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

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

趙禎傷透了心,派左班殿直曹元詰、張宏,三班借職黎遂領禁兵捕之。

其實原因鄭朗說了一部分,也不僅是軍隊與災情的問題,還有官員的問題。起初張海起事力量不是很強,鄧州通判請知州柳植髮出命令,讓他們前去捉拿,柳植不聽。後來加上軍隊繁多,軍餉迫於財政壓力漸薄,再加上將領剋扣,部分士兵也加入反叛行列,又與郭邈山,以及其他幾處盜賊聯爲一體,於是勢漸大,尾大不掉。

有災情原因,有冗兵與將領貪婪原因,還有官員無能的原因。

朝廷也發出詔書,着各州官府酌情開倉放糧,關健有的官府因爲貪墨,倉裡有帳卻無糧,有的確實是無糧,上哪裡放出。許元是調運大批糧食過來,但京畿是國家要地,只有先緊京畿,再次陝西與山東。立救沒那麼快,運來的糧食只能看哪裡着急就放在哪裡。有一部分糧食運到三門峽,但還沒有發向陝西去。

鄭朗沒有多言。

曹元詰這一行也未成功。到那時候鄭朗才徹底將原因說清楚,雖是壞事,也是好事,讓趙禎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而將裁軍從陝西擴大到全國。

回到家中,卻看到樊小娘子坐在客廳,與崔嫺、江杏兒四人閒聊。

看到鄭朗回來,笑盈盈地站起來,施了一個萬福禮,說道:“妾見過相公。”

鄭朗捏了捏鼻子。

家中只有兩個女兒,幾個娘娘一直嘮叨。崔嫺也煩躁,說不生育,也生了兩個女兒。恐怕確實是自己這幾名女子出了毛病。鄭朗勸她,鄭家一直單傳,要出毛病不是她們出毛病。還是自己自身的遺傳毛病。但崔嫺不聽,又勸鄭朗納妾,與樊家也是說好的事,鄭朗卻不想納妾。幹嘛呢,家中一妻三妾足夠了,何苦要做韋小寶?

於是說了一句,國家多事之秋,到處有農民起義。或者軍隊爆動,乾旱燎人,災民四野,這種情況下自己歡天喜地的納妾,成何體統。

認真考究起來,問題也不要緊。

但現在是君子黨主政,歐陽修等言臣都是用顯微鏡看人的。放大鏡放大的倍數都不夠,崔嫺也怕,便將這句話對樊家轉告。樊家也妙,說好,等五穀豐登再說吧。

鄭朗無語了。

其實樊家用意很清楚。這門親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這個人。有了自己,樊家就有了靠山,未必央請自己,但有自己這個擋箭牌在前面,其他人打樊家主意,就會想一想。

納妾的事又拖下來。

崔嫺說道:“樊小娘子來,是央求官人一件事。”

“什麼事?”

“後天她哥哥成親,樊家想請你赴宴,不知官人覺得方便是否?”

“這個……”鄭朗略略遲疑,若真納樊小娘子爲妾,那倒是必須去的,關健自己不是很想繼續納妾,一去會將這門關係越推越深。忽然說道:“好吧,我到時候會去的,嫺兒,你替我備一份賀禮。”

突然改變主意是因爲一個人,樊家迎娶這個新媳婦是嶽州知州楊畋的外侄女。楊畋是楊重勳的曾孫,楊重勳便是楊業的弟弟,也就是楊畋論輩份是楊文廣的侄子。但楊文廣是楊六郎老來得的子,所以楊畋晚了一輩,比楊文廣歲數大。其曾祖也是一員勇將,但輪到楊畋自己卻改武從文,以進士及第謀官。

僅這層關係還不值得鄭朗看重,楊家將那是演義,在實際中,無論楊家或者折家,皆不及自己的聲望。看重的是後來的事。

桂陽蠻。

自衡州到桂陽,再到彬州、連州、賀州與韶州,是南嶺的九嶷山脈及其餘脈,綿連千餘里,裡面住着一些蠻人,又稱爲生猺,爲惡不及梅山蠻。但朝廷對他們一直也很頭痛,不敢向他們徵收任何賦稅,反而奉年過節送一些腦白金的啥。

