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

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

茶馬古道嚴格來說分爲兩條,一條從四川出發,經瀘州等地,從大理的建昌府到藏南,一直到尼婆羅、天竺,另一條從大理的威楚府步日部(普洱)出發,經大理到麗江,再到藏南、緬甸、尼婆羅、天竺等國。?www.)

這兩條道路自古以來就有,不過規模很小,吐蕃入侵大理後,想經營大理,經過一些擴修,後來吐蕃分裂,唐朝衰落,南詔獨立,成了馬幫之路。但蘊藏着巨大的商業價值,一些百姓自發修建,成了這條茶馬古道。

全長上萬裡,許多道路是在絕域上穿行而過,是人類史上一個奇蹟。

但長萬里的僅是幹道,還密佈着大大小小的無數支線,一直延伸到兩廣。

因此沒有一國政府大規模的組織修建,雖商業價值巨大,運輸成本太高了,道路十分崎嶇,軍事價值並不大。一旦擴建後,宋軍可以直接從四川進入大理。

還不止如此,這個宰相不會僅有這個野心,一定還盯着兩廣到大理的茶馬古道延伸道路。

若將這條道路也修通,那麼宋軍會隨時長驅直入。

鄭朗平淡地說道:“你猜對了,必須擴修從邕州到貴國的大道。”

“難道貴國……”

“這回你又猜錯了,若對大理有野心,狄將軍前去善闡城就不是一萬幾千兵軍隊,而是十萬大軍。”

大理的使者臉色鉅變。

大理常駐軍隊只有兩萬人左右,當然。若遇到危急關頭,可以招募各部勇士參戰,或者向滇東三十七部借兵,宋真宗祥符七年交趾野心勃勃,想進攻大理,大理曾組織了二十萬軍隊進行反抗,一直打到交趾國內。這才撲滅交趾的野心。但這次戰爭的結果,大理財政吃緊,也未討得什麼好處。而且大理國內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非乃是高楊之爭,正是滇東三十七部,雖然大理偶爾向滇東三十七部借兵。然三十七部時常發起叛亂,但屢次被大理鎮壓。事實滇東三十七部成了大理的羈縻難以統治的地區,這也是大理君臣的一個隱痛。

狄青坐守於善闡府城,滇東一些部族又開始蠢蠢欲動。

若是宋朝派出十萬大軍,再聯繫這些不安份的部族,未必能顛覆大理,但大理即便是勝,也是慘勝,可能大理因此產生分裂。

“以前你們不是抱怨我朝在橫山寨榷場控制不嚴嗎,現在給了你們大理機會。爲什麼不同意?”鄭朗淡淡問道。大理與宋朝有許多榷場,雅州、黎州、嘉州、敘州、長寧軍、邕州、宜州、觀州、橫州、賓州,大理商人運來馬、畜牧產品、冶金製品、藥品與土特產,換回宋朝的紡織品、日用品、藥品、文化用品。多是以貨易貨,不見錢。其中規模最大的乃是瀘州與邕州橫山寨。大理商人帶來麝香、胡羊、長雞鳴、披氈、雲南刀與諸藥物,換回宋朝的錦繒、豹皮、文書與諸奇巧淫物,交易量很大。可無論川南或者兩廣,朝廷對此控制力很弱,不欲生事,更不想這些部族因爲交易與大理聯繫更緊密。畢竟南詔那齣戲,同樣讓人記憶猶新,虎無傷豺意,也擔心豺有傷虎心,例如交趾。所以對交易不感興趣,只是百姓需要,無法強行杜絕,可做了種種節制手段。

“……”大理這個高家子弟又不能說話了,是有此事,以前派使者去宋朝京城,還刻意提及,不過宋朝皇帝沒有答應。

大半天后,說道:“若此,我們大理沒有力量修建這些道路。”

“無妨,我會派人向你們大理提供兩萬包計達四十萬斤火藥,轟炸山石,降低修路的難度。”

大理的使者聽了又是一呆,現在都知道那種火藥的力量,有那種力量,成本不會太少,四十萬斤可不是小數字,傻傻地問:“爲什麼?”

