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

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

“爲什麼坐視阿干城失守?”趙禎坐在龍椅上俯視着幾名宰相問道。

趙念奴失蹤快三個月時間,趙禎一直沒有表態。這是一種理性與親情相互衝突的結果,理性告訴他不能爲一個女兒而不顧國家,親情又讓他感到憤怒。於是緘默不言,不但不請求幾位相關大臣請求的外放處罰,也沒有處執舅母與李瑋。

造成一個結果,許多鄭朗公開點名批評的人,包括富弼在內,感到很難受。

問完後看着狄青。

西夏與契丹搭成和議後不久,忽然出兵阿干城下,將阿干城重新奪回。

對軍事趙禎不懂,可當時鄭朗不顧犧牲,協助瞎氈反奪阿干城,證明此處的重要性。

象這樣大規模的出兵,也許瞎氈不知道,可是宋朝在西夏境內潛入許多斥候,有幾個表現幹練的斥候如今成爲沒藏訛龐的重要親信,在西夏居然擔任一方大將,怎能不知道?

爲什麼兩府一點反應也沒有。看到這封奏摺後,趙禎立即將兩府宰執喊來責問。

狄青欲言欲止,看了文彥博與富弼一眼。

富弼站起來解釋道:“陛下,原本狄青準備調渭州兵相助瞎氈,但我與彥博商議後,否決了。”

“爲何?”

“以前鄭朗在中書時,與臣偶爾談過吐蕃,說到一件事,唃廝囉在時,會成爲我朝的盟友。不過鄭朗擔心的是未來,唃廝囉對我朝忠心,不代表着他兒子對我朝會繼續忠心。唃廝囉年老了,這是臣擔心的一個原因。即便是唃廝囉本人,對我朝也不能完全用忠心來形容,例如我朝與西夏出兵苦戰數年,可見他曾出動吐蕃兵士相助?”

“言之有理,繼續說。”

“當時出兵阿干城,鄭朗有多重用意,元昊在世,用兵果斷,得到阿干城,再進軍龕谷,就能從西翼對渭州形成危脅,不得不出兵相助。反過來讓瞎氈得到阿干城,可以藉助阿干城對河西回鶻進行拉攏。這麼多年下來,拉攏分化策略已起到效果。如今西夏反奪阿干城,切斷商路,我朝又可以嚴查渭州市易,河西回鶻會對西夏更加憎恨。這是第二個原因。”

趙禎額首,雖然鄭朗點名批評了富弼,可趙禎也知道富弼與鄭朗關係良好,算是鄭朗爲數不多的好友之一,他來說,更讓人信服。

“瞎氈終是嘝廝囉的兒子,此次西夏出兵阿干城,不久便會虎視龕谷,吐蕃當真對西夏種種做法置之不理。又,契丹與吐蕃聯親,想要聯手對付西夏。吐蕃仍然想要自保,坐視我朝與契丹同西夏火拼,坐收漁翁之利,現在西夏出兵阿干城,是沒藏訛龐想逼和契丹之後,向國人再次宣傳他的武功,利於統治之舉。然而也將吐蕃重新拖入戰火之中,吐蕃不可能再象從前那樣,不管不問。但我朝一旦出兵,吐蕃稍稍做一些功夫,會再度置身事外,讓我朝與西夏重新開戰。臣以爲不妥。但不出兵相助,西夏以前與契丹作戰,現在又要與吐蕃作戰,對我朝有利。”

似乎是有理,但真是這樣?

狄青疑惑,趙禎卻再一步被富弼說動。

富弼又說道:“不僅如此,據密探送來的消息,沒藏訛龐不久就會出兵龕谷,臣也以爲繼續置之不理。瞎氈經過數年的休生養息,又因爲渭州市易,積累許多財富,西夏想攻下龕谷不易,並且我讓狄青下命,向龕谷提供大量武器支援,坐享漁人之利的還是我們大宋。”

實際就是以前西夏出兵吐蕃,宋朝政策的翻版。

富弼說的這些,大多數是文彥博的見解,不過有一點富弼倒是說對了,唃廝囉一死,吐蕃關係與宋朝不會那麼親密了。

“還有一些情況也不准許我朝與西夏用兵。契丹新帝登基,改變策略,可仇恨仍在,我朝若出兵,會逼迫西夏向契丹做出進一步的讓步,契丹對西夏的仇恨,會因爲西夏的讓步進一步化解。國內也不大允許我朝用兵西北,六塔河大建,鄭朗在荊湖南路開發,可能以後還會到夔峽,都需要用兵用錢帛。若是又分心西北,我擔心兵力不足。”

“南方並沒有用什麼兵力。”

“陛下,可是錢帛呢?況且兩廣也不能說穩定下來。”

“錢帛很緊張嗎?”

