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

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

白浪滾翻中,來回穿梭着許多船隻。

人命關天哪。

賈昌朝就聽到一件事,關於吳育的,吳育在洛陽有功,調回京城,替皇上講讀,趙禎與吳育閒下來談心,就評論了一些大臣對錯,吳育說了一段話。陛下言之要切,是四海之幸。然而知而達於語言,不如察知而行於實事。自古人君,因信讒而致亂,察奸險而致治,一安一危,不出愛憎二字。能明白這個道理羣書不足觀,不明白雖博覽也無益。就是人主也有不可不密者,有不可不明者。語言乃軍國大事或者權要,不可不密。若指人姓名,陰言其罪又沒有明顯證據,不可不明也。若不明,則讒邪得計,忠正難立,曲直莫辨,愛憎遂行。故言偏聽生奸,獨任成亂,是故聖王之行,如天地日月,坦然明白,進一人使天下皆知其善,黜一人使天下皆曉其惡,則邪險不能陷害,公正可以立身,此百王之要道也。

也就是你是皇上,不能武斷地隨便對一個大臣下評價,進黜要分明。

趙禎大悅,不過吳育也是一個大嘴巳,聽到皇上想要對吳育重用,於是諫官誣衊吳育一件事,放貸。

鄭朗實施青苗法與銀行,有一部分就是針對於向貧困百姓發放低息貸款的。

不過改良型的青苗法實施下去後,仍然出現種種弊端,導致鄭朗心灰意冷,寧可不放,也不鼓勵下面官吏發放低貸。鄭朗都是這個想法了,下面官員誰願意向貧困百姓發放?收回來還好,收不回來誰敢強收?

銀行純是遂利而行的商業工具,更不會向百姓發放。因此有的百姓窮得走投無路時,依然借高貸。於是吳育便向這些百姓發放了一些低息糧貸與錢貸。

用心是好的,諫官卻彈劾吳育強行貸民謀息。

不是宋朝官員好到將老百姓當成上帝的地步,但作爲宰相,如果也魚肉百姓,趙禎定是不喜。於是出吳育判延州。

那件事與賈昌朝並沒有關係,隱隱地賈昌朝反而認爲有文彥博的影子在裡面。此時兩府大臣,皆缺少資歷,王德用有資歷是武將,就當作空氣了。可是吳育很早就爲相,資歷略勝文彥博一籌,一旦吳育擠到兩府中,對文彥博地位危脅很大。

賈昌朝知道了,是一笑,大家彼此彼此,五十步何必笑一百步。

不過得做做樣子,這個表面工作做得越好,政績就會越突出,纔有重新上位的機會。

因此賈昌朝聞聽鄭朗言後,做了精心佈置,派官吏巡邏,又指導百姓萬一出事時,及時逃向各個高處,保往自身平安與家人平安。

出事時,前面大決口,後面各村各寨敲鑼打鼓,迅速組織百姓撤離,好在上半夜出事的,不過大水突然到來,還會有一些百姓受害。

下面官員正在組織救援工作,儘量地使百姓及時逃離險境。

他的一員心腹道:“賈相公,這場水來得及時啊。”

“胡說,夏雨不斷,大名府人口稠密,這次水災還不知有多少百姓受害,又因雨天密集,難以安置,老夫正愁得頭髮都要白了。”

“是,是,賈相公纔是真正忠君愛民。”

“有的話不能亂說的,不過你派人打探一下,澶州那邊有多少百姓遇難了。天災人禍啊,不但天有奐,人還有禍,這兩個宰相作的孽哦,”賈昌朝痛心疾首地嘆息。

賈昌朝痛並快樂着。

文彥博與富弼二人幾乎一夜急白了頭髮。

兩人幾乎同時來到皇宮,向趙禎請罪,要求處罰。

趙禎心情不大好,忽然想到鄭朗那段話,無力地搖乎說道:“一事歸一事,你們及時組織人手救災,朝廷失誤,不能讓百姓受委屈了。”

“喏,”兩人退下。

外面的雨還在嘩啦啦地下。

幸好是四月,若是五月出事更糟糕,大雨下得使開封諸城諸縣都出現嚴重內澇之災,京城淹了一大半,那時若出事,富弼與文彥博這一輩子休想擡頭。

大雨給救援安置帶來難題。

不及那兩次決口危害大,可是牽連到三州九縣百姓,受害的戶數幾達六萬多戶,這麼多百姓想要一一安置,會有多大的難度?

