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

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

尹洙說道:“太過殘忍。”鄭朗聽了很萌,說:“師魯兄,何來此言?不是殘忍,是民心所向。國君是昏主,朝堂羣邪亂舞,做爲子民應當怎麼辦?”“蕩濁水逆流而上,躍霾空而唱清啼。”“孔孟也贊成師魯兄的說法,這叫殺身成仁,捨身取義。夫子曰,歲數方知松柏後彫也。越是在艱難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本色。但還有一種說法,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如若遭逢無道之世,殺身取仁固然是勇也,終是不美,不起任何作用,反替君主增加一份惡名。故夫子認爲無道則隱是一種智的做法。如今君主仁愛有加,國家蒸蒸日上,以張元吳昊之能,不走科舉,也可以用其他方法上位。然而爲了榮華富貴,叛逃賊寇,不僅如此,挑唆賊寇入侵我朝,殺害我朝百姓,危及我朝社稷。這不僅是以子軾父,還是藉助賊人之手,合力軾父。隱是智,反則是賊是逆,張元吳昊不僅是孽,是賊,是謂不忠,是謂大逆不道。今天這樣的下場,算是幸運了。國家不喜暴法,否則以他的罪名,剮上萬刀也不爲過。”不愛國可不能叛國,就算叛國,也不能勾引敵國入侵自己祖國。這種漢奸還能讓他好死?這是大義,尹洙不能吭聲。忽然想到一件事,昔日範諷說鄭朗是王莽,未來宋朝的大患,真乃好笑的評語。三人走進鄭家。崔嫺對韓琦一直很客氣,讓杏兒上茶,自己親自下廚準備菜餚。有些人少招惑爲妙,崔嫺這種客氣正是這個心態。韓琦不知道,感覺來鄭朗家很舒服。上下對他全部十分尊重,倍有面子,捧着茶,問道:“行知,我聽你那個聯防之策,十分不錯。不知能否在秦鳳路推廣否?”“稚圭兄,聯防之策一分爲二,前者團結百姓。全民皆兵,作爲邊區百姓,這是應當做的事。不一定要作戰,有了準備,敵人就不敢入侵,此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策。二是閉塞道路。秦鳳路想推廣,我不贊成。它是從唐朝以丁數徵稅,於是閉關自守的落後政策上發展起來的想法。是一種倒退,你可以用我朝與唐朝的收入對比,看看那一種政策先進。吐蕃僅是防範,眼下幾十年內,不會是我大宋的敵國。秦鳳沒有必要將道路閉塞,使商旅不行,於民不便。減少稅賦收入。”韓琦一陣沉思。很多時候,他也佩服鄭朗的一些奇思妙想。當然,佔了一千年的高度,再轉過頭看待宋朝,至少在這個高度上,無一人能及鄭朗。忽然門客進來稟報:“葉轉運使求見。”話音未落,葉清臣已經自顧自的走進來。氣喘吁吁地問:“行知,爲什麼那個價售馬?”問完了,才與韓琦、尹洙見禮。尹洙奇怪地問:“什麼價。什麼售馬。”此戰繳獲大量戰馬。一共分配了四萬匹後,將挑剩下來的戰馬鄭朗一股腦全部推向關中。按照良莠不等,四到八緡錢出售給了老百姓。還沒有出三白渠,便被老百姓哄搶一空。葉清臣攔都攔不住,聽說鄭朗向渭州返回,急匆匆趕來,詢問究竟。“道卿兄爲此事而來,正好稚圭兄與師魯兄也在此,我們一道說說這個馬。”“馬?”“就是它,它在朝廷支出中佔的份額不算大,可也不算小。每年國家購買戰馬,最少花費一百萬貫,道卿兄,你也做過一段時間三司使,比我清楚這個賬目支出。”“就是,所以我才問你原因。”買來時一匹馬花上二十幾貫,三十幾貫,一路押送,物資損耗,維護看管,運到朝廷指定的地方,一匹馬的價格會漲到五十幾貫,六十幾貫。所以每年國家買一萬幾千匹馬,花費一百萬貫的財帛。但沒有完,鄭朗又說道:“爲了養這些馬,侵佔許多良地作爲牧監,每年養馬所需的草料,雜糧,馬匹死亡,看管馬匹官吏衙差的費用,一百萬貫夠了沒有?”纔是大頭呢。“道卿,可朝廷每年花費這麼多錢,戰爭來臨時,又有多少匹戰馬能到戰場使用?兩萬匹,一萬匹,或是五千匹?”更是諷刺,一年花費兩三百萬貫錢帛,十年下來能花多少錢,承平三十年,國家一共又花了多少錢帛?卻等來這個結果。因此鄭朗繼續往下說去:“不是不好,朝廷也想有一些馬匹,增加軍隊戰鬥力與機動速度。可除了西北一些地方外,其他地區不適合養馬。柑橘過了淮河種植,還能結出甜美的桔子?西北數戰僥倖得到一些馬匹,自府麟路開始,順着沿邊地區,能放牧十萬匹戰馬,與原來我朝擁有的戰馬數量相等,於西北放牧,戰馬速度耐力素質不會下降,何必非要遷移到中原地方種枳子?於西北放牧,能保證時刻訓練出數支強大的騎兵,西北本來就要駐紮軍隊,增加的只是馬料成本,於中原放牧,難道不需要馬料?西北本身就有許多優良的牧場,減少牧監佔地面積,減少國家支出,這也是一項小冗,等於是在爲國家每年節約百萬緡以上的開支。馬匹數量不少,卻結結實實地增加了數支強大的騎軍。養馬是用來做什麼的?準備練一支騎軍作戰的,守衛國家,道卿,這是不是國家花大量金錢養馬的最終目標?”“不僅是如此。”“我知道,國家花錢買馬,也是安慰蕃子,蠻子,爲什麼非要用這種手段?沒馬,一邊購馬一邊用這種手段安撫,也是一種無奈之舉。但有了馬,還繼續爲之,本身就是一種好面子。實際內心虛弱的表現。浪費這個金錢,不如直接一年賞賜給他們一些物資,或者派一些專人指導他們耕種,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才更加實用。理解還好,不理解,這些蕃子,蠻子還真以爲他們的馬就是值的這個價。朝廷每年浪費大量錢財進行補貼,他們反而不領情,何苦之?”葉清臣被說得無言以對。其實宋朝優撫雖好,可是缺少王八之氣,越往後去,這些蠻子十分討厭的。不能聽磚家的分析。說什麼農民與少數民族起義,以宋朝仁宗到哲宗朝的政治,都要起義推翻這個國家,中國上下五千年所有國家,任何時代都有更加推翻的理由。正是因爲待他們好不識好,屢次叛亂惹事生非,特別是梅山蠻與儂智高。鄭朗又說道:“對他們必須恩威並用。