“不用兵西北,錢帛不緊張,即便鄭朗於南方用了一些錢帛,六塔河也用了許多錢帛,國庫還能運轉過來。但若是用兵西北,那非是小錢,必會出現慶曆之初種種狀況。”

提到慶曆戰爭,趙禎皺眉了。

幾年戰爭打下來,宋朝一片凋零,到處起義,撲火一樣的,好不容易撲下來。

“臣以爲不是不能用兵西北,西夏不滅,我朝西北始終不會安穩。即便這個沒藏兄妹,我朝嚴厲警告過了,仍有侵耕擾民情況發生。但用兵不是在這時候,臣以爲要過幾年,兩廣安定,兩荊夔峽諸蠻真正歸順,內部團結一致,國家又有了大量財政積餘,即便對西北用兵,國用不急,也不會向百姓若剝。相反,西夏會因爲出現困窘,與我朝交戰居於下風。故臣與富弼共同認爲,不插手西夏與吐蕃一戰。”文彥博說道。

狄青蹙眉,他不是很同意這種觀點。但經文富二人一繞,將他腦袋繞得有些糊塗,最終屈服。

這就是他的現狀,說是說不過,寫是寫不過,他擔任樞密使後,在一羣文臣嘴巴子與筆桿子逼迫下,幾乎成了隱身人。

趙禎說動了。他又問道:“六塔河那邊如何?”

“還沒有竣工,但快了,”富弼說道。

“天冷了,民夫在工地上很辛苦,若差距不大,詔民夫停止修建,餘下工程留作明年春天到來後,再進行修建吧。”

“遵旨,臣立即讓兩制草詔。”文彥博道。

“兩廣路那邊如何?”

“兩廣今年大豐收,遷民安定,皆感謝陛下的仁慈,就是生蠻,也僅有一起生蠻騷民事件發生,很快鎮壓下去,不足爲害。臣又接到奏報,雖今年陛下免去兩廣兩稅,不過商稅以及各項專營,還有一些作坊,收穫頗豐,大約能替朝廷獲得近一千萬收入(指錢糧絹草等,價實際可能不足八百萬緡),去除所出,還能餘下三四百萬有餘,已遠勝於往年。若不是陸續有近兩萬戶百姓再度自發向兩廣遷移,爲安頓這些移民花費了一些錢帛,積餘還會更多一點。”富弼道。

移民的意義,鄭朗已經反覆解釋過。

荊湖南路意義更大,糧食直接可以運到京城,兩廣難以辦到。不過兩廣發展空間比荊湖南路更大,畢竟面積比荊湖南路大了好幾倍。

如今兩廣路還是欠缺人口,僅有戶數七十萬,其中有許多戶數還是一家爲多得耕地分拆了的。若大的兩廣路,包括大批移民,戶數僅是江南西路的一半。

靠人口自己繁衍,開發兩廣很慢的,還得移民。

福建路與江南西路,還有兩浙路因爲人口密集,產生強烈的土地壓力,不利於統治與安定,這一遷移,會緩解這種壓力。而且大量漢戶遷移到南方,也有利於朝廷對兩廣的統治。

不管怎麼漢化,在未真正漢化之前,蠻人與漢戶終是有些區別的。

作爲首相,文富二人皆不如龐籍,不過不會犯下嚴重性的失誤。聽聞兩廣稟報,着兩廣官員撥下一批款項,將這些移民安排好。實際此時,還有一些百姓因爲貧困,陸續向南言遷移,並沒有停下來,直到明年二月,移民才中止。到了秋後,又再度開始。

雖是幾年大治,窮人太多了。

這是生產力造成的侷限性,是趙禎朝,換作其他朝代,窮困人家更多。

趙禎道:“這樣吧,再下一詔,若百姓向兩廣遷移,或者向荊湖南路遷移,詔各地官府不得阻攔。”

自趙念奴失蹤後,他怏怏不樂,處理政務也不及原來那麼勤快,但多年爲帝的經驗,還是有的。大量遷民,疏散土地壓力,鞏固了鄭朗在南方的開發,可是主戶肯定不樂意。沒有了佃農租地,他們兼併的大量土地怎麼辦?就算他們有本事隱田不交納兩稅,可荒蕪了,等於什麼也撈不着。因此下面傳來許多怨言。

趙禎知道怨言的原因,鄭朗爲相時,最喜歡的就是與他分析這些事,講利益的分配。

因此怨言多,他皆不聞不問。

可是細心觀注之下,他又聽到另一件,南方許多地區主戶對客戶佃戶的剝削,逐漸在放鬆,原來有的主戶兇狠的,一畝地能收客戶一石多租子,現在漸漸減少。

這是趙禎樂於看到的。

主戶是鄭朗嘴中所說的精英,天下,可是客戶也是人,若是客戶佃農過不下去,暴發起來同樣十分可怕。鬆一鬆,能活下去,佃農便不會有多少怨恨之心,國家也就會變得更加平穩。

“喏。”文富二人同時答道。

“再讓兩廣路將餘下的錢帛不用調到京城,撥向潭州,那邊似乎準備的錢帛不足,也替朝廷節約一些運輸費用。”

“喏,”二人再次回答,心中明白,鄭朗雖離開京城,但在皇帝心中地位仍然很高。不過鄭朗荊湖南種還有兩年時間,未來更有頭痛的夔峽路,在下面一呆可能還會有六七年時間,甚至更長,兩人皆犯不着吃鄭朗的味。

“荊湖南路那邊如何?”