“不錯,如你擔心的那樣,這兩條道路修建起來,會起軍事作用。但你們大理安分守己,對你們大理我們宋朝不會產生興趣,這是太祖的旨意,後人不敢違抗。除非你們大理圖謀不詭。”

“我們大理不敢。”

“那是當然,你們大理敢以卵擊石麼……修茶馬古道,某不是當作軍事用途的,看重的是軍事。你們大理在歷史長河中,一半時間是我朝領土,只是因爲唐朝衰落,才分了家的。你記住了,勿得對我朝有惡意,我朝不會對你們大理太薄。”

“是,是。”

“此道興修,乃是經濟,一旦修建,對你們大理,甚至吐蕃南端各部族,以及我朝川南,兩廣經濟發展將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我正在開發兩廣,故對這條古道產生了濃厚興趣,可古道的主要幹道是在你們國內,想要修建,必須要你們大理配合,而且此道修建後,你們也加強對滇東三十七部的管理,我朝也加強了對川南與廣南西路各州的管理與控制。這是互惠互利之舉。這就是我第三個條件,答應了,狄將軍馬上就會退兵。對貴民同樣秋毫無犯。甚至你們大理若對我朝真的忠心耿耿,我們會共同聯手對付交趾。替你們化解南方的壓力。”

“敢立誓否?”

“只要答應,某會寫奏摺,讓陛下與你們大理盟約,盟書刻石立碑,就放在特磨道與你們最寧府交界的邊界線上。”

若真如此,似乎是好事,不過此人忽信忽疑,說道:“此事關係重大,非是我能做主的,能否讓我回去稟報吾皇。”

“行。”

送走大理使者,周沆好奇地問:“鄭相公這樣做,可有其他的用意?”

“有啊,一旦同意。大道修起來是對兩國都有好處,南方缺馬缺牛啊。”鄭朗搖頭。百姓紛紛涌來,朝廷與銀行也將錢帛撥過來,不缺錢不缺人,但缺少牲畜。

北方經過鄭朗的種種鼓勵政策後,又向西夏與契丹採購了大批大牲畜,漸漸耕地用的大牲畜與拉貨物的牲畜多了起來。仍不足。可缺口不嚴重了,如今宋朝北方各條道路上能看到許多馬匹,儘管這些馬已經不能成爲戰馬。

但南方牲畜缺口依然很嚴重。

爲了支持兩廣的開發。鄭朗以三到五緡錢向江南購牛,購來不到一萬頭牛,實際運到南方使成本達到七八緡錢。浪費巨大,仍耕牛仍不足。只能盯着大理,別當食物吃了,多可惜啊。沒有牛,馬也行,也有許多旱地呢,南方同樣可以用來耕地,也可以用來拉貨物。成本雖高,可爲了效率,就不能計較。

又徐徐說道:“經濟是主要的。大理相比於交趾,沒有那麼可惡,僅只敢在背下使一些小動作罷了。但也有軍事作用,一旦大道修建起來,本身就是震懾。若再弄什麼小動作,我朝大軍能借助大道迅速西上。他們在弄小動作時,不得不顧忌這點。即便設關卡,善闡府城牆迅速炸塌,更是一次警告。那麼西南邊境便變得容易治理。”

也未必的,若是象長城修在崇山峻嶺上。或者將關卡建築在堅硬的岩石上,挖不起來地道,便會起作用。不過此乃軍事秘密,等到泄露出去,時恆早將各種火炮發明出來,關卡會再次失去作用。火藥容易仿造,火炮卻需要精密的技術,不易仿造的。若等他們仿造出來,格物學在宋朝發展,又有新的武器發明創造出來,又將他們甩在後面。可想進入真正的熱武器時代,以現在的工業條件,沒有兩百年三百年是不行了,鄭朗肯定看不到的。

“妙啊,戰後?”

“算是戰後。”

接着鄭朗又處理了一件事。

自春天起,一些商人等不及,種植了甘蔗,又開發一些山陵做爲茶山。

對此,鄭朗不排斥的,只要在計劃範圍內,反而鼓勵,反正是開發,這些商人撥下資金,多少在替朝廷節餘錢帛,還能或多或少,先收一筆稅務。

但他們反應了一件事。

九月後,甘蔗漸漸成熟,他們發現甜度不一,施過肥的甘蔗長勢旺盛,糖份充足。施肥不足的甘蔗甜味遠不及浙東蔗,多半也沒有什麼榨糖價值。這個問題很重要,明年遷民增加,對肥料重視,種蔗的商人也會增加,肥料來源減少,種出來的甘蔗不甜,不能做糖霜,種植甘蔗很有可能成爲一個虧本的買賣。

說着,他們還拿來一些樣品。

鄭朗盯着這幾根甘蔗,沒有吃,然後沉思。未必是肥料問題,可能是蔗種沒有進化。但未必說得不對,現在沒有化肥,南方甘蔗長勢好,往往是北方甘蔗的三四倍,對肥料需求更大。難道這是番禺蔗不甜的原因所在?

