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章 太傅

小姑娘答道:“我叫蕭觀音。

鄭朗差一點失態。

還好,見過太多的大風大浪,不算什麼。嚴格意義上,她是他看到過這時代三大美人的第一個。

可是蕭惠妻子心中產生狐疑,自己這個女兒長得很美麗,諸人皆誇之,難道這個鄭朗看中了?若是看中未必是壞事,皇帝對此人很器重,可自己女兒太小。

鄭朗不知道她心中的擔心,知道了會吐血。再美麗,也不會對這點大的小姑娘動心思。

他是在想這個蘿莉未來的兩首作品,第一首是《迴心院詞》。未來蕭峰的結拜大哥耶律洪基喜歡狩獵,使她閨房冷落,但又不好直接講出來,於是寫了這首小令,一共十首。第一首是掃宮殿,掃深殿,閉久金鋪暗;遊絲絡網空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面。掃深殿,待君宴。皇上要回來了,開始打掃宮殿,可是深殿閉久,結滿了許多蜘蛛網,苔痛長滿石階,不可能當真如此,那是有話外之音的,皇上,你多久未來啦。寫得十分含蓄動人。後面是拂牀,換香枕,鋪錦被,掛繡帳,理牀褥,張瑤席,亮銀燈,點香爐,張鳴箏。

無比的纏綿悱惻,極其含蓄。寫完,讓宮廷樂師趙惟一譜上曲子,吹笛和奏,她自己兒彈琵琶,唱歌。耶律洪基回來聽後,十分感動。但因爲與樂師合奏,傳出一些不好的風聞。

不知是真是假,後來憐惜其才,說是惡意中傷的,但鄭朗卻認爲十有八九之卻是真的。這個的風流才女,孤守空房,一個有才情,志同道合的青年男子在身邊,能不發生一些故事麼?

然後便有了《十香詞》。

太香豔了。

美女也是一道精美的食物,不能粗暴的將衣服一撕。馬上嘿咻。

特別象蕭觀音這樣的美女,得慢慢品嚐。

先是看發,青絲七尺長,挽出內家裝;不知眠枕上。倍覺綠雲香。看美人發如綠雲。

欣賞頭髮,再看看乳,紅綃一幅強,輕攔白玉光;試開胸探敢,尤比顫酥香。紅綃太薄,裡面玉體潔白似隱似現,輕輕探胸。能聞到乳房的香味。時隱時現的,看一些邊兒,不是直接撕開胸圍,要的是這種味道。

還沒有太急,再到香腮,笑蓉失新豔,蓮花落故妝;兩般總堪比,可似粉腮香。看香腮似粉。再看秀頸,蝤蠐那足並,長鬚學鳳凰;昨宵歡臂上。應惹頸邊香。頸子細長得就象鳳凰的脖子,臂上還有淡淡的香粉,應是昨天歡愉後美人枕於臂上入眠,香頸留下的氣味。

稍稍動手,嘴巴接近美人的香脣,和美好滋味,送語出宮商;定知郎口內,含有口甘香。再接吻,舌頭也有香味,非關兼酒氣。不是口脂芳;卻疑花解語,風送過來香。

但還不能急,得品嚐美人的手,既摘上林蕊,還親御苑桑;歸來便攜手,纖纖春筍香。將美人如同春筍一般的小手拿在手中把玩。開始脫衣服了。從羅襪開始,鳳靴拋合縫,羅襪卸輕霜;誰將暖白玉,雕出軟鉤香。金蓮小腳也要把玩的。

然後解裙子,裙內也有香氣的,解帶色已顫,觸手心愈忙;那識羅裙內,消魂別有香。衣服脫完,滿身生香,咳唾千花釀,肌膚百和裝;無非噉沉水,生得滿身香。

這才正式發起進攻……

通篇沒有一個下流的詞語,可是曖昧香豔到極點。

有人說不是蕭觀音寫的,她是皇后,萬萬不會寫出如此曖昧之語,乃是政敵構陷,不過蕭觀音大意,覺得它很雅麗有致,親手抄寫於彩絹上,又於末端寫了一首《懷古》詩,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彩絹於政敵得到,致其死。