本來想安無事,但吉州巫棍黃捉鬼與兄弟數人皆習蠻法,經常往來。朝廷腦白金不稀罕,黃捉鬼兄弟的巫術這些蠻子偏偏相信。然而他們窮啊,黃捉鬼騙不了多少錢財。正好看到官員對這些生蠻的軟弱和牽讓,蠱惑蠻衆數百人,盜販私鹽。讓歸讓,不能坐其幹憂鹽政,於是官員府捉拿。黃捉鬼進一步蠱惑生蠻組織更大的力量反抗。所以歐陽修等人先是說桂陽蠻四百人,過兩月後又說七百人,一步步擴大的。

人多了,更加爲非作歹,公開殺官軍,大規模官兵前來征剿,往山裡一躲,官兵一撤,再次下山爲非作歹。這便是宋朝“鎮壓”“剝削”少數民族的真相。

衡州知州陳執方氣苦,若是熟蠻被逼無奈還好一點,畢竟朝廷一丁要徵三鬥三升的計口糧,其實這也不重的,這是丁,不是口,一戶一丁或兩丁,三鬥三升隨便怎麼裝,也不過後世的四十斤,一百來文錢,也就是一戶多者交一百來塊錢人民幣,少者只交幾十塊錢人民幣的稅務。(寫到這裡,老午也很無語了,難道這些專家全部不是漢人,何必作踐自己)

所以趙匡胤用金斧子往大渡河一揮,過這裡俺不要了,真的很難治理,將他們當祖宗供着,必然剝中原漢人的肉,喝中原漢人的血,若是徵稅,用稅供養官兵,必然不服反叛。就是當祖宗供養也未必起作用。

對這個問題鄭朗也表示頭痛。縱然武力強大,讓他們誠服,也只是暫時的,遲久還會生變。但不要,這一劃,宋朝將會劃出多少地盤出去?

陳執方便麪臨着這個問題,想不通,估計他哥哥陳執中過來也未必能想通。怎麼辦,只好捕殺。設計將黃捉鬼等人誘出山外,設兵包圍擊殺。但參與的百姓太多,留之不服。必然生亂,只好強行乘勢將這些山民遷向他處。這一遷一殺,惹出更大的麻煩。以前一個個都是宋朝官員的活祖宗,這次當成階下囚,山民不樂意。陳執方擊殺的只是一部分人,餘下的還繼續在山中,生蠻們在唐和、盤知諒的率領下發起所謂的起義,合五千人殺巡檢李延詐、潭州都押張克明,以及許多官兵,公開謀反。

朝廷大怒。派楊畋前去鎮壓。楊畋表現不可謂不勇敢,然而他缺少楊家將那種軍事天賦,打得勇敢,也奮不顧身,與士卒同甘共苦,但這一戰竟然持續六年多,逼得朝廷最後採取苟和的分化瓦解的方法才鎮壓下去。

楊畋個人命運與他也沒有關係。關健是這六年,國家會浪費多少財帛?

也不能說楊畋不好,再過一段時間便會派楊畋前去了,去樊家冒一個泡,沾一些親戚關係。到時候便有正當的理由出面插足,否則過於妖異。

來到樊家,有錢人倒底不一樣,很大的一片宅子,屋宇交錯,又有三四個美麗雅緻的花園,美侖美奐到了極點。

這個鄭朗不稀罕,權當重新逛了一圈子拙政園。

來了許多賓客,但所有人將鄭朗當成上賓。沒辦法,鄭朗是宰相,地位懸差很大,實際上樊家這個親戚也是一個員外郎,不過在鄭朗面前依然擡不起頭。

鄭朗說道:“各位不必拘束,來者皆是客,今天親家最長,各位以資以年齡輩份排尊卑吧。”

與楊畋的姐夫,也就是今天的主客,樊小娘子哥哥的岳父交談了幾句。然後等新人對拜,這時走來一對青年夫婦,男的高大魁梧,女的長相美麗動人。

過來拱手道:“在下鄧州賈民張洋河,見過鄭相公。”

“不必多禮。”

“鄭相公,鄧州盜賊橫行無阻,在下聽聞不久朝廷將會派鄭相公前去鎮壓,可有此事?”

鄭朗摸不着頭腦,說道:“朝廷派了班直曹無詰前去剿滅,與我無關,你聽誰說的?”

