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

儂智高致書陳珙,乞於邊界首置榷場,市易兩界之貨。

儂智高仍不懂宋朝制度,於邊境處置榷場,一個小小的知州豈能做主?就是轉運使能作主,也要通報朝廷後才能批准。也說明儂智高的野心,是兩界,而非兩州邊界,四字成了二字,意義截然不同。

陳珙接到儂智高信後,不報也不答覆。上報因兩界二字必被廟堂上諸大佬所輕,認爲自己懦弱無能,答覆如何答覆,回絕儂智高會動怒,准許自己根本就沒這資格。加上本來真宗時就有禁令,不得與廣源州市易,所以就當沒有接到這封信一樣。

但儂智高的本心是什麼呢?

想法設法將宋朝拖下水,才能抵抗越李朝,強拖看來宋朝皇帝不是傻子,不會成功,於是退一步,先用榷場打開缺口。

一計不成,儂智高又生一計,派人奉表貢物,乞補田州刺史。田州乃是邕州管轄範圍內一個羈縻州,在後來廣西田陽東面,看似這個要求不過份,如今儂氏實際控制地盤豈止是一個羈縻州?實際這個求職暗藏殺着,田州在田陽,他的大本營卻在廣源州,若是正式的州府,儂智高無可奈何,然田州乃是羈縻州,諸峒實力遠遠不及儂氏。一旦讓儂智高得到這一要職,便可以將邕州下屬三十幾個羈縻州(後來擊敗交趾,才正式將廣源州、七源州等羈糜地區正式納入宋土,使邕州擁有四十四個羈縻州,此時不足四十之數)一大半號召起來,甚至將橫山重寨也囊括進去。到時候宋朝不幫助他,會失去更多的土地,若讓他得逞,估計宋朝還不會幫助他。他手中也擁有更多的力量。幫助他,更讓他得逞了,宋朝徹底拖下水去。爲了儂家不惜與交趾一戰。

一戰代價會有多大?

十幾萬兵士死亡,非是死於戰場之上,交趾還沒那本事,而是死於瘴癘之手。動用了無數人力物力。而且一旦宋朝這麼做。必不會在邕州長久駐紮大批軍隊,大宋一徹,整個邕州地區甚至更廣闊的地區會被他擁有。

即便不拓廣邊境,從田州到七源州幅射的面積也快有海南島面積大小了。

到陳珙手中,依然不回不報。有人說他聰明,識破儂智高的伎倆,有人說他昏庸。若接受儂智高的好意,一道抗越多好啊,儂智高怎能會謀反?前者誇大之詞,後者除了啥也不懂的,要麼就是別有用心的說法,不會謀反,父子倆皇帝都做了十幾年,還不叫謀反?元昊那麼強悍。也不過稱國主,大王。什麼叫皇帝?

實際陳珙根本就沒有想那麼遠,只是不想多事。管你用什麼心機,一律不報!

此次陳珙不報,情報一一到了朝廷,鄭朗不作聲,繼續看儂智高表演。皇祐二年六月,越李派軍隊前去征伐儂智高,儂智高亡入山林,利用地形躲藏過去。越李無奈撤兵。此次出擊,雖沒有抓住儂智高,卻起到極大的好處。一邊兇悍的征伐。數次大敗,雖有“國仇”家恨,儂智高對交趾人慫了。另一邊對其有恩,可認爲其軟弱怕死,管他有恩無恩,漸漸野心開始壯大。

鄭朗繼續在觀注。未作聲,但不是代表沒有準備。

讓嶺南諸官員尋訪一些對當地瘴氣了解,並且善長治療瘴氣的大夫,或者土著醫生,用各種手段將他們請到柳州、桂州等朝廷控制能力較強的州城,給其薪酬,讓寫著書立說,或者傳授治療瘴氣的經驗,肯定良莠不齊,可比沒有的好。