而且百姓也不服氣。

各個地主不要說了,家產讓一場洪水蕩之一空,百姓也不高興,生活漸漸過得好了,就是少地的百姓從棉花移載上也得到一些啓發。不但棉花,高梁同樣可以移載。因此以前一年兩收十分困難,通過移載就將一年兩季輕鬆的實現。正準備收割夏麥時,這是北方最主要的收成,大水來了,什麼也沒有了。

若是天災,不能怨怪誰,但多半是人爲造成的,以前一些百姓對富弼還有好感,這下子終於好感皆無,怨聲載道。

趙忭剛從嶺南趕回來,路過澶州上堤岸看了看,看到災民的慘狀,大怒,上書彈劾李仲昌、張懷恩等人,說他們用意乃是急功,想要恩賞,不計敗事如何,必須嚴懲不怠,以正典刑。

書上不報。

上了也沒有用,些時文彥博與富弼是首相,爲什麼李仲昌能通過,就是他們同意的,怎麼處罰?

可是二人更加憂懼,趙作純是一個搗蛋的,誰都敢噴,噴得小公主生生讓他逼得離家出走,他彈劾沒事,主要還有一個人沒有出手呢。

但一場及時雨到達。

原先趙禎病重,幾個宰相很擔心,文彥博、劉沆與富弼述有王堯臣四個東府宰相便進諫,讓趙禎早扶趙宗實爲嗣。

趙禎那時還不能開口說話,是真不能開口說話的,中風嘛,四肢麻木了,但腦袋漸漸清醒過來,想了一想,額首。僅是額首。然後趙禎身體一天天變好了,又不想答應。

此事拖了下來,高滔滔與趙宗實有些急了,不急高滔滔也不會找鄭朗,然而鄭朗沒有同意,高滔滔無奈,也不反感,這是忠君的表現,國家需要一些聽話的人,也更需要這些忠臣,國家才能平穩。

於是又找到另外一個人。

王堯臣的弟弟王純臣爲王府官員,主持趙宗實王府事宜以及教導趙宗實,高滔滔很含蓄地說了幾句。王純臣懂的,稟報了哥哥。

六塔河一案與西府關係不大,主要是東府。富文二人責任最大,劉王二人也避免不了。

王堯臣看到一個機會,在東府將事情經過一說,說趙宗實如何如何的賢明,皇上春秋已高,這樣下去不行哪。

幾人眼睛同時一亮。

這個連鄭朗都沒有想到的,過了很久後聽到一些傳言,才分析出來。

出了這檔子事,怎麼辦,得用更大的一件事來轉移視線。

這纔是趙禎大病後皇嗣沒多少大臣提,趙禎病情漸漸康復,忽然皇嗣無數大臣進諫的真相所在。

但是做得很小心,先前幾位大佬一直沒有出面,而是認真的在組織搶險救災工作。不過有的大臣讓他們蠱惑後,激動萬分。

範鎮。

五月初三,範鎮上了一篇長奏,論國家需要立皇儲。

趙禎雖不能主政,不過身體在康復,也不是原來那個植物人了,看到奏摺後,將文彥博喊來:“範鎮意欲何爲?河北幾十萬百姓因六塔河流離失所,這時候不關注災民,爲何想到關心皇儲?朕還沒有死呢,就想得到擁立之功!”

最後一句說得極重極重了。

範鎮還真沒有想到這個擁立之功,只是爲一些人蠱惑,腐氣發作,強行上書。不僅他,後面還有更多更多的人被文彥博當作槍桿子使了。

文彥博派官員責問,這麼大的事,爲什麼不通知中書?

範鎮說道,我自抱必死之心才進諫的,若通知中書,中書反對,豈不是中輟乎?

什麼叫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範鎮就是。

文彥博對這個答案十分滿意,將範鎮原話稟報,趙禎默然。

其實死什麼死啊,犯的事比這個重十倍的,趙禎也未處死個那個士大夫。但這一節,終於使文彥博等人不敢再繼續下去。

賈昌朝聽聞後,罵了一句:“呆子。”

但朝廷呆子不是範鎮一個人,還有一些人,若這些呆子一起發作,大事去矣。

因此出手。

他派人暗中勾結宦官劉接,讓劉恢秘密告訴趙禎,六塔河一案,導致幾千百姓死亡。這不算誣衊,雖然提前做了準備,但大水迅速而來,淹的地區人口又十分稠密,又不象江南,許多人家有船,一些離高地遠、離決口近的百姓來不及逃離,被淹死了。