真相不得而知,若是蕭觀音寫的,那必是寫給趙惟一的。

想到這首十香詞,鄭朗眼睛逗留了一下,看蕭觀音的頭髮,秀頸,手,能看到的便是這樣,其他的包括小腳都看不到,也不能看。

收回眼神,說道:“好名字。”

什麼好名字。

“我能請教你一些學問嗎?”

“這個……男女……”想說男女有別,但估計在契丹行不通,特別與這點大的小姑娘,談什麼有別?說道:“你問你父親,若是同意,你也可以帶着僕役前來旁聽,就怕你聽不懂。”

“不懂的能問你嗎?”

“能啊。”

與小姑娘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天,聊得蕭惠妻子心中毛毛的。

獵鵝開始。

不觀其此場面,便不知道女真人的壓力。

那麼多貴族,每人都帶着一頭,甚至數頭海東青,多數從女真人那裡得來的,想要擔負這麼多貴族的鷹數量,女真人壓力不會小。

衛士站在上風,擊鼓驚鵝,許多天鵝從蘆蕩裡被驚飛起來。這才放出海東青,幾百只海東青在天空飛舞,場面十分壯觀。有的抓住,有的沒有抓住,得頭鵝者有賞。可是鵝被海東青抓回來後,鵝腦不是食的,用鐵錐刺開鵝頭部,將腦取出來,給老鷹食用的。開始場面很精彩,到了這一幕時,變得有些殘忍。

一會兒天鵝被驚散,收穫漸少,開始鳴鼓收兵,帶着大臣騎兵返回幽州,大肆酒宴。

席間,遼興宗對鄭朗說道:“樑王想拜你爲師,學習文學與詩賦,鄭卿,不知你意下如何?”

鄭朗一呆。

“鄭卿,你勿用多想,僅是向你請教。”

鄭朗心中苦笑,樑王就是你兒子,契丹的太子,我做契丹太子的老師,想讓我不多想也不行啊。躊躇半晌,說道:“可以,但臣僅是偶爾與樑王殿下互相學習,教不能提,更不能假以其他名義。”

“準,”遼興宗大喜道。

一步步地這個鄭行知要上套了。

宴一散,遼興宗便將鄭朗請到內宮,一個少年端坐在宮中看書。

才女要配才子的。耶律洪基文學修養也不錯,至於做皇帝的能力……那就不用提。

早就準備好了,看到鄭朗,耶律洪基恭賀地行了一個拜師禮。

鄭朗連忙閃身避開。你拜俺不受,說道:“殿下,不妥,我年齡輕,又是宋臣,做你的先生有諸多不便,不過臣既出使來契丹。爲了兩國和好,與殿下進行學問交流還是可以的。”

耶律洪基看着父親。

遼興宗說道:“基兒,無妨,你就坐聽吧。”

耶律洪基端坐於下首,遼興宗坐於上位,鄭朗只能站着,看了看這父子二人,心中百般不是滋味。想來契丹療養也是很困難的。開始忽悠,但最終誰將誰忽悠進去了,未必可知。

正色說道:“樑王所學之術。以臣之見,非是詩歌,最重要的是治國之道。”

遼興宗正襟危坐,腰桿直起來,在邊上道:“是極,鄭卿,請說。”

“其實儒學重點便是養立國修身之道。”

“說來聽聽。”

鄭朗想翻白眼,俺是講給你兒子聽的,不是講給你聽的。無奈,只好說道:“陛下。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己沒有修養,如何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首要前提。家不安,則心不安於國。其次也。再到治國。可國家不可能單獨存在,必須天下和平。這是最終目標。”