弄不清楚,不敢賭,若是明年種出來的甘蔗皆不能製作糖霜,會帶來嚴重問題,想了一會兒說道:“某倒有一個良策。”

“何策?”

“唐將名將劉仁軌爲相時,少府監裴匪舒善於經營之道,爲了國家增財,奏請出賣宮中的馬糞,這樣每年可以爲國家帶來二十萬緡錢收入。說兩個背景給你們聽,第一個背景便是唐朝關中人口密集,耕地普遍缺少施用肥料,故糞肥也可以賣錢。唐朝養馬多,因此每年賣馬糞可得錢二十萬緡。第二個背景便是唐朝收入遠不及我朝,高宗時一年國家收入大約只有一千幾百萬緡錢。二十萬緡錢對於唐朝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但是劉仁軌卻說了一句,利雖厚,怕後代稱唐家賣馬糞,非嘉名也。於是作罷。”

“鄭相公是什麼意思?”幾個商人聽了莫明其妙。

“作爲皇家賣馬糞當然不是美名,可你們不是皇家。”

“我們……”幾個商人嚇得臉全白了。

“你們本來就是商人,逐利而行。可以反其道,用錢買畜禽的糞,我再出臺一些措施,鼓勵百姓養雞鴨鵝。與豬馬牛羊,不管怎麼說,即便遷移過來大批百姓,如今兩廣依然是地廣人稀。有許多荒坡野地,可以利用起來發展養殖業。並且兩廣離京城遙遠,一旦開發,調運到京師成本太高。只能自產自銷,糧食價格會十分便宜,這也是我將稅務定在二斗米僅四十文錢的原因。不但糧價會便。鹽價同樣便宜。肉食不同,它的價格永遠貴於糧食,一旦存在差價。運費便可以忽略不計。活的禽畜運輸不便,鹹肉可以運輸。現在連它們的糞便都可以賣錢,你們說養的人會不會多起來?”

“明白了,明白了,鄭相公真乃神人也。”幾個商人高興地手舞足蹈。

鄭朗也是苦笑,運輸成爲這時代最頭痛的問題,因此他此次多鼓勵發展副業,對糧食興趣也不大。缺少大牲畜,也註定了大規模種植糧食很困難,難道讓遷移過來的漢民也用腳踏犁人工耕地?

這些靈活機便。說起來也很普通的策略,也讓一干官員看得心曠神怡。別以爲簡單,實際能想到不容易的。

大理很快帶回話,可以同意鄭朗的盟約,但必須要趙禎的親筆詔書。

鄭朗笑了一笑。

要趙禎詔書容易。趙禎本身不希望戰爭,況且這是一份有裡子有面子的盟約,相比於與西夏、契丹那些盟約,不知道好到哪裡。趙禎怎能不答應。

雙方草簽了一份盟約,在等朝廷詔書。

狄青率領主力軍隊東下,返回兩廣。僅是郭逵留下來,一旦盟約生效,火藥要炸山石,也是自己人炸,不可能交給大理的。但爲了使大理安心,僅留下五百兵士。

人雖少,但大理絕對不敢動他們半根汗毛。

其實有一個用意,郭逵非是普通的斥候,他精通軍事,率着手下配合大理修路,到處轉悠,大理的地形便能掌控。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些資料說不定就會派上用場。

奏摺到了京師。

京師此時比較安靜,應當是宋朝最風光的一年,宋軍打到善闡府,這是自高梁河一戰後,最大的捷報。江東圩,再加上三白渠,以及農田水利法,造就了大片耕地。

幾年大災導致糧食徐徐價揚,但隨着兩年的五穀豐登,京城的米價掉到七十五文一斗,江南米價掉到一石三百二十文。這也是政績,龐籍最高興的地方。

接到鄭朗奏報後,一個很有利的盟約,嚴格說佔了很大便宜,象西南的特磨道、烏撒部、烏蒙部、易娘部、茫布部、阿頭部等等,很難說他們的地盤就是宋朝的。這次明確劃到宋朝的疆域裡面。況且鄭朗解釋了表面背後的巨大意義。打了這麼久,從特磨道打到善闡府,僅是犧牲了八千餘人,其中三千餘人還是倒在瘧疾之下,真正犧牲的兵士不足五千人,更是一場場大捷。

