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

六百七十章猴子上

鄭朗第一站自循州開始,再到梅州、潮州與惠州。再折回循州,將循虔道案件先行草結。在他心中,兩廣若要發展,必須以珠江三角洲爲龍頭,帶動整個兩廣發展。一是廣州有基礎,二是有優良的港口,三是發達的水路交通,四是有人口基礎,八縣有戶近十萬,百分之九十五還是漢戶。最重要的便是離南洋近。現在看不出來,一旦兩廣人口增加,最後一條優勢將會無限地放大,使廣州能躍爲與杭州一樣的怪物,能將鄂州等商業大州甩在後面。

能不能做到,就要看這兩年的投入與建設發展。廣州纔是考察的最重要地點。

但不能小視潮州與惠州,梅州一州不足一萬戶,潮州卻有五萬多戶,惠州也有接近五萬戶,再加上廣州,三州幾乎佔到兩廣總戶數的四分之一還略有餘。

地理條件決定的。潮州有惡溪(韓江)三角洲,討厭的就是鱷魚多,但自從韓愈殺鱷後,百姓對這種生物不再害怕,主動殺鱷,鱷魚之害不大了。龍川水中下游一大半從惠州經過,帶來良好的灌溉種植條件。還沒有發展好,若發展得當,最少能多容納兩倍三倍以上的百姓生活。

一個縣一個縣地巡視。

不是看縣城,還深入到鄉下看農村,看礦,看鹽場,看港口,順帶着還審訊了十幾樁冤案,罷免一個知縣,處執數名小吏、一名主薄、一名縣尉。

這一看,兩廣那些不好的官員一個個心不慼慼,爲保住頭頂上的烏紗帽,只好洗心革面,小心地處理政務。

實際鄭朗主要看的是地形與水利。

但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各地商人與蠻人以及他處百姓。

朝廷看到的是財政情況良好,實際帶來的遠遠不止這些。改良型免役法釋放大批中產階級,未必所有人轉換成功,有的人釋放後大肆經商破產,不少人。但也有不少人轉型成功,向一二等戶進軍。平安監與銀行更是象兩個怪物,讓許多人幾年下來,財產翻了一番。特別是平安監。已經實施十幾年,有的人財產翻了兩番,最早的那批,翻了四番五番六番的都有。許多商業大賈在產生,然而鄭朗最憎恨兼併土地,隱田隱戶,在任首相時。避免爭議,未對並田隱田動手,可不停地寫一些文章怦擊這種現象。簡單的一句話,你們的錢夠多啦,爲什麼還不放過這些可憐的貧困老百姓?至少自趙祉朝起,舉國上下在着重培養氣操,那怕象歐陽修那樣的僞君子們,文章也寫得花團簇簇。說明節氣的重要。所以鄭朗文章一出,附和者很多。以至全國上下,將這些並田與隱田行爲當作高利貸一樣。認爲是一件很卑鄙的事。而清查壽州後,最少平安監與銀行裡的大戶人家,大多數人主動中止這種行爲。可手中有錢,積累了大批錢帛,放入銀行不值,雖有利息,利息太輕了。聰明的都能看到,這個利息還沒有物價上漲得快。

又往哪裡投入呢?

有門路的擴大商業規模,作坊規模,沒有能力的。一愁莫展。

鄭朗將會在兩廣投入大手筆消息傳開後,許多商人紛紛南下,來的最多的是兩浙路商人,鄭朗在杭州所做的一切,他們感受最深,其次是江東。一個個嗅覺靈敏到了極點,紛紛南下,來尋找機會。

還有許多觀望的蠻族,循虔道血戰,循州血誓盟會,再次倒戈,一起又向循州出發,來向鄭朗表示對宋朝的忠心。

以及百姓。

福建路以百分之九十幾的山區地形,卻成就宋朝第二人口密度地區,可以想像生存環境的激烈。往往連一些地主都不敢養二胎三胎,不能養,一個兒子還能維持家業,兩個兒子一瓜分,變成中農,再一瓜分,就變成貧農,無法維持家業的優勢。但養了怎麼辦,子女溺死,掐死。王鼎來到建州後看不習慣,大家停,停,不準這樣做,太沒有人倫之心了。

可是身爲父母,誰不痛苦?當真父母親一個個象蕭耨斤那樣,就是象那樣,蕭耨斤不是不愛兒子,愛的是二兒子,悲催的是遼興宗。但不這樣做,又怎麼辦呢?

