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十一章 逆天

鄭朗講了一會儒學,趙禎說道:“鄭卿,用茶。”

呂夷簡雖不錯,確實國家產生諸多危機,步子走得小,於是用范仲淹,結果讓他更失望。現在換了口味,鄭朗治國,是用儒學治國,得了解鄭朗的所謂儒學是什麼。

鄭朗也不客氣,呷了一口茶,潤潤嗓子。

趙禎說道:“鄭卿,你的儒學很新穎。”

是真的很新穎,幾乎都將賈昌朝、曾公亮與丁度聽傻了眼,不知辨是好還是不辨是好。

“陛下,儒學博大精深,臣很多地方還沒有想明白。”

“你有沒有在寫那兩本格物、算學?”

“我在寫,不過僅寫了一個大綱,交給我家中一個學生做註解,時間緊……”鄭朗也無語,每天做那麼多事,還要抽空來邇英閣替趙禎開講,那有空?

“那個學生資質如何?”

“陛下,他只對格物產生興趣,經義詩書皆不熟悉,也沒有興趣,仕途與他無緣了。”

“若他的格物學得好,朕無妨也會給他一個官職。”

“陛下,雖我對新政略有懷疑,陛下官爵不能再濫賞,不然冗官會越冗越多,這也是我朝最大的時弊。”

“再冗,有用的人還能不用嗎?”趙禎站起來,看着外面,外面的牡丹開得正是鮮豔,嬌媚大氣,象一個個貴婦人,綻放在一片片碧綠的葉尖上。

“鄭卿,陪我到外面賞賞花。”

“喏。”

兩人來到這一叢奼紫嫣紅的牡丹花前,趙禎說道:“鄭卿,你進宮次數多,立的功勞大,爲什麼沒有多少大臣與你發生矛盾?”

這是委婉的說法,爲什麼你最得我寵信,功勞又大,沒有人想方設法抹黑你呢?

“臣不知。請陛下賜教。”

“你性子淡,對權位不是很在意,你不會爲權位去招別人,招你的人也就變少了。”趙禎這是話中有話。又說道:“還有你幾年後又有契丹一行,並且他們忙着呢。”

鄭朗哭笑不得。

“你終是要開的,一旦你象這牡丹花一樣燦爛的綻放,恐怕象現在這樣安靜,絕對不可能。人淡如菊,固然有君子作風,可有時不能淡得太過份。這也是你的中庸之道。”趙禎淡淡地說。

話中很有深意,朝黨這幫人要麼戾氣沖天,要麼賊黑賊黑的,鄭朗多次提出,要回去侍候幾個娘娘,被趙禎拒絕,就怕他弄得煩,一怒之下辭官返鄉。這個問題就有些大了。未來朝堂交給誰,除了鄭朗可信任外,他找啊找的。就沒有找出一個合適的人選。

他也在注意幾位參知政事,奏摺不決打到中宮唯有賈昌朝最多,吏治能力與敢做敢爲,賈朝朝比這兩人是差了一點。范仲淹打到中宮的幾乎沒有,鄭朗有,很少。兩人都在勤快的做事,可是鄭朗每件事幾乎都落實下去,不露山不露水,以至外面人認爲鄭朗沒有作爲。范仲淹繼續轟轟烈烈,當然。他所圖太大,才產生種種糾紛。這無妨,安靜的做事固然喜歡,爭吵的做事也可以,關健你得將事情做成。是成,不是做!

當然。他也不可能將未來交給鄭朗一人,還在繼續尋找,繼續觀察,可鄭朗卻是他未來重組朝堂最重要的人選。

“陛下,我還沒有做好準備,一旦真正接過陛下信任的重擔,爲了陛下,我不會悲壯的死,而是要卑微的活。但這些牡丹花皆是爲陛下所開……”

“朕卿,都是朕的花,難道朕還會吃苑中一株花的味?可朕要的是滿園芬芳,而不是一枝獨秀。”

都說到這份上,鄭朗還能說什麼呢?

事實趙禎繼續給范仲淹時間,但越來越不耐煩。

水洛城繼續在爭吵,到最後累得新政失敗,此事還沒有罷休。

范仲淹隱隱覺得事情很不妙,對趙禎上書,將尹洙召回來京師,進入兩制。主要就是尹洙呆在渭州,尹洙進入京城,在地方上也就沒有人找劉滬麻煩,張岊僅是一個武將,沒有士大夫參與,他還敢反天不成?水洛城之爭便會告一段落。

兩全其美的做法。

趙祉拒絕,尹洙不召亦不遷。

這次警告意味更加濃厚。

幹嘛要召他回來,朕戲還沒有看夠呢。

范仲淹十分失望,要知道新政以來,趙禎那個玉璽幾乎成了范仲淹的印人印章,爲什麼趙禎要拒絕?

