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

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

幾十個人皆面面相覷。

趙頊又說道:“王韶果真奇才也。”

不僅是王韶之功,從乾興寨的戰役,能看到種諤的身影,後撤時諸多騎隊兇猛的狙擊,能看到王韶的影子,可戰術主題思想,鄭朗卻看到史上章楶的影子。這一戰,是結合了三人所有軍事智慧的怪胎結合體。

鄭朗沒有說,說了,就不好將章楶召回來參加制試科。

趙頊又對鄭朗說道:“種誼也不錯,不愧讓真宗看中的種家人。”

諸士大夫皆想笑。

宋朝重視一個蓋棺論定,呂夷簡一生讓范仲淹等清臣弄得苦逼,蓋了棺,仔細回想,還是不錯的。种放生前十分榮耀,可晚年越來越不象話,死後,宋人多譏之。但有一門好處,因爲种放無子,於是種世衡得以蔭補,種家將終於走上前臺,種世衡八子,個個皆是將才,種古、種診、種諤,西北人稱爲三種,沒有想到最幼子種誼又走上前臺。

但這話怎麼聽怎麼不是味道。

有的士大夫心中有些失落的,剛剛寫了奏報,彈劾西北不當用兵,後面一場輝煌的勝利消息就傳了回來。感覺下不了臺,趙頊說漏了嘴,心中大慰。總之,種家發跡歷史肯定不是那麼太好的。

趙頊當真說漏了嘴?

這麼多年鄭朗教育,豈不是一點作用也不起了?有用意的,鄭朗擡高武將。並且此次直接放權給前線,恐怕也是西北諸戰役中,前方將士打得最暢快的一場戰役,朝廷不僅沒有掣肘,相反的,什麼武器武器糧草,懷德軍前線還沒有討要,就送到前線,甚至包括提供諸多勇將,在整個宋朝史上。也是罕見。

誰的功勞,鄭朗的功勞。

因此有的士大夫不快。

故趙頊裝迷糊,受鄭朗影響,他也想做趙禎那種“無爲而治”的好皇帝,說了這一句。各位,你們莫要忘記了,鄭朗兩個女兒,只有鄭蘋乃是正妻所生,嫁給了種誼。爲女兒故,能不替武將說些好話嗎?就能替鄭朗化解一些矛盾。當然。鄭朗這個大女婿確實替岳父長了志氣。

使了一個小聰明,隨後興高采烈的站起來。

這幾年,委實讓西夏弄得有些噁心。今天終於能洋眉吐氣。

司馬光說道:“陛下,大捷到來,固是喜訊,不過國家財政困難,還望陛下不能縱使前線將士好大喜功。”

剩下來的只有兩種選擇,一個乘好收手,一個擴大戰果。主動出擊天都山。司馬光選了前者。這一句贏得大多數士大夫的贊同。欠負要麼裝傻賣乖,不償還了,漢唐以及宋朝皆發生過欠負一事,有的償還一部分,有的苛壓百姓,沒有了,有的賜一官半爵。也沒有了。現在皇上要做好皇上,全部償還,連普通老百姓的透支也要償還。一償還,財政十分吃緊。西北再起烽火。終是不美。

趙頊看着鄭朗,問:“鄭公,你意下如何?”

“陛下,既然大家皆認爲以和爲貴,臣也附議,”鄭朗說道,但鄭朗嘴中的以和爲貴,每次說出來都有譏諷意味,鄭朗又道:“不如這樣,前方奏報,說抓獲了兩萬六千餘名戰俘,相信後面還會增加,許多敵兵慌亂之中,逃向各個山林所在,會被搜捕出來,臣估計這一數字最終能達到三萬人。先行詔書,讓王韶將傷兵無條件送還給西夏,如何處理,與我朝無關了。餘下的戰俘用來勞役,諸寨堡以及構建的戰壕、壘牆一一被西夏人催毀,破壞容易,建設難,用這些戰俘當成力役,替國家節約一些開支吧。然後派使對西夏人通知,自治平年間開始,這些年西夏屢屢入侵我朝,自秦州開始,到涇源路、環慶路、延鄜路,擄獲了我朝邊區大量百姓,讓西夏人將這些百姓交出來,與我朝交換。若不同意,正好陝西大修水利,用他們來建設水利。”

“鄭公,梁氏未必領我朝的情份,”王安石道。

多數大臣贊成見好就收,王安石不贊成,反而認爲不如索性兵伐天都山,雖多花了一些錢帛,說不定還能殺出一個和平來。現在大捷之下,又陽萎了,梁氏仍然會看輕宋朝,這一場大捷效果就不會放大。

交換更不妥。

將擄走的百姓交換回來,邊區百姓對朝廷會更忠心一點,可是少了這三萬夏兵,西夏就有三萬戶百姓妻離子散,和平時沒有壯丁,耽擱生產,戰爭時少了三萬壯丁,西夏兵力就減少了三萬人。一進一出,等於是六萬戰士,六萬戶人家的生產。交換對宋朝來說,很不值。

“要和就得有誠意,君實,你認爲呢?”