聽到一些傳言後,一些百姓活不下去,一個個舉家南下,來兩廣討生活。不但福建路,江南西路也有。反正宋朝政府也不禁止百姓流動,官府對此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你們自己逃的,在半路上出事與俺無關。

田瑜與元絛二人聞聽這條消息,趕忙派人去迎接安全排。這些州府官員不管不問,但這些百姓是向兩廣流逃的,出了事,兩廣官員都有責任。兩廣也在着手修建各條道路,正好需要人手。一邊着手安排流民,一邊派人向鄭朗要錢。你別巡視了,馬上就得用大批錢帛,給我們弄來。

鄭朗上書,向朝廷要錢,先給我們弄五百萬貫。

龐籍苦逼得要死,你小子不就替朝廷賺了幾個錢嗎,不將它們花掉你不甘心是麼?

回了一封信,撥款可以,銀行那筆錢俺也不管,但你得考慮朝廷的承受能力,荊湖南路那邊在花錢,狄青去了特磨道在花錢,天知道今年會不會有災害,我只能給你撥出一千萬緡錢。多了一個子也沒有。並且這一千萬緡錢立即撥給你,省得我馬上心中後悔。

鄭朗也回了一封信,龐醇之,彆氣,我回到京城的時候,請你到樊樓大快朵頤。也不用急,雖前期用錢,一旦建設好了,兩廣走上軌道,一年會增加許多收入,朝廷財政情況會更加良好。甚至一年包括各項收入在內,兩億收入也不會是一個夢想。想一想兩億國家財政收入,國庫會變成什麼樣子?

龐籍又回了一封信,你別給俺畫餅,將來的事將來說,得考慮一下眼下朝廷的財政壓力。

鄭朗無語了,龐太師太精明,不吃自己畫的餅

也不可能讓國家財政達到兩億的,雖然兩廣有着美好的前景。銀行收入也會節節攀升,但國家需要這麼錢做什麼?能正常有一個一億五六的財政收入,就足夠了。其他的,會逐步鬆馳兩稅。減輕農民的壓力。但在輕徭薄斂的情況下,國家一年財政收入還能達到一億五六,將會產生一個巨大的脫變。也能輕易地發起比慶曆初西北戰爭更大的戰役,甚至可以用錢帛直接誘使對方各部各族反水。現在還不行,王安石那樣做也不行,雖然錢斂出來,河湟之戰。交趾之戰,以及平夏戰爭,都沒有讓宋朝產生財政困難,可百姓呢,還不是從百姓身上變法斂出來的?好的是國家,苦的還是百姓。

這一切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鄭朗在兩廣,並且說過話。在兩廣時間不會短。看也能看出來,纔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動都沒有動。最少也得呆上三兩年。

鄭朗的經濟能力讓商人放心,鄭朗對百姓的關懷讓百姓放心。

這才造就大批商人百姓南下。

鄭朗也沒有寫信了,知道自自己南下後,大肆揮霍,已將龐籍逼得夠緊,一千萬緡錢有可能不夠的,廣南東路這邊今年會要很多錢帛砸下去,廣南西路那邊也要投入一些錢帛。真不行,再將工程縮減一批。

第二件事便是趙禎的憤怒。

以趙禎一慣的性格,處理事務皆有些偏軟。就象宋克隆。放在那一個皇帝身上,多半被處死了,僅是一個杖刺沙門島,隨後便後悔莫及,派使追回詔書,遇大風雨未追上。在宮中後悔莫迭。

然而連鄭朗也沒有想到此次趙禎的怒火。

趙禎智慧成長,本身疑心不重,能看出鄭朗的忠心與小心。對鄭朗一點也不猜疑,甚至主動打消鄭朗的兢兢業業,讓鄭朗安心地做事。況且鄭朗這次南下,先是宋朝與吾皇,宣揚忠於宋朝,皇上仁慈,更能看出這份小心與忠心。若這樣還猜疑,讓其他大臣以後怎麼做事?難道全部做無爲官員?

