之類的事情更多,勞役也更重。

這是一首悲觀的史歌。

可是因爲難以管理,統治者都自動疏忽這一帶地區發生的種種醜陋事件。越姑息養奸,局面越嚴重。有的農奴主們不滿,於是公開殺官謀反。此次便在夔州發生多起類似的謀反事件。

性質與中原起義肯定是不同的,中原起義都是軍士與百姓過不下去,這才謀反的。但這些人豈能過不下去?其中最大的三姓,田氏、向氏與冉氏,除了這三姓,各地皆有豪強,比如南川扶歡王家、隆化樑家、巴縣李家皆有成千上萬戶農奴。此次最亂的便是田家的田忠霸,田家力量很大,朝廷爲了安撫,特地將武陵山以西后來的酉陽、秀山、沿河、德江、印江、鬆桃、江口、銅仁、岑鞏、三穗廣大地區,交給田氏管轄,名字就叫田氏。

讓你在境內役奴、殺人,挖心肝吃,獲初夜權,這很夠意思吧。但還是不滿足,田忠霸一看宋朝困難,於是興兵寇鄰近州郡。

說來說去,恩威並用沒有做好,有恩無威,有仁無義。其實這些小蠻族並沒有多少戰鬥力,包括所謂兇悍的梅山蠻,朝廷真想動手,照樣灰飛煙滅。而且這一片廣大地區的落後,也滯阻了宋朝的發展。

鄭朗說宋朝弊端,說到民族問題,爲此刻意提到好幾條。

現在肯定不是用兵的時候,於是范仲淹派李肅之前去安撫,似乎有了效果。還是沒有做好,最後是彭乘率兵將其鎮壓的。最終還得用武力解決,連同嶺南,以及梅山蠻,夔州蠻,北宋的陸續鎮壓,爲南宋鋪平一些道路。

鄭朗知道這一歷史趨勢,但一直沒有說出解決方法。

頗有些麻煩,現在也沒有財力出兵。

直到施昌言進言,鄭朗才說了話。張亢與明鎬曾進諫,於府麟二州建十二寨拓境,施昌言認爲麟府在河外,於國家無毫毛入,至今饋守,使國家窮蹙而徒獲虛名,不應當浪費財力。

此人也是范仲淹推薦出來的,鄭朗毫不客氣地斥責。

說施昌言就憑這句話,當貶官。簡直是屁話,比楊偕說的還更屁更臭。

什麼都要收入,索性將全國一百多萬軍隊一起裁掉得了,那省下來的錢豈不是更多。府麟二路是什麼,國家的西北重要大門,有它存在,就保障了河東不受侵害。元昊入侵府麟路,幾乎將麟府豐三州掃蕩一空,但河東其他地方有沒有受到傷害?河東是國家邊境要地,施昌言說這個渾話,還能呆在河東?

范仲淹,你是怎麼推薦人選的?

何謂都轉運按察使,是察看各州縣官員是否稱職,連這一點都分不清,還能察看什麼官員?

范仲淹愕然,鄭朗怎麼炮轟自己?

這也是朝中大佬自慶曆新政後,轟向范仲淹的第一炮。

不但范仲淹,還有富弼等人,一起大驚失色。他們最怕的就是鄭朗倒戈。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而且苦逼到來,因爲蔡襄進諫,都不能到鄭朗家中詢問原因。

面對君子黨的種種作爲,趙禎還在忍耐,可鄭朗已經忍不下去了。

歐陽修上書辨解,施昌言之所以有此言,是因爲國家財政睏乏,一旦建寨,元昊有可能產生疑慮,必然破壞和議,況且前去西夏議和使至今未歸,故有此言。又含沙射影說當朝宰執,應當知道事有輕重之分。

鄭朗立即予以還擊,何謂臺閣言臣,是彈劾監督之權,你身爲知諫院長官更應知道其中的輕重,但你現在過份參與政事之中,是言臣還是權臣,難道想言權合一?