“這個平不是平定天下嗎?”耶律洪基不解地問。

“非也。儒家乃是夫子之道,夫子乃是魯國人,春秋時以魯國的力量何能平定天下?作爲中等國度,只能希望天下和平。非乃平定也。且天下之大,那一個國家能平定?”在鄭朗心中這個平便是平定,中庸又不是夫子著的,乃是他後人修著,與魯國有毛的關係?可這個詭辨比較行得通,況且契丹境內的儒學,也是一種近乎墨家的儒學,以和平仁愛爲主。忽悠開始。

鄭朗又說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想知道治國之術,必須知道契丹的所處環境。”

“什麼環境?”遼興宗再次搶問,也撓到他癢處,扶起一把椅子,說道:“鄭卿,朕很欣賞你,賜你坐。”

君臣之禮還得要守的,別當真坐在耶律洪基上首,自己還在契丹,也未必所有契丹大臣對自己有好感,鄭朗很乖巧的將椅子挪於側面。這個小動作又讓遼興宗眼中閃過光彩。

不怯弱,一個怯弱的大臣君王不喜歡的,因爲註定其十有八九不能有作爲。不能過份,不知節度,這個君王更不喜歡。

鄭朗說道:“古今往來,胡漢不易雜居,無他,漢人耕作,胡人放牧,兩種生活方式不同,所以相處不和。故匈奴強大時,僅是擄掠,而不覬覦南朝。雖敗,乃是不知勢也,要求太過份,漢朝不能忍受。最成功的是鮮卑人,他們的做法便是漢化自己民族,結果成功入主中原,最後民族消失。即便唐朝宗室有鮮卑血脈,他們也從未承認過自己是鮮卑人。至於党項,他們是鮮卑人嗎?臣很懷疑。”

“是啊,”遼興宗大樂,此時對西夏他恨得牙直咬。

“突厥強大時也是如此,僅是遙控中原,而不是入主中原。北朝太宗南伐時,太后曾苦勸,漢人不易居於北方,胡人不易居於南方。太宗不信,於是有人間慘劇發生。”

父子倆人臉上略變,這個老祖宗雄才大略,最後死在中原,未免有些不美。

“不過因爲太宗,北朝找到一條胡漢雜治的辦法,若說胡漢雜治,又不失民族本性,做得最好的便是北朝。可是北朝以契丹族爲主,漢人爲輔,若是漢人領地擴大,勢必尾大不掉。再說我朝,自澶淵以後,雖有人想要繼續收復幽雲十六州,終不是主流聲音,大家都看到和平帶來的好處,我朝地也大,不一定非要得到幽雲十六州。再說,看我朝的南邊,無論交趾或者大理,力量微弱,都不產生開疆拓土的念頭,況且北方有強大的鄰居。”

這句話說得很巧妙,肯定我朝對貴國沒有太多的敵意,可做得過份。什麼都能發生。

父子倆不作聲。

“北朝一年得五十萬,臣在幽州城中轉了轉,我朝的絹在貴國一匹在兩貫有餘,實際是一百萬。而臣又打聽了一下。北朝三司房錢諸雜錢、石鹽錢、課院務隨色錢,置制司錢,約合一百餘萬貫,人戶稅租正錢,官民稅錢約合四百萬略有餘,總計才五百來萬貫,加上其他瑣碎的。也不過七八百萬貫收入。”

父子倆又不作聲。

鄭朗估計的差不多,與宋朝相差太遠了,只及其十幾分之一。

也是鄭朗刻意詢問過,想瞞也瞞不住,這份情報對鄭朗來說同樣重要,得弄清楚契丹的經濟情況。讓他很失望。自己估計七八百萬貫是給了遼興宗面子,有可能更少。難怪得到宋朝的一百萬貫,勒石慶功。

作爲使者。這次鄭朗出使是最出色的,得到許多宋朝根本沒有得到的情報。

但遼興宗心中也有話的,俺不窮。花費這麼大心血,將你弄到契丹來做什麼?當真聽你講學問?