“我聽京城裡傳聞是這樣說的。”

“沒有此事。”

“朝廷應當派鄭相公前去啊,王倫賊橫行千里,鄭相公前去僅一個時辰便將其擊敗……”

“那不同的,王倫賊兵行千里,鋒芒已鈍,況且他們前去高郵等富足沿江地區,已失去鬥志,所以我才一舉將其擊敗,但陝西與鄧州賊勢頗大,又到處開倉放糧,收買人心,所圖遠比王倫要大得多。不過你們放心,賊畢竟是賊,當今聖上賢明,民心不會心向賊盜,頂多三兩月時間賊被會被朝廷鎮壓,你們也能正常恢復行商。”

“在下就擔心賊往山裡跑,賊勢所行的地方於陝、鄧、均、房、商等州,多有大山,朝廷派兵鎮壓,便鑽入大山中潛伏,朝廷兵勢一去,又重新出來,起起伏伏,京西到陝西會有十幾州會被賊相繼糜爛。那時,那時……”

“不用擔心,除非朝廷失民心,百姓配合,沒有百姓配合,縱然進入崑崙山,他們也最終會被剿滅。”

“鄭相公,我倒帶來一些關於盜賊的消息,不知鄭相公可否聆聽?”

“說吧。”

“能不能容在下於樊家小郎婚禮後榮請鄭相公於汴河畫舫一敘?”

鄭朗遲疑一下。

青年婦人笑了一笑,說道:“鄭相公,官人意思是說怕被外人得知泄露出去,畢竟我們家小還在鄧州,也怕……”

“好,”鄭朗說道。

“謝過鄭相公。”

酒席散後,鄭朗帶着兩個侍衛與這個張家夫婦來到汴河的一處畫舫上,鄭朗揮手讓歌舞妓退下,說道:“張大郎,有什麼消息,儘管說吧。”

“是這樣的……鄭相公,你認爲朝廷有多少把握能將盜賊剿滅?”

“自古以來,盜賊能將國家顛覆者,首當是陳勝吳廣,還有張角等人,秦因盜賊而亡,漢也因盜賊而亡,隋同樣因盜賊而亡,唐亦如此。國家敗壞,君王昏庸,民不聊生,所以盜賊烽煙四起,官兵不能撲滅。但看今天,雖百姓這幾年受到重斂,也是爲西北戰役而斂,西北戰敗,國家難保,同樣是爲百姓而戰。今年大旱,是上天懲罰,不是主上不作爲。皇上愛民如子,儘管國庫空虛,依然從江南等地將糧食源源不斷籌集,運送到災區。軍中有一些弊端,也在逐步改革。你說盜賊會不會得逞?富貴險中求,但這樣求肯定什麼也求不到,只能丟掉自己的性命。國雖有難,就象河面,扔下一塊石頭,是掀起了一片浪花,石頭沉下去,河面還會恢復平靜。”

夫婦二人面面相覷。

鄭朗忽然沉聲說道:“張海,你不要動糊塗心思。”

PS:自兩個月前,換了新責編,真苦逼了,再次裸奔兩星期,自才子連載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這本書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結束,老午不知如何是好,欲哭無淚了。

第178章 蓋棺四百零四章 大炮第40章 花會(上)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第9章 小鳥小飛(上)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第66章 法度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第267章 草棉子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第36章 蛇書第85章 第一觀(上)第51章 進京第298章 失信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159章 撫琴(下)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第99章 講仁(七)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117章 大人物(上)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281章 依(下)第40章 花會(上)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第309章 雞鳴山(下)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八百十二章 秋後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第76章 最要得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第275章 留第277章 無敵(上)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155章 冤(下)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五百四十章 太傅七百十章 親事一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24章 三疊陽春第185章 第二抓·誤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12章 刻絲(上)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第127章 中(上)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240章 出手(下)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第62章 召見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133章 神秘女郎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九百十章 排名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第301章 拼爹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第17章 好兄弟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298章 失信第5章 約定(上)第183章 美人(上)第255章 鬥法(五)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
第178章 蓋棺四百零四章 大炮第40章 花會(上)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第9章 小鳥小飛(上)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第66章 法度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第267章 草棉子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第36章 蛇書第85章 第一觀(上)第51章 進京第298章 失信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159章 撫琴(下)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第99章 講仁(七)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117章 大人物(上)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281章 依(下)第40章 花會(上)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第309章 雞鳴山(下)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八百十二章 秋後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第76章 最要得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第275章 留第277章 無敵(上)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155章 冤(下)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五百四十章 太傅七百十章 親事一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24章 三疊陽春第185章 第二抓·誤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12章 刻絲(上)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第127章 中(上)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240章 出手(下)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第62章 召見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133章 神秘女郎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九百十章 排名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第301章 拼爹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第17章 好兄弟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298章 失信第5章 約定(上)第183章 美人(上)第255章 鬥法(五)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