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章 老大一

鄭朗說道:“陛下,長痛不如短痛,牽連不廣,若如此退卻,不僅免役法失敗,兩稅也會瓦解,後果不亞於唐朝均田制與府兵的崩潰。”

是指郭諮與孫琳兩人丈田引起的風波。

會出現很大麻煩,因此鄭朗有意無意的將此事從中書接手,先是請呂夷簡出山,領了呂夷簡好大的人情,不管怎麼說,呂夷簡爲了這件事,被君子再次圍攻十幾天。

但呂夷簡出面帶來極大的好處,反對大臣變得很少。在廟堂先將第一步阻力減少。再下詔書,向天下通知,說得很詳細,可沒有勒令所有州縣必須執行。不然又要捅馬蜂窩。這是先打一聲招呼,樹立法令與標準。

再下詔書,讓郭孫二人前去壽州,並從京城帶去大量小吏與士兵,給壽州豪強一個準備時間。

鄭朗再寫信給壽州各個豪強,不是他動手寫的,而是讓家中門客代筆,但蓋了鄭朗的私人印章,將事情輕重說了,特別是契股。賺錢,參與的人便多,前後攏了四萬多契股進去,有頂級大豪,也有家中略有些餘錢,又沒有門路的三四等戶,天南地北,這也是鄭朗希望看到的,參與的人多人廣,就不會擰成一股繩,與官吏合夥貪污,或者欺壓小的契股。壽州略偏,參與的人並不多,但有十幾個契股。除這些人外,還有當地的頂尖大戶,一共有三十多封信。

鄭朗作爲宰相,親信勸說,也能算是降尊紆貴。

制裁的法令有了,緩衝的時間有了,面子也給了。郭孫二人這纔不急不慢地到達壽州。

一片風聲鶴唳,有許多大戶猜到形勢不妙,紛紛實報隱田。不可能全部,十畝能報上八畝就算不錯。事實在郭孫二人臨行前,鄭朗再三打過招呼。只要隱得不厲害,警告一聲,不必深究。再一次減少糾紛與難度。

現在想查比較容易的,鄭朗的算盤。乘法口決,珠算口決,以及一些幾何公式,自他在太平州後分田推廣後,逐漸在流傳,三司也先後採納,還有郭諮的千步測量法。實地丈量誤差不會超過百分之五。

情況經鄭朗再三修正,變得要好一點,可許多大戶人家不肯低下高傲的腦袋,爲什麼要丈量我們壽州,要丈量全國一起丈量,拒不從命。這都是藉口,主要還是稅務,原先有兩稅。現在又有免役錢,二稅一加,更不想報實田。但事實除最頂尖的大戶謀得小吏外。免役法的執行,對於許多參與隱田的二三等戶卻是很有利的,徹底地將他們從力役中解決出來。原來不執行免役法,還吵着要執行,但執行了又要隱田,想要逃避免役錢。也算是正常的人性心理,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沒有嫌手中財富多了的。

接下來手段變得很強硬了,逐一測量。凡是大肆隱匿的田畝全部查沒,然而此次查沒不象史上,還是原來的戶主,但必須交稅,使得那次查田引起爭議,卻沒有多大效果。查沒的田也沒有充作公田。公田氾濫成災,最後也不知賞給那個權貴了,依然如鄭朗以前的政策,交給貧困戶與佃農。不僅交,還備下兩份田契,一份在戶主手中,一份備留縣衙,以後想要買賣田地,不但需要改變戶主地契,還要從縣衙裡改變那份地契的戶主姓名,方可生效。

也起預防作用,郭孫二人離開壽州,這些大戶們即便能使所有貧困百姓與佃農低下腦袋交出分田,但能否迫使知縣低下腦袋將田契逐一修改。這個知縣不想做官不成?

不是無懈可擊,對此鄭朗很理智,比如宋孝宗治理南宋,看到倉法糜爛,但民間一些商人與百姓自發結成社倉,以備荒年,頗有效果,於是大肆推廣社倉。起初是不錯的,可幾十年後,社倉弊端又起,成爲豪強與官吏合夥魚肉百姓的一座新的大山。