查訪所需的藥材產地,不會立即購買,但知道它們產地在何處,能有多少產量。以及當地各個瘴氣的分佈,形狀,發作症狀。這纔是宋軍南下的最大天敵。

其次便是瘧疾。

爲此,至少兩名斥候犧牲,這些斥候南下後,遍佈西南,從嶺南到交趾,再到荊湖利夔,不能立即將消息帶回來的,有的回來時會在路上耽擱。這兩名斥候本來應回來的,但三四個月未見蹤影了。未必是遭到當地蠻人殺害,有的或爲蟲獸所傷,有的便是中了瘴癘而亡。

犧牲是再所難免了,不但這兩人的犧牲,鄭朗爲了取捨,準備更多人犧牲。無奈之,天下本是一盤大棋,想要將死對方,連小卒子都不捨,如何能戰勝之?

主要還是西夏與契丹。

龐籍也不得不承認,成立特務營的好處,種種消息源源不斷地傳來,而不是象以前那樣是睜眼瞎。

西夏一邊與宋朝要好處,一邊與派使者出使契丹求和,契丹不允。臘月又奉表乞臣於契丹,表書言語極其婉轉,契丹不答。但沒有拒絕。

數次戰役,兩次大敗,以契丹的財政吃不消了。

特別是因爲鄭朗將寧令哥送到了契丹,使其戰役提前一年爆發,河曲之戰還沒有得到休生養息,接着蕭惠再敗,契丹財政更加吃緊。

三月,契丹來索党項降戶。當初爆發戰爭,夾山党項降戶是起因之一,並且契丹有契丹的憂慮。西夏不是一次兩次,吐蕃六穀部,回鶻,唃斯囉父子,後來還有呢,多次用這一招使敵人產生分裂,再收納對方降戶壯大自己。而自西山白達旦部再到大漠北面的阻卜部,西北的粘八葛各部,對契丹始叛時復,一旦讓西夏策反,後果堪憂。所以這些降戶必須交還,那怕西夏做一個樣子,交納部分降戶。

但這是西夏壯大的根本,沒藏兄妹不敢給,可他們也有辦法,重金賄賂契丹使者蕭友括,上表乞代党項獻大批馬駝牛羊,蕭友括替西夏說了一些好話,遼興宗借勢下臺階,許之。

五月,西夏求唐降鎮故地,此地乃是原來北方重要的三關之一,夏州的屏障,自經契丹攻破後,族帳或俘或降或逃,契丹看到其地位於河西,不置戍守。沒藏氏思復其地,派使請之,遼興宗不許。

六月,沒藏氏派人撫諭党項各部。國中點集人馬,訓練無虛日。契丹聞之,命於西南沿邊各地建邑爲備,沒藏氏屢請罷役,契丹知其心叵測,不答應,又將其俘獲的西夏諸族遷於薊州安置。

雙方不斷地扯皮。

大家都沒有拿出誠意。到了年底,契丹終於得到西夏向阻卜索購大批牛馬駝羊,其中良馬一律留下,國中老弱病殘之馬一律與宋朝交易。宋朝缺少大牲畜,契丹也心知肚明,這些大牲畜僅是用來耕地的,根本上不了戰場。斥候帶來的情報亦是如此,宋朝得到這些牲畜。全部交給了老百姓耕種。但使遼興宗想到前幾年的故事,李元昊也是這麼幹的,從夾山吐谷渾党項各部族交易來大量馬匹。良馬留下,劣馬與宋人交易,結果得到大批良馬,又成功策反了党項與吐谷族各族叛亂。

契丹大怒,一邊派使責問阻卜部,一邊又復增兵金肅州,又派使斥責沒藏氏。一年休息,又從宋朝哪裡得到許多好處,沒藏氏膽色始壯,雖小心的表示不會再向阻卜部購馬。但請求契丹將寧令哥交還。