而且或多或少的,從青少年培養出的那份友誼,那一份若有若無的基情,在趙禎心中鄭朗實際是第一心腹大臣。當然,不能說的,否則言臣會再三的噴口水。

鄭朗的吏治能力,在趙禎心中,鄭朗是齊桓公時的管仲,劉備的諸葛亮,符堅的王猛,唐朝的房杜與姚宋,中國上下幾千年僅有的那麼幾個賢臣,宋朝是否能中興的最大保障。

再加上鄭朗奏摺說得不清不楚,趙禎憤怒了。

不但在都堂發火,第三天大早朝上再次發怒。下面幾百個大臣聽着趙禎的咆哮,一個個啞口無言。不過對此事他們同樣很反感,天大地大,士大夫最大,這些人私鹽也罷了,居然敢糾衆謀害一個堂堂的宰相,以後還有誰敢去嶺南爲官?這不僅觸動了趙禎底線,也觸動所有士大夫的底線。萬一自己犯事貶去了嶺南怎麼辦?自己身邊可沒有那一百蕃騎保護。居然上下一致附和趙禎,要嚴懲不怠。

這一決定非同小可。

先是依照鄭朗的建議,將程師孟與楊察、蔡挺放到嶺南,楊察爲同轉運使,程師孟與蔡挺爲轉運副使,協助鄭朗建設廣南東路。相對於這三名官員,實際是貶職。實際是前去鍍金的,若做得好,將是一份天大的政績。鄭朗升無可升,大不了再回去做首相,還能做什麼?這三人不同,皆沒有擔任過東西兩府相職,那怕是副相。

又調王鼎爲江南西路提點刑獄,王綽爲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副使,李道、徐程、尚同分別爲虔州、汀州、循州知州。這一次,鼎鼎大名的三虎四瞪除孔宗旦壯烈犧牲外,全部集中在三路與私鹽氾濫成災的地方。

三虎三瞪到來不算,又在詔書裡清楚地寫着,所有涉案人犯必須嚴懲,任何官吏不得爲其包庇求情。

以這樣嚴厲的態度來處理案子,在趙禎手中乃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可是鄭朗啼笑皆非,來一個王鼎足矣,怎麼三虎三瞪全部弄來?這些人可都是一把鋒利的刀,用得不好傷人也傷己。最妙的是朝堂上下居然難得的統一意見,對這次趙禎的做法,全部表示歡迎。

接着趙禎又將此案大肆登於報紙,載於發向各州的邸報。

倒不是氣憤私鹽販子的膽大,而是爲了勇氣。文官要攏權。可某些文官表現讓人感到十分失望,往往敵人未來,就望風而逃,望風而降。甚至張海幾十人就能打開州縣的城門,讓官員舉酒端肉來請安。

懦弱如此。

鄭朗爲了國家,以尊貴之身,屢屢深入險境,難道你們一個小小的知州知縣,比鄭朗更尊貴嗎?如果個個不怕死,儂智高能不能迅速打到廣州城下?層層州縣耗下去。耗也將他的人馬耗死了。

四月末,鄭朗與周沆風塵樸樸地來到循州城外。

鄭朗正值壯年,能抗得住,周沆年近五十歲了,一個來月輾轉各州各縣,身體骨吃不消,氣喘吁吁地說:“鄭相公,進了城。可得要休息幾天。”

“那是當然,我也要花幾天功夫,看看循虔道兇案。”

周沆又喘了一口粗氣問道:“鄭相公。這樣奔波你很快樂嗎?”

爲國爲民辦事情當然是好事,可累都快要將人累死了,至少自己未感到那一點快樂。難道自己不是好官,天地良心,自己爲官還是對得起這點俸祿的。

鄭朗卻誤會了,答道:“我哪裡敢談得上快樂,範希文心地乃是潔雪,乃是白紙,潔白無瑕,但我的心地卻染上太多太多不好的物事。只能說。皇上對我信任對我恩寵,每年俸祿與補貼達到三萬多緡錢,略略對得起皇上這份信任,這份厚祿,慚愧啊慚愧,這句話以後不要再說了。”

周沆很萌。奶奶的,即便國家給了你厚祿,你兩次捐款就拿出十幾萬緡錢金銀,這一除,你的薪水等於少了一半,都快與我差不多了。還說慚愧,那讓我們這些官員怎麼辦,一頭撞牆而死?

