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

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 四

和親中國曆上有過,漢朝有過幾次和親,幾位真假公主很是給力,無論在匈奴或是在龜茲,爲國家和平做了努力。隋朝也有,同樣給力。到了唐朝便氾濫成災。

不但倒貼,公主還讓胡人殺了好些。

但唐朝皇帝一半是胡人血脈,不以爲恥。唐朝強大的軍事能力,居高臨下,通婚也沒有恥辱感。

趙匡胤兄弟雖出身平民,重視文化禮教、漢本位思想。鄭朗在緣邊看到一些官吏看不起羌人,也是這種大漢本位思想作怪的因素。

朝中也許有人爲了苟和,不會認爲恥辱,然而富弼怎能忍受?

劉六符看到富弼眼中的憤怒之色,來的時候與皇帝做過交談,儘量敲詐好處,但以和爲主。說明皇帝也不想開戰,怕談崩掉,急忙改口,說,可以,從之。不從,更以一事塞之。王者養生民,舊好不可失也。

不同意就算了,咱們兩國和好,還是繼續談正事。

富弼算看清契丹的嘴臉,真的來敲詐了。什麼和親,趙禎那唯一的女兒長得很漂亮,天哪,她纔多大一點,虛四歲!去年在鄭朗身上尿褲子,和個屁親。況且你們那個小皇子歲數也不大,結什麼婚!

契丹提出此條,純粹是噁心宋朝。

殿試放榜,讓契丹人這一鬧,君臣皆沒了心思。

可是榜單一出,有人大譁。

史上王安石因文章犯顏,被擇掉狀元頭銜。跟了鄭朗很多年,一些激進的想法變得稍稍平和,依然還是狀元!第二名是四川舉子王圭,第三名是韓絳,第四名是楊寘。

但新的問題再次來臨。

王安石是鄭朗學生,鄭朗如今身兼副宰相之職,官職沒達到巔峰,但政績達到巔峰,文武皆立奇功。按照宋朝的祖宗家法,王安石作爲鄭朗的學生,也需避嫌。

古怪的事更多,比如韓絳,他在杭州做過鄭朗的下屬,楊寘是楊察的弟弟,楊察也做過鄭朗重要的屬下。外加上一個八十七的學生嚴榮。拋去嚴榮不提,前四名當中,有三人與鄭朗沾有關係。

大臣看着這份榜單,先是失神,然後紛紛進諫,這種情況不能發生。

趙禎也啼笑皆非,非是有意的,這是真才實學得到的名次。然後商議一下,楊寘連中兩元,湊一個吉利,索姓點爲狀元,成爲宋朝又一個大三元。王圭與鄭朗沒關係,從第三撥爲第二。然後選擇第三,按照道理來說,王圭、韓絳已有官職,更應避嫌,韓絳老子是韓億,王安石老師是鄭朗,權衡輕重,第三應當賞給王安石。

可是很多大臣紛紛要求探花還韓絳,反正皆是避嫌,那麼拼爹吧。鄭朗前途無量,然而韓家力量更強,韓億人脈更廣,韓絳是韓億的親生兒子,王安石僅是鄭朗的學生。

大家疏忽了一點,拼爹韓絳也未必拼過王安石。

王安石身後站着的只有一個鄭朗,但鄭朗身後還站着一個人,趙禎。

趙禎略有些不悅,說道:“王安石原是狀元,再逐三甲,過了。”

一片安靜。

皇上發了話,再羅嗦,就是有意針對鄭朗來的。

鄭朗人畜無害,也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老好人,看一看楊偕如今的下場。在滄州上奏,奏子趙禎看都不看,直接歸檔。

榜單發出,許多舉子瞠目結舌。

鄭朗六個學生,四個學生參加科舉,皆是一次姓通過。還有兩人,這兩人是范仲淹的兒子,老師是鄭朗,老子是范仲淹,想通過科舉,還能難嗎?這是什麼樣的命中率。

不僅如此,鄭朗教導的不僅是學問,還有做人立事,吏治之能。相同的名次,不進入官場則罷,一進入官場這些吏治之學問,馬上就產生不同的起點。

許多人捶胸頓足,當初鄭朗僅是一個少年,真將兒子強塞給他做學生,他能不收?

想一想,即便韓億八子,資質不凡,也不敢說個個中進士,只好求趙禎開後門,開得天下舉子紛紛抗議。

現在不行了,鄭朗位高權重,又十分忙碌,不敢強求他收學生,也不會收學生,自己學生都沒有空教,豈會收新學生?