“鄭公,非也,我也不是贊成一味的苟和,不過經濟轉好,正是一鼓作氣之時,若是因爲戰爭拖累,我認爲很不美。”

“嗯,不如再來一條,陛下,去年西夏芡收,百姓貧困,特別是橫山地區的羌民,朝廷拿出二十萬石軍糧,自麟州到延州、保安軍、環州設八個榷場,與橫山諸羌交換牲畜。以讓橫山諸羌得活,以體現我朝的仁政。”

諸人都啞然了。

仁政肯定有了,可這個軍糧,成本每石到邊境幾乎達到近四緡錢,但不可能以一石四緡錢交換牲畜的。再說,經過這麼多年的休生養息,鼓勵養殖,宋朝北方對牲畜不象慶曆時那麼緊需了。而且得到這批軍糧,西夏一口氣就能緩過來,仁愛有了,可做得未免有些不理智。

司馬光嚅嚅道:“鄭公,只是減少戰爭殺戳,如懷德軍兩戰,雖大捷,前面傷亡多達一萬多人,近萬名將士長眠於西北。倒不是認爲非得做巨大的讓步。”

“君實。你寫一封信給文寬夫,自始至終,他帶着士大夫上書反對西北用兵,可以,只要他保證西夏二十年內不象我朝用兵,我可以勸陛下割讓懷德軍、大順城、麟州屈野河西、綏州,重新互榷,恢復歲賜。”

“鄭公,朕會答應嗎?”趙頊想也未想,不悅地說道。

“陛下。爲何不答應?西北不僅是戰爭,其實這些戰役用費雖大,可陛下看到另一個用費所在?爲了防禦西夏侵略,陝西不得不派駐三四十萬軍隊,幾十萬力役,那一年用費不是近三千萬之巨,這麼多兵士駐邊,百姓奔波,可西北又是苦寒。一年死了多少兵士百姓?不過百姓不是死在刀光劍影之下,死在凍病之中。死在妻離子散無人照料中,死在母胎裡。若是文彥博能保證西夏非是狼,能餵飽,只要答應他們足夠的條件,我朝將西北駐軍一一收回,爲何不能做出謙讓?”

司馬光有些怏怏。

鄭朗沒有說好話,就是如鄭朗所說,文彥博也不敢保證西夏不會再入侵宋朝,這些年也證明了這一點。根本不能滿足的,這個西北野狼。況且還是在將陝西駐軍撤回的情況下,估計前面將兵撤空,後面梁氏就帶着幾十萬大軍殺向長安城。

司馬光有司馬光的想法,文彥博有文彥博的想法,鄭朗有鄭朗的想法,鄭朗又道:“陛下。大捷之下,我朝仍做出兩條善舉,足夠表達我朝的誠意。若梁氏再不滿足,那就是失去道義之軍。故請陛下懇準。”

趙頊有些猶豫不決。

鄭朗又說道:“朝廷以和爲貴。臣有兩條進諫,第一條以王韶爲陝西安撫使,前往洮州安撫諸羌。”

富弼疑惑地問:“行知,你想用兵洮河?”

“非也,西夏南擴,雖我朝得到古渭城,又連築甘谷兩堡,將西夏南下的腳步阻擋,但西夏與秦州洮州諸羌蕃眉來眼去,一旦讓他們得手,南北夾擊,古渭城必失也。一旦古渭城失守,西夏人迅速南下,將勢力蔓延到洮州,那麼秦州、鳳州、階州、岷州包括利州路都暴露在西夏人攻擊之下,到時候我朝士大夫又抱着苟和的態度,早晚陝西路與利州,甚至巴蜀都會徹底的丟失。若契丹乘機出兵,我朝只能學習東晉了。因此讓王韶去洮州,安撫諸羌人心,是安撫,非是招討。”

“朕準了。”趙頊說道,他同意得那麼快,是想到了王韶的平戎策。

“臣二奏,章楶來中書敘職,臣看到他有軍事才幹,故讓他前去懷德軍,這一戰,章楶隱然有班超風範,不過他終是一個士大夫,爲政頗有政績。並且詩詞文章皆很華美,特別此人中第纔是真正的傳奇。”

八卦都喜歡,趙頊道:“說來聽聽。”

鄭朗將章楶中第的傳奇故事講了一遍,傳奇有了,孝道有了,才情有了。聽完了,趙頊腦海裡立即產生一個很好的應象,道:“鄭公想說什麼?”