這個帽子可不小。

事實現在歐陽修已經過份越界了。

又說道,元昊入侵府麟路,軍民御守國門,死傷慘重,朝廷不但不給予嘉獎,反而多次說他們是外人,豈不讓人心寒?國家迫於想要議和,或者困於財力,暫時不能建寨,可以明說,怎能說出這種傷人心的話。豈不怕府麟路軍民在失望之下,爲元昊拉攏?一旦府麟路倒向西夏,河東怎麼辦?若不是祖宗家法不殺士大夫,僅憑此言,誅殺施昌言足矣!

這種人還能任用嗎?

шшш ⊕tt kan ⊕C〇

又說折家,折家非乃是南方的田氏等蠻族,朝廷優待,任其在地方上胡作非爲,仍不滿足,時常爲寇。然朝廷待其僅是繼續拉攏也。再觀折家,爲朝廷御守國門,子弟死傷無數,墳墓綿延數裡,皆是爲多次反抗契丹與西夏入侵的烈士之墓。這樣的折家多次居然想將他們排除在外,難道朝廷是下賤不成,忠心的當成外人,爲寇的優撫!

不放心折家可以啊,折家多次要求內附,讓他們的子弟一至遷入內地,讓你們所謂的一些人去拱衛府麟二州安全吧。作爲兩大諫官首長之一,居然是非不分,黑白顛倒,逆我者昌,順我者亡,明知所選之人非是人選,還要強自爲其辨解,我不知道這些人作爲按察使下去,能辨別什麼官員是良是劣。這樣的知諫院長還能有什麼資格擔任言臣之首?

再轟一炮。

事可大可小,小僅是施昌言一人,大直指新政的核心所在,按察良吏!

關健鄭朗性格總體還是溫和的,否則以他的眼界,看到歐陽修所造的孽,並且以鄭朗的身份,皇帝的信任,足以將歐陽修踩死。

第110章 閉門羹(上)第142章 問一(四)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五百七十二章 吻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第140章 問一(二)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334章 西風烈(下)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341章 新時代第187章 第二抓·求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41章 花會(中)第612章 賢相(上)第249章 母訓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115章 高山流水六百三十九章 始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262章 琥珀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第312章 刎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五百十六章 問邊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80章 較勁五百七十八章 並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第83章 拜大神第241章 黎明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158章 撫琴(上)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148章 銅錢四百零四章 大炮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170章 走鋼絲(上)五百八十章 指桑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200章 放榜(中)第47章 花之戰·筆筒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第345章 在路上(一)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第303章 殺雞(中)第333章 西風烈(上)第188章 第二抓;拖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71章 告密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264章 悲絲(下)第84章 臨江仙第203章 捉女婿(下)第259章 問鬼(下)第94章 講仁(二)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第159章 撫琴(下)第47章 花之戰·筆筒第2章 修剪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225章 法輪第231章 黃河第172章 走鋼絲第24章 三疊陽春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333章 西風烈(上)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第243章 號角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第281章 依(下)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197章 省試(下)第145章 唱和第56章 鳴天下(五)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六百十章 夏雷
第110章 閉門羹(上)第142章 問一(四)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五百七十二章 吻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第140章 問一(二)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九百十一章 崩潰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334章 西風烈(下)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341章 新時代第187章 第二抓·求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41章 花會(中)第612章 賢相(上)第249章 母訓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115章 高山流水六百三十九章 始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262章 琥珀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第312章 刎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五百十六章 問邊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80章 較勁五百七十八章 並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第83章 拜大神第241章 黎明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158章 撫琴(上)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148章 銅錢四百零四章 大炮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170章 走鋼絲(上)五百八十章 指桑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200章 放榜(中)第47章 花之戰·筆筒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第345章 在路上(一)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第303章 殺雞(中)第333章 西風烈(上)第188章 第二抓;拖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71章 告密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264章 悲絲(下)第84章 臨江仙第203章 捉女婿(下)第259章 問鬼(下)第94章 講仁(二)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第159章 撫琴(下)第47章 花之戰·筆筒第2章 修剪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225章 法輪第231章 黃河第172章 走鋼絲第24章 三疊陽春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333章 西風烈(上)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第243章 號角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第281章 依(下)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197章 省試(下)第145章 唱和第56章 鳴天下(五)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六百十章 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