對於外界的議論,趙禎竊笑,更加努力造子。能教出優秀的學生,就能教出一個好太子。

好心情沒有了,蕭特默與劉六符到了京城。

兩人一路打聽,詢問西北一戰經過,富弼放任自流,讓他們打聽去。

想好了,開戰咱們宋朝不是沒有人,有帥有才,甚至九百人就能將一萬多西夏騎軍殺得落荒而逃。你們契丹得考慮好了。

問來問去,終於一個人吸引兩個使者注意力,鄭朗。

兩個使者越聽越心驚,乖乖鼕鼕,這個人簡直就是春秋時成就齊國霸業的宰相管仲哪,有學問,有斂財之術,有治國之術,軍事能力同樣很強,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不對,這是一個放大版的管仲,而不是管仲的翻版。

富弼也不管,俺們宋朝有能人,你們契丹更不敢攻打我們宋朝,於是讓他們聽,還將鄭朗寫的書拿給他們看。

但進了京城,看到一些大臣軟着臉,兩個使者又恢復自信,無賴再次耍出來,你們宋朝一直在邊境挖那個壕溝有什麼用?我們扔點稻草蘆葦就能跳過去,再不行,十萬騎兵掘開壕溝,一人一包土就將它填平。

說完離開。

君臣在殿中喘着粗氣,趙禎不大明白,問大臣,難道我們宋朝用幾十年時間修的工程真是豆腐渣工程?怎麼扔一點稻草蘆葦就化解了?

作用沒有那麼大,但肯定有一點的。

就象在河北駐軍,雖不起作用,但正是因爲有了駐軍,契丹才以和爲主,若沒有駐軍,契丹人又會是另一個想法。

宋朝還是有人的。

王拱辰憑藉他的記憶力,終於回想起過去的種種事由。契丹人責問的便是宋太宗無故征伐幽州,王拱辰說道:“當年我朝與後漢開戰,契丹人派出使者來到大營送禮物,表示中立,另一邊又派援兵支援後漢,於是發生石嶺關戰役。太宗怒其反覆無常,這纔出兵。有錯也是契丹人先有錯,怎麼能說我朝無名出兵攻伐?”

不管這條理由牽不牽強,總是一個理由。趙禎大喜。

但又有大臣議填壕溝,以平契丹憤怒。

王拱辰說道:“此乃劉六符誇言,設險守國,先王不廢,是祖宗以限戎騎的辦法,若如六符所言,寇侵留用,豈不更佳?”

這麼大的漏洞,爲什麼要提醒我們?留下來,到真正入侵時利用,豈不是更好?

不用理他們。

又說到和親之事,趙禎忍無可忍,讓賈昌朝問劉六符,遼太弟耶律重元,曾挾母后威勢,與宋朝請求私通書幣,宋朝能不能答應。

劉六符說道:“此於太后則善,對我國不便。”

不便就是不利,委婉的說法。若同意,會鼓勵耶律重元的野心,遼興宗兄弟失和,對契丹必然不利。

賈昌朝便問道:“即如此,你們契丹以樑王求和親,我們陛下會不會安心?”

劉六符不能回答。

這次議和,有三人表現很亮眼,富弼、賈昌朝與王拱辰,這三人將會在下面唱一出大戲。

現在沒有其他,還在兢兢業業爲宋朝與契丹兩使鬥智鬥法。

君臣放出話來,割地不可能,和親可以稍做商議,公主太小,趙禎只有這一個孩子,但可以破例,在宗室裡選一名女子和親。

就是這樣,富弼在朝堂也跳了起來,差一點將朝殿頂翻了天。

要麼再退讓一步,可以在三十萬歲幣上再浮動一點,增加一些歲幣。要麼選一名宗室女子,要麼增加一點歲幣,兩者任其選一,其他的不可能答應。

劉六符滿意了,是你們主動要求增加的,至於增加多少,俺們慢慢談,忽然話鋒一轉,說道:“行,你們必須派出鄭朗出使我們契丹。原因有二,對鄭朗的書法我家陛下傾慕已久,鄭朗對我朝十分友好,只有他前去談判,才能代表大宋的誠意。”

滿朝君臣冷汗涔涔。

這招狠哪,鄭朗一去契丹,以鄭朗的才華,還能回來麼?斂財,軍事能力,吏治能力,那一樣也值得契丹再次不要臉一回。

讓趙禎選擇,他寧肯將女兒嫁到契丹,也不會放鄭朗出使契丹,遭遇扣壓!

劉六符再次淡淡說道:“若不同意,只能開戰!”