道卿,你也是良臣,知道這些撫卹是怎麼變出來的?這些蛀蟲養成了吸血的習慣。一點一滴吸着這個王朝的血液營養,不是吸君王的血,而是吸着中原勤勞百姓的鮮血。給他們的錢,不是變出來的,是從中原老百姓身上斂出來的!爲什麼如今國家民不聊生,還要繼續讓他們吸血?”得換角度思考問題。韓琦眼光亮了,因爲他又看到一個新問題。想有作爲,但有眼光,看出真正問題的所在。才能進諫。不能胡說八道。崔嫺看着韓琦,心中搖頭。但知道這又是丈夫在耍聰明。拖韓琦下水。一個人提議聲音不亮啊,得好幾個有份量的人同時進諫,意見才能爲朝廷採納,特別是這些有爭議的事。“馬是用來做什麼的?拋開戰爭因素不提,它是用來耕地拉貨物的。馬上陝西三白渠成,再加上數路都在屯田,墾地會增加五萬頃,這些耕地不能再用人拉犁的笨拙方法耕耘。僅這些屯田最少需要五萬匹大牲畜,關中貨運需要的牲畜更多,還有廣大缺少牲畜耕地的地區,僅是陝西一處,最少缺少二十萬匹馬,是民用馬,非乃戰馬。況且還有河南河北河東等北方疆域。全國缺少多少匹民用馬?”“但馬價被朝廷哄擡起來,居高不下。一戶人家有地五十畝,算是四等戶,畝均產兩石,一半交納稅賦,種子,肥料,餘下一半,僅五十石麥粟,一家人還要吃還要喝還要穿還要住,能積餘多少錢帛?馬價又那麼高,誰個百姓捨得用馬?此戰便是一次契機。不僅此戰,還有市易?”“市易?”韓琦古怪地笑起來。這正是鄭朗高明的地方。瞎氈首鼠兩端,鄭朗改變主意,提高貨物價格。一匹絹讓他漲到快到五貫錢。這些粗絹從中原運來運費並不高,道理很簡單,糧食笨重,損耕巨大,一車五石,須耗錢帛兩貫錢,但一車絹能有多少匹?一匹絹損耗頂多損耗一百錢,兩百錢,相對於絹的價格來說,又算什麼?連韓琦看得眼熱,想讓家人做生意,太暴利了。西夏青鹽,宋境拒之不受,若用一些優惠的手段,逼得西夏人拿着牲畜交換,包括宋朝緊缺的馬、驢、騾、牛、駱駝。原來一匹良馬二十幾貫,如今一縮,變成以貨易貨,僅是四五匹絹的價格,五六貫成本。劣馬有可能只是三四貫成本。交給老百姓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不能賺這黑心錢,那麼馬只能售這個價。葉清臣不明白,問:“稚圭,你笑什麼?”韓琦解釋一遍,葉清臣又無語。還不止韓琦想的這麼多,首先是糧食,人口增加,得想辦法增加糧食產量,必須用牲畜代替人力耕地。其實往長遠方向想,北方以後多災多難,最終還是要引進一些雜糧爲妙,土豆、玉米與紅薯,才能將北方危機真正化解。無奈太遠,太平洋洋流可以利用,以赤道爲中心,南北洋流恰恰相反,能使船隻來回航行。但往東去,島嶼又小又少,缺少供給點,只能等海船技術進一步發展後,才能打主意。相信海外諸礦開發,船舶技術發展會很飛躍,在有生之年會等到的。另一個問題鄭朗遲疑不決,水稻,北方不是不能種植水稻。倭國從中國將水稻引進過去,已經培育出耐寒的水稻品種。遼東水稻品種正是九百年後從倭國重新引進回來,才使北大荒漸漸變成北大倉。然而如今是契丹人……環境的問題,北方水土惡化,與過度遊牧是分不開的。不是說耕種就是好的,耕種會使人口增加。對水的破壞未必及遊牧的破壞力,可是人口增加,冬天西北寒冷,百姓熬冬要砍伐木材做木炭,爲此還與吐蕃人發生過沖突。這是最主要的環境破壞,可能解決,棉花漸漸普及,比如今年幾乎所有士兵都有了一身棉衣,以後還有棉被,再開發一些煤礦,對木炭的需求量會逐步減少。耕種反而成了對環境的保護,想得有些遠。眼下還有其他的好處,大量耕種,利於同化蕃羌。馬匹增加,百姓也要騎着它在農閒時放養,誰來放養,多是孩童,即便這樣,騎術也不可能及自幼在大草原上長大的遊牧少年,可是練一練,就能輕易組織一支強大的騎軍。騎術不及,可以能用武器與紀律彌補。韓琦說完,鄭朗做了解釋,彼岸大陸的雜糧沒有說,環境也沒有說,但說了前面的與後面的兩條。尹洙嘆息一聲:“依行知之言,益遠大於弊啊。”“道卿兄,稚圭兄,以爲如何?”“此乃良策,”韓琦說道。葉清臣恍恍惚惚的,沒有回答。“既是良策,稚圭兄,道卿兄,師魯兄,我們一道呈上書奏如何?”“此乃行知主意,我,我……”韓琦居然害羞起來,靦腆地支吾着。從鄭朗手中搶功勞搶得太多,韓先生也不好意思再搶下去。

第284章 東風九百零八章 殿下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五百七十四章 007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第53章 鳴天下(二)五百十一章 逆天第133章 神秘女郎第349章 在路上(五)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第306章 保護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192章 仙子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101章 區別(下)第18章 詩社(一)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第296章 韓信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158章 撫琴(上)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五百六十章 魔術六百十一章 天命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第38章 謝絕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59章 道(三)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82章 