這貨,難道與那些兵士一樣也練過武藝的!周沆累得不行,又讓鄭朗一句話憋得要死,於是氣得直哼哼。

鄭朗屢屢推薦范仲淹,周沆也不大服氣,對范仲淹的德操周沆不敢質疑,但對范仲淹吏治能力,周沆卻很是看不起。一個新政弄得國家烏煙瘴氣,這算什麼本事?

一行人迅速到了循州城外,城外出現新變化,接到趙禎任命後,楊綽等人飛快南下。

都是一些不怕事多,就怕事不多的主。聞聽這件大案子,一個個樂得眉開眼笑。程師孟、楊察與蔡挺還在半路上,王綽與尚同就飛快騎馬,好幾天前來到循州。

兩個主一來,事就多了。嚴刑審問,不但將今年的案子審了出來,連帶着將沉年累案一起連根往外揪。然後一道道命令下達,抓人抓得那個叫歡快,不提了。

鮑軻讓兩個主弄得整傻眼。

但皇上聖旨寫得很清楚,讓他們前來就是不怕事大,而怕事小的,無可奈何。

犯人抓得多,尚同在城中尋找了一棟民居,重新緊急修葺,當作臨時牢房,在城外雖有幾百兵士看守,尚同不放心。

聞聽此事後,鄭朗與周沆皆是皺眉頭。

鄭朗也想連根揪,但二人揪得太過份了,必將動搖數州民心。

各個官員迎了出來,鄭朗簡單寒喧幾句,便率隊進城。

剛走了一會,一個年近六十的婦人將他們一行攔住,往下一跪,哭道:“鄭相公,你是好官哪,請放過我兒吧。”

尚同恨恨地說:“鄭相公,不要理她,她家的兒子正是林中兇手之一。”

鄭朗聽了蹙眉,不過他明顯看到老婦伸出的手很不正常,略有些彎曲。

老婦說道:“鄭相公,這位知州,我兒是不懂事,犯了法,可是爲我這個老婦人啊,我不如,不如……”

就要往牆上撞,讓鄭肅一把將她拽住。

“有長進了,”鄭朗誇道,不是誇鄭肅武功,而是誇他知事理。然後看着老婦人問道:“婆婆,你將話說清楚,什麼爲了你?”

“鄭相公,我就是得了這個病,兒子又不懂,家中窮,要抓藥,聽了他們的話。但我兒沒有殺人哪,就去了那麼一次。還是站在後面的。”老婦人一邊哭一邊說,說得不清不楚,不過勉強能聽懂她的意思。

這件事鄭朗也很清楚。開始時所有參與的漢人兇手都沒怎麼衝鋒,這是某些人授意黃小五這樣做的,減少傷亡,以免案後撫卹重。但打到最後,黃小五一怒之下,不顧一切,派帶來的漢人也衝上來。但當時情形很混亂。兵士傷亡多中箭與長矛,死於短兵交接的人很少,天知道誰是兇徒,就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

他還是說了一句,道:“婆婆,這樣吧,你隨我一道,我去衙堂。當場將你兒子的案子斷掉如何?”

“謝過鄭相公,謝過鄭相公,”老婦人連連磕頭。讓鄭朗扶了起來,又囑咐兩個侍衛將她攙扶着,來到衙堂。聽聞鄭朗判案,許多百姓涌來。一開始牽連的人不多,循州一切正常,但經過尚同與王綽之手,變了味,當然,他們用心是好的,可好過了頭。抓的人越來越多,許多百姓人心惶惶,因此聽聞鄭朗審案,一個個跑來觀看。

一會又有一個少婦抱着孩子過來,是兇犯的妻子兒子。

鄭朗略略有些不悅,之所以審理此案。乃是讓王尚二人牽連廣了,糾正一下,還有看在兇手孝心的份上,這才立即過問的。若是用老人妻子孩子來逼自己,不大歡喜的。

又看了看,少婦與孩子臉上掛着菜色,再次隱忍下來。

兇犯帶了上來,三十幾歲,身上被打得皮開肉綻,一老一少兩個婦人大哭,讓衙役帶了下去。

鄭朗問道:“堂下姓氏名誰,哪裡人氏,今年多大歲數?”