富弼氣得差一點上去準備掌他的大耳光子。

……

鄭朗商議完畢,將王吉與張岊帶到瞎氈面前,指着張岊說道:“這位是張岊將軍,德順軍新知軍。”

瞎氈說道:“久仰大名。”

實際他根本不瞭解張岊,只是看到他臉上額上的傷疤,感到很兇惡。吐蕃人豈會害怕面相兇惡之輩,他們部族裡惡人不要太多?

鄭朗說道:“張將軍在府麟路與曾與麟州王凱將軍率九百步卒,大敗昊賊一萬騎兵。”

“厲害。”瞎氈半信半疑。

“又與王吉將軍,王凱將軍率五六千押糧士卒,擊潰昊賊三萬騎兵,斃達近萬人。”

瞎氈張大嘴巴。

“復與張亢軍馬率三千餘步卒於兔毛川二戰,再敗昊賊三萬多騎,斃數千人,並且此戰是昊賊親自率軍交戰的。”

連十幾歲的木徵也張大嘴巴,不能作聲。

“這位是王吉將軍,麟州被圍,他孤身一人,衝出昊賊十萬大軍陣營,向太原求援,與張將軍王將軍兔毛川大捷時,第一個衝出,大破昊賊鐵鷂子。這便是記載他們戰功的邸報,你看一看。”

瞎氈不相信的接過邸報,看了看彎腰說道:“見過張將軍,見過王將軍,二位將軍乃神人也。”

邸報有可能會誇張,八九不離十,至少有大半是真的。但這個戰績太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你也知道我手中有一支北方蕃部人馬,雖不多,但皆是悍卒。”

“知道,”瞎氈點頭,離得近,這一隊女真軍馬他還是聽說的。

“張知軍與王將軍將率領這支人馬,我再會抽調兩千最強的蕃兵,隨你潛入龕谷,潛伏於龕谷峪中,你要做一件事,不能讓昊賊得知他們進入你境。”

“放心吧,”瞎氈大喜。

這兩個猛人能用五六千押糧軍卒擊潰三萬西夏軍隊,手中有了兩千多最強的悍卒,還有自己軍隊配合,伊實濟嚕一萬軍隊算什麼?

“西夏斥候十分厲害。”鄭朗再次叮囑道。

是對瞎氈不放心,這人是小草,風颳兩邊倒,一旦讓西夏人得知自己這支軍隊去向,元昊施反間計,裡面夾攻,張岊與王吉將會處在險境之中。又說道:“我可能還會調動一萬羌兵蕃兵,隨時對你進行支援。”

“謝過,”瞎氈再次跪下,這一回真的感動了。

“我說過,同是宋朝子民,不用道謝。但你可想過,此戰是我猜測出來,若是沒有猜測出來,你部兵力虛弱,敵人不築寨城,直接率軍攻打到你們龕谷堡,並且你族中會可能有部分人被昊賊收買,你如何應付?”

瞎氈茫然不能回答。

“所以這一次我不會打出涇原路旗號,所有出動的兵力,將會借用你的旗幟。讓昊賊認爲你力量強大,下次便不敢再侵犯你部。或者必須出動大軍來犯,一旦大軍來犯,必然被你我斥候發現,可以從容調動兵力,兩相夾擊,擊潰昊賊來軍。”

“鄭公,謝……”

“我不想再聽謝。”

瞎氈感動的差一點要掉眼淚。

鄭朗用意不在此,一旦伊實濟嚕兵敗,元昊必然知道自己出手相助。但必須讓他以爲瞎氈出了主力軍隊,那麼這個樑子就結下來。至少五六年內,因爲此仇,瞎氈不會再三心二意。

張王二人帶着人馬,悄悄離開。

鄭朗仍然不放心,約定相互用斥候聯繫,以防不測。好在如今涇原路與去年不同,得到大量戰馬,騎兵數量增加,從德順軍到龕谷城也不過三百里路,能進行迅速救援。

時間有些短,一些士兵騎術仍然不精湛,一年後,整個涇原路騎兵數量,再包括蕃兵,會增加到兩萬五千人!