潮第102章 大家(上)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第186章 第二抓·抓第43章 花之戰·納蘭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18章 詩社(一)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102章 大家(上)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第64章 天堂(下)第257章 菜刀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第120章 內定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57章 道(一)第282章 魚鱗塘第260章 天網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120章 內定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164章 君子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32章 岳父的糊塗第76章 最要得第191章 橄欖枝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第337章 窟第138章 大案子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222章 處女地(四)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八百十七章 雍齒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
第284章 東風九百零八章 殿下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五百七十四章 007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第53章 鳴天下(二)五百十一章 逆天第133章 神秘女郎第349章 在路上(五)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第306章 保護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192章 仙子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101章 區別(下)第18章 詩社(一)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第296章 韓信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158章 撫琴(上)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五百六十章 魔術六百十一章 天命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第38章 謝絕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59章 道(三)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82章 潮第102章 大家(上)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第186章 第二抓·抓第43章 花之戰·納蘭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18章 詩社(一)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102章 大家(上)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第64章 天堂(下)第257章 菜刀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第120章 內定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57章 道(一)第282章 魚鱗塘第260章 天網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120章 內定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164章 君子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32章 岳父的糊塗第76章 最要得第191章 橄欖枝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第337章 窟第138章 大案子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222章 處女地(四)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八百十七章 雍齒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