手中已經在翻看卷宗,之所以問,例行公事。

“鄭相公,小的叫徐二娃,龍川黃裡溝人氏,三十二歲。”

“爲何淪爲兇手?”

“小的家中貧困,大夫說小的老母得了關節什麼麻痹,什麼來着……”

“知道了,接着說,”鄭朗道,也就是類風溼,這種慢性病在這時代幾乎是無藥可醫的,路上看到那個老婦手指畸形的彎曲,明顯也到了晚期。

“是,我去抓藥,藥又貴,我買不起,他們喊我去,我,我就去了。”

若是一般人會接着問,你去做什麼的,但鄭朗在看卷宗,打苦了,什麼都倒了出來,連小時候偷雞摸狗的事都招供了,寫在卷宗上,他看到一行話,此人家中有十六畝地,立即想到一個問題:“你抓的什麼藥,這麼貴?”

有十幾畝地,這個人身強力壯,能做工,能僱人家田地種,家中生活也能勉強過得去的,而且這是慢性病,還是絕症慢性病,若生在鄭朗這樣的富貴人家,什麼人蔘鹿葺往上堆,那個藥費會很貴。這種貧困人家,一般大夫開的藥方都是很賤的,僅保命而已,值得淪爲兇手謀財麼?

“小的也不知道,反正很貴,每次抓藥都要好幾貫錢,小的原來家中還有五六十畝地,賣了幾十畝,還不夠,他們給了小的,小的一百貫錢,小的就去了。但小的真沒有殺人,手中弓箭都沒有放一下,相公你的手下出來,小的就抱手投降了。”說着大哭起來,那一天對於這些人來說,更是一個夢魘,血流成河,屍積成山。

“五六十畝地……”鄭朗沉吟一聲,若是真有五六十畝地,家中生活條件不會太差了。想了想對尚同說道:“尚知州,你派人騎馬立即去黃裡溝問一下,看他家中原來倒底有多少地。”

然後又盯着徐二娃問道:“那張藥方可在?”

“在。”

鄭朗讓一個衙役跟徐二娃的妻子去他家拿藥方。

外面聽審的百姓覺得很稀奇,這好象與兇案無關哪,爲什麼要問這個。

鄭朗閉目養神,一會兒先是藥方拿來,鄭朗看了一眼,將它遞給尚同,尚同不明其意,鄭朗說道:“我所帶來的兵士當中有幾個醫兵,你將他們喊來問一下這個藥方需要多少錢。再說一聲,整個循州城只有一家藥鋪。”

尚同忽然意會,喊來一個醫兵,遞給他藥方問:“若按這個藥方抓藥,得要多少錢?”

醫兵不知道其意,說道:“這是治麻痹的藥,不過不起效果啊,藥方開得太賤。”

鄭朗睜開眼睛說:“你就告訴尚知州得用多少錢?”

“不大好說,放在中原得要兩百多文。但嶺南藥材多,物價低,也許不足一半。”

鄭朗又問徐二娃:“你抓藥時用了多少錢?”

“一貫多,一千多文。有時多一點,有時少一點,一千三百到一千四百錢。”

尚同懂了,循州面積很大,是太平州的三倍有餘,可人口稀少,三縣人口總和才三萬來戶。不及後世的一個大鎮人口多,所以州城僅是一家藥鋪,大夫開的藥方沒錯,考慮到百姓家中的情況,又是絕症,僅開一些賤藥,讓藥人多拖一段時間,但錯在藥店了。藥店奸商訛人。逼良爲盜。

嫉惡如仇,雖出家良好,專門打擊豪強大戶的尚同怒了。喝道:“去將那個藥鋪掌櫃抓來。”

“喏,”幾個衙役如狼似虎地下去,大約這個藥鋪平時名聲就不大好,連同衙役聽到抓他們都興沖沖的。

到了這時,鄭朗不關心徐二娃家中是否賣過田了,問其妻道:“若是本官關照里正平時對你們照顧,再給予你家免稅三年時間,同時本官再給你五十兩銀子,你願不願意等候你丈夫回來,贍養你的婆婆?”