“臣想保薦讓他參加舉良方正科。”

諸人一起愕然,這一科名額很少,但若是鄭朗出面保薦,也不是不可以的,相反太可以了。只不過鄭朗從來未替誰擔保過制科試,包括他的學生,當然,鄭朗自己也未參加過制科試,他的一生就是一幕幕傳奇,沒有必要經歷制科試來驗證。這是鄭朗第一次保薦一個人參加制試科。

然而鄭朗心中略有些遺憾,河湟暫且不用那麼急的,鄭朗很渴望王韶也來參加制科試,這兩人就等於正式跨入士大夫行列,政治壽命會延長。定性爲范仲淹韓琦這樣的駐邊大臣,與定性爲張亢狄青這樣的駐邊大臣,性質是兩樣的。可惜王韶不聽。

“懷德軍何人知之?”趙頊擔心地問道。

雖此戰乃是王韶與種諤領手,可邸報上多次看到章楶二字,功勞不小的,若王章二人抽走,會不會對懷德軍產生影響?

“陛下,種古、種諤、竇舜卿、楊燧、周世清,都是一世才俊,有軍事才幹,有資歷,有家世,皆可以勝任,若陛下爲難,將名字寫在簽上,陛下任意抽之。”

一句話,讓所有人一起樂了。

不過二人抽走了。也意味着這次反擊戰結束。

鄭朗又說道:“治國之道,主要還是政治,政通人和,國家百姓富裕,就可以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戰爭,否則強行開戰,對國家與百姓皆是傷害。臣與吳充已經去年的財政支入審覈完畢,吳充,你向陛下以及諸位臣工先行通稟吧。”

吳充肅然道:“好。”

讓太監去三司將賬冊拿來。

大家一起正襟危坐。

這也是讓諸人最關心的東西。

吳充一一彙報,拋去銀行監收入。其他各項收入,如鄭朗對司馬光所說的,浮動不大,增加了一千一百幾十萬,數額也不小了,不過坊場河渡就佔去一半之數。民生尤關的兩項,兩稅僅增加了七十幾萬,比鄭朗預計的多出二十萬,也不是大數字。然而前年去年查出來的隱田就達到三十多萬頃。這一條就證明了實際是兩稅寬民的一年。

也可以縱向比較。慶曆時兩稅不足四千萬,然而戶冊上的耕地只有三百餘萬。如今戶冊上耕地增加了一百五十萬頃,包括若大南方的開發,實際兩稅增加的稅務只有七百餘萬,也就是與慶曆相比,依然還是寬民之稅。

再往遠一點的相比,唐朝,唐朝稅務主要來源於兩稅,均攤大約兩千萬,不過能徵收的耕地面積不足十分之一。大多數是權貴免役耕地。百姓負擔未必有宋朝百姓之輕。

不過這個兩稅“含金量”略重,兩廣因爲太遠,不可能徵糧或者草,多徵布絹或者其他特產,雖南方絹質差,價低,但遠比糧或者草值錢。然而不管怎麼計算。肯定與重稅二字掛不上鉤的。

聽到這裡,趙頊有些自得。

經濟這麼困難的,國家沒有苛民斂財,也能算是善政。

再者就是商稅。鄭朗說持平,實際不是,增加了二十餘萬緡錢,不過相對於這個龐大的經濟總量,再有商業的越加繁榮,坊場坑礦帶來的商稅增加,等於商稅在無形中略有下降,同樣不能說是斂民。

然後就是銀行監,去年一年分紅幾乎達到兩千五百多萬緡錢。

也不是說是全部增收,其中包括一些平安監金屬製錢所帶來的損失,原來宋朝也有一些匯票的收入,部分官吏駐紮的人力成本,若經營得當,最少也有一千多萬緡錢的收入。不過完全交給國家,就不會有得當二字可言。就象史上清朝時,晉商經營票號,收入頗豐,但若是交給清政府經營,有可能收入不會達到其十分之一。或如宋朝的幾大專營,得經營得當,每年最少獲利八九千萬緡,但是不可能達到的。銀行也有浪費呆賬貪污,不過諸豪強盯得緊,每年都派賬房查上好幾次賬目,有,不會很嚴重。所以銀行監這兩千五百多萬緡錢,最少朝廷純利潤會達到一千八九百萬緡。