鄭朗又說道:“不是很富裕,可想富裕,有富裕之策,我朝的一些政策便可以學習。”

“是何策?”

“重商,陛下,也許認爲商人僅是販賣之道,錯也。例如我朝與北朝交易,用絹換牲畜,我朝出的絹多。種的蠶麻便多,便能養活更多的農民工匠織女。而貴朝出的牲畜越多,百姓養殖熱情就高。又有,大量出口氈,就能養活更多的制氈工匠。人口增加,國力增加。交易增加,稅務增加。這是一個互生互益的過程。便如開天闢地一樣,天地原是渾沌,盤古劈開天地,濁者下沉爲地,輕者上升爲天,天地擴張,於是有了世界。然貴國對牲畜限制太嚴格,馬也就罷了,牛駝羊騾僅是用來耕地的,爲什麼做限制?還有老弱之馬,爲什麼做限制?這是自堵國家的發展。其實我朝與北朝交易,銅錢多流失,已引起諸多大臣不滿。”

“聽聞你有那個尋礦之能……”

“陛下,若是想聽,改天我可以授其術。”

“當真?”

“臣不敢與陛下虛言。”

“來人,上茶,”遼興宗精神大振。

當真纔怪,繼續說道:“陛下,殿下,無論商榷無何,只要兩國不過份,南北可久安也。要麼便是西夏,它終是一個小國家,不足爲害,無論我朝與北朝,只要經營小心,其國必滅。”

再次忽悠,你們得打,得報仇雪恨。

迅速轉過,不能說得太明顯,又說道:“但契丹問題恐怕不是出在鄰近諸國,周邊諸國,僅有我朝相彷彿,我朝入侵北朝必敗,北朝入侵我朝恐難以取勝。這種相持,反而造就和平。北朝危機是在內部,契丹部族諸多,忠心的僅是西南京漢人與契丹本族人、奚人,而越北去,民族越野悍。待之兇,則叛,優之柔則發展,龐大後必尾大不掉。所以對其必須分而化解,讓其部族不能壯大。”

“良言。”遼興宗擊桌說道。

他執政期間,兩大難題,元昊僅是外侮,他不想教訓元昊,元昊也不敢招惹契丹,主要是內因,一個母親讓他頭痛,還有各部的時叛時復。其實若是各部族皆聽從契丹命令,早在宋朝與西夏開戰時,就率軍南下了。

有兩大掣肘,造成畏首畏尾。

鄭朗說得也是發自內心,一個沒落的契丹不可怕,可怕的是未來蒙古人與女真人。若是因爲自己一番話,遼興宗做了一些小動作,將這兩個民族分化成功,宋朝將來則會少兩大最大的禍害。

特別是蒙古人與清人入關,造成中原文明沒有持續的發展,給後世帶來沉重的影響。

“這便是契丹的國情,下面我給殿下講一講儒學。契丹雖以馬上得天下,不可以馬上治天下。爭天下,要用武力,治天下必須文治。何謂治天下之策,就在儒學裡面。包括臣的學問,皆是從儒學裡得來的。”

“連那個尋礦之術?”遼興宗又問。

“那也是,不過找到礦是有原因的,不僅是學問,能容臣過幾天后說這個尋礦之術時,一道將它說出。”鄭朗道。心裡卻在說,即便給你礦藏,除非在契丹境內,海外的礦,你們契丹人能採得到嗎?炎熱的氣候你們必受不了,還有船呢?這是出海的船,不是在潢水上打漁的小木舟。契丹君臣確實被逼無奈。

想要富,不能用鹽用帛來代替,必須要錢,一銅二銀,金銀契丹還出產一些,可從哪裡弄銅來,有,很少很少。宋朝君臣吵得哇哇的,俺們銅錢一起流失到契丹去了。

契丹也不服氣,俺們想要你們銅錢啊?若是出產大規模的銅,用這些無用之物,來換你們宋朝精美的各種絲帛,瓷器何樂而不爲?