這句話意味着什麼。生機!

婦人磕頭如搗米,大聲說道:“願意,願意。”

“鄭相公,不妥,當時你爲了遵守規則,不讓那些熟蠻掠奪奴隸……”尚同大聲勸阻道。

話外之音。你爲了你說話算話,寧肯這些熟蠻前去屠族,都不留活口做奴隸,現在這些人蔘與了兇殺案,是直接的兇手,怎能法外開恩?

“尚知州,當時如此,我有兩個原因,一爲鹽道永無後患,二是制訂規則,我基本都能遵守,我不能遵守的,就不會去制訂這個規則。然而法律呢?能不能做到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王子與士大夫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怎麼可能?”

“那就是了,因爲做不到人人在律法面前一律平等,我執法往往因事而法。比如張海與王則,張海爲盜,是官府所逼,是國家苛政,是災害,活不下去才淪爲盜匪,給他們機會,他們重新歸順朝廷,故我寬恕了他。陛下也屢屢有旨,若是因爲飢餓活不下去,做出一些搶糧食的事,也可以寬恕,便是此理。然而王則呢,他身爲國家校尉,身深國家之恩,不愁衣食用度,卻聚衆用邪教謀反,故只能誅殺,不能做任何饒恕。這便是事與事不同也。這些兇徒按法全部當爲誅殺之罪,但幕後主使纔是最可恨的,他又是爲孝而去犯法,可以略做一些法外開恩。”

“說得好,說得好!”外面聽審的羣衆一起擊掌。

“那,那……”

“尚知州,我知道你是好心,想還循州一個太平,還有你,王副使,也是如此,不過要看,幕後參與主使的人一律要抓捕,家人蔘與其中,同樣必須抓捕嚴懲,沒有參與,不必牽連,也便體現陛下的仁慈之德。還有,直接的兇手遠沒有那些主使的人可恨,他們僅是一把聽人擺佈的刀,若是遇到類似徐二娃這種情況,可以免去死刑,當然,活罪是避免不了的。再如往年積案,殺官殺兵、劫人婦女的直接兇手與指使人,一律得不饒過。至於私鹽,那也是朝政積留的弊政,既然新鹽政開始,也就不必追究了,以免引起動盪。”

外面嘩啦一下子,跪倒一大片百姓。

王尚二人抓得太狠了,若象鄭朗這樣處理,會有一大半犯人無罪釋放出來。還有一部分人會得以活命。

“鄭相公……”

“尚知州,就聽我的吧,天氣也熱了,聽說循州關押了一千多名犯人,這幾天我先協助你們,審理判決一批,若是確認死刑的轉到廣州,秋後判決,”忽然低聲對尚同耳邊說道:“你恨,我也恨,可是皇上的性格你不是不知道,若僅處死幾十人,那怕一百來人,皇上會恩准同意的。若你判決幾百人、上千人死刑,皇上必不準,反而連帶着真正的兇手逃脫法網。”

一句話說得尚同哭笑不得。

鄭朗這才判決:“判徐二娃黠面流江南西路牢城三年。”

也算很重的宣判,不過活命是有了。

又讓侍衛拿出五十兩銀子給了這對婦人,雖不捨,都如此了,還能說什麼?倆婦人一邊感謝一邊抱着兒子痛哭,最後離開。

鄭朗開始接手案件,牽案的人太多,那邊在抓,這邊在判在放。只要判決的,多是釋放,或者打一頓再釋放,也有部分人判決流放。最多的一天,是第三天,鄭朗一共釋放判決了三百零五人。又發佈一道命令,允許五月端午節,所有案犯家人來探望。這樣一來,民心漸安。

到了五月節,一些必殺的生蠻留下來,準備秋後問斬,大部分生蠻黠面流放沙門島,刑滿後安置於延州,不要回嶺南禍害了,讓延州的蕃子對付他們去,看誰更兇。

這樣一來,牢房裡僅剩下六百餘犯人,除了新抓來的外,大多數能判死刑的,不能判死刑的,最低也是一個流放沙門島之罪。這要縝重的,看看有沒有輕判的可能性。不放也不判。

江南西路與福建路那邊同樣也狠,雖然帶起無數動盪,不過八州猖獗一時的私鹽販子與幕後主使者幾乎撥之一空,最少有一千幾百名豪強、大戶與商人牽案其中,三百餘起積案查獲。還有許多先後作案的兇手們,紛紛逃離,至於逃到什麼地方,只能慢慢海捕了。