鄭朗覺得這條主意不錯,想要幫助一下,可發生一件事,鄭朗抽回來。

狄青彈劾陳執方與郭輔之,這兩人皆有些能量的,居然很快得到消息,在南方也用快馬遞了一份奏摺來京。反過來說狄青在剿匪時,多殺平民百姓邀功。他們是文臣出身,比狄青的奏摺寫得更出色,而且舉了幾十起實例,有人證有物證。

歐陽修看到這份奏摺後彈劾狄青乃是武人,雖屢屢立功,不免有矯枉之心,應當讓文臣節制,云云。

鄭朗心中在冷笑,讓文臣節制,怎麼節制法?

一頭關在籠子裡的老虎還是老虎嗎?若是沒有狄青去桂陽,這次叛亂憑藉楊畋慢慢磨,磨了六年才用委屈求全的辦法,將匪患化解。

但陳郭二人奏摺也有其事。

二月末的剿匪行動迅速,匪徒又多分散在各地,南方蠻人與中原人語言不通,難免會有一些無辜的百姓,或者與匪徒有牽連但不當死的百姓捲入其中。受害者不多,大約就這幾十個人。讓陳執方與郭輔之全部找出來,可別忘記了,此時南方民事的天下乃是這羣文人的天下,狄青手中有兵,對地方上的百姓卻不是很清楚。

於是說道:“陛下,南方是是非非不提,願陛下速將狄青召回,以免文武分裂。”

本來想讓狄青配合杜杞迅速將那個什麼大唐國平滅的,現在收回主意。南方官場會更黑暗,天知道這羣文人聯合在一起,會做出什麼事?況且這次目標也達到。狄青迅速大捷,許多青年將領得到培養,明白南方戰事會有什麼氣候與環境。

還是讓杜杞墨唧吧。不然事情再鬧下去,自己不免會捲進去。使桂陽成爲第二個水洛城。

歐陽修的進奏讓鄭朗有些齒冷。

狄青撤回來,不羅嗦了,水洛城事件卻在越吵越兇。兩位神仙帶着一羣厲害的小弟打架,諸散仙統統迴避。倒是李京進了一諫,近聞契丹於西北築二城,南接代郡,西交元昊。廣闊達數百里,盡遷諸緣邊生戶與豐州、麟州被虜人口居之,使絕歸漢之路,違背先朝誓書,爲賊聲援,其歹心不淺。況國家前年方修河北緣邊故滿城與陰城,再盟之後,尋刻罷役。請下河東安撫司詰問其原因。或因賀乾節契丹使來,責以信誓,使罷二城。以破未然之患。

鄭朗站出來說道:“陛下,諸位臣工,且聽臣一言。這件事的背景便是西夏十分困苦,民不聊生,他們人口單薄,故多掠人口中,壯大實力,然國家並沒有緩過元氣,這些被擄的我朝百姓生活更苦。故前度所獲豐麟府三州百姓,折道從契丹。試圖逃回故土。”

趙禎額首。

西夏在邊境上設許多關卡,防止百姓逃向宋朝,可在契丹邊境不敢多設關卡,害怕契丹產生誤會。三州百姓想逃回來,只能從契丹境內折向宋境。這樣一講,此事背景就變得簡單。

“契丹所以設城。非是爲了對付我朝,若是如此,不如經營河北,與元昊聯手,一東一西,威力豈不是更大?”

“是啊,鄭卿。”

“此舉而是爲了對付元昊,有二城存在於西夏邊陲,那麼可以運送糧草物資,以備後勤。畢竟元昊境內苦蹙,靠擄掠是無法支持戰爭來源。李京所言是良言,但不必驚謊,相反,這次契丹立城,對西夏敵意已明,反而利於我朝與西夏的談判。故西夏再派使者,已在來京路上。不過當初盟約已經說過,兩國不能再邊界上築城,更勿得收留對方百姓。應派使者稟明遼主,讓他將築城原委解釋清楚,所納百姓一一歸還我朝。築城問題不要緊,特別是這些百姓,皆是我朝百姓,被元昊擄掠而去,這些年過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他們不遠數百里,突破重重關卡,逃到契丹境內,何其不易,一定要想方設計使他們迴歸故土,重返家園。這樣吧,這封國書讓臣來書寫。他若不答應,臣就可以用這條理由拒赴契丹。”

趙禎啼笑皆非,說道:“準。”

鄭朗出面,一是可憐這些百姓,他們是戰爭的受害者。二也是讓君臣不會產生誤叛,以爲契丹要與西夏聯手,那麼談判桌上便會出現失誤。

這是大事情,可在紛紛揚揚的水洛城事件影響下,它變得微不足道。

趙禎忍無可忍,於政事堂對諸位大佬問了一句:“自古以來以小人多爲朋黨,難道也有君子黨嗎?”