這是無解之題,只能象他在中庸裡寫的那樣,與時俱進,不時地根據事物時政的發展,做出修正調整,不然再好的制度經時間演化後,也會產生許多新的弊端。

還是沒有測量,派人到處張貼告示,將詔書以及條令通知,再放鬆十天時間。並且在朝廷懷柔以及武裝鎮壓下,各地義軍逐步消滅,也給了郭孫二人一個和平有威信的外部環境。

十天的先禮,隨後便是兵了。

其實很多膽小怕事的戶主看到風聲不對,或者有一些機靈的戶主也看到不對,先後報出實田,未測量前便讓壽州戶冊上增出五萬頃的耕地。畢竟壽州是一個大州,面積很廣,但還有更多的隱田不報。

逐步測量,先後查出九萬多頃隱田。實際不止,若大的壽州怎麼可能只有九萬來頃隱田呢。但事態開始擴大,當地許多豪強爭鬧,有的不客氣,讓郭諮直接扔進大牢,一頓笞杖後釋放,有幾個惡劣的直接流放。於是又鬧到京城,其他的州府大戶也擔心事情發展下去,對自己不利,一起跟着鬧。鄭朗發下一份命令,讓郭諮大着膽子繼續查,但要記住四個字,先禮後兵,不能給對方把柄。

既然趙禎提到此事,鄭朗說道:“陛下,請再下一份詔書,說明朝廷今年只查壽州一州隱田,以做警告。其他州府的豪強便不會跟着鬧事,將糾紛集中在壽州一州內處理。再說希望各個主客不要讓朝廷爲難,繼續隱匿田畝,若是地方官吏行事不公,苛刻於民,可於州府甚至京城來上訴,但不可以再隱匿。事態不擴大,查田一案,自壽州開始,便從壽州結束。若各地主戶繼續大肆隱匿,使戶部戶冊上田地數量減少,那麼明年繼續清查,一州兩州三州,直到將全國所有州府清查完畢。”

趙禎沉思一下,喜道:“妙。”

不僅是分化,以免鬧事的豪強多,而且也與前面所說的警示爲主,清查爲輔相謀合,更休現了先仁後義。先禮後兵的儒家之道。惆悵道:“鄭卿,朕很希望你參與到新政當中來。”

趙禎隱隱感到有鄭朗參與,成功率會更大。

但鄭朗一直遊離在外,還有君子黨們一些做法。趙禎心中狐疑越來越重,並沒有強求。雖希望,但出於保護鄭朗的目標,默視了鄭朗這種遊離。鄭朗又說道:“陛下,今年大寒,北方各地多降有大雪,又遭大旱之災。許多百姓困苦,不僅是流民要備禦寒物資,京城以及各地百姓,也要大備炭柴,以免百姓凍傷。”

“這也是,朕馬上從內庫撥一百萬,分散各地,着各州府官員多備柴炭。以免我民再次受寒凍之苦。鄭卿,你也是那個約瑟夫,將愛放在內心。”

“陛下。說仁愛,臣愧面對陛下,陛下才是仁愛,但臣是陛下的手臂,將陛下心中仁愛之意,借臣等之手之口釋放出來,造福百姓,以保我大宋社稷。”

趙禎龍顏大悅,說道:“留下來陪朕一道吃飯吧。”

“謝過陛下。”

趙禎很歡喜,偏偏鄭朗又不是媚臣。做錯了,同樣會大膽說,在沒有做錯的前提下,他也不會爲了打倒而打倒,說話中聽。象這樣的大臣,不但趙禎會喜歡。就是李世民那樣的英主同樣也會喜歡啊。

歐陽修回來。

張延壽讓他弄得仙仙欲死,但還得要談啊,貴主有什麼想法。歐陽修一聽跳起來,我主讓使臣帶着二十份和平之心前往,可你們那個元昊太不識好歹,居然將我使節關在夏州兩個余月,現在沒得談。我朝夏秋遭遇大旱,可旱情危機化解過去,要戰便戰,不戰只能依我朝前面說的九條。其他的都不可能,就連五七萬石商榷青鹽也沒有了,更沒有了二十萬。

張延壽大驚失色,說,你們那個使者說的話爲什麼不算話。

那兩個使者啊,現在流放到嶺南,要麼我派人將你護送到嶺南,讓你與他們慢慢說去。

這樣雜七雜八的,張延壽怎麼能談好事?

頭腦暈暈的,於是寫一封信回去,然後閉門不出,不想見歐陽修,省得能最後被活活氣死。

趙禎很無語。

鄭朗說道:“歐陽修此次做得很好,強行將起步點扭轉到十萬上。否則我朝起步點則是二十萬,外加五七萬石青鹽,想要搭成和議,必須得再增加。不能增加了,陛下,若真是二十萬,外加五七萬石青鹽,便是五十萬貫數,少徵五十萬稅務,會使多少百姓從危機中渡過來,若國庫裡多五十萬貫數,又能使多少災民得以救活?”