若是党項好好地,說不定契丹會將寧令哥交還,也未必交還,但西夏小動作不停,契丹人想都沒有想,就拒絕了。

風雲再起。

反正宋朝府州北方這幾年很熱鬧。兩國軍隊你來他往,幾乎沒有停止折騰過。好在府州主事的乃是狄青,換作其他官員早就慫了。

……

春天到了。

鄭朗一邊小心的處理着中書事務,一邊觀察着各地商人的募款情況。

比他想像的要好。

宋朝弱的乃是外交與軍事,其他方面卻是很變態的。特別是經濟,陳亮等士大夫公開喊出要謀利,商賈許多想法更是超前,例如小小的鹽鈔,能讓商人耍成證券、股票、期貨,這也是鄭朗自糖作坊契股展開,上到皇帝,下到商人能接受的原因。

契股其實在宋朝早就有了,例如海船經常有各商人聯手合股經營,要麼就是超前支取,這個也早就有了,連朝廷都是如此,慶曆早幾年的戰爭,爲了贏得軍費,將後面好幾年的鈔引也發行了,至今朝廷還沒有將欠負的鈔引支付清,這也是一種提前支取。

再有平安監成功的典範。

國家良好的經濟基礎。

但也只有宋朝,換成西夏與契丹,想要做就不可能成功。

最支持銀行的乃是各平安監股東,有的股東詢問能不能以銅支付,他們沒有鑄錢權,手中資本也投資於其他方面,但有平安監的大量分紅,包括現銅。鄭朗同意,再次詔書天下,並且報紙刊登消息,準備商人用等價的金銀銅作爲現錢支付,讓這些金屬流通到各個銀行,再集中起來鑄幣。

大量資金迅速注入,先是京師,實際最富裕的還是京城,非乃杭州,在京城集中最多的權貴,他們手中擁有的資本也最多。到了二月結束,各銀行將本金籌集。

其實此次朝廷也注入了資本,平安監賣出的契股錢,又投入了五百多萬緡。製造交子又花了八百多萬緡錢,交底使用青州臨朐東絹,東絹列爲天下第一等品,是宋朝有名的名牌產品。朝廷曾經一度想選用河北絹,然而河北面臨契丹威脅,於是改次之,選用了東絹爲交底。防止僞造,又於邊延處鑲上越州會稽尼羅,原來準備用遂寧羅的,兩羅質量相差無幾,但傳言遂寧羅有過之而無不及。最後考慮其產量,會稽尼羅產量低,一般人難以採購,於是棄遂寧羅而用會稽尼羅。再用產量更低的撫州蓮花紗作邊,這種紗一年產量僅百端。

僅是一個交底就極端的變態。

請數位大家作畫,以宋太祖、宋太宗、真宗、仁宗畫像作正面圖案,背面圖案乃是宋朝有名的各個景區。再會集全國有名的作坊,以及皇宮錦綾院織工利用織成、刺繡與刻絲將這些圖案刺於交子上。

沒有全部用這些工藝,繡的僅是防僞部分,否則成本能翻上幾十倍。其餘部分,包括一些大家寫的字,有趙禎的字,鄭朗、范仲淹、文彥博等人的手跡,全部鑄成印模,一共分成十批,由十分契股代表分別掌握。銀行正式成立時。才能分十次印刷。

用了國家機器,流水線式製作,節約成本。否則就是製作這批交子,成本就會上升到兩千多萬緡錢。甚至更多。

沒有辦法,交子最終還是流向百姓的。若僅是一張紙,印上一些字,僞造的人必然很多。

四月結束,萬衆矚目中,銀行司終於成立。

總司監就在樊樓與東華門之間。

鄭朗舉行了一次小小的儀式,張燈結綵。燃放了許多鞭炮,然後請趙禎前來剪綵。

再出示印刷好的交子。

很多老百姓表示稀奇,這個交子製作太精美了,於是用現錢買了幾張回家把玩。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至少讓百姓感到它值這個錢,而非是一張紙。