還不錯,承認范仲淹他們是君子。

鄭朗嘆息一聲,默不作聲。賈昌朝眼睛轉了轉,也學習鄭朗,垂下頭,至於他內心什麼活動,臉上沒有顯示。章得象、晏殊與杜衍皆不說話。

范仲淹硬着頭皮答道:“臣在邊時,見好戰者爲黨,而怯戰者亦自爲黨,其在朝廷,邪正之黨亦然,唯聖心所察,苟之朋黨是爲善,還是爲害於國家?”

范仲淹逼得無奈,這時候君子是成了黨羽之勢,不承認也不行。

但一句出,幾個宰執一個個臉色沉重,用狐疑的眼神盯着范仲淹看。

宋朝的建立正是建立在五十國基礎上,而五代十國的成立正是因爲唐朝瓦解導致。所以宋朝種種防範,全部針對唐朝時敝。藩鎮割據,於是黜武重文,宦官專政,於是削減宦官數量,減裁宦官權利,還有朋黨之爭!

因此昔日只要呂夷簡一提朋黨,范仲淹等人一貶再貶,正是害怕繼續產生朋黨之爭,禍害國家。

現在君子們有了朋黨的嫌疑,但不能公開承認,更不能公開辨解。

老範在這時候有些傻,連朋黨也要皇上忍受,也要皇上默認,那麼還有什麼事,你們這羣人做不出來的?

鄭朗心中也在嘆息,老範,休要說趙禎做皇上,你這樣玩,就是俺在做皇上,心中也不會不快啊。最苦逼的是你雖說得委婉,事情傳出去,你手下那羣戾氣沖天的小弟會怎麼樣想?

若是以前還能做種種辨解,現在公開爲朋黨辨護,那真正成了順昌逆亡,不,是真正的逆天而行!

此時,鄭朗心中也多少有些不喜。

щщщ _тt kǎn _℃O

他已經準備狠撲歐陽修了。()

四百二十七章 度第102章 大家(上)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191章 橄欖枝第212章 大三元(八)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第235章 割(四)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八百十三章 捅第337章 小戰(下)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176章 幸福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143章 問一(五)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六百十章 夏雷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140章 問一(二)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第247章 春雨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第69章 王老虎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九百十一章 崩潰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327章 等待第198章 陰差陽錯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346章 在路上(二)六百五十九章 刀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225章 法輪第267章 草棉子第313章 瘦身八百十七章 雍齒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七百九十章 強橫五百十七章 請使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第7章 坐禪第173章 走鋼絲(下)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142章 問一(四)第260章 天網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第173章 走鋼絲(下)第6章 約定(下)七百三十一章 心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252章 鬥法(二)四百七十一章 怒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4章 第一米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八百十八章 燦爛五百六十一章 追九百十章 排名七百六十五章 退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127章 中(上)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93章 講仁(一)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第129章 中(下)第70章 香閨八百十八章 燦爛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197章 省試(上)
四百二十七章 度第102章 大家(上)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191章 橄欖枝第212章 大三元(八)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第235章 割(四)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八百十三章 捅第337章 小戰(下)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176章 幸福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143章 問一(五)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六百十章 夏雷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140章 問一(二)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第247章 春雨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第69章 王老虎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九百十一章 崩潰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327章 等待第198章 陰差陽錯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346章 在路上(二)六百五十九章 刀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225章 法輪第267章 草棉子第313章 瘦身八百十七章 雍齒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七百九十章 強橫五百十七章 請使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第7章 坐禪第173章 走鋼絲(下)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142章 問一(四)第260章 天網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第173章 走鋼絲(下)第6章 約定(下)七百三十一章 心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252章 鬥法(二)四百七十一章 怒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4章 第一米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八百十八章 燦爛五百六十一章 追九百十章 排名七百六十五章 退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127章 中(上)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93章 講仁(一)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第129章 中(下)第70章 香閨八百十八章 燦爛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197章 省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