趙禎東張西望,鄭朗又說道:“陛下,請放心,要不了多久,元昊接到信後,必會再次派使者前來。現在他們想和,我們也想和。我們退他們就會進。我們進他們就會退。這次元昊前來,十有八九,會將他心中想要的向陛下交待。不然這樣談下去對我朝十分不利,他那邊沒邊沒際,我這邊卻在一步步加價,加到最後,會成什麼樣的數字。最可怕的是我朝有許多大臣會這樣想,今天給了二十萬,再加五萬無妨,那麼二十五萬吧。再不成,便成三十萬。於是最後會成爲一個罵名千古的恥辱條約。大臣們無所謂,正如曹操南下,東吳諸多文臣想和,他們投降還是官員,苦的是吳主孫權,成爲階下囚。道理相通,此時議和,官員照樣享有富貴,可後人怎麼看,不是認爲大臣無能,是認爲陛下無能軟弱。”

晏殊老眼睜開,氣得要跳腳。

這個大帽子戴上後,那個大臣還敢參與到議和當中來?

並且鄭朗多少有點在指桑罵槐。

趙禎沒有考慮晏殊的感受,反正只等幾個月,這個議和磨蹭了一年時間,也不在乎這幾個月。想了想同意,但不放心,又發出詔書,讓陝西諸臣做好防禦準備,以防元昊惱羞成怒,再度入侵邊陲。

接着狄青也到了京師,鄭朗怕出意外,不顧避諱將狄青喊到自己家中,與他談了很久。主要還是一個地形與氣候問題,剿滅義軍時談了很多,然而鄭朗這次又講了一個新的問題,便是注意衛生。

兩軍交戰,旌旗招展,萬馬奔騰,氣勢慘烈,看上去很威武,其實作爲一個後世人進入軍營,遠非後人所想像的那樣,特別是衛生,將士時刻面臨着死亡的危脅,那有功夫注意衛生,有時候士兵身上都爬滿跳蚤。

這個在北方沒有關係,到了南方,正是生瘧疾與各種疾病的另一大源頭。所以要狄青命令三軍注意衛生,時常用鹽水洗衣澡,而且衣服補子也要用鹽水浸泡後再清洗,進行粗製的消毒,減產疾病可能性。主要就是頭難,呆上幾年後適應當地氣候,便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這才讓狄青率軍南下。

看着他的背影,鄭朗長鬆一口氣,隨着狄青這一去,宋朝的和平時光便要到來了。

這時,他忽然感到和平的可貴。

新年不知不覺地到來,韓琦從陝西上奏,說國家經濟緊張,水洛城修得沒有意義,請罷水洛城。

對這個水洛城,後來許多人都沒有弄清楚,況且趙禎。韓琦數次參戰,威震西夏,他說修沒有意義,大約是沒有多大意義,於是下詔停止修建。

鄭朗沒有出手,他在心中實際哭笑不得,老大之爭終於開始了。()

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263章 悲絲(上)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184章 美人(下)第335章 小戰(上)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222章 處女地(四)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第24章 三疊陽春四百十七章 渾沌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第69章 王老虎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第191章 橄欖枝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五百六十一章 追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九百零七章 抽薪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225章 割(三)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66章 法度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第138章 大案子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300章 打雞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七百六十章 凝望第222章 處女地(四)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第85章 第一觀(上)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第106章 求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第235章 割(四)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第154章 冤(上)第201章 捉女婿(上)第256章 呂夷簡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六百十一章 天命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52章 鳴天下(一)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第275章 留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第177章 平靜九百十五章 賣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第126章 十段文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263章 悲絲(上)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
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263章 悲絲(上)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184章 美人(下)第335章 小戰(上)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222章 處女地(四)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第24章 三疊陽春四百十七章 渾沌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第69章 王老虎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第191章 橄欖枝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五百六十一章 追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九百零七章 抽薪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225章 割(三)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66章 法度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第138章 大案子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300章 打雞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七百六十章 凝望第222章 處女地(四)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第85章 第一觀(上)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第106章 求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第235章 割(四)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第154章 冤(上)第201章 捉女婿(上)第256章 呂夷簡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六百十一章 天命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52章 鳴天下(一)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第275章 留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第177章 平靜九百十五章 賣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第126章 十段文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263章 悲絲(上)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