大家一起撫着胸口。

不用說,去年收入會十分可觀了。

最後吳充報出一個數字,去年一年總收入一億八千四百六十幾萬。

雖早有準備,幾乎所有人一起咽起口水,驚疑地看着鄭朗。雖然三次改革,許多政策讓他們有些不滿,但不得不承認鄭朗理財幾乎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

這個收入,可能會是唐朝的八九倍之巨!

吳充又彙報支出。

比前年節約很多了,第一個節約乃是裁去二十幾萬兵士所帶來的節約,第二個節約乃是政令暢通所帶來的節約,包括軍用、民用與吏治上的浪費減少,但這一條比較節約比較隱秘,第三個節約乃是坊場坑礦河渡拍賣後所帶來的人力或者雜費浪費,第四條就是趙頊下詔減少官員的賞賜,這一條數量也不少,幾乎能節約三百萬緡錢。

因此去年開支大幅度的削減,只有一億兩千三百餘萬,其實壓縮到這地步,再擠也擠不出多少了,就算今年進一步的瘦身,再精打細算,也壓不出六七百萬。支出擠到這地步,只要西夏一天不滅,已不可能再次大幅度削減。或者將這些政策放在皇祐之時執行,有可能使國家一年開支不會超過九千五百萬。

這是正常的開支。

後面還有,去年春天還有許多兵士未及時裁出。又用掉了九百多萬緡錢。這次增兵乃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導致以後很多,幾乎沒有任何士大夫再提增兵二字。

第二個就是陝西開發的費用,五百萬緡錢。

第三就是戰爭費用,包括綏州保衛戰,劉溝堡將士家屬的撫卹,襲擊天都山之戰的費用,葫蘆川戰役的前期籌備費用,還不包括今年懷德軍戰後的建設與軍民賞賜撫卹費用,兵費達到一千四百餘萬。

三項支出。使去年開支增加到一億五千兩百餘萬。

司馬光嘆了一口氣說道:“若沒有這近三千萬的兵費與水利開發費用,今年會出現多大的盈餘?”

盈餘將會達到六千一百萬!

這將是一個想都不敢想的巨大數字。

王安石道:“君實,鄭公說人要知足,知足吧,若是換作任何的往年,國家支出達到一億五千多萬後,還想有盈餘?”

這一句又讓大家樂了起來。

苦逼了五六年之久,今年財政終於讓大家釋懷。

趙頊道:“河東欠負沒有這麼多吧?”

國家欠負還是在東南六路兩京,夔峽四路除成都府路其他三路最少。兩廣始安不久,欠負也不多。其次就是河東,再其次就是陝西與河北。陝西是兵役害苦了,河東一有兵役,二地勢太貧瘠,因此欠負反在陝西之下。

吳充認真地回答道:“河東欠負,若計算利息,共計一千五百餘萬,國家償還之後,應當還有一千五百多萬盈餘。”

還有這一千多萬怎麼用。吳充只將賬目報出來,與他無關了。

鄭朗說道:“餘下的用來償還陝西路欠負吧,這些年,陝西路百姓太苦。”

“吳卿,陝西路欠負有多少?”

“陝西路欠負若計利息共計一千七百萬。”

“這樣,將今年夏稅透支一些,順手將兩路欠負償還。朕也不想承擔這個利息啊。”

“喏。”

“唉,若西北不用兵,不用幾年,欠負就償還了。”趙頊嘆了一口氣。一年能盈餘六千多萬,五年時間就足以將欠負償還,到時候宋朝就能輕裝上陣。一年就盈餘了六千多萬,兩年就是一億多,能辦多少大事?想賞賜就賞賜,想減稅就減稅,想賑濟就賑濟,那麼一個遠比皇祐之治更繁榮昌盛的大宋必將到來。但他知道這也是不大可能的。

“陛下,不用擔心,臣還有一些策略,雖不能爲國家帶來巨大的增收,但還能增加一些收入。”

“說來聽聽。”