拖得很久,但有一個好處,緊急的又鑄就了銅幣七百萬緡。銀幣兩百萬兩,金幣十萬兩,進一步夯實了貨幣數量。

也意味着史上第一個托馬斯出現。

一共八千萬緡錢資產。想想就讓人望而生畏了。實際有的人弄不清楚,認爲有八千萬緡交子,八千萬緡現錢,以爲有一億六千萬緡流動資本。實際不是,它的資本只有八千萬緡。或者說它的資本無法計算,得看存貸的人能有多少。

並且與平安監不同,平安監各個商人得到的好處更多,朝廷僅是分紅部分,商人卻有連帶的作坊與商品利潤。銀行沒有商人連帶的商品利潤,面對的是全國。會使全國經濟流通更快,朝廷也會提高商稅收入。

但對銀行的具體情況,鄭朗也不太熟悉,繼續小心的監注着。好在他還有兩年多時間,與張方平一道調整。

五月來臨,部分百姓開始試探性的存款。有的百姓比較好玩,前面存,沒有多少天就取出來,看看銀行是不是真的付利息給他們。借貸的人倒是很多,但因爲存款數額不大,放貸數量並不多。

也不用急,有一個過渡期。經過一番試探後,六月份存款的人多了。這才陸續的發放貸款。

包拯開始他的另一個傳奇,與吳奎進諫,三司使張堯佐,乃凡庸之人,緣因寵私,驟階顯列,自任用以來,萬口交譏。陛下何庇一堯佐,上違天意,下咈人情,而成危機乎?實爲陛下痛之。

包拯又單獨進言,歷代后妃之嬪,雖有才者未嘗假以事權,況不才者?見祖宗以來,當時帑庫豐盈,用度充足之際,尚且精選計臣如陳恕、魏羽等輩用之,其餘亦是一時之選。況且今天上下窘迫,如履薄冰之時,豈可專任此人!望特出聖斷,授以它職,別求才傑之士,委而任之。

包拯誇張了,陳恕乃是宋太宗時名臣,譽爲能吏之首,但在宋太宗時國用依然很緊張。這是一個奇怪的國度,史上最富,可國家財政一直沒有好轉過,唯獨宋真宗初期,稍微好一點。即便是現在鄭朗與諸位能相小心經營,好轉了,但始終不敢大手大腳地用,否則一不小心,三司一些錢糧就能揮霍一空。如今財政並不緊張,如履薄冰是必須的。陳堯佐之能,擔任三司使也確實不大適合。

鄭朗不是很排斥,當時授任時鄭朗不樂,趙禎好心安撫,爲了基情,鄭朗這才默不作聲,趙禎成就了包拯,同樣也成就了自己,換作其他任何一個皇帝,必不容自己,不要說擔任國家首相。

似乎有人通知過陳堯佐,陳堯佐對鄭朗之命,言聽計從,不敢違背。雖才能平庸了,但沒有礙自己多少事,鄭朗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至於言官要倒張,鄭朗同樣不管。

召呂公著試館職,呂公著不就,趙禎諭曰:“知卿有恬退之節。”

賜五品服,判吏部南曹。

另外司馬光與王安石在地方上做得也很好,幾個學生漸漸走上舞臺。

於邇英閣進講,趙禎向諸位開講的大臣問道:“古有遷民於寬閒之地者,今閩蜀地狹,其民可以遷乎?”

丁度答道:“律令故在,但是有司卻不能執行。太祖曾遷太原民千餘家于山東,太宗又遷雲應寰朔之民於京西諸州。西北之人,勤力謹儉,今富於其鄉里者,多是當時所遷之民。民固安土,重視其遷,若地利既盡,要無可戀之理。今蜀民歲增,曠土盡闢,下戶纔有田三十五畝,少者僅五七畝,而贍養一家十數口,不熟則轉死溝壑,誠是可憐。臣以爲不但蜀民,凡似此狹鄉者,皆宜遷徙,計口給田,復其家如律令,實利農積穀之本也。”

鄭朗嘴角動了動。

“鄭卿,你要說什麼?”