鄭朗返京及時,富文二人不是很惡,組織得當,雖死了一些百姓,相比於幾萬戶百姓淹沒,這個數量還是很低的。

僅說這個不管用的,又說六塔河鑿土之日乃涉禁忌之日,六塔河口地名與趙姓、趙禎名字有衝突。

趙禎也未信,而且他想得也清楚,六塔河失誤不僅有文富二人,自己也失誤了,不能讓黃河就這樣流淌吧,大家用心皆是好的,只是因爲不懂,犯下大錯。

但出了這件事,總得給天下人一個交待,因此讓宦官審理此案,又讓吳中復與鄧守恭前往澶州調查開河真相。

賈昌朝聽到消息後,又加了一把火,再次說北方開河,影響龍脈,導致龍體欠安。

一時間謠傳紛紛揚揚。

吳中復下去仔細覈實,種種謠傳是失誤的,不過李仲昌等官員在開鑿六塔河過程中確實出現失誤。

於是下詔相關的官員一律處執,施昌言貶知滑州,李瑋的哥哥李璋貶爲邢州觀察使,匆匆忙忙趕回京城想要再度立功的燕度貶爲都官員外郎,內殿承製張懷恩編管潭州,大理寺丞李仲昌編管英州衙前。兩個主要負責人處理得最狠,李仲昌變成一個小小的衙前了,還是英州的衙前。

賈昌朝聽到這條處罰後,心中不服啊,這麼大好的機會,怎麼就處理了幾個小羅嘍,繼續在下面煽風點火。

趙禎迫於無奈,越是在這時候,國家越是需要安定,不然指不準就出了大事,於是下罪己詔……兩河之間,決溢爲患,皆朕不德,天意所譴,其令中外實封言時政闕失,毋有所諱……

各位不要再爭了,要錯也是朕的錯,難道廢掉朕?

本來這件事趙禎出面,也就消解下去,可是東北面那個水還在淌,五月到來了,大雨瓢潑,京城大半地方內澇,那個收拾六塔河那逼爛攤子?

一個個推辭,富弼與文彥博只好再度將施昌言調往澶州主事,將功恕罪。

這豈不是等於沒有處罰,於是爭議又起。

始終在圍着六塔河,富弼與文彥博多尷尬哪,沒辦法,還得將視線轉移。

這一回二人等於半公開了,直接找到樞密使王德用,說到立皇儲的事。王德用對士大夫畏之如虎,再加上不懂,聽後合掌稱善。

又成了一個被利用的槍桿子。

僅是王德用六個人還是不夠的,於是富文二人又找到另外一個人,天下文章宗師,大宋最大的二桿子歐陽修。

三個大佬齊上門,歐陽修輩有面子,況且範鎮走火入魔了,一篇接着一篇奏摺上,要立儲,要立儲,趙禎也不作聲,大約沒有事,那麼這事兒怎能少了我?於是歐陽修出手。

他寫的文章可不是範鎮寫的文章。

長篇大論,花團簇簇。

爲什麼出現這樣的大禍,皇上臨御三十幾年,儲副未立,禮說,一人元良,萬國以正,天下根本未正,怎能沒有事。

近來以雨水爲災,可從未入國門,京城浩如陂湖,人畜死者,不知其數。其幸而存者,屋宇摧塌,無以容身,縛筏露居,上雨下水,累累老幼,狼籍於天街之中。又聞城外墳冢,亦被浸注,棺槨浮出,骸骨飄流(雖慘,能到這種地步?)。四方來報,或雲閉塞城門,或雲衝破市邑,或雲河口決千百步闊,或雲水頭高三四丈餘(難道海嘯到了河北河南?)

爲什麼如此,未立皇儲,然後寫了近千言立皇儲的好處。

忽然轉到狄青身上。

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樞密,初議已爲不可。雖三四年來未見有過,不幸爲軍士所喜(上下不悅,如何掌兵),臣深恐因此陷青以禍。爲國家省事,請罷狄青樞密一職,任以一州,既能保全狄青,又能爲替國家消未萌之患。

這是當務之急的兩件大事,正是這兩件事,導致種種災禍,包括陛下病情發生的。

說老實話一開始文彥博未想到狄青的,只想到用皇儲來轉移。

看到歐陽修的奏摺,他突然靈機一動,於是想到狄青的種種。

第一個狄青的仇人便是韓琦。

以前狄青是韓琦的下屬,韓琦也沒有將狄青當作一回事,好水川打得慘不忍睹,狄青這樣的勇將繼續留在後方放鴿子。當然,韓琦也不是對狄青,他對所有武將都輕視。

現在狄青突然成了他的上司,韓琦很不習慣,你是上司怎麼的,見了俺還是尊重。狄青無奈,他一生受過好幾個人的恩,範雍、范仲淹、鄭朗,包括龐籍,對他皆不錯。唯獨未受過韓琦的恩,但韓琦確實做過他的上司,於是反了過來,狄青身爲西府首相,見到韓琦還是行禮,就連看到韓琦的幾個兒子,也平起平座,以平輩相稱,也就是將韓琦當成長輩。