“比如鋼監,面臨着一些技術難關,如今一一攻克,大約年底就能真正全面投產,僅此一項,最少能爲國家增加一兩百萬緡收入。再比如河東酒務,臣派人從西域聘請的人已經到了古渭城,不日將會來到河東,到時候會給陛下帶來一個驚喜。”箇中原因,鄭朗做過了解釋,整個河東榷酒收入也不過八十萬,雖承包地區酒務收入佔到河東路三分之二,十年下來也不過五百萬收益,但實際遠遠不止,就象茶葉一樣,整個宋朝茶葉專營一度只有幾十萬緡收入,豈不是很奇怪。酒務也是如此,貪墨的,浪費的,實際收益最少會乘以四倍,高者會達到六倍。這是宋朝一個公開的秘密。況且若是恢復葡萄酒的技術,在宋朝那是獨家經營。其利潤不可想像。二十六個縣投狀還沒有開始,最終投狀收入肯定會超過五百萬緡的。這是直接的收入,間接的收入朝廷有商稅的增加,百姓有副業可以改善生活條件,可以用驚喜二字形容。

後面的還有,但鄭朗未到時候,沒有提。這都是細節上的兩相受益,並且造福百姓,繁榮商業的舉措。每一項皆不巨大,不過累積起來,也十分可觀。經營國家與經營企業家庭一樣,不會精打細算,那是不行的。東面增加一起,節約一起,西面增加一些,節約一些,方方面面累積起來,國家財政就能變好。若相反,治平之財政敗壞,必然出現。

趙頊額首。

鄭朗又說道:“陛下再下詔,頒發天下,至此,朝廷改制改革全部結束,以後朝廷所做的僅是微調。”

反對聲音很多,支持聲音也不小,不過後者漸漸沒有前者大,因爲鄭朗一波波地來,似乎無休無止,每一波改革皆會使許多豪強利益受損,儘管有數監聯營,也得利,非是小利,一年近五千萬緡錢,後面還有,還能發展,僅是這數監就團結了多少豪強權貴?但三年三波改革,一波接着一波,即便受益,一些豪強也產生觀望的情緒。

故鄭朗進諫宣佈改革結束。

到此爲止了,該受益的幾乎斷定受益,不會再受到傷害。不識時務的,長久下去,與朝廷對抗倒底,若後面力量不強,會漸漸淘汰出局。

鄭朗前面說出來,後面曾公亮、富弼、孫抃、呂公著與司馬光皆點頭稱讚。

是要結束,不能再折騰了。

種種利益產生的糾紛,鄭朗對趙頊做了解說,趙頊非是史上的趙頊,心中明白大家的情緒,搖頭道:“諸卿,你們是朕的臣子……”

但也不惱怒,財政聽到好消息,前軍又有大捷,怎麼會動怒呢。

鄭朗又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陛下,天亮了。”

第157章 準備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九百零七章 抽薪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352章 在路上(八)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38章 謝絕第55章 鳴天下(四)第198章 陰差陽錯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第311章 色賴有一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第239章 出手(中)第199章 放榜(上)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第103章 大家(下)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五百七十五章 理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七百十章 親事一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五百十七章 請使五百六十二章 歸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124章 火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295章 排陣(下)五百五十章 射虎第272章 衝動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17章 好兄弟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第110章 閉門羹(上)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11章 小鳥小飛(下)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63章 天堂(上)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第194章 送(下)第236章 割(五)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八百三十章 水貨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231章 黃河第116章 談生意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313章 瘦身第277章 無敵(上)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335章 小戰(上)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81章 四君子(上)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第337章 小戰(下)第291章 吹打八百零一章 反擊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第356章 猙獰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247章 春雨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第283章 狐威(上)第301章 拼爹第204章 老匹夫
第157章 準備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九百零七章 抽薪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352章 在路上(八)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38章 謝絕第55章 鳴天下(四)第198章 陰差陽錯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第311章 色賴有一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第239章 出手(中)第199章 放榜(上)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第103章 大家(下)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五百七十五章 理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七百十章 親事一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五百十七章 請使五百六十二章 歸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124章 火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295章 排陣(下)五百五十章 射虎第272章 衝動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17章 好兄弟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第110章 閉門羹(上)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11章 小鳥小飛(下)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63章 天堂(上)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第194章 送(下)第236章 割(五)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八百三十章 水貨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231章 黃河第116章 談生意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313章 瘦身第277章 無敵(上)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335章 小戰(上)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81章 四君子(上)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第337章 小戰(下)第291章 吹打八百零一章 反擊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第356章 猙獰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247章 春雨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第283章 狐威(上)第301章 拼爹第204章 老匹夫