兩萬五千訓練有素,戰鬥力飽滿的騎兵,若指揮得當,在野外最少與能與五萬以上的元昊騎兵相抗衡。這就是涇原路以後最大的本錢。

又召集臨近會州各部族酋長,不管忠於宋朝的,或者忠於瞎氈的,只要不忠於元昊就行。但到了這裡,各部族要麼對宋朝不滿意,要麼心向着瞎氈,真正忠於元昊的部族很少很少。

並且石門川一戰,各蕃兵們也立下許多功勞,其中蘇嗢族、大王族、延族等五個酋長之子因功被朝廷實封爲指揮使。

鄭朗說了來意,動援他們出動蕃兵與部族勇士相助。

不是我不用漢家兵,乃是爲了瞎氈之故。

原來計劃也沒有打算全部用蕃兵,因爲領軍的伊實濟嚕,其兵也多是吐蕃兵,雖說相貌很相近,一旦混入漢兵太多,必然被伊實濟嚕屬下發現。只要知道是自己出的主力部隊,元昊不會對瞎氈產生多少仇恨,樑子也就結不下來。

計劃不得不改變。

然後看着這些部族,怕他們心中不平衡。畢竟自己不是曹瑋,於此經營多年,有很高的威望,驅使這些蕃人如臂使指。

但話音一了,郭斯敦族、陳克節族等部族酋長一起站出來答應。

只有少數酋長猶豫一下,隨聲附和。

各酋長散去,鄭朗與老種皆相視搖頭。自己對這些蕃子可謂不薄,但一聽到瞎氈出事,立即相助,說明他們的內心想法還是偏向於瞎氈的,若不是生存環境所逼,他們絕對不會向宋朝臣服。當然,眼下局面是他們最盼望的,瞎氈與宋朝交好,他們不會夾在中間兩頭爲難。

沒有幾天,各族籌集一萬五千多名蕃兵,速度快得不可思議,鄭朗開始等待。

兩個學生高中他也聽到了,王安石高中鄭朗沒有喜悅,這是應當的,倒是嚴榮中第,讓鄭朗覺得很有成就感。

沒有想到又接到朝廷聖旨。

聽到劉六符的刁難要求,富弼恍然大悟,難怪這兩小子最後索姓不問西北戰況,專門問鄭朗事蹟,敢情打的這個主意,氣憤地說道:“貴使,你們是契丹的使者,契丹派什麼使者前來是你們契丹皇帝的權利,我們宋朝派什麼使者前去契丹同樣也是我們宋朝的權利。你們契丹想做我們宗主國嗎?”

有沒有弄錯!

劉六符嘿然道:“此乃是我們陛下前來再三吩咐之言,貴國不答應也可以。”

那就準備打吧。

然後賴在京師不走。

宋朝君臣氣得咬牙切齒,許多人也害怕,主動權不在宋朝手中,而在契丹人手中,現在能看出來,契丹攻打宋朝多半是假的,想來敲詐卻是真的。然而拖得久,產生誤會,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時真亦假,契丹時間長改變主意,真的開戰起來,宋朝凶多吉少。

商議半天后,用快馬通知鄭朗,你有沒有好辦法?

鄭朗愕然,你們談你們的,怎麼將我扯了進去?

第334章 西風烈(下)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19章 詩社(二)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291章 吹打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75章 幽蘭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第20章 詩社(三)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第302章 殺雞(上)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53章 鳴天下(二)第286章 白蛇傳(下)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351章 在路上(七)五百八十章 指桑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218章 找朋友(下)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323章 返京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41章 問一(三)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243章 號角第103章 大家(下)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18章 詩社(一)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121章 喜訊八百二十七章第189章 第二抓·詩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八百三十四章 吾往矣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177章 平靜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172章 走鋼絲八百十八章 燦爛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第70章 香閨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229章 大中庸(中)第142章 問一(四)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278章 無敵(下)第133章 神秘女郎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九百十九章 輾壓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第97章 講仁(五)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第190章 膽大第229章 大中庸(中)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796章 二更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137章 明道第18章 詩社(一)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九百零三章 融合第221章 處女地(三)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
第334章 西風烈(下)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19章 詩社(二)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291章 吹打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75章 幽蘭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第20章 詩社(三)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第302章 殺雞(上)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53章 鳴天下(二)第286章 白蛇傳(下)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351章 在路上(七)五百八十章 指桑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218章 找朋友(下)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323章 返京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41章 問一(三)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243章 號角第103章 大家(下)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18章 詩社(一)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121章 喜訊八百二十七章第189章 第二抓·詩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八百三十四章 吾往矣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177章 平靜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172章 走鋼絲八百十八章 燦爛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第70章 香閨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229章 大中庸(中)第142章 問一(四)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278章 無敵(下)第133章 神秘女郎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九百十九章 輾壓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第97章 講仁(五)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第190章 膽大第229章 大中庸(中)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796章 二更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137章 明道第18章 詩社(一)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九百零三章 融合第221章 處女地(三)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