這樣做,韓大先生,應當滿意了吧。

錯,韓琦根本就當沒有看到,繼續對狄青持着倨傲的態度。天長地久,狄青也不服氣了,憑什麼呀,論功勞俺比你高,論政績,你做了什麼,不過搞子一出讓天下動盪的慶曆新政。說了一句牢騷話,我與韓琦官職相當,不過差了一個進士。

說得很謙虛的,實際此時韓琦哪裡有他官職高,韓琦不過曾經擔任一段時間樞密副使,無論東府或者西府,從未擔任過首相的。

但這句話傳出後,觸動了整個士大夫集團的怒氣。

到文彥博這地步,什麼看得天高雲淡了,可下面還有人從未攀登到他這樣的高度,例如歐陽修。

其決狄青還得罪了工個人。

狄青來到樞密院,身爲樞密使,沉默不言,文官們也沒有將他當成一回事。但有的人不自在,例如王堯臣,王堯臣未調到東府前,他正好身爲狄青的嫡系下屬,心裡面屈,礙於與鄭朗的關係,不大好說,盯着狄青臉上的刺字說道:“狄相公,你越見光鮮了。”

狄青是泥佛還有三份火啊,反駁一句道:“你若喜歡,我送你兩行如何?”

王堯臣心中大怒,認爲狄青嚴重羞侮了他。

象這樣的事,還發生過數起。

主要狄青心中還有着一股傲氣,無論鄭朗怎麼囑咐,他性格養成,這種傲氣壓不下去的。

想讓他象王德用那樣謙就文臣,你若打臉,我再伸另一邊臉讓你打如何,你如吐口水,我不擦,反而讚揚吐得好如何,就是這樣,王德用也撈不得好。不過眼下先將狄青解決掉。

這些事與文彥博沒有多大關係,可許多人感到委屈,不斷向他打着小報告。

朝中百官也只有他與富弼比狄青官職高了。

富弼與鄭朗關係默契,雖不喜歡狄青爲樞密使,可對狄青一直沉默不言。只好向文彥博投訴了。

文彥博以前僅是安慰,何必當真?狄青雖身爲樞密使,僅是一個朝堂上的傀儡,計較自己就當真了。說不定還會得罪南方那個大佬。

然而在賈昌朝逼迫下,一個皇儲還是不能轉移目標,經歐陽修的提醒,文彥博終於想到第二個轉移目標,一旦成功,自己危機便可化解。

其實狄青心中有數,自六塔河出事後,他就憤憤不平的等着這一天孫來。

聽到歐陽修彈劾後,很想修理歐陽修,不用多,一拳就解決所有問題。當然,這是他私下的想法,不敢真揍的,但心中很不平靜,寫了一封信問鄭朗,我身爲樞密使,幾乎一言不發,爲什麼兩位首相決策有誤,卻說是我的錯。六塔河管樞密院什麼事。還有皇上的病,與我有何關係?

他想錯了,小菜纔開頭呢。

四百章 大戲·成上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六百十章 夏雷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第146章 恭賀第90章 三家祖第154章 冤(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238章 出手(上)第216章 官人,小心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109章 懸壁第188章 第二抓;拖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261章 慶金枝第100章 區別(上)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347章 在路上(上)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236章 割(五)四百零四章 大炮第229章 大中庸(中)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第67章 跪門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第59章 道(三)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137章 明道五百四十章 太傅六百十章 夏雷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七百九十章 強橫第79章 擋箭牌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第70章 香閨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第228章 大中庸(上)第236章 割(五)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59章 道(三)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612章 賢相(上)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126章 十段文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76章 最要得第47章 花之戰·筆筒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175章 興趣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
四百章 大戲·成上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六百十章 夏雷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第146章 恭賀第90章 三家祖第154章 冤(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238章 出手(上)第216章 官人,小心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109章 懸壁第188章 第二抓;拖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261章 慶金枝第100章 區別(上)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347章 在路上(上)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236章 割(五)四百零四章 大炮第229章 大中庸(中)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第67章 跪門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第59章 道(三)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137章 明道五百四十章 太傅六百十章 夏雷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七百九十章 強橫第79章 擋箭牌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第70章 香閨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第228章 大中庸(上)第236章 割(五)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59章 道(三)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612章 賢相(上)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126章 十段文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76章 最要得第47章 花之戰·筆筒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175章 興趣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