“臣以爲丁度此言乃良言也,”鄭朗話到了嘴邊,忍住未說,一旦潭州與嶺南大開發,不但要遷,還要大批的遷。不過現在不能遷,諸事未定。所以未說。

乃詔造京西轉運司,告益梓利夔與福建路,民願意徙者,聽任之。

李用和卒,趙禎親自領趙念奴以及諸臣臨奠,放聲痛哭。生母家就這麼一個親人了,然而去世,趙禎很憂傷。

諸臣不敢言。

趙念奴卻趁衆不注意,看着鄭朗盈盈一視。

小姑娘開始發育,胸前微微凸起,穿着一身白裙,站在哪裡,就象一棵青柳,風姿綽約。

鄭朗看着趙念奴清新動人,忽然感到有些心動,然後自責起來,自己是怎麼啦?看到沒移氏,沒有自控能力,看到這麼大一點小姑娘,也有這種怪怪的感覺,自己到了中年好色的時候?

一本正經,暗中使了一個眼色。

趙念奴眼中露出詢問,我託你辦的事呢?

鄭朗無奈,朝痛哭的趙禎那邊努嘴,你父親都哭成這個樣子,我還敢說話麼?

趙禎不但帶趙念奴來親奠,又賜李用和太師、中書令、隴西郡王,輟朝五日。又諡號其恭父老僖,親寫神道碑,書曰親賢之碑。不過李用和確實做得很不錯,小心靜默,推遠權勢,闔門謝客,在外戚中,德操算是很好的一個。

其死,鄭朗還特地備了一份厚禮弔唁。

李用和次子李珣拜謝,李用和生前很少與權臣往來,與鄭朗算是關係比較好的,在諸多場合,鄭朗也多次誇獎過李用和。外戚做到這份上,不得不誇。李家對鄭朗印象不惡,即便李用和那個霸道的妻子,與崔嫺也數有往來。

鄭朗心中卻有些慚愧,沒有多說話。

接着,鄭朗開始面臨執政後又一個難關,黃河大水。

第268章 戲法第248章 劉郎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第304章 殺雞(下)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70章 香閨第175章 興趣第64章 天堂(下)第31章 好多老浪花五百章 老大一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39章 授筒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第80章 較勁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第2章 修剪第123章 去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17章 好兄弟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305章 疑問品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第316章 佈施第70章 香閨第347章 在路上(上)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88章 潔字(下)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九百零三章 融合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8章 詩社(一)第208章 大三元(四)第278章 無敵(下)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第307章 鄭體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第349章 在路上(五)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110章 閉門羹(上)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349章 在路上(五)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197章 省試(下)第63章 天堂(上)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173章 走鋼絲(下)四百二十七章 度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137章 明道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201章 捉女婿(上)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52章 鳴天下(一)第342章 相公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八百十二章 秋後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
第268章 戲法第248章 劉郎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第304章 殺雞(下)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70章 香閨第175章 興趣第64章 天堂(下)第31章 好多老浪花五百章 老大一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39章 授筒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第80章 較勁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第2章 修剪第123章 去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17章 好兄弟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305章 疑問品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第316章 佈施第70章 香閨第347章 在路上(上)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88章 潔字(下)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九百零三章 融合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8章 詩社(一)第208章 大三元(四)第278章 無敵(下)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第307章 鄭體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第349章 在路上(五)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110章 閉門羹(上)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349章 在路上(五)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197章 省試(下)第63章 天堂(上)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173章 走鋼絲(下)四百二十七章 度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137章 明道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201章 捉女婿(上)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第52章 鳴天下(一)第342章 相公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八百十二章 秋後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