鄭朗讓遼興宗雜七雜八的打斷了數次話,說道:“陛下,臣奉陛下命令,與殿下進行學術交流,若談礦,可否改日再談,否則失其意旨。”

遼興宗呵呵一樂,說道:“你們談,朕在邊上坐聽。”

鄭朗無語,喝了一口茶,從儒學講治國之道。

天知道這是什麼治國之道。可他做得很小心,一點也沒有讓遼興宗懷疑,反而多次興趣昂然的額首。

直到將近三更時分,鄭朗看了看外面,說道:“陛下,時間不早了,臣也要休息。”

“朕來送你。”

“不必,莫說兩國君臣,即便是一國君臣,也要尊卑有序,否則國將不國。”鄭朗正色答道。

“好一個尊卑有序,”遼興宗眼中更是充滿欣賞。

鄭朗心中暗喜,自己是不能接受契丹任何一官半職的,早遲必會激怒契丹人,不要先想逃,得先想保住生命安全。因此,做一些讓步,讓契丹皇帝對自己產生好感。

走出皇城,雖是皇城,規模並不大,還不及洛陽的皇城。春天來臨,花香襲人,嗅了嗅芬芳的空氣,鄭朗對郭逵說道:“我們回去吧。”

兩人在衛士帶領下,走向驛館。

郭逵擔心地說:“鄭相公,你答應授契丹皇太子學問,不妥。”

“我也知道不妥,”鄭朗搖頭道,雖不是太傅,也等於是太傅,契丹人會用它來做文章,國內也會有人拿它來做文章:“但無妨,臨行前我對陛下說過,況且一旦回去,即便有陰霾,也會立即撥開雲霧見明月。況且此行收穫頗大。”

“何?”

“仲通,你說我授契丹太子學問,會授什麼?”

郭逵先是一愣,然後大樂。不過這也需要高超技巧的,不能讓契丹人懷疑。其實包括遼興宗的旁聽,也怕的是這一點。自始至終,鄭朗在玩着高空走鋼絲的平衡之術。

ps;北國行這一卷是爲後面做重要的鋪墊。不過有的讀者不喜歡,儘量壓縮。尊重大家意見。

第149章 算計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119章 解試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第220章 處女地(二)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九百零三章 融合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五百十二章 朋黨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238章 出手(上)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60章 道(四)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296章 韓信五百九十九章 科學的力量下第131章 解元(下)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第221章 處女地(三)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85章 第一觀(上)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四百二十七章 度四百四十章 託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第20章 詩社(三)第128章 中(中)第213章 大三元(九)八百十三章 捅第148章 銅錢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四百三十六章 和第172章 走鋼絲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351章 在路上(七)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五百十四章 糖果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五百十三章 衣服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第700章 逆轉(下)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172章 走鋼絲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第143章 問一(五)第238章 出手(上)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八百二十八章 笑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四百十五章 惡化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第224章 割(二)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238章 出手(上)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第164章 君子第304章 殺雞(下)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第260章 天網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五百九十章 破趙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第276章 請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
第149章 算計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119章 解試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第220章 處女地(二)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九百零三章 融合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五百十二章 朋黨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238章 出手(上)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60章 道(四)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296章 韓信五百九十九章 科學的力量下第131章 解元(下)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第221章 處女地(三)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第85章 第一觀(上)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四百二十七章 度四百四十章 託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第20章 詩社(三)第128章 中(中)第213章 大三元(九)八百十三章 捅第148章 銅錢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四百三十六章 和第172章 走鋼絲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351章 在路上(七)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五百十四章 糖果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五百十三章 衣服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第700章 逆轉(下)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172章 走鋼絲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第143章 問一(五)第238章 出手(上)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八百二十八章 笑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四百十五章 惡化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第224章 割(二)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238章 出手(上)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第164章 君子第304章 殺雞(下)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第260章 天網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五百九十章 破趙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第276章 請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