五月十二,在鄭朗阻止下,才停下抓捕,隨後鄭朗又寫信給王鼎與楊紘、徐程、李道,讓他們將此案中結,不能再挖下去,再挖非得引起大亂子。並且在信中又含蓄地說了輕重。

將餘案交給鮑軻與王綽,還要進行二審,但那要轉到廣州,正好鄭朗下一次巡視的終點站就是廣州。鄭朗這才與各地趕來的商人與蠻首們會面。正在會談之時,鄭肅從外面跑來進來稟報:“交趾派使來慰問相公。”

“哦,”鄭朗冷笑一聲,迎了出來。

一個短小精瘦的人帶着幾十名侍衛正在廳外等候,看到鄭朗諂媚地說道:“鄭相公,我乃是交趾大鴻臚李日同,見過鄭相公。”

越李朝此時也說漢語,將全國分爲十道,官員分封仿佼中原制度,但以示區別,結合了漢唐宋制度,有樞密使,也有六部,也有太尉,不過這個大鴻臚大約是臨時授予的官職,便於外交。李日同又說道:“鄭相公,我祖籍也是鄭州人。”

鄭朗點點頭,別當真,李家祖籍是福建不錯,但他們又宣傳自己是唐朝李氏後裔,以示他們政權的正統性,現在這個李日同又變成了祖籍鄭州。是漢人,可都是一羣忘記祖宗的漢人!

現在沒有必要招惹交趾,不符合戰略計劃。

兩人坐了下來,陸續寒喧幾句,李用同還帶來一些李德政送來的禮物。當然了,拿了餘靖的兩萬緡錢,現在償還一些小禮物,也是應當的。不過人家很狡猾,俺們讓大將李宗道率兵二萬,準備水路進發,你們宋朝不接受,不能怪俺。這很讓鄭朗弄不懂,餘靖這些人物在宋朝也算是頂尖的人物,吏治也不錯,一攤到外交,一個個全部變成傻子。

鄭朗神情平淡,讓侍衛將禮箱擡下。

接着寒喧,李日同忽然說道:“我聽說貴國兵士勇敢,於循虔道將生蠻打得一個個無還手之力,在下十分仰慕,正好我帶了一些侍衛過來,能否讓貴國兵士與我的侍衛比試一下,讓在下開開眼界。”

鄭朗眼睛突然閃過寒光。

難怪交趾來送禮,用心歹毒啊!冷冷道:“你們交趾想讓我的兵士出醜?”

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五百九十章 破趙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五百十八章 五問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133章 神秘女郎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82章 四君子(下)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九百十五章 賣第242章 揚帆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58章 道(二)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231章 黃河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294章 排陣(上)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266章 淨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七百九十七章第121章 喜訊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79章 擋箭牌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七百九十章 強橫四百十八章 鳳凰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89章 長嘯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第256章 呂夷簡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238章 出手(上)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七百五十七章 拜九百十八章 扯皮八百十三章 捅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七百二十二章 很冷很暖四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316章 佈施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23章 三疊陽春(中)第18章 詩社(一)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21章 詩社(四)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151章 抓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230章 大中庸(下)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第127章 中(上)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七百三十章 姓李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
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五百九十章 破趙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五百十八章 五問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133章 神秘女郎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82章 四君子(下)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九百十五章 賣第242章 揚帆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58章 道(二)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231章 黃河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294章 排陣(上)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266章 淨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七百九十七章第121章 喜訊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79章 擋箭牌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七百九十章 強橫四百十八章 鳳凰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89章 長嘯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第256章 呂夷簡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238章 出手(上)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七百五十七章 拜九百十八章 扯皮八百十三章 捅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七百二十二章 很冷很暖四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316章 佈施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23章 三疊陽春(中)第18章 詩社(一)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21章 詩社(四)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151章 抓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230章 大中庸(下)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第127章 中(上)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七百三十章 姓李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