“陛下,下溪蠻事變,打斷鄭朗部分安排,不過鄭朗與下溪蠻重新盟誓,又於溪蠻修築一城一堡二砦,還有一些安排,溪蠻不足爲害了。”

“富卿,爲何溪蠻有變?”

富弼將下溪蠻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宋守信,賈師熊失誤乎?”

“以臣之見,彭仕羲雖反心不濃,但有了反心,朝廷兵未至,彭仕羲一度糾集諸蠻兵圍辰州城,向城頭糾囂。不過守賈二人做法是過於草率了一點。”

“溪蠻乃邊陲要地,東北便是梅山蠻,關係到荊湖南路治理成敗,讓朕想一想,這樣,讓彭思永代辰州知州一職,他們皆姓彭,蠻人會更信服。”

“喏。”

彭思永前去辰州,也意味着宋賈二人有錯誤,要貶職了,這個不用趙禎具體地過問,是中書省的事。

“將趙抃與郭申錫傳來。”趙禎對身邊太監說道。

太監去御史臺將趙郭二人帶上來。

趙禎讓他們落後,說道:“趙卿,郭卿,你們看看這外面的天。”

二人扭頭,看着殿外,殿外天氣陰霾,北風呼嘯,又不解地看着趙禎。

“天似乎要落雪了。”趙禎幽幽地說了一句,又看着文彥博與富弼,道:“文卿,富卿,你們也有女兒吧?”

兩人都有女兒,不過皆已出閣。

但兩人皆不敢回答,知道趙禎心中是什麼意思。

誰都有子女,做爲父母親,皆會喜歡自己的子女,皆想子女過得好。本來就是一場家務事,無論皇家與李家如何處理,趙念奴不會逼得離家出走。然而大臣不知天高地厚,不但管皇帝的私生活,也要管後宮的私生活,皇帝女兒的私生活,不但管,一封接着一封彈劾文書遞上。

若真是趙念奴不敬重上人,無法無天,持寵凌人,倒也罷了。可經過審問後,不是,趙念奴在李家一直是一個乖巧的媳婦兒,所有一切皆是有一個惡婆婆存在,才發生的種種。

這一次,大臣們因爲輕率,犯下一個烏龍,特大的烏龍。

一個很聽話的,還沒有真正長大成人的公主,生生被一個惡婆婆與大臣逼得家不能呆,皇宮不能回,不得不離家出走,生死不明。

鄭朗雖然連寫幾篇文章,興師動衆,有點過份,可也不能說鄭朗說得沒有道理。

想彈劾可以,但先調查一下吧。

祖宗家法允許言臣風聞言事,可針對的官員,甚至包括皇上。官員如果過不了這個關,能做什麼官,皇上若過不了這個關,皇上也做不好。但不是讓言臣的風聞,是用在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身上。

趙郭二人一起伏下說道:“臣有罪。”

“你們耿直,朕也看在眼裡,朕更不會反對你們進諫,但要知道輕重,治理國家也不是憑藉危言聳聽來治理的,昔日魏徵以忠直敢言,名垂千古,但他有幾回進諫不是會對時弊而去的?何謂時弊?你們有沒有分清楚?”

說得趙郭二人更加慚愧。

“朕一直鼓勵大臣進諫,可朕卻一直沒有看到魏徵那樣識大體,分清時弊的進諫大臣。”趙禎說完幽幽嘆息一聲,輕聲道:“荊湖南路從兩廣路抽調了一些官員,正好兩廣官員有幾個補缺,趙卿,你出任爲韶州通判吧,還有郭卿,你出任容州通判吧,看一看兩廣官員是如何真正做實事的。”

這是稟程鄭朗的主意。

以前朝廷將嚴重犯錯的官員向兩廣貶。

鄭朗大治兩廣,就不能再容許這種情況發生。但是犯錯,特別是重錯的官員往哪兒貶放?於是鄭朗獻策,還是貶,怎麼辦呢,不但不准許殺士大夫,刑都不允許上士大夫,因此輕罪貶爲知州,重大的私罪可以往嶺南貶,但不能擔任知州通判等職,是各個參軍事,主薄,縣尉等副職,以使這些官員不能將南方吏治帶壞,也讓各州各縣知州知縣將這些犯錯的官員監管起來。

趙郭不是私罪,僅是進諫不當,因此優柔,貶成通判。

但以兩人的地位,這樣的處執不可謂不過矣。

趙郭無奈對視一眼,說道:“謝過陛下。”

富弼與文彥博不說話,若是公主下落不明,這纔是一個開始。現在是趙郭,後面還有呢,也包括自己。

然而天就要落雪了,誰敢反駁!