看到奏摺後,便同意了。

京城百姓聞聽此事,也覺得揚眉吐氣。

許多人感覺宋朝站了起來。

又有許多雜劇上演南方的幾次戰役故事,不過這次鄭朗是配角了,主角是冷麪將軍狄青。

就在這時,京城傳來一句歌謠:鄭迭(狄)趙,文武配,往南飛,復北歸。

第一句不能想,一想問題嚴重無比,其他幾句說狄青與鄭朗一文一武,去向南方,又要返回北方。但不是用朝北歸,向北歸,而是復北歸,再有一個鄭狄趙,這個復是什麼含義?

不是小事,特別是古代,往往將這些莫明其妙的讖語無限地誇大,例如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有可能是李密放出的歌謠,以示自己的正統。劉秀當天子時,很有可能是有人想謀害另一個國師劉秀,說了一句劉秀當天子。中間會存在若干個若有若無的讖語,偏偏這一句巧合了,成爲千古之迷。

有的皇帝不相信,無所謂,有的皇帝卻是很重視。

四句話,十二字,要人命的讖語,瞞也瞞不住,趙禎很快得知消息,他非是昏君,別人不相信,但對鄭朗與狄青卻是很相信的。況且就是兩人一文一武佔據兩廣,真能得勢?能聚集多少士兵,能有多少戰將,物資與武器從哪兒來?就算能得到,也要謀劃數年時間,鄭朗也不用等到那時候了,一兩年時間後就離開兩廣,如何起事?

這是有人在搗鬼了。

氣憤地說道:“派人給朕查,是誰在誣衊造謠。”

不但敢誣衊鄭朗與狄青兩位有功之臣,還有一大堆事呢,此謠興起,倆人政治仕途可能到此全部結束。鄭朗一回,兩廣與荊湖南路那一攤子事,不是三百多萬緡錢,若加上前期撥的款項,戰爭費用,荊湖南路修路的費用,達到近七千萬緡錢。放在唐朝,若有這筆財富,都能出兵發起滅國戰爭了。

此人用心歹毒啊。

想到這裡,又恨恨地說道:“將諸位相公以及言臣一起喊來內宮議事。”

不管怎麼樣,先將言臣嘴巴得堵起來。rq

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197章 省試(上)第101章 區別(下)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313章 瘦身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38章 謝絕第100章 區別(上)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第298章 失信第187章 第二抓·求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66章 法度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第97章 講仁(五)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第337章 窟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93章 講仁(一)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第155章 冤(下)第262章 琥珀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275章 留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第99章 講仁(七)第90章 三家祖第242章 揚帆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23章 三疊陽春(中)五百六十一章 追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62章 召見第170章 走鋼絲(上)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89章 長嘯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九百十五章 賣第253章 鬥法(三)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九百十章 排名第252章 鬥法(二)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第326章 兼霞九百二十四章 踏第82章 四君子(下)六百八十章 夜郎第274章 老貪第340章 難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四百章 大戲·成上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第282章 潮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第76章 最要得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340章 難第249章 母訓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第87章 潔字(上)第30章 後生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第225章 割(三)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
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197章 省試(上)第101章 區別(下)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313章 瘦身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38章 謝絕第100章 區別(上)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第298章 失信第187章 第二抓·求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66章 法度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第97章 講仁(五)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第337章 窟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93章 講仁(一)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第155章 冤(下)第262章 琥珀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275章 留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第99章 講仁(七)第90章 三家祖第242章 揚帆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23章 三疊陽春(中)五百六十一章 追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62章 召見第170章 走鋼絲(上)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89章 長嘯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九百十五章 賣第253章 鬥法(三)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九百十章 排名第252章 鬥法(二)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第326章 兼霞九百二十四章 踏第82章 四君子(下)六百八十章 夜郎第274章 老貪第340章 難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四百章 大戲·成上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第282章 潮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第76章 最要得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340章 難第249章 母訓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第87章 潔字(上)第30章 後生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第225章 割(三)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