忽然一名太監急匆匆地跑過來,一邊路一邊說道:“辰州有急。”

趙禎臉色一變,剛剛還談到辰州呢。

鄭朗不在辰州,可離辰州不遠,就在會溪城,比辰州城還要危險。

太監將樞密院遞來的急報,遞到趙禎手中。

鄭朗失蹤,整個西南皆亂了,張亢與張岊先後帶着大量軍隊,趕赴溪蠻。

連彭仕羲聽聞這個消息,臉色也開始發青。這是在自己地盤上,剛剛與宋軍交戰數聲,若是鄭朗出事,自己是說不清道不明瞭。

自己動用軍隊與宋朝對抗問題不大,以前各蠻部多時降時叛,宋朝也沒有怎麼見怒。但鄭朗在宋朝是什麼地位?

他也配合着下令讓各部族幫助宋軍搜查各地。

張亢不敢怠慢,匆匆忙忙寫了一封奏摺,用快腳遞送向京城。

趙禎看後,臉色很不好,將奏摺遞給幾位大佬,走到殿門外,說道:“朕的女兒逼得離家出走,一個京畿知縣莫明遇刺,連首相也再度下落不明。這是怎麼啦!”

幾個宰相一人不敢回答。

寒風吹來,天空真的飄起雪花,趙禎不由打了一個哆嗦,說道:“真冷。”

冷的不是天,而是心。

扭頭問狄青:“狄卿,你認爲會是誰做下的?”

狄青答道:“不清楚,未必是溪蠻,也許是隔壁的田氏。”

“爲什麼不是梅山蠻?”

“他們環境封閉,沒有這個智慧。”

“好智慧,傳朕詔書,若是鄭卿在南方出事,朕會調二十萬禁軍前去南方,讓溪蠻與田氏一道陪葬。”

以前蠻族時叛時復,不是宋朝殲滅不了,是不值,就象對付梅山蠻,若不惜將士生命,不惜國家財政壓力,出動二十萬禁軍前去鎮壓,能讓梅山蠻大半部族徹底滅族,還談何威脅。當然,這種不理智的做法是不可能執行的。

鄭朗一旦出事,性質就不同了。

這將是觸動宋朝治理天下的底線。真不計後果派二十萬禁軍前去,朝廷有狄青掌控大局,前線又有張亢張岊等猛將,還有許多斥候提供消息,不要說是田氏諸蠻與溪蠻,就是交趾也會吃得連骨頭渣子都不會剩下。

真這麼做?

“陛下,”富弼想說什麼。

趙禎森冷地說道:“富卿,朕還是不是皇帝?”

凜然的殺氣使富弼嚇了一大跳。這時,富弼與文彥博等人,同樣感到身上很冷。(. )

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八百十二章 秋後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第125章 笑場第612章 賢相(上)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第18章 詩社(一)第316章 佈施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82章 四君子(下)第183章 美人(上)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248章 劉郎第281章 依(下)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185章 第二抓·誤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第99章 講仁(七)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五百十八章 五問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188章 第二抓;拖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第204章 老匹夫第4章 第一米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264章 悲絲(下)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122章 大功告成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八百零一章 反擊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第115章 高山流水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五百章 老大一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146章 恭賀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277章 無敵(上)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九百十七章 臘梅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第54章 鳴天下(三)第7章 坐禪第47章 花之戰·:四翁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117章 大人物(上)第97章 講仁(五)第268章 戲法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329章 陽光普照第252章 鬥法(二)第128章 中(中)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
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八百十二章 秋後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第125章 笑場第612章 賢相(上)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第18章 詩社(一)第316章 佈施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82章 四君子(下)第183章 美人(上)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248章 劉郎第281章 依(下)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185章 第二抓·誤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第99章 講仁(七)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五百十八章 五問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188章 第二抓;拖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第204章 老匹夫第4章 第一米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264章 悲絲(下)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122章 大功告成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八百零一章 反擊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第115章 高山流水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五百章 老大一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146章 恭賀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277章 無敵(上)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九百十七章 臘梅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第54章 鳴天下(三)第7章 坐禪第47章 花之戰·:四翁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117章 大人物(上)第97章 講仁(五)第268章 戲法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329章 陽光普照第252章 鬥法(二)第128章 中(中)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